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繪畫課程
❶ 兒童繪畫的課程安排如何才是恰當的
可以畫想像畫,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像能力較強,也可以給4-6歲畫一些較簡單東西,讓7-10歲的小朋友將4-6歲畫的簡單東西在這個基礎上再畫一些東西。如果以上的都不好,那你可以採用自由繪畫,或抽簽繪畫。
❷ 基礎教育美術課程包括哪些范疇
答:基礎教育美術課程包括:繪畫、工藝、欣賞。
一、繪畫繪畫是美術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繪畫,是指用筆、板刷、刀、墨、顏料等工具材料,在紙、紡織物、木板、牆壁等平面上塑造形象的藝術形式。繪畫教學對於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觀察、研究、表現客觀事物的能力以及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和促進智力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繪畫教學包括繪畫基礎教學和繪畫創作教學。繪畫基礎教學以寫生畫為基礎,用寫生、臨摹、記憶、想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繪畫創作教學,要引導學生運用已獲得的知識技能,用繪畫形式來反映生活,表達畫者的思想感情。繪畫基礎教學和創作教學要緊密結合起來,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繪畫教學中最主要的環節是形體結構教學,形體結構教學中主要把握以下三點:
1、基本形體的認識,理解對象的形體結構。
我們從繁多的平面實物中,可以概括出幾種主要的基本形體,如立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等復雜的平面形象,有的是幾種基本形組合或者是不規則的平面形。在教學中藉助這些基本形去認識實物的形狀,把握實物的形體結構。列如,在教學吹氣娃娃的寫生中,先觀察吹氣娃娃是哪幾個基本形體組成的。(是由一個橢圓,一個圓形組成的)。比較一下,橢圓大還是圓形大。看看它們是怎樣組合的。然後用圓形,橢圓形畫成吹氣娃娃的大體輪廓,再進一步畫出眼睛、鼻子等。使用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有利於學生掌握對象的基本特徵。因此,無論是靜物、風景、動物、人物都可以運用基本形體先抓住對象的外形特徵,進而畫出具體的物象。
2、掌握物象的形體結構
具體的實物,都有各自的結構,都能呈現一定的比例,比例變了,實物的形狀就隨之相變。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結構比例的不同來認識對象的形狀特點,運用實物的長度,寬度來分析對的形體特徵,用直線作輔助線,先畫出物體的大體輪廓,再進行細仔描繪。
3、運用輔助線把握形象
第一,運用中輔助線掌握對稱實物的描繪。第二,用運動線輔捉動態。第三,用外輪廓輔助線掌握組合物的整體關系。
4、把握整體意識
整體意識的建立在繪畫領域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對學生將來的繪畫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無論是從事何種繪畫創作,都要涉及這個問題。整體是相對局部而言,局部是整體的一部分,局部存在於整體之中,而整體通過局部得到體現。例如在畫一個頭像時,必須整體地觀察對象,如畫眼睛時要考慮到和耳朵或鼻子之間的關系,而不能孤立地畫眼睛,陷入局部,必須相互對比,要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整體存在於造型的各種因素里,從輪廓到色調,從形體表現到空間表現無處不在。培養整體意識可從觀察事物入手,多觀察多比較,這樣才能明確各個事物之間的關系,以便更好地把握整體。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再到整體,貫穿於整個作畫的過程中,反復比較,培養局部與整體關系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整體意識。
二、工藝工藝是小學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工藝教學能促進學生眼明手巧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他們耐心、細致、整潔、有計劃的學習習慣,訓練學生使用鉛筆、毛筆、顏料、手工工具的技巧,並懂得工藝美術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工藝教學包括圖案和手工兩個部分,圖案和手工都有各自的特點和任務。圖案課和手工課是分開進行的,但有時又是互相聯系,結合在一起的。例如,設計一幅編織圖案,然後進行麥桿編織,製成紋樣優美的麥桿扇子。
小學圖案的製作常用的方法是先用鉛筆繪稿,然後再填色勾線。填色一般用平塗的方法。平塗時,要把顏色在一定的范圍內塗均勻。調色要調足夠量的顏色,以免兩次調配顏色不一樣,用水要干濕適度。上色,注意先塗邊緣,再畫塊面,自上而下,自左到右塗色。
手工教學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選擇兒童感興趣的,好玩的和有用的,低年級學生喜歡色彩鮮艷,造型生活有趣,富有兒童情趣的紙工和泥工製作。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美化生活的能力,要發展學生的創造才能,耐心細致的學習作風和學習習慣。
三、欣賞欣賞教學是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它與繪畫、工藝教學組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小學美術欣賞教學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各種類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選擇適合小學生的富有教育意義的優秀作品,深入淺出簡明扼要地進行講解。
美術欣賞教學要使學生懂得怎樣欣賞一幅美術作品。通過作品的具體形象,理解作品的內容和形式,領會作品的主題思想和藝術成就,在欣賞實踐中分辨美、丑,評價優、劣,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教育。小學美術欣賞課,可用課本上的圖片、掛圖、幻燈片進行教學。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增加補充欣賞。欣賞課講述的內容不要過多,重點突出即可。
答:我認為學校美術教育的發展受到以下三種因素的影響:
第一,美術教學資源缺乏
學校美術教學資源的缺乏也是影響美術教育發展的因素。學校一星期每班能開設一節美術課已經是奢侈的事,我們上課的條件可想而知,雖然配備少數美術材料,但因為學校班級數多,沒有配備美術教室。現在新教材不同於舊教材,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新教材的內容基本上每一課的內容都不相同,美術教室的配備成為學校的一大難題。
第二,重應試教育,輕視素質教育
現在的學校基本上實施應試教育,學校把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定位主科,音、體、美其為副科,所以考試制度不徹底的改革,素質教育前進的步伐很沉重。
第三,上級部門領導、學校及家長的重視程度
美術教育經費的投入不足,造成學生短缺對美術教育空間的發展。學校過於重視文化課。家長過於苛求考試成績。對美術教育的關心不到位。
通過近幾年的美術教學工作,我認為要上好一節美術課,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無論是繪畫課、手工課等。都要精心設計,准備好每一堂課,講什麼?怎麼講?做什麼?怎麼做?提前以學生交流,讓學生准備好美術用具的各種材料。課上,我通過讓學生欣賞作品,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讓一幅幅范畫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羨慕不已,激發他們對美術的興趣。使他們在欣賞的過程中,能以不同作品,不同的繪畫等製作手法,巧設情境,誘導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不同的情節,有著各種不同的引導方法,音樂結合能讓學生在無意中受到美的熏陶,小學生喜歡音樂,課上適當播放學生喜歡的音樂,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掌握繪畫、手工的技巧,創作出超水平的作品。課後,讓學生樹立自我評價的意識,讓他們信心十足,急切得到別人的評價,也充分認識自我的不足,從一幅作品中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會更濃,自信也會更強。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的學習,思考,美術課堂才會更具活力。
4.請結合您自己的美術教學實踐,談談您在實施美術新課程過程中取得的成績。
答:美術教育能使每一位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美育意識,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更新和完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人文性格、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念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幫助學生提高美術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在美術課程實施過程中,曾多次參加各種比賽,取得了一定成績。
答:近幾年來從教學實踐中體會和認識到有待幾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教學設備不齊,課程實施力度不夠。第二,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不高,家長意識短缺。第三,學習美術的興趣不強。第四,對美術的重視力度不到位。我的建議:第一,當地政府要高度重視,盡能使有條件的學校配備相應的美術器材和繪畫空間。第二,泒請專家到相應的學校開專題講座,提高家長和學生追求美術文化的氛圍。第三,要有針對性的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第四,當地政府要協助學校引進來走出去的意識,進一步完善學校的硬體設備。
❸ 怎樣安排少兒美術課程
少兒美術專業班 10-16歲 素描 更加專業的素描訓練,如靜物和空間感的塑造
水粉 水粉畫的系統訓練,初級的水彩單個物體和簡單組合的色彩訓練
國畫 適合有一定國畫基礎,更進一步的專業國畫,山水,花鳥畫的習作練習
書法 針對書法有一定書法基礎,加強更專業的書法作品的習作訓練
少兒美術動漫班 10-16歲 卡通畫 卡通動物畫,卡通人物畫,卡通景物畫,針對對卡通畫有特殊興趣的孩子
漫畫 對動漫形象有特殊感知和興趣,對時下流行的動漫設計方向進行的專業系統培訓
❹ 少兒創意繪畫最好的課程安排
有很多課程啊~~ 各種繪畫穿插進行~
❺ 如何給少兒美術班學生上課課程該怎樣安排
讓畫畫成為一個享受的過程。親自把著手教他們上色,開發他們的想像,引導他們的思維擴散。
課程我會根據學生學習的類型和工藝來安排。
❻ 為什麼要設立小學生繪畫這門課程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它具有廣泛的范疇,而且還在不斷地向外擴展。在內容專上、形式上無不體現屬著時代性、基礎性,展示了視覺的藝術,讓人感受到一種醉人的藝術魅力。同時,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也陶冶著學生的情操,使人類社會所創造的一切美滲透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豐富和充實著學生的靈魂,引導學生形成一種理性的力量,使他們的心靈得以升華。小學階段作為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開展美術教育有助於學生身心健康。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外,美術教學可以為學生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讓校園環境不那麼枯燥乏味,在無形中消除學生對應試教育的消極抵抗心理。在素質教育下,現在的小學美術課不再僅僅是小學生娛樂的課程,更是一門具有獨特作用的人文學科。因此,認識小學美術學科的本質,正確而辯證的看待小學美術的課程性質,對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❼ 小學美術課應該怎麼上啊
小學美術課可以按下面的步驟上:
1、首先,小學美術課可以先培養孩子的回色彩感和對於色答彩的觀察力。我們可以把一些色彩感濃烈或者是說色彩感染力強的作品放在孩子面前,讓他們初步對於色彩有一個基礎的了解和掌握。
2、然後可以給孩子們看一些名家和大師們的作品,培養孩子的文化素養和藝術感。讓他們接受到這些藝術的熏陶。
3、之後可以讓孩子嘗試畫一些加簡單或者基礎的動物畫像。比如說下圖所示的大熊貓,教會她們善於利用形狀組建結構。
4、在孩子畫畫的時候一定要以鼓勵為主,多培養他們的自信。她們對美術感興趣才能為了以後更好的作畫做准備。
❽ 少兒美術創意課程
少兒美術教育,從幼兒階段開始培訓孩子對於美術的興趣,對於美術基礎的知識內與技能打下扎容實的基本功。並且從接觸、理解、隨後融合自我思維的展現出來,培養孩子獨特的藝術認知過程,有助於少兒提高對於世界的認知和感知能力,擴散思維,增強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培養幼兒對畫畫的興趣,並持之以恆,需要家長和老師摒棄填鴨式教育,共同去營造良好的美術教育環境和氛圍,讓孩子們快樂的生活在繪畫的五彩世界裡。
❾ 少兒美術的課程一般怎麼安排
普遍來來說少兒美術都是源按照年齡來進行分班的,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握筆和理解能力都不一樣,所以按年齡階段來分是最合理的。其次就是課程內容了,就拿畫啦啦的課程來說吧,每周一節的美術課會有不同的主題,有畫動物的植物的建築物的,還有不同的繪畫方法,比如水油分離、渲染法等等,還有美術和科普結合的內容,比如博物館主題課等等,總之一期下來,接觸到的藝術知識、繪畫方法等等都很豐富,學到的不僅僅是畫畫,還有很多藝術知識。
❿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興趣
一、影響小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因素
1、學生自身心理。低年級小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尚顯幼稚,表現在畫面上的、帶有概括性的形狀、色塊,往往以自己對事物的認識,代替視覺的感受。在這個階段他們的自我意識很強烈,很少對作品進行客觀評價與比較,他們的表現慾望能得到充分的表現。從總體看來,他們的興趣主要存在於繪畫活動過程中,對於活動結果他也會感到一定的自我滿足。這階段的學習興趣偏高,漸漸地進入客觀寫實期,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分析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與此同時,他們接受的信息深度和廣度也成倍增長,促進其審美觀念,逐步趨向整齊,規律,以及寫實期的成人化標准。在畫面上兒童畫的特點逐漸減少,畫面上顯得拘束了。他們往往由於想的,為實際畫不出來而苦惱,他們開始注意空間透視感和教師講的一些知識,並開始注意畫面結構層級等。特別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經常拿自己的作業和別的學生的作品相比,容易產生畏縮心理。這階段學生的技能跟不上知識,手跟不上眼睛,所以他們的表現慾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他們的自我意識,對自我的評價,外部比較評價開始重視,不積極的評價會使他們的自信心,學習積極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挫傷。
2、外部評價。收集整理評價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因為評價關繫到教育培養的方向,關繫到學習美術的積極性,這一點對於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對小學生的畫,父母等人缺乏正確的觀念與態度,他們習慣用成人的標准評價小學生的畫,以簡單粗暴的態度對待兒童,往往以畫的好不好看、像不像、美不美來評判,總認為孩子們的畫不美觀,比例失調,殘缺不全,澆滅孩子那本不濃烈的興趣之火。這類評價標准和非積極性評價態度對學生的打擊可想而知,小學生的美術興趣自然而然呈下降趨勢,尤其是高年級學生。
3、教學過程中諸多不合理因素,包括教學內容,手段,方法等。教學方法的生硬是扼殺小學生的美術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缺乏資料,或者為圖省事,教師有時候在課堂上是讓學生看一些圖片,教材只是一本簡筆畫,讓學生們一次又一次臨摹範本,力求象「更象」。或教師畫什麼,學生畫什麼,全班統一的色彩,呆板。對作業不展評,只是打個標志性的成績,這些都是生硬的,無創意的教學手段。這樣在很大的程度上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這樣的教學是影響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4、美術教育在學校中所佔的比重也是對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產生影響的因素之一。有的學校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為前提,提高學生動手操作、想像、創造等方面能力,為學生提供學習美術的平台,如建設校園畫廊等活動場地。還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教師應該怎麼做,做些什麼!
二、小學美術培養學生興趣的策略
1、教師要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一個人只有對某個人產生了好感,才會去樂於親近他,所以要想讓孩子們喜歡你的課並不難,最主要的便是先讓孩子喜歡上你這個老師。在學校里,教師是學生最親愛、最尊重的人,學生具有天然的「向師性」教師往往成為學生最直接的榜樣和容易模仿的對象,有魅力的教師並不像明星那樣耀人眼目,也未必風度翩翩、氣志高昂,而往往同普通人一樣平凡,然而,對學生而言,他們卻像磁鐵一樣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深得學生的欽佩和愛戴。
2、利用實地寫生,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很多美術教學的內容需要走出教室,進行實地寫生,這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作為視覺藝術教育的美術課,不但需要到生活里捕捉題材內容,更需要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感受,去真實地描繪和創造生活。在美術教學中,根據教材要求,組織學生以「生態游」的方式,去田野、河邊、草地上、花叢中寫生。這樣學生不但興趣盎然,創作出的作品富有真情實感,而且在寬松愉快而自由的環境里,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得到了自由發揮。如果僅憑教師說教,該怎麼選景,該怎麼構圖,哪些畫面需要,哪些畫面不需要,然後讓學生去完成作業,這樣閉門造車,學生是表現不出來什麼的。要想表現得真切,學生必須有實地的體驗和認真的觀察,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
3、要給學生藝術表現的空間。作為美術教師要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努力創造一個愉快、寬松、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以贏得學生的親睞。在教學中我從來不隨意扼殺學生作品裡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因為美術不同於某一道數學題只能有一個答案,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否則條條框框太多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與活力。所以,不管學生的作品顯得誇張還是平淡,細膩還是粗獷,熱情還是寧靜。作業 講評時我注意多說優點,多肯定學生具創造性的一面,激發學生創造、表現美的慾望,這樣做,同學們自然會變得更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