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
1. 如何運用《幼兒園領域課程》指導用書提升教育品質心得
一、教材分析 該套教材將課程化分成:健康、藝術、語言、科學、社會五大領域,分成教師用書和幼兒用書。教師用書按五大領域來分別指導,每個領域都包括了領域說明、教育內容與要求以及具體的教育活動指導,同時還符了幼兒要學習的作品。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包括了活動目標、活動准備、活動過程、活動建議四個部分, 「活動建議「具體還包括了「教學變式」「教學提示」「領域滲透」「區角活動」「環境創設」等。除此而外還配套了多媒體教學課件,操作性強,也讓老師使用方便。 二、結構分析 幼兒園教材一般有分科式、主題式、領域式三種類型,隨著課程理念的發展,分科式已逐漸顯示出它的弊端,如高結構化、過分重視知識和技能,違背了《3—6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因此分科式的已少為現在幼兒園使用;在課程整合的發展趨勢下,領域課程和主題課程已成為幼兒園課程的主要類型,受課程發展的影響。主題式是放棄學科形式選擇一些主題,將內容以主題形式加以組織,採用這種類型的教材綜合化程度較高,有利於幼兒經驗的整合,但是深受以往學科課程的影響,幼兒園老師在實踐過程中很難把控,接受程度相對較低;而領域式的課程是將以往的學科綜合為幾大領域,把內容按照領域進行組織,採用領域式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材內容間的整合,系統性較強,為幼兒園教師普遍接受,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弊端:綜合程度不高,領域間仍存在明顯的割裂現象。 如:在藝術領域中「小兔和狼」以故事的形式導入,加入了語言領域的培養目標,但是這些措施並未真正改變各領域之間的相互割裂局面;再如中班活動教材中第一周為了要做到各領域之間相互滲透,老師們肯定會把每個領域的第一個課時安排上去,社會領域「我上中班了」、語言領域「誰的隊伍過來了」、科學領域「沙子的秘密」、藝術領域「長吧、小孩」、健康領域「我高興、我生氣」,等這些活動內容之間沒有什麼關聯,在活動實施過程中仍然是兩個分割開來的經驗。 三、深入探究 因為《幼兒園領域課程》它是以領域為主線,以主題為暗線的結構形式,領域下的內容不能好好地為主題服務,為了把領域和領域之間建立橫向的聯系,避免領域內容間的相互割裂,我園邀請了專家解讀教材、並在園內成立了教研小組,以保教主任為組長,帶領全園教師每周半天熟讀教材,通過一個學期的研究,發現本教材的一些優勢: 1、課程選擇的價值性:能真正貫徹落實《指南》精神,如將健康領域分為生活和體育兩部分;科學領域分為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兩部分;語言領域有聽說游戲、早期閱讀、文學活動、講述與表達等內容;社會領域有自我意識、人際交往、社會學習等相關內容;藝術領域分為音樂和美術兩部分,音樂通過歌唱、欣賞、韻律、打擊樂等多種途徑讓幼兒感受美和欣賞美,美術通過作品欣賞、畫、粘、貼、印、製作等多種方式讓幼兒大膽表現與創作; 2、目標的全面性:該教材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構成的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將兒童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作為終極目標; 3、內容整合的巧妙性:如藝術領域音樂部分「長吧、小孩」,在學唱歌前要求讓孩子先談談自己升入中班後的心情,滲透了語言領域教學;「滑稽的腳先生」是一節韻律活動,但在活動前教師可以結合科學活動「腳印之旅」帶領幼兒嘗試不同於平時的走路方式,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有「小貓圓舞曲」是一節音樂欣賞活動,也滲透了科學知識,要求幼兒進一步了解貓的生活習性,讓幼兒進行觀察記錄小貓喜歡干什麼?並把記錄的結果與同伴一起分享;美術活動「有趣的對印畫」滲透了數學認知,教師通過軸對稱圖形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對稱的特點;「蟲子爬呀爬」滲透科學領域讓幼兒觀蟲子的外形特徵,了解其生活習性等;只要教師們能真正重視啟發、鼓勵幼兒每次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與周圍的人和物充分地相互作用,多組織一些可以將各領域相互聯系的綜合活動,保證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就能全面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4、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如中班韻律活動《小兔和狼》可以以故事導入,也可以以情景展開教學,還可以以聽音游戲等多種方式展開教學,除此之外每一篇活動還有教學變式和區角延伸活動,讓教材真正活起來,將所有的教育活動都配合有趣的游戲,如體育游戲、科學游戲、聽說游戲、音樂游戲、表演游戲、角色游戲等,各種游戲都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得以快樂學習。 四、結論與思考 1、領域之間的滲秀性把握:是不是每位教師都具備整體教育的觀念,使各領域的的內容在目標、內容上互相滲透、彼此配合,既保證本領域目標內容的系統性,又兼顧橫向的有機聯系,在教育途徑與方法上也能考慮彼此配合,互相促進; 2、課程安排方面的合理性把握:是不是每位老師都具備領域課程與主題課程溶入貫通的能力,除了將每周的課程五大領域有機滲透,還要結合當前季節與節氣等,能不能科學合理地安排好每周的課程,如秋天季節時應把五大領域里關於秋天的主題活動篩選出來,在秋天季節上,總不能為了圖方便按照領域課程往下排課,結果科學領域里秋天的樹葉按到冬天的季節上了。 3、說教式課堂轉變為游戲化課堂把握:如「吹泡泡」活動,首先讓孩子欣賞多媒體「和泡泡做游戲」的錄像進行討論,通過討論、觀察後讓幼兒進行繪畫創作,如果把握不強的老師很可能把這節活動變成了「說教式」課堂:先讓孩子看、再讓孩子說、有的老師還會出示一些自己范畫、最後讓孩子來畫,為何不能把多媒體上的游戲納入到現實生活中讓孩子自由玩泡泡游戲呢?通過孩子親身體驗和幼兒走馬觀花式的瀏覽創作中肯定收到不同的效果。 4、我希望:多媒體的配套教學要起到畫龍點精而不是畫蛇添足的作用。
2. 山東省德州經濟開發區幼兒園課程指導幼兒用書中班 上1教案德州經濟開發區
每個幼兒園的數都不一樣,你可以去學校找老師問問。 開發區幼兒園多了去了。
3. 誰知道東營哪有賣《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的
明珠,三聯,路人,萬葉都有
4.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
幼兒園課程是以主題作為教育活動組合的裁體每個教育活動都體現各學習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強調每個教育活動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兒歌,歌曲等作為教育活動的材料,准確地確定每個教育活動的目標,清晰得表述能達成活動的活動過程。幼兒園課程即要利益於促進幼兒發展,又要能傳成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活動過程要貫穿課...程的內涵,每個教育活動都充分體現各個學習領域內容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在教育活動中要體現健康,語言,科學,社會和藝術五個學習領域。 我在研究主題《多樣的服飾》時,首先讓幼兒了解我國56個民族各民族的服裝,各個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感受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飾美。在每個分主題上,我利用幼兒教育的理論過程中,建構理論,豐富理論,發展理論,讓理論發揮功能,讓理論解決實踐中的問題,為實踐指引方向。我注重幼兒的心理發展,而心理發展來於動作,讓主體與於客體的相互作用,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成為心理發展的動力,例如指導幼兒利用廢舊碎布,塑料,毛線,樹葉編制編織各種服飾和帽子,讓幼兒初步學習編織的技能。大膽的設計製作富有創意的服裝商標。在幼兒教育實踐中,注重了教育策略,利用心理動作和操作性學習方式開展教育活動,使幼兒發揮了獨特的功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也使幼兒從動作過程解決問題過程,促進了幼兒思維水平發展。 為了促進兒童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指導,我採取多種多樣的方法進行,如講故事,念兒歌,講解,做游戲示範動作,討論與交流,行為練習,模仿學習,具體幫助與指導,情景演示,角色扮演,游戲活動,實踐活動,觀看音像資料,圖片展示等。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通過選擇上述的幾種方法綜合的加以運用,達到了活動的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5. 山東省幼兒園課程小班下怎樣最清涼教案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6. 您好,您有《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明天出版社的大班下冊用書么
你好,書店一般沒有。如果當地有圖書批發市場,可以去看看。網上的話,淘寶有。
7. 誰有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的 電子版本啊
淘寶上有賣的呢 你可以去看看
8. 幼兒園課程指導第二版中小班語言《好朋友》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語言的運用能力與他們的認知能力是同步發展的。隨著幼兒社會認知能力的提高,中班的孩子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了大量的生活物品,積累了一定的語言運用基礎,並且通過親身體驗,具備了辨別少數 物與物之音具有一定的關系的思維能力。在情感發展方面,這一年齡段的幼兒能關心他人的情感反應,出現了初步的關心、同情認知反應,友好、助人、合作行為趨向明顯。 《好朋友》這個活動是建立在中班年齡段幼兒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創作的一篇內容簡單卻很有意義的童話。它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賦予生活物品吧生命和友情,同時揭示了事物間的邏輯關系。教師正是通過這個活動,來激發幼兒間建立起"我們是好朋友"的良好願望,從而增進彼此情感,並在此基礎上滲透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的情感教育。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傾聽的能力,學習童話中對話式的語言。 2、理解童話中一一對應的配對關系,能根據童話中的語言形式進行初步的仿編。 3、初步體會小鳥熱愛自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受,感受朋友間友愛互助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仿編童話中對話式的語言。 2、體會小鳥熱愛自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朋友間友愛互助的快樂。 難點: 1、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配對關系。 2、 體會小鳥熱愛自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朋友間友愛互助的快樂。 活動准備 1、童話內容形象圖片一套。藍天、白雲、大森林、綠草地風景圖一張。 2、衣服、褲子;鉛筆、橡皮;碗、筷等可以配成對的形象圖片若干,其中相對應的一半貼在大打操作卡表格內。 3、配樂錄音童話《好朋友》及歌曲《找朋友》CD。 4、經驗准備:幼兒能掌握一些物體之間的配對關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今天許多老師來我們班做客了,我們向老師們打個招呼吧,說聲"老師好!" 2、今天還有許多小客人來我們班做客了,這些調皮的小客人要和我們玩一個捉迷藏的游戲,它們要請小朋友閉好眼睛,老師數 一、 二、三,這些小客人就出來了。大家快把眼睛蒙起來。 (教師出示童話配套形象圖片。) 二、基本部分 (一)圖片配對 1、"請小朋友睜開眼睛,說說哪些客人來了?"(幼兒集體回答) 2、"這些小客人告訴老師說它們想找一個好朋友,你們願意幫助它們么?"(集體回答) 3、"老師有一個要求,在找朋友的時候,要說一句好聽的話,誰和誰是一對好朋友。快快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找到了舉手告訴我誰和誰是一對好朋友。" (二)欣賞童話,理解內容 1、"小朋友真能幹,這么快就為它們找到好朋友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它們自己是怎麼說的。" (幼兒欣賞配樂錄音童話一遍。) 2、"我們給小客人找對朋友了么?" 3、哪些小客人找對朋友了? 為什麼茶壺和水杯是一對好朋友? 為什麼桌子和椅子是一對好朋友? 為什麼鑰匙和鎖是一對好朋友? 為什麼雨傘和雨鞋是一對好朋友? 4、誰和誰不是一對朋友? 小鳥為什麼不喜歡和鳥籠做朋友? 聽鳥籠與小鳥的對話錄音片段後請小朋友討論:小鳥為什麼說我們的朋友是藍天、白雲、大森林、綠草地,還有愛鳥的孩子? (出示畫有藍天白雲森林草地的風景圖片一幅) 教師小結幼兒的發言:原來小鳥喜歡自由、喜歡大自然。它是人類的朋友,小朋友要愛護它…… 請小朋友想想怎麼樣去愛護小鳥? (三)學習童話中的語言,嘗試分組講述。 1、再一次欣賞童話故事錄音,請小朋友輕輕跟讀。 2、集體講述童話一遍,引導幼兒有表情地講述。 (1)"好朋友之間說話時心情是怎麼樣的?講話的聲音會怎麼樣?" (2)"現在我們一起來講述一遍這個童話故事,請小朋友用好聽的聲音把它們說的話講出來。"引導幼兒運用表情有感情地講出對話部分。 2分角色講述。 "現在我把小朋友分成兩組,左邊的小朋友來扮演茶壺、桌子、鑰匙、雨傘、鳥籠,右邊的小朋友扮演水杯、椅子、鎖、雨鞋、小鳥,一起來講一遍這個童話故事。"(幼兒分組講述故事一遍。) (四)出示另一組圖片,幼兒操作配對,仿編童話。 1、"我們給小客人找對了好朋友,它們真開心,還請來了更多的小客人,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它們好嗎?" (教師出示第二組圖片) 2、這些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好朋友,我們把它們找出來,配成一對,插入這個長方形里。然後說一句好聽的話--誰對誰說:"我們是一對好朋友。"誰說"對。"完成後把大卡片送回來。
9. 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 教師用書 電子版
書店一般沒有.如果當地有圖書批發市場,可以去看看.網上的話,淘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