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高中新課程改革網

高中新課程改革網

發布時間: 2020-11-30 22:12:10

1. 如何應對高中新課程改革

隨著《國務院關於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正式發布,上海、浙江兩地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的出台,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逐步清晰,改革重點逐步明確。面對高考改革所帶來的一系列新變化,高中教育究竟該如何應對?高中教育該做好哪些相應的准備?
其一,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勢必要求高中教育理念有一個較大轉變。高中教育要從過於偏重文理向全面打好文理基礎轉變,切實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但取消文理分科,全面打好文理基礎,並不意味著學生回到以往所有學生都學同樣課程的老路上去。按照高考改革的總體思路,學生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基礎上,選擇三門符合自己興趣特長的學科計入高考總分,也就是從原先基於文理分科的「3選1」變為如今的「6選3」、「7選3」,既兼顧到了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同時也顧及到了學生個性成長的需求。
高中教育理念的這種轉變應當得到全方位體現,既要滲透到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的修訂之中,也要落實到高中教育的整體教學安排之中,還要直接反映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教師的教學過程之中。為了配合高考改革,目前上海市正在對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准進行調整,重新設計高中各學科基礎性課程與拓展性課程內容及其相應課時,這意味著高中各學科基礎型和拓展型課程的內容可能會減少,學習難度可能會適當降低,這也是順應高考改革的一種現實要求。可以說,高中教育理念的轉變最終要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之中,使高考改革帶動高中教育朝著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方向發展。
其二,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勢必要求圍繞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相關改革同步跟進。此次高考改革之所以強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是為引導學生認真地學習每一門課程,避免嚴重偏科,也是為高校科學選拔人才創造條件。學生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基礎上,選擇三門符合自己興趣特長的學科計入高考總分,學業水平考試要求每門課程學完即考,「一門一清」,同時鼓勵為學生提供每一個科目兩次考試的機會。遵循這樣的改革思路,高中教育勢必需要做好相應准備。
一方面,伴隨著學生選擇權的增加,要求進一步深化高中課程改革,逐步構建多層次、多類型、可選擇的課程體系。尤其要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合理確定必修、選修課程比例,增強課程的選擇性,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發展的空間。畢竟有了很好的「選課」基礎,學生的「選考」也才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值得關注的是,不論是三門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選擇,還是考試時間的選擇,都在一定程度上考驗著學生自身的選擇能力,而學生選擇能力的培養,對高中課程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直以來,高中學生填報高考志願、選擇專業主要依據考試分數,「高考無意識」問題始終困擾著高中畢業生。對於今天的高中課程改革而言,增加「生涯教育」的內容也就顯得非常必要。高中「生涯教育」應當基於學生對職業的認知、對自身的認知,逐步形成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但「生涯教育」並不是一種簡單的專業或職業定向,也與當前普通高中滲透職業教育內容的寓意並不相同。對於高中學校而言,如何將「生涯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和學生發展指導有機融合和滲透,有待深入探索和實踐。
另一方面,伴隨著學生選擇權的增加,要求不斷創新教學方式,積極推進分層教學和走班制。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勢下,不同學生選擇的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會有所不同,同一科需要有難易程度不同的教學班級可供選擇,實施分層教學和走班制勢必成為高中教育面臨的一個新的改革課題。應當看到,實施分層教學和走班制對高中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安排和師資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也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如:短期內一些選課人數劇增的高中科目,可能產生教學場地和師資不足的狀況。因此,各高中學校需提前做好教學方式改革的相關准備,其中包括教學場地和師資的准備,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也可在鼓勵高中學校做強特色學科的基礎上,探索區域內緊缺學科教師「走校教學」,即不同學校的教師進行置換、交流,實現教師資源共享。
其三,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勢必對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提出了很高要求。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勢下,開展綜合素質評價至關重要,畢竟除了考試分數之外,價值觀、批判性思維、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對人的成長成才有著重要影響。綜合素質評價突出強調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將綜合素質評價情況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參考,有利於改變用考試分數簡單相加作為招生錄取的唯一標准。
同時應當看到,實施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面臨較大困難,其主要難點在於如何保證綜合素質評價的科學性、客觀性和透明度。從實際操作看,由於高中學校發展水平差異較大,使用高中學校各自提供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存在著可比性不強的問題。特別是在目前誠信意識相對薄弱的社會環境下,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參考,極易受到種種不誠信行為的干擾,影響高校招生錄取的公平公正。因此,推進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並使之成為高校招生錄取的參考,需要增強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客觀性和透明度。在考查內容上,重點看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和社會實踐等方面;在考查方式上,重點看學生成長過程中能夠集中反映綜合素質評價的一些具體活動和相關的事實,如:學生參加公益活動、參加志願服務,強化事實性材料、寫實性評語在高校招生錄取中的作用。此外,為了保證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真實可靠,強化監督機制至關重要。如:對活動記錄和事實材料要進行公示,做到陽光透明;通過建立省級統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電子管理平台,切實加強監督。

2.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是什麼

理念: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理念:

1.使所有學生和學校都成功。《普通專高中課程方案(實屬驗)》明確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化,這是我國對高中課程性質的基本定位。這種轉化意味著高中課程不再是為少數精英服務的教育,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使所有學生都能成功。這種轉化也意味著,在高中教育中原有的重點、示範和普通高中的界限被打破,所有的學校都能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成為促進所有學生成功的優質高中。高中課程改革的這種理念旨在滿足社會和個體對高中教育發展的基本需求。

3. 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的介紹

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是湖北省政府文件(鄂政辦發[2009]63號)明確要求建設的服務我省高內中課程改容革的日常工作平台。該平台主要為高中課程改革提供管理、實施輔助和網路支撐。2010年,配套教材《高中新課程與網路運用》已在全省啟用。目前,全省已有120萬學生和家庭、8萬高中教師以及約5千名各級各類管理者使用該平台工作,網站日點擊量穩定在近300萬次。湖北省「新高考」方案規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作為高校錄取新生參考依據。

4.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什麼

提高中國人民的國名素質,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也是為了讓學生學習中國文學,因為新課標增加了許多名著閱讀,刪了一個單元的學習量,ok,就這樣

5. 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的大事記

2011年9月湖北省42.3萬首批課改高中生即將進入高三。作為八大領域新課程之一的綜合實回踐活動課,學生一般應答該在高二結束時完成。湖北省教育廳5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學校對學生完成情況進行檢查。
據了解,綜合時間活動課包括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三大項。按照我省課改要求,學生高中三年至少完成三個課題研究,才可授予15個學分;學生每學年完成一周社會實踐學習任務、三年共完成三周的社會實踐,才可授予6個學分;學生三年內參加社區服務不少於10個工作日,才可授予2個學分。如果以上學分拿不到或拿不全,學生將不能畢業,可能還影響高校招生錄取。
湖北省教育廳要求,本月起,高中學校要全面檢查每一個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習情況,凡未達到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習基本要求的學生,學校要組織學生及時完成學習任務,獲得學分。
湖北省教育廳強調,學生若因綜合實踐活動課達不到規定要求而導致學生不能按時畢業,校長要承擔主要責任。對綜合實踐活動課學分認定弄虛作假的省級示範高中,將予以警告處分,省教育廳還將對學校開展綜合實踐課的情況進行檢查,對在檢查工作中弄虛作假的示範高中,將取消其示範高中資格。

6. 湖北高中新課程改革網的登錄密碼被改了,怎麼辦

不會吧···第一次密碼應該和學號一樣啊···密碼不知道有個原先設置的問題和答案,不過據你所說,你不知道誰把密碼改了,那答案你就不可能知道 了·····

7. 湖北省高中新課程改革網

找班主任

8. 湖北省高中新課程改革網網址是多少呀跪求答案...謝謝

gzkg.e21.cn

9. 中學生物(高中)新課程改革趨勢

1996年5月, 國家教委頒發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供試驗用)》(以下簡稱新大綱)。同年8月, 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在山西省大同市召開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普教處主任和教研室主任以及人教社有關負責人參加的「普通高級中學新課程方案研討會」。會上宣布將於1997年秋季在山西、江西、天津市開始使用新教材,進行新課程方案的試點工作。作為高中二年級開設的生物課,當前抓緊學習新大綱,為在1998年秋季按照新大綱的要求來試用新教材進行教學,有著現實的意義。現就初學新大綱的一些體會,試對高中生物新大綱的特點做一淺析,供同行參考。

新大綱分為五部分,即教學目的、課程安排、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考試、考查、教學評估及教學設備,內容突出了「面向全體學生,面向21世紀」的總體要求。

依據《全日制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修訂本)》(以下簡稱舊大綱)編寫的現行高中生物(全一冊·人教版)教材內容,體系完整、知識系統性較強,內容與課時吻合。但更多講述的是經典的生物學知識,較少聯系當前迅速發展的生物科學新成果;在實驗課的安排上,僅有5 個實驗,且有一實驗為選做,實際只要求完成4個實驗, 因而不利於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和科學素質——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世界觀的培養。新大綱所反映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則更新了部分傳統的理論性內容,如刪去了「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證據」等專題,代之以「現代的生物進化觀點簡介」內容。此外,更擴展了有關環境、營養、保健等聯系實際的知識,且增強了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思想教育。體現出了時代要求的特徵。現從下列7個方面來淺析其特點。

1.知識體系作了較大調整

舊大綱對高中生物必修內容側重的是講述生命科學規律,對高三年級的選修內容則為復習高二年級的知識和初中的生理衛生內容,不僅知識體系重復,更體現出是為適應高考的需要而學(選修教材內容系高考所劃定的考試范圍)。新大綱將舊大綱的8個單元調整為10個單元, 又將「生命活動的調節」內容移至「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之前講述,體系略有修改,使內容順理成章,通過各單元間內在聯系使學生接受新知識。而選修內容體系則以全新的知識為主線,選取了與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容,如「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細胞與細胞工程」「遺傳與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綱有著適應21世紀現代化科學的特色。

2.明確提出了教學目標的三方面要求

舊大綱只是提出了教學內容,而無具體的教學目標要求。新大綱則在教學目標問題上,首次從知識、思想、能力3 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知識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學生知道如何運用生物學知識來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並對現代生物科學的新成就和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繼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加強科學世界觀教育,以形成生物的進化觀點和生態學觀點;還要加強科學態度和科學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促進對保護生物資源之重要性的認識。

能力培養方面:由於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動較活躍,思維方式即將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和自學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判斷和推理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NextPage]

3.教學的知識點有所更新

新大綱對教學的知識點有較多的更新。原則是:在突出基礎性,對基礎知識進行精選的前題下,要體現出知識的先進性,要加強知識的實用性,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還要重視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性。

新大綱在教學目的中指出:「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開設的一門學科類基礎課程」,說明了高中仍應著眼於基礎教育。因此,新大綱對現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識點進行了選擇,刪去了當今學術界已經不用和使用價值不大的,諸如原生質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的內容等,保留了關於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結構的基本單位、關於生命活動的本質和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關於生物進化和生物與環境關系等基礎性的知識,還增添了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加強了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此外,新大綱還選擇了一些理論較淺且易被學生接受的反映現代生物科學水平的先進知識,如細胞的分化和衰老、細胞的癌變、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物凈化等,填補了現行生物教材在知識先進性和實用性方面的不足。

4.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新大綱選取補充的新知識點,普遍具有實用性。除重視教材內容與生產實際、生活實際的聯系外,更從理論聯系實際出發,在講解某個知識點後,配合安排了相應的學生實驗或實習。有利於實現「要使學生……知道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應用」這一教學目的。例如,必修課中,在講「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知識點後,配有「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在講「人類遺傳病與優生」知識點後,安排有「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實習;在講「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利影響」知識點後,配合了「調查或觀察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實習等。這些都為學生提供了理論在實踐應用上的示例。在選修課中聯系生產和生活的新知識則更多,如「生物固氮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自生固氮菌的分離實驗」「微生物的營養和生長」「學習細菌培養的基本技術實驗」「營養與健康的關系」和「幾種果蔬V[,c] 含量的測定實驗」等,都是教給學生如何理論聯系實際的具體典例,體現了國際上「科學—技術—社會」(STS)的現代教育思想。

5.強調科學素質的培養

舊大綱在教學目的中僅提出了關於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新大綱則提出了科學素質的培養要求:「要使學生掌握生物科學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學素質」。在教學目標中更進一步明確提出了「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學研究方法」的要求。

科學素質的培養包括了科學知識、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科學精神、科學思維能力等方面。對於生物學科來說,通過實驗和實習,能夠兼顧多方面的科學素質培養,因而是培養科學素質的可行途徑。

從數量來看,舊大綱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實習,只有必修課的5 個(選修課的實驗為初中生理衛生課和必修課的重復)。新大綱的必修課則安排有25個實驗和實習,選修課又安排有6個。 各種不同實驗項目無疑是對各種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的培養。

從類型來看,舊大綱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實習只有一種定性的、驗證性的觀察實驗類型。新大綱的實驗類型除保留了觀察實驗,還增加了5種新實驗類型:定性分析類型(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定量分析類型(幾種果蔬V[c]含量的測定);模擬探究類型(性狀分離比例幾率的模擬,模擬通過分子雜交鑒定人與猿間的親緣關系);自行設計類型(植物向性和感應性現象的實驗設計,設計並製作小生態瓶);基本技術類型(細菌培養的基本技術和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這些不同類型的實驗必然有利於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NextPage]

6.增加了靈活性

舊大綱對於每單元的知識點有較詳細且具體的規定,限制了教學內容的拓展。新大綱則是概括性地提出了應講的知識點,並未明確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在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上有著較大的伸縮餘地。例如,「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問題,教材應涉及哪些卵裂階段和有關內容,新大綱不似舊大綱有詳盡規定,因而教師教到何種程度,就有了相當的靈活性。既有利於「一綱多本」的教材編寫實施,還可以適應不同地區的各類學校和不同學生學習情況的需要,進行靈活教學。

此外,對某些難度稍大的知識點(基因連鎖與互換規律、光合作用碳代謝類型簡介、酶工程簡介等),新大綱將之安排為選講內容,對某些需用時較長的實驗(動物激素飼喂小動物,用當地某種生物做有性雜交試驗等),新大綱又將之列為供學生選作的內容,充分顯示出新大綱有著彈性的特點。

7.完善了教學大綱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大綱應該具有4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一是編寫教材的依據;二是進行教學的依據;三是教學質量評估的依據;四是考試考查的依據。舊大綱在功能和作用方面的指導性較欠全面。新大綱則對課程的考試和考查做出了具體安排,對教學質量評估的目的和項目做出了明確要求,對教學要求層次做了說明,還對教學設備的配置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完善了教學大綱的功能和作用,有利於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習新大綱,領會新大綱的基本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貫徹新大綱的各項要求,必然會推動高中生物教學的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作者:許傳明 山西大同教委教研室

張 埴 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學

http://www.fze.gov.cn/xzzq/gzkg.htm

10. 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的媒體報道

學籍登記、網上選課、成績查詢……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成了學生們的「記錄本」,記下他們「鮮活」的成長歷程。同樣在這里,老師可以「追蹤」自己的「培訓記錄」,學校則能實時發布「課改動態信息」。
2009年秋季,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正式實施,專題網站「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也同時「啟航」。建立基於網路的課程實施、教學管理、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學校評價工作平台,初步構建資源共享、信息公開、多方互動、全員參與的網路支撐體系,努力實現信息化、網路化管理,是湖北省發揮後發優勢、形成地方特色的一項重大舉措。藉助網路迅速、快捷的傳播特點,「新課改」開始充分展現出其魅力與活力。 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省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心主辦的湖北教育信息網,一直是千百萬湖北師生交流心得、共享資源的首選途徑;其代號「e21」,已然成為21世紀湖北教育信息化的標志之一。以此為平台建立的「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一開始便具備了良好的「口碑」和充足的「人氣」。
09年秋季,湖北省653所普通高中的42.3萬名新生邁進校園。三年之中,他們將第一個「體驗」全新的教學方法;三年之後,他們也將第一個接觸全新的高考模式。許多的「第一」,使他們走到了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新奇過後,困惑和疑慮始終揮之不去;化解「第一個吃螃蟹者」對「螃蟹」的恐懼和憂慮,成了教育部門的首要任務。在這一背景下,「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應運而生並承擔起了「互動平台」的重任,以實時交流「吃螃蟹」的經驗與教訓。
「高中課改能減輕學生負擔嗎?」「你對新的教學方法有何意見?」網站開設了「問卷調查」專欄,實時了解和分析學生對新課程改革的想法。針對教師群體,「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也設計了相應的內容,調查他們的課改培訓情況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難點、熱點問題。
與此同時,網站還為學校、教師、學生等開設了不同層次的交流空間,讓這些「教育主體」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感覺「孤單」,以「集體的智慧」推動新課改的不斷前進。正如一個退休的老教師所說,這是一個所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的事業」。
對於教育行政部門而言,掌握新課改實施過程中的「第一手資料」是非常必要的;正確的決策,往往取決於對形勢的准確判斷上。「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中,學校、教師、學生乃至家長的心得、言論,無疑就是最好的也是最「新鮮」的「第一手資料」。 09年9月,湖北省所有的高一新生都實行了學籍網上注冊。學生們完成注冊取得學籍和學號後,學校依據學號對學生實行學分管理、綜合素質評價和畢業證書發放等工作。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大大調動了老師和學生的參與熱情,也提高了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在「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上,針對學生用戶專門建立的網路管理平台,細分了「我的學籍」、「我的成長記錄」、「我的選修課」、「我的學分」、「我的綜合素質評價」等各項具體內容;學生憑借用戶名和密碼直接登錄激活博客,可創建欄目,自主發布修改日誌,上傳圖片、發表評論。「跟過去不一樣,大家感覺很新鮮,都迫不及待登陸注冊,寫下在學校期間的情況,有點像寫心情日記。」武漢一名高一新生說。
新課程改革成功與否,關鍵要看評價機制是否科學、合理。「重視發展性評價、評價主體和指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重心向注重過程轉移」,成為新評價機制的基本方式。這種方式,已在「湖北省高中課程改革網」上「安家落戶」並開始運作。
「在具體評價過程中,一方面學生主體受到尊重,可以自己來評價自己,另一方面鼓勵同伴、家長參與到評價之中,使評價成為多個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教育專家對這種實時網路評價機制給予肯定。每名學生的成長記錄、自評和互評,都會在網上留下「原始數據」;這些「數據」,將會伴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
除此之外,網站還開設了「任課老師評價」、「班主任評價」等系統;學生、教師和評定小組可上網查詢互評、教評結果。武漢一名中學班主任說:「用這些數據來綜合評價,我們老師也可以從考試教育壓力中擺脫,把精力用在提高課程質量上。」 新課程方案要求學校鼓勵學生在感興趣、有潛能的方面,選修更多的模塊,促進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充分發展。然而,由於教育資源配置的失衡,許多學校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這一目標。問題的解決,必須依靠教育資源的共享。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湖北省教育信息網已經擁有了100多個分網站和系統,500個課題校網站會員,還具備了信息公開、在線辦事和公眾互動功能等強大的網路基礎設備服務能力。有了扎實的「基本功」,為資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依託這些優勢,湖北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心初步搭建起了學生遠程學習平台和教師發展網路平台,提供學生學習資源和教師教學支撐,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要和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下一步,他們還將進一步完善教材資源支撐網站,開通網上同步教研和備課管理系統,整合現有的高中教學資源。「我們將結合視頻語音技術、虛擬技術等手段,助力湖北高中課改」,網站的工程技術人員說。
此外,湖北教育信息中心還建起了覆蓋全省的學校、教師、學生的教育基礎資料庫,以基礎資料庫為支撐建立起各類高中課改業務應用平台。其中,有一項任務就是建立「樣本校」管理系統,學校用戶可通過專題網站發布「課改動態信息」「提交樣本校申請」,發揮其示範引領作用。教育資源共享,使有限的教育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的網路共享,大大縮小了教育教學的校際、地區差異,有力地促進了教育公平。「我們將以現代信息化技術,引導全省普通高中逐步實現國家課程改革的目標。」湖北省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范義虎對未來信心百倍。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