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小班課程游戲化

幼兒園小班課程游戲化

發布時間: 2020-11-30 11:49:03

㈠ 小班游戲化課程與幼小銜接的有效整合

幼小銜接應以終身教育思想為理論基礎,幼兒教育階段是終身教育的基礎階段,幼小銜接階段的教育不僅要為幼兒升入小學做准備,更要為其一生的發展打下基礎。
幼兒園與小學是兩個不同階段的教育,兩者雖然相互連接但存在較大差異。幼小銜接便是在兩者的差異中尋求某種聯系,側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並使其具備基本的能力,以幫助幼兒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
一、正確認識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
只有正確認識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才能為幼兒順利升入小學做好各方面的准備。幼兒園與小學存在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
生活環境不同。幼兒園的環境布置溫馨、舒適、富有童趣,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而小學教室中則是固定的桌椅擺放。
作息制度不同。幼兒園中每日開展的教學活動不過1小時,且幼兒在園每日有2~2.5小時的午睡時間;而小學的學習生活則較為緊湊,不僅取消了午睡,每天還要按照課程安排學習各科課程。
師生關系不同。幼兒教師不管是在教學活動還是在生活活動中,都要給予幼兒無微不至的關懷,要照顧到每一位幼兒的吃、喝、拉、撒、睡;而小學教師則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關注較少。
教育內容不同。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蘊含於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無論是專門組織的集體教學活動,還是分散的區域活動,甚至是樓道與班級的環境布置,處處蘊含著教育的內涵;另外,除了預設課程,生成教育與隨機教育也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內容。而小學則要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完成既定的課程。
教學方法不同。幼兒園的教育具有生活化的特點,並以游戲為基本形式,大部分活動通過游戲的形式完成,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要關注幼兒的體驗、感受與表達;而小學的教學則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
評價方式不同。幼兒園重視在活動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評價,並不設立專門的考試;而小學則通過每學期的期末考試來考察幼兒的學習成績。
二、全面發展,能力為重
許多人認為,幼小銜接就是在幼兒園大班教孩子讀拼音、識漢字、學算術、說外語,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引導下,幼小銜接存在較為嚴重的小學化傾向,只重視知識技能的片面銜接,忽視對幼兒各種能力的培養,便成了幼小銜接中突出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使幼小銜接真正成為讓幼兒終身受益的教育階段,以下一些做法可供參考。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幼兒升入小學做好學習准備
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指能夠主動學習,善於思考,並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集中的注意力。
對於即將升入小學的幼兒,可以用「加法」或「減法」培養好習慣。比如培養大班幼兒的閱讀能力可以用「加法」,針對大班幼兒在閱讀中注意力易分散的特點,教師可以逐漸增加幼兒有意閱讀的時間,從10分鍾過渡到15分鍾、20分鍾,逐步培養幼兒閱讀的專注性,將閱讀與學習相聯系;又如,有的幼兒上課時喜歡隨便說話,為了讓幼兒能改掉這個壞習慣,教師可以對幼兒的課堂表現提出要求,逐周減少幼兒每節課說話的次數,如果幼兒能夠做到,教師可以給予相應的獎勵,一般一兩個月後,幼兒就能改掉課上隨便說話的壞習慣,這便是運用「減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快樂、自信地應對小學課程,讓他們在過渡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紅黃藍教育攜手眾多教育專家專門打造了入學准備課程——《紅黃藍快樂入學必看》、《紅黃藍快樂入學必做》,以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核心,以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為幼兒升入小學做好學習准備。如其中的《漢字描紅本》,在培養幼兒前書寫能力的同時,從全部描紅到部分描紅再到獨立書寫的描寫設計,用小步遞進的方式培養了幼兒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培養社會能力,為幼兒升入小學做好經驗准備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師應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合理安排一日作息時間,主動飲水、入廁等。就拿飲水來說,幼兒剛剛升入小學,在沒有教師提醒的情況下常常不能主動飲水,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大班下學期末培養幼兒主動飲水的生活習慣。又如,小學每節課的時間安排在35~40分鍾,課堂上一般不允許喝水、上廁所,對於處於幼小銜接階段的大班幼兒,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提出要求,逐漸減少幼兒每節課喝水與上廁所的次數,最終使幼兒適應小學課堂的時間安排。
增強責任感。教師要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責任與義務的內涵,培養幼兒樂於為他人服務的好習慣,增強幼兒的責任感與主人翁意識。比如,教師可以安排幼兒輪流當值日生,為每名幼兒安排自己的值日崗位,通過對值日生崗位的實踐,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建立規則意識。幼兒進入小學後,規則與約束會逐漸增多,如果在幼小銜接階段不培養幼兒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會導致幼兒升入小學後難以適應小學的紀律要求。如何在幼小銜接階段幫助幼兒建立規則意識?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參與制定活動規則,引導幼兒在活動中體驗規則,讓幼兒感受到遵守規則的益處及不遵守規則帶來的不良後果。比如在區域活動中,各區人數不宜過多,教師可以與幼兒共同商定每個區域的進區人數。
培養適應能力,為幼兒升入小學做好環境准備
提前參觀小學。組織幼兒提前參觀小學,熟悉教室的環境布置、操場設施,甚至參加升旗儀式等環節,都有助於幼兒提前熟悉小學環境,對小學產生親近感。
模擬小學環境。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在大班下學期末採用小學一年級的環境布置,比如,用起立上課的形式;用音樂鈴聲作為上、下課的標志;課桌參照小學教室的桌椅擺放,兩個小朋友一桌;課桌上的物品按照固定位置擺放;班級安排值日生等。
三、家園共育,形成合力
當幼兒即將告別無憂無慮的幼兒園生活,准備邁入小學的學習生活時,作為家長,一定擔心孩子的學習壓力變大了,孩子的游戲時間變少了,孩子會失去幼兒園的純真與快樂。如何讓幼兒能夠自信地走入小學,家長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幼小銜接工作只有爭取家長的理解,獲得家長的認可,才能取得預期的成效,可以說,家長的積極配合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條件。
爭取家庭教育的合力,一方面要從轉變家長的觀念開始。教師要逐步轉變家長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識輕能力」的觀念,引導家長將幼小銜接的工作重點轉移到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基本能力的培養上。另一方面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具體的形式包括問卷調查、召開
家長會、舉辦專題講座、家訪等形式。通過與家長的聯系,能夠將幼兒在園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請家長配合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做到家園一致,保持幼小銜接教育在幼兒園與家庭教育中的一致性。

㈡ 小班課程游戲化觀察記錄觀察領域有哪些

但是,目前很多幼兒教師不知道如何做觀察,反而覺得觀察記錄增加了工作負擔,下面我們就幼兒教師為什麼要做觀察記錄和如何做觀察記錄提一些指導意見。 一、觀察記錄的意義和價值 1、幫助幼兒教師發現教育中的閃光點。 2、為幼兒教師反思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促進教師的專業反思能力。 3、有利於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觀察記錄的注意事項 1、態度要端正 2、目的要明確 3、要注意觀察方法 觀察要有一定的方法,要根據觀察的目的確定觀察方法。比如是個案研究,一般採取針對性地追蹤研究。如果要想了解小班幼兒的同伴交往情況,則需要由點到面的全面觀察。 4、觀察手段要靈活、多樣化 觀察一般是教師眼觀和記錄相結合,同時如果針對某個具體方面進行觀察,除了在日常的活動、游戲中隨機觀察外,還可以根據觀察目的設置專門的活動進行觀察。此外,還可以利用攝像、錄像、兒童作品分析等方法進行觀察。 5、要注意對觀察結果的分析和探討 三、觀察記錄的類型 1、隨意觀察 隨意觀察一般是在孩子活動、游戲、生活中等進行的隨機觀察,教師要時刻有一雙善於發現問題、善於觀察的眼睛,能捕捉到一些有研究思考價值的教育現象和教育信息,這也反映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原則,在教育生活中, 孩子所展現的一切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也是教師發現問題、進行反思、解決實際問題的很好途徑。在隨機觀察中,教師用敏銳的眼睛和良好的職業敏感性能看出一些問題,能用所掌握的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以及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思考幼兒教育中的一些現象,能發現一些問題,促進教師的專業反思能力和實際教育水平,也為幼教事業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 2、個案觀察 一般是教師針對一些特殊的孩子或者對一些孩子的某個方面進行和專門觀察,一般這種觀察現象需要追蹤觀察,可能需要觀察幾個星期甚至更久。 3、專項觀察 專項觀察是教師在活動中、教學中、游戲中等發現的、或者對某個問題感興趣而進行的針對某一方面的觀察,這類觀察一般需要對整體幼兒進行觀察,同時在自我觀察反思的基礎上,還需要配合查閱資料、咨詢專家、教師研討等。 四、觀察記錄的要點時間地點:具體的幼兒園、班級等 年齡 性別 過程 問題思考、建議、分析、措施等 文 章來源

㈢ 如何推進課程游戲化小班優化幼兒一日活動計劃

幼兒園一日活動包括晨間活動、教學活動、早操、早點、盥洗活動、午餐、午睡、午點、戶外活動、離園等環節。簡而言之,即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每個不同時間段所進行的各種活動的總和,《綱要》中指出:幼兒各種行規習慣的養成必須在幼兒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去培養。關於小班「游戲化的一日生活」中幼兒個性的培養,我從以下環節總結了幾點經驗: 一 、晨間活動環節 小班幼兒由於其特殊的年齡及心理特徵,在晨間入園的這段時間多數存在哭鬧、情緒極不穩定的現象。因此,教師要把握晨間這個有限的活動時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並以游戲的形式展現出來,以調節小班幼兒的心理,促進幼兒個性發展。 在我班,為迎接小班新生的到來,設置了溫馨的娃娃家、玩具商店、照片牆等區角,老師每天在教室門口以 「××老師媽媽」的角色身份迎接幼兒的到來,然後帶領「自己的好寶寶」進教室區角活動,轉移幼兒分離焦慮的情緒,開心地投入到好玩的區角游戲中。待幼兒逐漸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後,教師為幼兒准備各種小動物頭飾,引導幼兒在角色扮演游戲中進行晨間體育活動,如:「小兔跳彩圈」、「豬八戒運西瓜」等,在游戲中初步鍛煉小班幼兒的跳、投擲等基本能力,培養幼兒勇敢、探究的精神,也愉悅幼兒身心。 充分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以音樂游戲、聽說游戲為載體,如適時地彈奏《我上幼兒園》、《打電話》等簡單歌曲,吸引幼兒注意力,鍛煉小班幼兒敢說、敢唱的基本能力,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教學活動環節 《規程》第二十三條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引導幼兒主動活動,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獷(引自)要完成這個過程,我們必須注意在學習的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出來的個性差異。」小班幼兒特別喜歡模仿,擬人化心理特徵明顯。所以,我在教學活動中常以擬人化的活動形式讓幼兒理解和參與活動,滿足孩子愛模仿的心理需求。 我班幼兒中性格特別活躍、能說會道的幼兒,也有膽小、不敢表現自我的幼兒,更有隨著氣氛的改變來行動的幼兒,我經常在教學中融入好玩的游戲,創設生動形象的情景,藉助有趣好看的教具來吸引幼兒注意力,多採用正面激勵的方式,給予反應靈敏的孩子高調的表揚,或物質獎勵,引導其他幼兒進行模仿,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以語言活動游戲《我長大了》為例,在感受完自己以前用過的衣服、襪子等都穿不下,看到幾位幼兒完整表演兒歌並獲得老師表揚後,其他幼兒也覺得這非常有趣,迫不及待地舉手要表演,並很自豪地想夥伴炫耀自己長大的事跡,在模仿學習中很好地發展了幼兒的交往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