幼兒園環保課程
『壹』 幼兒園環保實踐紀錄
和大樹做朋友———幼兒園小班環保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樹木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 2.進一步了解環境保護與健康的關系。 3.教育幼兒要愛護樹木,從小確立「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觀點。 4.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美麗河山的情感,充分體驗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喜悅心情。 活動一:環境布置 師生共同製作牆飾「美麗的大森林」,幼兒人人動手在許多棵「樹上」貼樹葉。森林裡生活著許多小動物,人們也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快樂地生活著,通過牆飾內容,讓幼兒更直觀地知道森林、樹木對動物及人體的密切關系,是人類的好朋友。 活動二:參觀活動 1.參觀幼兒園內的樹木,邊參觀邊介紹其名稱,以及他們的作用。 2.參觀街道、馬路邊的樹木,讓幼兒觀察其特徵並介紹他們的用途。「為什麼路邊的樹木長得高又大?」 3.參觀小花園內的樹木,讓幼兒知道樹木的品種繁多及其功能和過冬方法。 活動三:常識活動 通過談話、觀看VCD等形式,介紹樹木對人體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遮擋陽光,給人們一片溫馨的綠蔭); ②葯用(可製作葯材); ③食用(有的果樹生長水果給人們吃);5對環境的影響(凈化空氣,釋放氧氣,綠化環境等)。並幫助幼兒記住3月12日是植樹節,以及周圍常見樹木的名稱。 活動四:語言活動 1.通過講環保小故事《愛護小樹苗》,讓幼兒知道保護樹木的方法。 2.通過誦讀兒歌《綠》(附後)等,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熱愛祖國美麗河山的感情。 活動五:音樂活動 組織幼兒學唱《大樹媽媽》這首歌,並採用歌舞表演的形式進一步激發幼兒愛護樹木以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活動六:游戲「答小記者問」 幼兒當小記者,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有關樹木方面的小知識,進一步加深幼兒對環保知識的印象。 1.你知道嗎?樹木對人體有哪些好處? 2.植樹節是幾月幾日? 3.我們怎樣愛護樹木? 4.你知道樹有哪些用途嗎? 5.你認識哪些常綠樹、哪些落葉樹? 6.樹是怎樣過冬的? 活動七:社會實踐活動「給樹葉找媽媽」 帶領幼兒到小花園內拾落葉,然後對照落葉看看是哪棵樹上掉下來的,就算幫樹葉找到了媽媽,鞏固幼兒對樹木特徵的認識。 活動八:延伸活動「比一比,誰能幹」 採用競賽形式,讓幼兒圍繞大樹念自己喜歡的兒歌,比一比誰念的最好聽,評出優秀獎,可頒發小禮物。 兒歌:綠 一棵樹, 一點綠, 十棵樹, 一行綠, 百棵樹, 一片綠, 我們都是小樹苗, 妝扮祖國添新綠。
『貳』 如何在幼兒園實施環保教育
環境問題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問題之一,也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近些年來,保護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人們通過自身經歷和傳媒的報道,深刻地感觸到環境危機給人們帶來的種種災難。新《幼兒園指導綱要》在「科學內容與要求中強調,讓幼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初步的環境意識和行為」,從這里也可感受到,《綱要》進一步拓寬了幼兒科學教育的范疇,把以往愛大自然的要求,更具體化、文明化、深層化,提到了一個時代的高度。讓幼兒從小就懂得愛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是我們人類生存的需要,社會發展的需要,共同擁有一個地球的需要。那麼如何在幼兒園實施環保教育呢?
一、 提高教師自身對環境保護啟蒙教育的認識
在幼兒園開展環境保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自身對環境啟蒙教育的認識。環境啟蒙教育本身是潛移默化的,幼兒期間兒童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認識事物的水平仍處在感性認識階段,缺少了具體形象的事物,孩子們很難理解與掌握事物的特徵與含義。因此,幼兒的思維結構決定了實施環保教育不能以說教的方式來灌輸,而應結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採取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形式。幼兒的階段的身心發育特點已經決定少兒有強烈的模仿性,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他一生的成長,老師淵博的知識可為兒童提供更為廣闊的求知需求,所以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通過各種學習、參觀、討論、聽輔導課、看電視、看報紙等相關環境保護和環境知識,有意識地採取生動、有趣的形式合理而科學創編有關兒童能接受的環境保護的教育資料、文藝節目,增強兒童養成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提高他們保護環境的自主性、自覺性。
二、 發揮幼兒園環境在環境保護教育中的作用
環境保護教育一定要與創設幼兒園優美的環境、優良的園風結合著進行。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大部分是通過環境的潛移默化作用和影響獲得的,試想想,如果一個幼兒園果皮亂扔,到處是臟水、垃圾,家長、老師熟視無睹,孩子們耳聞目睹,長大後,有怎麼會成為一個愛護大自然,愛好環境的人呢?所以,要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必須充分發揮環境教育的作用,兩者相互滲透,即在進行各項環境創設時要處處考慮安排環保教育內容,而進行環保教育時,要充分利用幼兒園周圍的環境,發揮其特殊作用。園內要創設和諧、寬松,能讓兒童感覺安全、愉快,身心得到健康發展的優良環境,同時還要創設優雅整潔、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自然環境和促使兒童親自參與的動手動腦活動的設施環境,並有意識地組織他們參與各項活動中,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自然的認識,組織這些活動要結合兒童發展的身心特點,更多的傾向於簡單、直觀,盡可能地讓他們對這些直觀、簡單的自然環境相互作用去求得智力的進一步發展,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增加和積累生活經驗。
通過採取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心理環境和美麗整潔的園舍環境,小朋友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激情被引發了出來,他們將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活動中,在園內能自覺地做到保護花草樹木,不在牆上亂畫亂塗,不亂丟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這樣在無形中使兒童建立了保護環境的初意識。
三、 環境保護教育必須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個體差異
幼兒園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必須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徵,切忌成人化。環境保護教育的目標不能過高,內容應試幼兒常見的,易於理解和接受的,對小班幼兒,教師可以從鍛煉生活自理能力和保持整潔環境的目的出發,讓幼兒學習有關詩歌故事、開展談話活動,在教師行為示範及同伴榜樣作用中初步嘗試參與保護環境的活動,對中班幼兒,教師應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良好環境的重要性,由淺入深地理解環保的意義,培養幼兒由簡單的模仿行為轉為自覺地環保行為,對大班幼兒,教師可從保護動植物入手,培養他們自覺關心愛護環境的意識。同一課題在各個年齡班應有不同的教育要求。一認識聲音、減少噪音為例,小班只要求分辨好聽和不好聽的聲音,知道平時說話聲音要輕些,懂得保護嗓子;中班要求能分辨多種聲音,知道難寫是噪音以及噪音的危害,懂得保護自己的聽力;大班要求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噪音的危害及防止噪音侵擾的辦法,要求小朋友從自己做起,當好小宣傳員。
同一年齡的孩子由於遺傳因素,教育和環境各異,實際發展水平也有差異。在環境保護教育也應承認幼兒的這種差異,注意因人施教,加強觀察、輔導,重視在環境保護教育中防護幼兒的潛能,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獲得發展。
四、 環境保護教育的具體方法
幼兒園的環境保護教育我們還必須注意「以滲透為主,以游戲為主」,設計教育活動時要做到「認識活動與養成教育相結合」、「園內教育與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日常教育與專項教育相結合」。具體地講:
(一)以滲透為主
幼兒園的環境教育沒有必要單獨設科開課,而要把豐富多樣的保護教育內容滲透到各個學科、各個活動和日常的一些生活細節中去,在認識空氣、水、電、動物、聲音、紙、樹、花、草等時,我們可以配合有關的減少噪音、防止空氣污染、節約用水、節約用電,愛惜紙筆,整潔干凈,保護珍稀動物,愛護園內的一草一木等方面的教育,加深對這些自然知識的了解,並建立有關這些方面的知識庫,在進行語言教學、美工活動、音樂活動、文藝表演、小實驗時,也同時滲透環保教育,要求做清楚、表演動作優美、實驗具有科學性。在活動中可以滲透環境保護教育的機會很多,也很普遍,關鍵是我們怎樣用心去當「有心人」
(二)以游戲為主
環境保護不但要滲透於各種園內活動之中,還應該寓於各種游戲之中,引導幼兒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學,在玩中受教育。這種游戲中的教育活動全憑兒童自身的管理機制而形成,幼兒先天好動,自控能力極低,這樣,一切的教育都只能在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下進行。如:在結構游戲中,老師可以同小朋友一起收集無公害的廢品,利用紙盒、紙筒、飲料罐、酸奶杯、碎布、小石子等造「高樓大廈」、「修大馬路」、「立交橋」、「公園」、「游樂場」、「體育館」、「幼兒園」等公共建築和園地,使幼兒在有趣、合理科學的游戲活動中懂得如何減少垃圾,合理利用廢舊物品,回到家中還能利用在園內所學到的知識向父母和其他人作宣講,牢固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三)認識活動與培養教育相結合
開展愛護花草樹木、愛清潔、講衛生、愛護公物,節約水、電、紙、糧食等活動,既需要幼兒對環境保護的知識有所了解,更需要他們養成一系列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帶孩子們郊遊時,為孩子們准備垃圾袋,讓他們從小養成不隨地亂扔廢舊物品的習慣,又如,口香糖吃完後不隨地丟棄,用廢紙包好再扔到垃圾箱里等。在開展節約用水的教育時,使幼兒了解水的用途,干凈的水是怎樣流到千家萬戶的,並在科學角里組織孩子觀察污水與植物、動物的生長,干凈水與植物、動物的生長,從而讓孩子知道節約用水和保護水源的重要性。此後,我們在孩子一日生活中如孩子洗臉、洗手時注意提醒他們節約用水,開關好水龍頭,喝水時能喝多少接多少不浪費。一段時間後孩子用水、喝水的良好習慣逐漸顯出,有時還會提醒家人節約用水呢。
(四)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
幼兒園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必須同家長達成共識,讓家長了解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我們通過召開家長座談會、家長開放日、「小手拉大手」梁子島環保行等形式使家長了解、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如:把孩子帶到公園、市場、街道等地方,讓孩子去觀察、去親身感受不同的環境,啟發他們思考為什麼有的環境美,有的環境臟、亂、差,怎樣使環境變美,使孩子們在大自然、大社會中萌發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
(五)日常可以與專題教育相結合
幼兒園的環境保護教育雖然以滲透為主,但也要進行一些必要的甚至是系列的專題教育活動。如在「我愛家鄉」活動中進行熱愛大自然、愛惜糧食的教育。再如「減少垃圾」小專題,包括「廢物從哪裡來」、「廢物多了會怎麼樣」、「怎樣減少、利用廢物」等內容,通過展覽、繪畫,利用廢物刊物勞工製作,參加談話、小實驗、游戲等有趣的活動,使幼兒了解廢物對環境的污染,並懂得要管好垃圾,保護環境必須從我做起。
此外,還可在愛鳥周、糧食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各種環境紀念日中特意組織一些活動。如:愛鳥周進行「鳥兒鳥兒天上飛」主題活動,在植樹節組織孩子種樹,在園內甚至大街上宣傳舉辦「植樹造林好」小展覽,在世界環境日進行「我最喜愛的環境」和「救救地球」美術創作活動等等。
面對天真幼稚的的孩子們,我們知道,年幼的他們尚不能在今天做出什麼環境保護方面的大事,但是保護環境本身就是一面需要社會個體從點滴行為貢獻和參與的事業,我們所做的是幫助孩子們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和培養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的真摯情感,這是孩子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不可缺的素養和品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使下一代具備環保的意識和習慣,需要幼兒教師為孩子們從小打下良好的基礎,開發孩子們與生俱來的熱愛自然的感情,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只要我們全人類都參與到此項活動中來,每個人都從我做起,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重新擁有我們真正的綠色家園。
『叄』 什麼是幼兒園環保教育定義
一、從感知入手,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生態環境的好奇與興趣。
1、利用直觀形象的實物、圖片來豐富幼兒的知識。
2、身臨其境,引發幼兒喜愛潔凈環境的共鳴,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積極態度
3、開展豐富多彩的環境,適應訓練課,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慾望。
『肆』 如何在幼兒園中開展環保教育
如何在幼兒園中開展環保教育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的主人,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增強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讓他們從小就開始正視和參與環境保護活動,提高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已是非常必要。
一、利用社區的環境對幼兒進行對比教育,激發幼兒的環境意識
幼兒與自然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對自然的東西深感興趣。在活動初期,我們組織幼兒在住宅小區旁邊的花園參觀,聆聽鳥兒歡唱,沐浴青草綠樹帶來的清新空氣,小朋友們在草地上盡情游戲、玩耍,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同時,我們老師還帶領幼兒參觀了住宅小區的垃圾中轉站,觀察住宅小區里各種各樣的環保設施,如:干電池、蓄電池垃圾回收箱,可利用和不可利用分類垃圾回收箱及各種環保標志、環保標語牌匾等等。通過置身於鮮明的各種環境教育的對比活動,幼兒能很好地說出哪裡的環境美,哪裡的環境不美。從而使幼兒初步意識到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懂得環保應從我做起,應該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不亂扔垃圾,愛護花草樹木,不製造噪音等等。同時,幫助幼兒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的觀念。
二、寓教於樂,將教學與環境保護聯系起來,加深幼兒對環境保護的理解
1.寓環保教育於各科教學。
環保教育是近年來才興起的,尚未有一套與之相應的課程體系,為此,教師可將它滲透在幼兒園各科教學中。如科學活動中:結合「水」「聲音」等內容,讓幼兒懂得干凈的水和安靜的環境對人體健康的意義,並教育幼兒不喝臟水,不在公共場所和家中大聲喧嘩;音樂活動中,教幼兒唱《愛護小樹苗》等有關環保教育內容的歌曲時,可引導幼兒像歌中所唱的那樣去做;語言活動中,選擇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等環保內容。
2.寓環保教育於游戲活動。
「游戲」是孩子們的特權,在游戲中滲透自然內容幼兒更容易接受,並能在玩玩、說說、做做中掌握環保知識。四月的愛鳥周來到了,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採用情感體驗法進行愛鳥教育。我先在活動室的牆上「造」了一大片「森林」,然後展示許多鳥類的圖片。孩子們圍著這些圖片有的說:「我猜這是大嘴鳥,你看它的嘴那麼大!」;有的問:「老師,這只藍色的鳥是什麼鳥?它真漂亮!」區角活動前我講了一個關於小鳥找朋友的故事,孩子們從開始對鳥的名稱、外形好奇到對鳥有了關心、同情的情感;在區角活動中孩子們畫畫、剪剪小鳥、蝴蝶等來到「森林中」和鳥類做朋友。他們會說:「今天,小鳥又多了三位朋友,它們在樹上吃果子。」通過區角游戲孩子們從內心激發了關心、同情小動物的情感、關注其生存環境的意識。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教育活動
幼兒可通過講述、繪畫、游戲、展覽等多種形式,充分表達與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社會是幼兒密切接觸的一個生動有趣的大課堂,「請進來、走出去」是達成園內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徑。我們請小朋友最喜愛、敬慕的解放軍叔叔做園外輔導員,請警察叔叔教幼兒學做交通小指揮;請小朋友最愛的爸爸媽媽來園講工作、教技能;請孩子們尊敬的社區老幹部來園講革命故事。「請進來」使幼兒的活動天地更加開闊,給幼兒的活動注入勃勃生機。結合有關節日及一些社會時事,讓幼兒走進工廠、學校、敬老院、社會福利院等場所,進行參觀、演出、聯誼等活動。使幼兒在與社會的接觸中,初步理解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激發對家鄉、對祖國、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幼兒進入社會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現象,對於不良現象,我們引導幼兒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幫助幼兒學習、積累辨別是非的經驗,使幼兒能初步做出積極的應答。讓孩子們能夠初步將自己愛社會的情感,轉化為愛社會的行為,並從中感受到參與社會活動被認可、被肯定、被贊揚的快樂,促進了幼兒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
四、利用家庭資源進行環保教育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在家庭中開展環保教育可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環保知識,幫助幼兒發展和形成良好的環保行為。我們請家長與孩子一起製作環保標記,督促家人節約用水用電;請家長經常帶幼兒到周圍的超市、公園等公共場所認識與環保有關的宣傳標語,幫助幼兒積累環保經驗;並幫助幼兒收集無毒無害的廢舊材料帶到幼兒園供幼兒進行廢品利用,同時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利用廢品製作親子作品,幫助幼兒了解如何減少生活垃圾及怎樣再次回收利用廢品。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把環保教育的著眼點放在幼兒身上具有深遠的意義。環保教育任重而道遠,我們需通過長久的環保教育,使幼兒提高環境保護的自覺性,讓他們成為真正的「環保小衛士」。
『伍』 幼兒園有關環保教育的家長會內容
家長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家長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和豐富的環保知識時,才能影響並帶動孩子開展各種環保活動。家長一方面要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身的環保知識,關心周圍的環保狀況,了解國內外的環保動態,另一方面,還應注意自己的行為,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用自己的美的言行去影響、教育孩子,如注意自己的著裝整潔,看見有垃圾主動清理,看見破壞環境的行為要主動監督。在公共場所不吸煙、不亂扔垃圾,在家裡聽、看電視注意控制音量,不製作噪音影響他人的生活等。這樣,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對幼兒的環保教育不僅好在幼兒園進行,還應配合園的工作,做到家園共育。由於幼兒的模仿性極強,具有無意識、自發性的特點。在幼兒園中,是的模仿者,在家庭中,父母自然成為孩子的模仿對象了。因此要求應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將幼兒在家中的環保行為與交流,並給予孩子一定的表揚,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讓的環保行為持續下去。 環保意識是一種重要的公民意識,不僅我們自己要意識到,更重要的是在我們的小公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樹立保護環境的觀念。
『陸』 幼兒園中班教案(關於環保的)
中班環保教案:怎樣減少噪音
中班環保教案:怎樣減少噪音中班環保教案:怎樣減少噪音中班環保教案:怎樣減少噪音中班環保教案:怎樣減少噪音中班環保教案:怎樣減少噪音中班環保教案:怎樣減少噪音中班環保教案:怎樣減少噪音中班環保教案:怎樣減少噪音中班環保教案:怎樣減少噪音中班環保教案:怎樣減少噪音
我授權3e教育資源使用我的稿件並擁有電子版權,如需轉載必須經過作者本人或者3e教育資源網同意」,
怎樣減少噪音
執教者:羅瓊
設計思路
讓幼兒明白噪音也是一種污染,我們保護環境可以從減少噪音開始做起。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在活動中得到知識,找到快樂。明白保護環境,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做到。
活動目標
1. 萌發幼兒想辦法控制噪音的興趣
2. 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3. 通過探索,引導幼兒想辦法減少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噪音
活動准備
1. 幼兒已具備樂音與噪音的生活經驗
2. 椅子、桌子、杯子、碗、鐵桶、雙面膠、透明膠、海綿、布條、棉花、小地毯、廢報紙及各種軟硬材料;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
幼兒傾聽噪音,導入活動
1. 請助教老師隱藏在黑板下,利用一些工具製造噪音,讓小朋友注意聽
准備一些很嘈雜的噪音,鋼琴曲以及歡快的兒歌等等,讓孩子感受噪音和樂音的區別。
2.提問:你聽到了一些什麼?
這些聲音是什麼東西發出來的?聽了這些聲音後你有什麼感覺?
你們有什麼辦法減少這些噪音?
二、引導幼兒進行兩種物品相碰撞操作
1. 老師今天准備了很多東西,想請小朋友也來試一試,哪些東西相碰撞時發出的聲音很吵很大?哪些東西相碰撞是發出的聲音很小?請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2. 小組討論、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
哪些物品與任何物品相碰撞時發出的聲音比較小?
哪些物品與別的物品相碰撞時發出的聲音比較大?
你們喜歡聽哪種?為什麼?
三、引導幼兒分小組討論減少噪音的方法,並相互交流
1. 我們一起來動腦筋想一想,用什麼辦法可以減少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噪音?
2. 啟發幼兒自選材料,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活動延伸
讓孩子們找找我們的教室里有什麼噪音,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請孩子們自己動手,將自己的想法用行動表示出來。
『柒』 如何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一、 首先要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習慣,形成環保意識。 (1)、 結合主題聯系幼兒園周邊環境和設施啟蒙幼兒的環保意識 在新頒布的幼兒園綱要中把「親近動植物,觀察、了解、照顧它們,具有熱愛自然,珍惜自然資源,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列入內容和要求之中。 「親自然」是指親近自然,與自然親和之意。親自然教育就是老師通過課堂教學,幼兒實踐活動,游戲活動,家園合力教育等方式,培養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從而建立起人與自然親和的關系,產生良好的行為的教育活動。如:帶幼兒到幼兒園附近的伏虎公園,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草地上游戲、玩耍,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享受青青綠草帶來的清新空氣。而 「游戲」是孩子們的特權,在游戲中滲透親自然內容幼兒更容易接受並能在玩玩、說說、做做中掌握環保知識4月的愛鳥周來到了,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採用情感體驗法進行愛鳥教育。如:一次我講了一個關於小鳥找朋友的故事,孩子們從開始對鳥的名稱、外形好奇到對鳥有了自己關心、同情的情感;在區角活動中孩子們還畫畫、剪剪小鳥、蝴蝶等來到我布置的牆上的「森林中」和鳥類作朋友。在幾次活動後,孩子們把這一片牆的小鳥、蝴蝶當作了自己的夥伴。他們會說:「今天,小鳥又多了三位朋友,它們在樹上吃果子」。通過區角游戲孩子們從內心激發了關心、同情小動物的情感、關注他們生存環境的意識 (2)、組織幼兒觀賞電視節目,閱讀畫報、圖片。 我們可以藉助於幼兒喜愛的電視節目和幼兒文學作品對其進行環保教育。例如動畫片《地球超人》、童話故事《嘟嘟鴨星球》等都是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的好教材。另外,我們可以經常給孩子講解那些宣傳環境保護的畫報、圖片,讓孩子了解一些環保的基本知識,這樣,就可以讓幼兒比較容易的接受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樹立起環保意識。 。 (3)、動員家長,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行動起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這句話指出了家長這一資源不可忽視的力量。開展主題系列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讓幼兒輪流做環保小衛士,督促其他幼兒不隨地亂扔垃圾和保護幼兒園環境衛生,還設計了多個家長共同參與的活動,如:與幼兒一起利用廢舊物品(如:報紙、塑料袋、布條、包裝紙~~)製作環保衣服,舉行環保時裝秀;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環保的宣傳資料和圖片;與幼兒一起製作環保標志等等。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讓家長與老師、幼兒有了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更重要的是,通過爸爸媽媽們的身體力行,讓幼兒有了良好的學習榜樣,意識到環保行為其實就在我們的周圍,人人都可以為環境保護貢獻一點力量。 (4)在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 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活動中最容易接受知識受到教育,因此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也能讓幼兒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在美術、音樂、積木、辦家家等教學活動中進行游戲,例如利用舊報紙、易拉罐等廢品和筷子、杯、塑料袋、盤子等做模型、小工藝品;在辦家家的游戲里擺放媽媽用過的粉盒、雪花膏瓶、頭巾、兜子等,讓孩子們愉快的做游戲,使他們懂得廢品也能再利用,促使他們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習慣,增強環保意識。 二、教師在環境保護教育中更要注意示範、樹立榜樣、共同參與。 在幼兒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美好的、偉大的,教師在幼兒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因此在環境保護教育的過程中,自己首先要有強烈的危機感、責任感和明確的環保意識,絕不做有損環境的事(如攀折花木、亂丟垃圾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上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同時還要身先表率,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如看見廢紙就拾,親自動手擦洗花壇,打掃衛生等。教師還應和孩子們一起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帶幼兒到草地上一起撿落葉,成立綠色小衛士隊,齊抓共管,共同愛護一草一木。 三、教師還要靈活應用,隨機教育 教師可抓住幼兒好勝、好誇、喜歡表揚等特點,在教育時注重方法,靈活多樣,要讓幼兒在表揚聲中樂意地接受教育。如有一次我組織幼兒到鎮中心公園春遊,我先讓他們觀賞了美麗的景色,然後大家圍坐在草坪上邊做游戲邊吃著帶來的食品,當我們准備返園時,我發現原來碧綠的草坪上開出了五顏六色的「花」——孩子們把各種包裝紙扔了一地,當時,我真想大聲訓斥一番,然後命令他們拾掉包裝紙,但轉念一想,這樣做並不一定會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主動的加以改正,反而會嚇著孩子,甚至有可能使他們形成逆反心理,況且這也不能全怪他們呀,我自己也有責任。如此看來,我何不抓住時機對他們進行一次環保教育呢?於是我示意他們坐下,講了一段《猴子的家》的故事,跟他們講小猴子是怎樣愛護自己的家園的,然後,還跟他們講了一些環境保護的知識。果然,孩子們在聽完故事後,搶著拾起了垃圾,不一會兒,草坪上的包裝紙拾干凈了,而且孩子們都很高興。可見,對幼兒進行環境保護教育,一定要注重方法,靈活的加以開展。 四、提高幼兒教師隊伍素質,開展環保教育課題研究 幼兒教師的環保意識水平及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了環保教育效果。要搞好幼兒的環境保護教育工作,還需進一步提高幼兒教師隊伍的素質。從領導到教職工都應當樹立環保意識,並學習相關文件和材料,做好宣傳工作,才能「博學為師,身正為范」。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幼兒教育課程里環保教育還沒有具體地納入到課程裡面。教師的參考書和教學材料也非常緊缺,使教師們在這方面的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在這種現狀下,我們應大力開展以「幼兒園環境保護教育」為課題的教研活動,把環境保護教育工作納入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互交流,事實求是,才能夠研究出科學的教育方法,並在日後的工作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把開展環保教育,培養幼兒環境保護的意識納入幼兒發展的目標之中,積極探索,積累經驗,總結提高,齊心協力搞好幼兒的環境保護教育工作。 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及千秋,它是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環境保護教育要從幼兒抓起,讓我們共同努力,開創環保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