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發布時間: 2020-11-30 14:37:48

1. 小學課程課時標准詳細資料

以下課時為每科周課時量,每周課時總量為30節。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3節)
語文(9節)
數學(5節)
體育(3節)
藝術【包括音樂、美術】(3節)
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
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4節)
小學三、四、五、六年級
品德與生活(2節)
語文【包括作文】(8節)
數學(5節)
英語(2節)
科學(2節)
體育(3節)
藝術【包括音樂、美術】(3節)
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2節)
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2.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提出了哪些教學建議

為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新型人才的要求和提升人自身的發展,基礎教育的改革一直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當今社會對創新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時代要求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必須具備一定的創新和實踐能力,能夠在社會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所以,小學數學這門學科也在世紀教育的浪潮中醞釀出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在長期的提煉和創新修改中,一步步地在向新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靠近,而這也將是一個值得不斷探索和研究的課題。接下來,我將結合這次國培學習的收獲和在新的課改要求下,談談小學數學在教學實施方面的幾點粗淺的看法。
新的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數學教育需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應該是一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這些與時俱進的課標要求是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時刻關注的工作準則。而這些要求要如何體現在我們的教學中,教學實施過程的改革就顯得迫在眉睫。
首先,轉變教學策略,優化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准要求,我們的教學過程需是一個雙邊互動的過程,「教」和「學」必須在教學中體現出和諧的關系,打破傳統的單一講授式教學方式,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實現「在做中學數學」的主體性地位的轉變。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改變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效果。
(一)、創設貼近生活的數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而適當地從生活中創設數學情境,不但可以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感受數學源於生活的數學價值觀,這也是體現數學價值性的有效方式。故事導入、數學游戲、生活案例、直觀演示和模擬表演等都是創設數學情境的有效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創設數學情境時應當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在學生自身認知基礎上搭建符合教學要求的學習情境。創設出的數學情境的有效性必須體現在能引出新舊知識的碰撞,能喚起學生對未知知識的思考,能輔助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
(二)、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式學習
新的數學課程標准要求教學過程應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地位。現今教育者對於新型課堂,特別是合作交流式學習課堂的探索越來越重視。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法」、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法」和魏書生老師的「六步教學法」等等,都是在基礎教育改革中有突出成績的探究和嘗試。例如,我所在地區所試行的「生本課堂」、「有效課堂」、「陽光課堂」等就是小組合作交流式學習的很好探索。它的宗旨是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通過設置前置作業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獲取知識,通過課堂展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條理性。讓學生在已有的認知和即將學習的新知所產生的矛盾沖突中激發探究知識的激情,讓學生親身感受知識的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建構數學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這樣的一個過程使我們的學習成為一個自主獲取知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主體性活動,有助於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三)、結合實際,培養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
數學教育的導向是讓學生在數學上得到應有的發展,體現數學的價值。而要體現學生在數學上獲得的發展就需要通過了解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是否具備創新意識來體現。錢學森曾發出世紀之問:「中國何時才能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對於創新意識的培養,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可謂是任重道遠。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起點,而傳統的教育模式大多在一開始就扼殺了孩子的創新意識,因此,站在教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們不得不反思,如何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數學是一門能很好地訓練孩子思維的學科,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多思考、多應用,多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多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從實際出發,從小培養孩子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
其次,轉變教學評價方式,體現多尺度、全方位的綜合性評價模式。
教學評價是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改善教法學法,提升教學質量的必要手段。小學數學教學評價不僅要求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同時還要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學習結果評價重在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便於查漏補缺,優化學習效果。學習過程的評價注重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習慣等一切與學習有關的活動,進而改善學生的不良學習行為和習慣,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此外,評價方式也要求多樣化,例如,利用評價量表的方式進行評價,形成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相結合,定性定量評價與常模評價方式相結合等。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應注重公平、公正對待,尊重客觀實際,注意整體性和個體差異性的評價藝術。保證評價的全面性,教學評價不僅僅要求對學生的學習做出評價,還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日常道德行為規范做出評價,這也將從側面給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
最後,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性發展的需要。
鑒於小學這一學習階段,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逐步體現出來,特別是到了高年級就表現得特別明顯。差異性的體現是教學過程必然會呈現出來的特徵,而合理地處理好學生差異性的發展需求,是滿足不同學生知識需求,實現自身在數學上的適當發展的必然要求。這就是我們長期關注的一個話題「培優補差」,它是彌補現今教育體制的不足、實現不同學生獲得不同發展的直接體現。補充後進生的學習需求,達到應有的知識水平;擴充知識接納能力強的學生必要的數學知識以提升成長空間,真正實現個體差異性的發展需求。
在不同的形勢下,我們的課改在長期不間斷地進行著,而相伴課改進行的還有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不斷創新和探索的足印。這一切的嘗試和體驗都有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身影。而這一切的努力和探索都是為了將我們的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台階,一個可以滿足人的發展、實現人的價值的新台階。

3. 誰有小學課程設置標准及各課程周課時安排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 八 九
品德與生活 2 2
品德與社會 2 2 3 3
品德 2 2 2
語文 8 8 7 7 7 7 6 5 6
數學 4 5 5 5 5 5 5 5 5
外語 2 2 2 2 4 5 5
歷史 2 2 2
地理 2 2
科學 2 2 2 2
物理 2 2
化學 2
生物 2 2
體育 4 4 3 3 3 3 3 3 3
音樂 2 2 2 2 1 1 1 1 1
美術 2 2 2 2 1 1 1 1 1
綜合實踐 3 3 3 3 3 2 2
信息技術 1 1 1 1 (各校自定)
(地方與
學校課程) 8 7 2 2 3 2 3 2 3

4. 基礎教育課程規定,我國中小學課程設置綜合實踐活動開設的學段是

從小學至高中設復置綜合實制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

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

(4)小學課程設置標准擴展閱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是2001年6月由教育部印發的課程條例,是由國家教育部頒發的。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尤其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傳授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

因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比其他任何課程都更強調學生對實際的活動過程的親歷和體驗。

5. 山西省農村小學課程安排標准,比如有什麼課,各課每周安排多少節,急,求達人指教。

每周為30節課,比如有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品德與社會、美術、音樂等,具體情況根據各縣有關文件制定

6. 小學課程排課標準是什麼也就是說每科一個星期幾節科

一天6節 6*7=42節
語文 數學 一般 6-7節 英語 3-4節 技能課(班隊 科學 自然 音樂。體育 信息技術 品德 寫作等地方教材)各2節

7. 新課程標准小學數學基本課時多少節

各省課時設置不一樣,江蘇一、二、五、六年級每周5節課,三、四年級每周4節課。

8. 誰有最新版山東省義務教育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新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要開設的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美術專、體育、音樂、安全、品德與屬社會、研究性學習、心理健康 、手工、信息教育、 綜合實踐

初中課程

初一的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
初二的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
初三的課程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思想品德、體育、信息技術。
地理、生物是上完初一初二通過會考就結課的,是中考不考的課程。

9. 山東省教育廳對小學各科課時安排的相關規定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2節)
語文(9節)
數學(5節)
體育(4節)
藝術專【包括音樂、美術屬】(4節)
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
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小學三、四、五、六年級
品德與社會(2節)
語文【包括作文】(8節)
數學(4節)
英語(2節)
科學(2節)
體育(3節)
藝術【包括音樂、美術】(4節)
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2節)
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10. 我國小學課程設計的原則

二、我國現行小學課程設計
1992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正式頒發《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制定的第7個小學教學計劃,使我國小學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一)我國小學課程設計的原則
1.高度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的統一小學課程的設計以及教科書的編寫,要在建立完備的傳授文化知識的體繫上,以人類所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教育學生;要以通俗的、小學生能理解的形式,體現高度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的原則。無論課程的總體,還是一門學科,都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結合各種課程自身的特點由淺人深地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教育,進行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的教育等。
2.要以實現教育目的和學校培養目標為最終目的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普及教育,在培養目標上要緊緊把握「提高民族素質」這一點,而當前和今後我國教育的國家內部乃至世界的大背景是「我國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蓬勃發展的客觀形勢以及世界各國經濟與科技突飛猛進的競爭局面」。這就要求在課程結構上體現時代精神。一方面要根據德、智、體、美、勞動教育等各育全面和諧的精神設置學科,過去一段時期內過分強調智育,因智害體、因智害德,忽視美育等現象,只能是「欲速不達」;另一方面則要將知識、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結合起來,注重兒童學會學習、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需要的能力。
3.要適合小學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
小學課程應突出體現社會發展要求、兒童自身身心發展要求與兒童身心現有發展水平,以及符合教師的水平、學校的設備完善程度、兒童家庭文化背景等客觀條件。社會發展對課程的要求是范圍越廣泛越好,程度越深越好,兒童身心發展也是沒有限制的,但是,兒童成長、成熟條件不足,實施課程的客觀條件差,那麼,社會要求與兒童身心發展的要求再迫切、再高;也只能是理想。因此,課程的設計要正確估計兒童的智力與能力,既不可估計過高,也不可估計過低。我們認為好的小學課程應該是學生的能力、智力可能接受的,但是必須經過努力,而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又能促進兒童的智力、能力、體力的發展和道德的提高。
這個原則要求課程要適合小學生的特點。課程對兒童身心特點的適應,既體現在它要適合兒童某一方面的身心特點的要求,如感知、記憶、思維的特點,又如骨骼、心臟、肝臟等特點;又體現在適應兒童發展的整體要求,例如兒童有求知的需要,有玩耍的需要,還有長身體的需要等等。
以上三條原則最重要,除此以外,還有貫徹幼兒、小學、初級中學課程銜接的原則,貫徹因地制宜的原則等等。
(二)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要達到的教育目標
按照國家對義務教育的要求,小學和初中對兒童實施全面的基礎教育,使他們在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素質,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級各類人才奠定基礎。1992年修訂的《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規定,在小學階段應達到的目標是:
第一,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初步養成關心他人、關心集體、認真負責、誠實、勤儉、勇敢、正直、合群、活潑向上等良好品德和個性品質,養成講文明、講禮貌、守紀律的行為習慣,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二,具有閱讀、書寫、表達、計算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了解一些生活、自然、社會常識,初步具有基本的觀察、思維、動手操作和自學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初步養成鍛煉身體和講究衛生的習慣,具有健康的身體。具有較廣泛的興趣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第四,初步學會生活自理,會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課程計劃規定了各學科的基本要求、各種活動的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等,還設置了「地方安排課程」,其要求是:為適應城鄉經濟文化發展和學生自身發展的不同情況,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委員會、教育廳(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需要設置教學科目,調整時間。
關於考核的規定,課程計劃指出義務教育階段學期、學年和畢業的終結性考查、考試是對學生的合格水平的考核。考核要全面,要通過學科和活動的有關知識和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小學畢業考核,語文、數學為考試學科。其他為考查科目。語文、數學考試合格,思想品德考查合格,達到小學生體育合格標准,允許畢業。小學畢業考試在縣級教育部門的指導下,一般由學校命題,農村也可由鄉、鎮教育管理機構組織命題。在基本普及初中教育的地區,不另舉行小學升學考試。
課程計劃,對於農村復式教學點(班),簡易小學和非全日制小學,按本課程計劃全面開設全部學科尚有困難的,可適當減少學科門類或只開設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常識,或者根據課程計劃的精神採取切實措施對這些學校、教學點(班)進行指導和管理。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