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游戲課程案例

幼兒園游戲課程案例

發布時間: 2020-12-01 00:30:37

㈠ 幼兒園游戲活動的案例 要求是有游戲活動的准備,規則,過程,功效

幼兒園游戲活動方案 游戲內容:套圈 游戲目標: 1、幼兒在舒緩優美的音樂中,感受並體會舞蹈的美 2、體會和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游戲重難點: 1、體會套圈的樂趣 2、引導幼兒表現動作的舒展性 游戲准備: 1、 走線音樂《雨的印記》舞蹈音樂《友誼地久天長》活動音樂《藍精靈》 2、 已有的三人交叉握手的前經驗 游戲過程: 1、 導入活動 教師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都有哪些變化呢?」 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發現春天的變化以及春天的美 2、 熱身活動 走線,播放輕音樂,幼兒在教師關於春天的語言描述中,進行舒緩動 作的練習。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小草帶著泥土的芳香從土裡鑽出來,伸了 伸懶腰;柳樹舒展開它那嫩綠的枝條,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擺;桃樹上開出了鮮艷的桃花,紅的紅,綠的綠,真是美極了;一陣陣花香引來了蜜蜂蝴蝶,它們扇動著翅膀,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河裡的水融化了,小魚游出水面,歡快的歌唱,春天的氣息充滿了我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 3、 游戲活動 師「春天不僅是一個多彩的季節,也是一個可以讓我們綻放舞姿,歡 快游戲的季節」 邀請一位老師共同示範兩人套圈的舞蹈,並強調動作的舒展性,播放 音樂《友誼地久天長》,幼兒自己尋找同伴合作游戲。 教師再次強調舞蹈的舒展性,並進行三人游戲的示範,幼兒再次三人 合作游戲 4、延伸活動 師「套圈的舞蹈不僅可以用舒緩的音樂表示,還可以用不同節奏的音 樂,小朋友也可以用不同的套圈形式,接下來的時間就留給我們的小朋 友。」 播放音樂《藍精靈》,幼兒三人自由組合後,表現不同的套圈方式 師「套圈的游戲不僅可以三個人玩,也可以四個人,五個人,許許多 多的人」 幼兒集體游戲:套圈 1/10頁 活動小結:幼兒對這節音樂游戲非常感興趣,並且在活動的過程中體 會到了音樂節奏的變化,和同伴合作的快樂,更主要的是自己尋找到了多種游戲套圈的方法。 《小猴摘桃子》活動方案 一、游戲目標: 1、能夠參與小肌肉操作運動 2、會手腳協調的曲線走 3、在綜合練習走 跑 跳動作的同時,練習滾球 4、會雙腳連續跳5米以上 二、游戲用具:塑料車輪 皮球 三、游戲過程 1、小猴起床(沿直線走)鍛煉幼兒沿直線走的能力 2、跨過走地(雙腳連續跳)培養幼兒雙腳彈跳的能力 3、穿過樹林(手腳協調曲線走)培養幼兒能夠沿曲線走過障礙的能力 4、摘桃子 (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5、小猴騎車回家(滾球)鍛煉幼兒的滾球能力 《勇往直前》活動方案 游戲目的:綜合練習走跑跳鑽等能力,培養幼兒在生活中能克服困難的品質。 游戲材料:塑料車輪 呼啦圈 墊子 山洞 皮球 紙箱 游戲過程: 1走過草地(沿曲線走過障礙物)讓幼兒沿曲線走過塑料車輪,培養幼兒手腳協調的能力,能繞過障礙物改變方向。 2、翻過山路(讓幼兒單腳連續跳過地面的呼啦圈,動作要迅速。培養幼兒的跳躍能力。) 2/10頁 3、墊上爬滾(讓幼兒在墊上迅速地爬滾,培養幼兒的爬滾能力,鍛煉手腳的合作,培養勇敢精神。) 4、鑽過山洞(抱球鑽)讓幼兒抱球鑽過山洞,培養幼兒改變方向和鑽的能力,培養幼兒在活動中克服困難的品質。 5、凱旋而歸(投球)讓幼兒把球准確地投入紙箱內,培養幼兒的投擲能力。 《小豬運西瓜》活動方案 1、游戲簡介 夏季,小豬十分愛吃西瓜,但小豬必須越過一片森林,游過一條小河才能到達瓜地,摘運回西瓜。 游戲分兩組進行,最後由大豬哥哥、姐姐清點兩組小豬運回的西瓜,多者為勝。此游戲主要訓練幼兒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體能及簡單的數學數字知識。限定時間5分鍾。 2、主要道具 (1)方行或圓形海綿墊用來作小河。 (2)保齡球若干個,用做假設森林。 (3)自創的竹籃一個,用做運西瓜的工具。 《特警炸碉堡》活動方案 游戲活動目標: 1、用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方式發展基本動作,培養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對體育運動的喜愛之情。 2、發展幼兒走、跑、跳、鑽爬、、平衡、匍匐前進、投擲等綜合運動技能。 3、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 游戲活動准備: 1、組織幼兒做准備活動 2、給幼兒介紹游戲玩法 爬越電網(墊上匍匐)——過獨木橋(平衡木)——踩石過河(跨越)——跨過壕溝(雙腳跳)——鑽過敵人封鎖線(鑽爬)——仍炸彈(投擲)——奪碉堡, 3/10頁 然後快速跑回營地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第二個幼兒出發,依次進行,游戲可反復進行。 3、幼兒進行游戲活動,教師指導。 《 大家來做操 》活動方案 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初步學習一套模仿操,並能夠聽懂口令做動作。 目標: 1、學習兒歌及模仿操。 2、培養幼兒聽口令,手腳協調地做動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排好隊,站在院子里。預備姿勢,自然站立。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做一遍模仿操。 2、幼兒跟老師一起做模仿操。 3、在教師指導下,幼兒做模仿操。 三、結束部分幼兒原地踏步精銳五角

㈡ 幼兒園小班智力游戲案例分析

案例一:在一次角色游戲中,我正在"理發店"旁忙著收拾東西。"小姐,你要理發嗎?"一個甜甜的聲音在背後響起,我沒在意。"徐佳小姐,你要理發嗎?"聲音加大了,原來在叫我,居然還敢直呼其名,簡直"膽大包天",因為確實忙就沒理會。忽然,感覺我束好的長發在背後被一雙小手摸著。看來"理發師"看上了我這一頭長發,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說孩子們怎麼知道我的名字呢?乾脆將計就計趁機調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轉身笑眯眯地說:"誰是理發師呀?"小女孩唐鐿菲站了出來,"我是理發師,絕對給你做好看!""你是怎麼知道我的名字的?" "聽蔣老師喊你唄,我就知道了。"她一臉神氣的樣子,小孩的記性真好! 接下來一場顧客與理發師之間的自由交談開始了。 理發師:"你得低下頭,把頭發低下來。"顧客:"你們這兒沒有專門洗頭用的長躺椅嗎?這樣不舒服。"其實我是怕她們把頭發弄的一團糟。 於是菲菲叫了夏源、薛聽函等幾個小女孩七手八腳的忙了起來。一會兒,她們就用幾張小椅子拼了張洗頭躺椅。一切動作都比較專業:拔掉我的發圈,象模象樣的抓搓頭發。打開假水籠頭沖了沖、吹頭。 理發師:"你想做什麼發型?""你看我做什麼好,就做什麼吧!"我裝很隨便的樣子。 "童花頭好看,我幫你剪個童花頭。"美發師一個拿塑料推子,另一個拿剪刀,兩位理發師象模象樣地剪起來。理發過程中我們之間的閑聊也更深入了。 案例分析: 《綱要》指出"建立和諧有效的師幼關系是促進師幼互動的有效途徑……"如何建立和諧、有效的師幼關系呢,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尊重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言行、想法,與幼兒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積極營造和諧的氛圍。案例中,很好的反映出教師的這儀觀點:當小女孩菲菲直呼其名,請她理發時,我是笑眯眯的應答孩子,轉身投入到孩子發起的游戲中。再游戲的過程中,我始終以幼兒為游戲的主體,適時的點撥。 其次,教師要准確定位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綱要》告訴我們"教師要做一個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誠然是要教師准確定位角色。案例中小女孩要與教師玩"理發店"的區域游戲,教師"放下手中的活"積極的投入到游戲中,很樂意的扮演起顧客來,在"理發師"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合作並引導著幼兒,對於幼兒的問題是"有問必答",使其在自主的游戲中得到發展。教師的這種引導方式增強了幼兒的自信:"象模象樣的抓搓頭發";"越發得意",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七手八腳的忙了起來";"用幾張椅子拼了張洗頭躺椅";"比較專業";"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樣的剪起來。",充分體現了孩子的自主性積極教師的主導地位。 案例二: 角色游戲開始了,傅雷鳴今天做計程車司機,只見他非常開心地開著小車,來來往往。突然,張儒屹飛快地沖了過來,把傅雷鳴狠狠地撞了一下。傅雷鳴摔倒在地上,大聲地哭了起來。看到了剛才發生的一幕,我正要像平時一樣教育張儒屹不應該在教室里跑那麼快時,突然看見張儒屹一副闖禍後非常緊張而後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轉變了想法,為什麼不換一種方法幫助孩子真正認識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嚴重後果並在以後的活動中避免出現同樣的行為呢?於是,我裝做不知道剛才發生的事情,並問他們:"怎麼了?" 傅雷鳴邊哭邊說:"張儒屹剛才把車開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麼,是出車禍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傷了,很痛吧?萬一有什麼問題可不是鬧著玩的。快,快讓我送你到醫院里去檢查一下。張儒屹還不快來幫忙呀。"我表現出了一副非常緊張的樣子。說完,要求張儒屹和我一起扶著傅雷鳴慢慢地來到了"娃娃醫院","醫生,快給他檢查一下,他剛才出車禍了,張儒屹把車開得太快把傅雷鳴撞倒了。"於是,王一帆醫生就讓傅雷鳴躺在床上給他象模象樣地檢查了起來,並不停地責怪張儒屹:"你呀,一點也不懂事,為什麼把車開得那麼快?傅雷鳴的腿都斷了,"說著用手抬了抬腿,"不行,要住院開刀。以後你開車可要慢一點,記住了嗎?" 張儒屹在旁邊不住地點頭,說:"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點開。"案例分析: 在平時的自由活動和游戲中,經常會出現以上這樣的事情。孩子們喜歡在教室里你追我趕、打鬧嬉戲,一不小心就會摔倒,甚至發生撞傷的流血事件,非常危險。對於這樣的突發事件,老師們常常採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說教,不停地教育孩子們在活動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師們苦口婆心說教的結果是老師說得口乾舌燥,而"肇事者"當時顯得誠惶誠恐乖乖認錯,在玩的時候卻又忘記了,效果不明顯。而這一次我嘗試以游戲的形式來處理,使孩子們始終處於游戲的情節中,並在游戲中借王一帆"醫生"的口"教育"了張儒屹。如此,不僅避免了張儒屹由於撞倒人而必須挨的批評,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願地接受說教,反而使張儒屹真正地意識到由於自己的魯莽行為給同伴帶來了痛苦,而且也使傅雷鳴忘記了剛才發生的不愉快。同時,也豐富了游戲情節。 反思: 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的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 二、小班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規則意識不是很強,經常會出現忽視規則的行為。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說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這次將孩子經常出現的問題融入到角色游戲活動中進行教育,使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造成的"嚴重後果",從而加強自我約束控制力。其效果強於以前多次的說教。 三、教師要嘗試用新穎、獨特的教育方法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幼兒園教育的特點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教育的綜合能力,能夠靈活地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和途徑來教育引導孩子。 五、在游戲中,當張儒屹又在教室里奔跑並撞倒了同伴後,我對他進行了仔細地觀察,發現張儒屹緊張而後悔的表情,說明孩子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了,如果我再對他的行為加以批評的話,無疑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於是,我採用了不同於平常的教育方法,以游戲的情境、口吻對他進行了身臨其境的實地教育,從而達到了說教所達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

㈢ 幼兒園自製玩具比賽游戲及教育教學活動案例

幼兒園教師教玩具現場製作評比的活動方案
為了調動教師設計製作教玩具和運用版教玩具開展教育活動權的積極性 與創造性,充分發揮自製教玩具在幼兒園教育與游戲活動中的作用,5 月 29 日,南門中心幼兒園開展了教師教玩具製作評比活動。
2 月份至 4 月份,教師分類收集了大量廢舊物品,並查閱資料、相互 溝通,進行教玩具的選材和製作。
5 月 29 日上午,我園行政領導和全體教 師共同對製作的教玩具進行評比打分。此次評比活動分為兩個板塊,行政 領導參評和教師互評。
每位行政領導和教師根據教育性、 科學性、 安全性、 創新性、美觀度等評選標准對每件作品進行評分,行政領導和教師評分各 占 50%。本次教師製作的教玩具形式多樣,種類豐富,涵蓋了科學類、數 學類、藝術類、體育類等。5 月 29 日下午,根據每個人的評分對教玩具進 行了評獎,評出了一等獎 1 名,二等獎 2 名,三等獎 3 名,鼓勵獎 4 名, 並頒發證書和獎品。
通過本次活動,極大地調動了教師製作教玩具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 之間相互學習交流。

㈣ 收集一個幼兒園教學游戲案例,分析其中教學內容如何與游戲結合的

學生學習目復的明確,學習態制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看到實際價值,誘發其學習動機。

㈤ 幼兒園游戲活動案例

你好嗎?

㈥ 幼兒園案例分析怎樣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創設輕松愉快的環境,讓幼兒敢於開口說和大膽說
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首要是要讓幼兒敢於說話。「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這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如何指導幼兒語言發展所提出的內容要求之一。只有創設輕松溫馨愉快的環境,孩子才會有話可說,有話敢說,有話會說。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循序漸近的過程,面對幼兒參差不齊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抱著積極、鼓勵的態度,增強幼兒說的信心和勇氣。尤其是對少言寡語的幼兒,更應給予關心和幫助。同時應豐富幼兒的生活,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和條件。如在孩子入園時,抽出時間摸摸孩子的頭,抱抱他們,多跟孩子交流:「你喜歡玩什麼?為什麼呢?今天為什麼不高興?」等,通過觀察孩子的情緒和表現,鼓勵孩子敢於開口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又如在游戲活動中,先讓部分幼兒說說自己的計劃、打算,然後按自己的構想去做;活動結束後,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對自己的活動做一個簡單的評價。
二、利用游戲豐富幼兒的詞彙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因此,充分利用游戲這一最好形式,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參與,從而在愉快的氛圍中使語言能力得到發展。我主要通過小朋友比較喜歡的區角游戲和語言游戲來發展其表達能力。
區角游戲能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由交流。小班幼兒有著特定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他們比較好動、喜歡新鮮事物。所以我們要根據年齡特點,為幼兒提供多種多層次的活動材料,不斷更換區角活動的內容,讓幼兒時刻保持新鮮感,這樣他們在活動中才會有聲有色,也會不斷地交流經驗。
語言游戲孩子也很喜歡。教師說一句,幼兒學一句,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也可以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如「請你跟我這樣說」的游戲:「我是一隻小蜜蜂,嗡嗡嗡」、「我是小蝴蝶,飛飛飛」,當孩子發音不準時,老師可以及時糾正,這種游戲不僅動手又動口,在發展語言的同時還豐富他們的知識。
三、鼓勵孩子相互對話,讓孩子在對話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幼兒之間的交往佔主要內容,鼓勵孩子相互之間平等對話,形成生生互動,這是一種良好的人際資源,讓每一個幼兒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都喜歡說。
由於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在教學活動中,所有孩子的行為與教師的要求高度保持著一致,看上去規范有序,訓練有素,但這樣的教學活動,扼殺了孩子們個性化的交流和個人情感的體驗;而在一些分組游戲中,教師為了達到一定的效果,往往指定那些在教師眼中比較聰明、大膽的孩子來擔任主角,這讓部分孩子有了「特權」,致使大部分的幼兒處於被動、劣勢,失去了表現自我的自信心。
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形式上應當採取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交替進行的方式。不同的組織形式,為幼兒的交往提供不同的條件。在集體活動中,兒童有時與教師溝通,有時兒童之間相互交流。在小組活動中,兒童之間的交談往往比較充分,他們會憑著各自的生活經驗進行交流與討論,既發表自己的見解,又分享同伴的生活樂趣。在個別活動中,兒童和教師或同伴單獨交流,教師可以針對兒童的具體情況給予指導,這對於那些不善於在集體場合與人交談的兒童來說,確實是一種適合他們語言表達的機會。
過去,我們著重於在專門的語言教學中復述故事、背誦兒歌、造句練習,卻沒有想到,實際上幼兒是在交往中自己獲得語言,而不是別人教會他說話。只要能激發孩子表達的熱情,創設交流的機會,就能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在培養幼兒語言能力時,只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敢說、愛說、能說」創設輕松的語言環境,培養良好的交往習慣,激發孩子表達的慾望,那麼,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就一定會健康發展。

㈦ 如何寫幼兒園游戲案例論文

在游戲中幼兒抄通過輪流的角色體驗,經驗分享,得出中間幼兒的行進速度與外圍幼兒行進速度之間的配合度是游戲的關鍵。外圍推拉的幼兒要盡可能保持又快又穩的勻速,以免絆到中間的幼兒;而中間的幼兒要以小碎步的形式盡量配合輪胎的移動速度,盡可能減少人為的阻力。幼兒在討論、模仿、競賽、自主練習中逐步習得技能、取得進步。
合作游戲通過鼓勵幼兒合作與交流,創設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似是無心卻有意地向幼兒傳輸了一種社會觀念,即每個人都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過人之處,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寶貴的學習資源。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並不完全是自發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培養。如果教師淡化幼兒的合作意識,幼兒的合作行為只會自生自滅;只有教師想方設法強化幼兒的合作意識,幼兒的合作能力才能不斷得到提高。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