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小學課程
1. 教育部將科學課提前到一年級,聽聽小學科學教師怎麼說
教育部關於印發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2001年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經過十餘年的實踐探索,小學科學課程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實踐中也存在課程適宜性、可操作性、時代性和整體性有待增強等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小學科學教育,根據立德樹人工作總體部署,我部組織專家對小學科學課程標准進行了修訂完善,現正式印發,於2017年秋季開始執行。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1.充分認識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要性。科學教育是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小學科學教育對從小激發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各地要高度重視,以課程為統領,切實加強小學科學教育。
2.全面加強學習培訓工作。各地要全面做好課程標準的宣傳和培訓工作,納入校長、教師培訓計劃,組織專題培訓,強化全員培訓。要結合地方教育實際特別是師資隊伍情況等,整體設計培訓課程,豐富培訓方式方法,注重理論培訓與實踐研修相結合,幫助校長、教師深入理解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提升教育水平。
3.確保落實規定課時。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在我部組織修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前,原則上要按照小學一、二年級每周不少於1課時安排課程,三至六年級的課時數保持不變。
4.突出強化教學實踐環節。各地要引導教師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依據課程標准組織教學。要重視實驗教學,努力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做好每一個實驗。教師要加強實踐探究過程的指導,注重引導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增強學生問題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大力加強課程實施的組織領導。各地要加強統籌規劃,精心組織實施。要結合實際合理配置小學科學教師,逐步建立專兼職結合的教研人員隊伍。要加大經費投入,保證實驗室建設、儀器設施設備和耗材等需要。要優化課程資源建設,重視發揮家庭、社區、校外青少年活動基地等作用,為保障課程實施創造有利條件。要加強課程實施的監測和督導,建立小學科學課程管理的反饋和改進機制,保證課程的全面落實。
科技課以科學探究為主
「孩子們對科學課的興趣非常高。」史家小學科學教師張培華告訴記者,聽說一年級開始也將有了科學課,許多下學期上二年級的學生問,是不是他們到時也能上。「我只能遺憾地告訴他們還不能,因為新課標是從新入學的一年級開始執行,他們還得等到三年級。」
根據目前的課標,小學科學課的起始年級是三年級,一周兩個課時,課堂上主要是以科學探究為主,以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為主要目的。張培華介紹,一直以來,小學科學課的課程內容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二是生命科學領域,三是物質科學領域。
雖然國家規定小學科技課是從三年級開始,但事實上,許多小學的校本課都會開設一些國家課程中沒有的科技課。北京市西城奮斗小學的科學教師白潔告訴記者,學校一、二年級的學生每周都會上一節各種形式的科技課,比如觀察身邊的動植物,帶他們參觀科技博物館等等,「現在科技課沒有成績的考核,主要就是讓孩子們多參與,多動手做。」
科技課需要加強動手實踐方面的內容
張培華認為,目前科學課涉及知識層面的內容較多,科學實踐方面的內容相對較少,而這部分主要是靠老師自己開發。史家小學的科學教師們就開發了大量的科學實踐類課程。如讓孩子利用磁鐵設計、製作玩具,而孩子們的想法總是能令他感到驚訝,許多想法和設計都超出了教師的預期,而且有的小發明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比如一個底座比較窄小的高花瓶,比較容易倒,孩子們就想到在花瓶的底下弄一塊磁鐵,吸在鐵制的桌墊上;再比如老師用圓規在黑板上畫圓時操作比較費勁,總是很難穩住准心,因為現在黑板都是帶磁性的,孩子們就想到把圓規尖頭部分設計成一個強力磁鐵。」
張培華說:「從新課標來看,科學課程內容在原有三大領域的基礎上,增加了『技術與工程領域』這部分課程內容,這其實就是要加強對學生設計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的訓練。這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讓孩子們從小就培養現在國家提倡的科技時代的『工匠精神』。」
張培華和白潔都認為,將科學課提前到一年級意義十分重大。發展科技教育是維持我國高速發展的基本保障。然而,目前科技教育這部分相對還是比較弱,雖然現在從思想上已經開始重視了,但是相對於其他教育,這方面的投入還是比較弱。
我國的科技教育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
張培華介紹,在國外,即使沒有開始科學課的學校,也對科技教育非常重視,這從硬體配置方面就能體現出來。「我剛去芬蘭考察回來,他們小學可能沒有舞蹈室、體操室,但他們普遍都有提供大量器材供學生們操作的專業科技場館,面積非常大,設備也非常齊全,史家小學在國內已經算是前列的小學,但是跟某些學校比仍然還有差距。」
白潔也表示,在教育改革形勢下,科技課需要更多的專業教室滿足學生的實驗需求。專業教室有供孩子實踐的材料,而且桌椅也利於小組活動,而普通教室只能拼桌,由於科技課需要操作討論,在普通教室上課難免影響其他班級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