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新課程數學能力培養

新課程數學能力培養

發布時間: 2020-12-01 12:35:44

Ⅰ 六年級下數學《新課程能力培養》答案

1、運送29.5噸煤,先用一輛載重4噸的汽車運3次,剩下的用一輛載重為2.5噸的貨車運。還要運幾次才能完?
還要運x次才能完
29.5-3*4=2.5x
17.5=2.5x
x=7
還要運7次才能完

2、一塊梯形田的面積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幾米?
它的高是x米
x(7+11)=90*2
18x=180

Ⅱ 小學新課程能力培養數學3年級上冊16頁下聰明屋,想一想,在()里填上合適的單位,使等式成立真心不會啊

公制重量單位,相鄰的單位是1000進的,地球人都知道。一定是編教材的人喝多了,居然教材都編錯,無語。中國假冒偽劣產品多了,這也算是一個劣質產品吧?
改為:在括弧內填上適當的單位名稱
1(斤)=10(兩),1(米)=100(厘米),1(千克)=1000(克),20(角)=2(元),500(厘米)=5(米),8000(千克)=8(噸)。

Ⅲ 新課程數學能力培養在哪能買到

新華書店有。商場的書店也有。

Ⅳ 新課標下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基本能力

一、激發興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 意願。」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習的動力,也是發展 智力潛能的契機。產生興趣的兩個基本因素是求知慾和對客體的肯定的情緒態度。因此,只有那些對數學學習 有濃厚興趣,把學習看成自己的願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個認識活動活躍起來。
我認為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讓他們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有了興趣,學習就有良好的開端。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我在導入新知時精心創設情境,引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催生出強烈的探究願望,使他們的思維處於異常活躍的狀態。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學生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他們自己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並最終為生活服務,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是為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為了用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
為此,我在教學時盡量把題目改成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更加明白學習的目的;例如:在教學百分數一課時,我布置學生去觀察一下儲蓄所的儲蓄利率表。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創設一種模擬儲蓄的場景。讓他們填寫存單,計算到期利息、本息,思考討論最合算、最經濟的儲蓄方法,同時還加入有關利息稅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孩子的社會實踐能力。
二、讓學生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教師應允許和鼓勵學生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對疑問有與眾不同的解釋。布魯巴克曾說過:「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准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 提出問題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的建構活動,而並非對於知識的被動接受。因此,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應處於主體地位。但是,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比較重視「講清基本概念,抓住知識要點,培養解題技巧,解答學生疑問」,強調以教師為主導作用的教育,造成學生長於求同思維而短於求異思維,使學生只會做「學答」而不會做「學問」。
為了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讓學生明白提出問題的重要性,創造一種人人都參與提出問題的氛圍,促使學生增強問題意識。然而學生主動提問的很少,為此我在教學中(特別是板書時)有意的出錯,讓學生抓住出錯的地方來質疑,來提出問題。
例如:在教學「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時,我先講解了簡單的題目,然後邊出示(12.5×5+2×12.5+12.5)邊說:「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做這一題。」然後板書:(學生在下面練習)
12.5×5+2×12.5+12.5
=12.5×(5+2)
=12.5×7
=87.5
當我看學生都做得差不多的時候說:「同學們,看看我做的和你們做的是不是一樣?」接著我把我這么做的理由說了,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是你錯了!正確答案是100。」這時大部分同學都說是我錯了,正確答案是100。「那誰能告訴我,我錯在什麼地方?你們可以一起討論一下。」就這樣,學生經過討論,很快把原因找出來了。這樣,類似這種錯誤在學生的作業中就少出現了。
只要老師這樣幾次下來,學生就會非常仔細地注意教師的言論和板書,會非常用心的找教師的差錯,也會很習慣地對自己不明白的加以提問,這樣教學效果就會非常不錯。當然也不能亂出差錯,過多的差錯。會減弱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教師故意出錯的地方一般都是重點、難點,是學生容易發生錯誤的地方。
其次,有了問題意識後,進一步應不斷地從不同的方面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鑽研課本,針對課本提出問題。課本是學生最直接的資料,而現在的課本內容是高度概括化的,要想深刻理解,必須不斷地提出問題。可以問這一章節、這一節的重點、難點是什麼;可以問這一概念、定理的涵義是什麼,其中隱含著什麼條件;可以問該定理用於何處,應注意什麼條件;可以問公式該如何運用(正用、逆用、變形應用)等等。以上的提問在目前的教學中都是屬於教師發問的問題,通過訓練,重心逐步轉向學生能自己提出問題之上。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從課本中發現更深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辨析錯解,在辨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三、動手操作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途徑
教學的任務就是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布魯納認為,教學目標在於:我們應當盡可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科學內容,我們還應當盡可能使學生成為自主且自動的思想家;這樣的學生當他在正規學校的教育結束之後,將會獨立地向前邁進。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自己運用已掌握的知識、方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親自動手,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奧妙。在實踐中我們可能都有類似的體驗,比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這節課時,我把所教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讓學生用自備的正方形紙折出它的四分之一,方法越多越好。同學們很快折出了常見的幾種。我繼續問:「還有其它折法嗎?」過了一會,又有兩種新的折法被發現了。把正方形紙對折、得到長方形,再將長方形對角折、得到的小三角形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把正方形紙對折、得到長方形,再將長方形相對的任意兩個頂點重合對折,此時得到的小梯形也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心理學認為,技能水平隨聯系而提高。通過探索和研討,初步認識新知識後,還需要將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課堂練習能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也能暴露學生在理解、應用新知識中存在的問題,把握好這個環節,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組織練習目的要明確,形式要新穎多樣,要強調練習的獨立性,應創造一個使全體學生都能獨立動腦、動手、動口完成練習的空間。新奇的、帶有激勵性的練習,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在練習中使他們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養。如教學完「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徵」時,可安排一組用眼看數,用手勢表示能被2、5整除的數判斷練習。練習規定,左手伸出兩個手指表示能被2整除,伸出拳頭表示不能被2 整除,右手伸出五個手指表示能被5整除,伸出拳頭表示不能被5 整除。練習開始,教師陸續用投影出示下列各數:50、51、68、90、365、100、203、87、1005,學生則迅速用左、右手的不同方式表示結果。學生用眼仔細看數,動腦思考,動手演示,興味盎然地投入到練習中,通過練習培養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和綜合能力。
動手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學習過程中的巨大動力。只有親自動手試一試,實際操作一下,學生就會從內心裡感到數學知識其實也是很容易學的。這樣,即使每次動手只有很小的收獲,他們也會有一種日見成效的愉悅感覺,隨著學生信心的增大,學習勁頭就會更大。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這一內容時,我先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人字形屋頂的房架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房架為什麼做成三角形的嗎?這一問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由此展開了大膽的猜測,有的說是因為三角形美觀;有的說是三角形省料,還有的說是三角形便於雨天流水。對此,教師都一一肯定,並引導:「那麼,究竟為什麼將房架做成三角形的呢?下面,讓我們自己通過動手操作來進行研究,好嗎?」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展開了以下的探究操作:1、小組合作:利用發下的七根木條,螺絲、螺帽等材料做一個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比一比,哪一個小組做得迅速;2、拉一拉兩個圖形,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經過製作圖形與拉一拉,切身體會到了三角形不易變形的特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讓學生在獨立探究和小組合作中自主發現了知識,更重要的是,結合知識的探究發現,使學生認為這個數學知識是我自己動手實踐出來的,只要自己動手實踐數學知識也是很容易的。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敢於動手,勤動手。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四、生活實踐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保障
學習過程中各種各樣的書面測試並不是考查的真正目的,關鍵是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有意義的場合,即現實生活中去。新數學課程標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為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方便,才是數學課學習的真正目的。
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現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讓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再貼近。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又能在實際的生活問題中運用所學知識,使之構成一個完整的認識體系,那麼數學知識才能成為活生生的知識,才能轉化成學生自己的知識。
在教長方形面積計算課臨近結束之際,我聯系班級的實際情況說:「我們教室的窗戶上有一塊面積是24dm2的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要配置大小相等的玻璃,它的長和寬是多少呢?」學生一下子配出了好幾塊面積相等的玻璃,有的說長是6dm,寬是4dm;有的說長是8dm,寬是3dm;有的說長是12dm,寬是2dm……這是一個頗具開放性的問題,學生的思維有效地得到發散。老師話鋒一轉:「玻璃不光面積要相等,而且要能裝到教室的窗戶上,即形狀也要相等,那它的長和寬究竟是多少呢?」
只要用尺測量出打破後的玻璃的長度,就能知道玻璃的長。
數學是一門基礎工具課程。所謂工具,就是用來處理其他事務的手段和器材。既然是手段,我們就要用,要常用,用它解決工作、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再如在教學「組合圖形的周長、面積計算」時,我讓學生計算操場的面積和周長,需要哪些數據讓學生自己去測量。在教學「統計知識」時,我讓學生去統計學校班級的男女生人數。在教學「測量」時,我讓學生拿著測量工具測量學校教學樓、操場等的有關數據。在教學「體積計算」時,我讓學生計算一隻茶杯能放多少水(圓柱形)。這類實際生活問題得以解決,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自主探索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延伸
小學數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是要改變學生數學學習的方式。《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強調: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方式。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發現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發現數學的規律,教師應該轉變角色,成為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因此,教師要善於選擇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使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能自主探索。

Ⅳ 數學新課程能力培養6年級所有答案下學期

1、運送29.5噸煤,先用一輛載重4噸的汽車運3次,剩下的用一輛載重為2.5噸的貨車運。還要運幾次才能完?
還要運x次才能完
29.5-3*4=2.5x
17.5=2.5x
x=7
還要運7次才能完

2、一塊梯形田的面積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幾米?
它的高是x米
x(7+11)=90*2
18x=180
x=10
它的高是10米

3、某車間計劃四月份生產零件5480個。已生產了9天,再生產908個就能完成生產計劃,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多少個?
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x個
9x+908=5408
9x=4500
x=500
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500個

4、甲乙兩車從相距272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向而行,3小時後兩車還相隔17千米。甲每小時行45千米,乙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乙每小時行x千米
3(45+x)+17=272
3(45+x)=255
45+x=85
x=40
乙每小時行40千米

5、某校六年級有兩個班,上學期級數學平均成績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績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績是多少分?
平均成績是x分
40*87.1+42x=85*82
3484+42x=6970
42x=3486
x=83
平均成績是83分

6、學校買來10箱粉筆,用去250盒後,還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平均每箱x盒
10x=250+550
10x=800
x=80
平均每箱80盒

7、四年級共有學生200人,課外活動時,80名女生都去跳繩。男生分成5組去踢足球,平均每組多少人?
平均每組x人
5x+80=200
5x=160
x=32
平均每組32人

8、食堂運來150千克大米,比運來的麵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運來麵粉多少千克?
食堂運來麵粉x千克
3x-30=150
3x=180
x=60
食堂運來麵粉60千克

9、果園里有52棵桃樹,有6行梨樹,梨樹比桃樹多20棵。平均每行梨樹有多少棵?
平均每行梨樹有x棵
6x-52=20
6x=72
x=12
平均每行梨樹有12棵

10、一塊三角形地的面積是840平方米,底是140米,高是多少米?
高是x米
140x=840*2
140x=1680
x=12
高是12米

11、李師傅買來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兒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2.4米,每件兒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每件兒童衣服用布x米
16x+20*2.4=72
16x=72-48
16x=24
x=1.5
每件兒童衣服用布1.5米

12、3年前母親歲數是女兒的6倍,今年母親33歲,女兒今年幾歲?
女兒今年x歲
30=6(x-3)
6x-18=30
6x=48
x=8
女兒今年8歲

13、一輛時速是50千米的汽車,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追上2小時前開出的一輛時速為40千米汽車?
需要x時間
50x=40x+80
10x=80
x=8
需要8時間

14、小東到水果店買了3千克的蘋果和2千克的梨共付15元,1千克蘋果比1千克梨貴0.5元,蘋果和梨每千克各多少元?
蘋果x
3x+2(x-0.5)=15
5x=16
x=3.2
蘋果:3.2
梨:2.7

15、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50千米,乙每小時行40千米,甲比乙早1小時到達中點。甲幾小時到達中點?
甲x小時到達中點
50x=40(x+1)
10x=40
x=4
甲4小時到達中點

16、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2小時相遇。如果甲從A地,乙從B地同時出發,同向而行,那麼4小時後甲追上乙。已知甲速度是15千米/時,求乙的速度。
乙的速度x
2(x+15)+4x=60
2x+30+4x=60
6x=30
x=5
乙的速度5

17.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剪去15米,第二根比第一根剩下的3倍還多3米。問原來兩根繩子各長幾米?
原來兩根繩子各長x米
3(x-15)+3=x
3x-45+3=x
2x=42
x=21
原來兩根繩子各長21米

18.某校買來7隻籃球和10隻足球共付248元。已知每隻籃球與三隻足球價錢相等,問每隻籃球和足球各多少元?
每隻籃球x
7x+10x/3=248
21x+10x=744
31x=744
x=24
每隻籃球:24
每隻足球:8
1、運送29.5噸煤,先用一輛載重4噸的汽車運3次,剩下的用一輛載重為2.5噸的貨車運。還要運幾次才能完?
還要運x次才能完
29.5-3*4=2.5x
17.5=2.5x
x=7
還要運7次才能完

2、一塊梯形田的面積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幾米?
它的高是x米
x(7+11)=90*2
18x=180
x=10
它的高是10米

3、某車間計劃四月份生產零件5480個。已生產了9天,再生產908個就能完成生產計劃,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多少個?
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x個
9x+908=5408
9x=4500
x=500
這9天中平均每天生產500個

4、甲乙兩車從相距272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向而行,3小時後兩車還相隔17千米。甲每小時行45千米,乙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乙每小時行x千米
3(45+x)+17=272
3(45+x)=255
45+x=85
x=40
乙每小時行40千米

5、某校六年級有兩個班,上學期級數學平均成績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績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績是多少分?
平均成績是x分
40*87.1+42x=85*82
3484+42x=6970
42x=3486
x=83
平均成績是83分

6、學校買來10箱粉筆,用去250盒後,還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平均每箱x盒
10x=250+550
10x=800
x=80
平均每箱80盒

7、四年級共有學生200人,課外活動時,80名女生都去跳繩。男生分成5組去踢足球,平均每組多少人?
平均每組x人
5x+80=200
5x=160
x=32
平均每組32人

8、食堂運來150千克大米,比運來的麵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運來麵粉多少千克?
食堂運來麵粉x千克
3x-30=150
3x=180
x=60
食堂運來麵粉60千克

9、果園里有52棵桃樹,有6行梨樹,梨樹比桃樹多20棵。平均每行梨樹有多少棵?
平均每行梨樹有x棵
6x-52=20
6x=72
x=12
平均每行梨樹有12棵

10、一塊三角形地的面積是840平方米,底是140米,高是多少米?
高是x米
140x=840*2
140x=1680
x=12
高是12米

11、李師傅買來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兒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2.4米,每件兒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每件兒童衣服用布x米
16x+20*2.4=72
16x=72-48
16x=24
x=1.5
每件兒童衣服用布1.5米

12、3年前母親歲數是女兒的6倍,今年母親33歲,女兒今年幾歲?
女兒今年x歲
30=6(x-3)
6x-18=30
6x=48
x=8
女兒今年8歲

13、一輛時速是50千米的汽車,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追上2小時前開出的一輛時速為40千米汽車?
需要x時間
50x=40x+80
10x=80
x=8
需要8時間

14、小東到水果店買了3千克的蘋果和2千克的梨共付15元,1千克蘋果比1千克梨貴0.5元,蘋果和梨每千克各多少元?
蘋果x
3x+2(x-0.5)=15
5x=16
x=3.2
蘋果:3.2
梨:2.7

15、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50千米,乙每小時行40千米,甲比乙早1小時到達中點。甲幾小時到達中點?
甲x小時到達中點
50x=40(x+1)
10x=40
x=4
甲4小時到達中點

16、甲、乙兩人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2小時相遇。如果甲從A地,乙從B地同時出發,同向而行,那麼4小時後甲追上乙。已知甲速度是15千米/時,求乙的速度。
乙的速度x
2(x+15)+4x=60
2x+30+4x=60
6x=30
x=5
乙的速度5

17.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剪去15米,第二根比第一根剩下的3倍還多3米。問原來兩根繩子各長幾米?
原來兩根繩子各長x米
3(x-15)+3=x
3x-45+3=x
2x=42
x=21
原來兩根繩子各長21米

18.某校買來7隻籃球和10隻足球共付248元。已知每隻籃球與三隻足球價錢相等,問每隻籃球和足球各多少元?
每隻籃球x
7x+10x/3=248
21x+10x=744
31x=744
x=24
每隻籃球:24
每隻足球:8
1、運一批貨物,一直過去兩次租用這兩台大貨車情況:第一次 甲種車2輛,乙種車3輛,運了15.5噸 第二次 甲種車5輛 乙種車6輛 運了35噸貨物 現租用該公司3輛甲種車和5輛乙種車 如果按每噸付運費30元 問貨主應付多少元
解:設甲可以裝x噸,乙可以裝y噸,則
2x+3y=15.5
5x+6y=35
得到x=4
y=2.5
得到(3x+5y)*30=735

2、現對某商品降價10%促銷.為了使銷售總金額不變.銷售量要比按原價銷售時增加百分之幾?
解:原價銷售時增加X%
(1-10%)*(1+X%)=1
X%=11.11%
為了使銷售總金額不變.銷售量要比按原價銷售時增加11.11%

3、1個商品降價10%後的價格恰好比原價的一半多40元,問該商品原價是多少?
解:設原價為x元
(1-10%)x-40=0.5x
x=100
答:原價為100元

4、有含鹽8%的鹽水40克,要使鹽水含鹽20%,則需加鹽多少克?
解:設加鹽x克
開始純鹽是40*8%克
加了x克是40*8%+x
鹽水是40+x克
濃度20%
所以(40*8%+x)/(40+x)=20%
(3.2+x)/(40+x)=0.2
3.2+x=8+0.2x
0.8x=4.8
x=6
所以加鹽6克

5、某市場雞蛋買賣按個數計價,一商販以每個0.24元購進一批雞蛋,但在販運途中不慎碰碎了12個,剩下的蛋以每個0.28元售出,結果仍獲利11.2元。問該商販當初買進多少個雞蛋?
解:設該商販當初買進X個雞蛋.
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X-12)*0.28-0.24X=11.2
0.28X-3.36-0.24X=11.2
0.04X=14.56
X=364
答:該商販當初買進364個雞蛋.

6、某車間有技工85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工甲種部件15個或乙種部件10個,2個甲種部件和3個乙種部件配一套,問加工甲、乙部件各安排多少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甲、乙兩種部件剛好配套?
解:設安排生產甲的需要x人,那麼生產乙的有(85-x)人

因為2個甲種部件和3個乙種部件配一套,所以

所以生產的甲部件乘以3才能等於乙部件乘以2的數量

16*x*3=10*(85-x)*2

解得:x=25

生產甲的需要25人,生產乙的需要60人!

Ⅵ 數學新課程標準的核心概念有哪些

2011版《數學課程標准》,修訂組通過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對《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提出的6個核心概念「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和推理能力」做了調整。共提出了10個核心概念。這就是: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為什麼提出核心概念?主要是由於在研製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感覺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凸顯一些在整個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東西,那麼用什麼樣的方式,把這些最重要的東西凸顯出來?經過認真思考、討論,一致認為應該用一些核心詞或者叫做核心概念來體現,最後確定為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確定,對於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一是這些核心概念的內涵在性質上都是體現學習主體——學生的特徵,所涉及的都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應該建立和培養的關於數學的感悟、觀念、意識、思想、能力等,因此,可以認為,它們是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中最應培養的數學素養,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方面。
二是《課程標准》將這些核心概念放在課程內容設計欄目下提出,是想表明這些概念不是設計者超乎於數學課程內容之上外加的,而是實實在在蘊涵於具體的課程內容之中,或者是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的。三是核心概念從本質上體現的教是數學的基本思想,即指對數學及其對象、數學概念和數學結構及數學方法的本質性認識。四是這些核心概念都是數學課程的目標點,也應該成為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並通過教師的教學予以落實。
《課程標准》對每一個核心概念都作出了較為明確的闡述,這有助於教師更好地把握課程目標、深刻理解課程內容,同時對於數學課程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Ⅶ 數學新課程能力培養答案

一架飛機所帶的燃料最多可飛行6小時,飛機去時的速度是1500千米每小時,返回時的速度是1200千米每小時。這架飛機最多飛出多少千米就要往回飛?(用方程解)

Ⅷ 小學數學新課標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要求有哪些

在長期的數學教學實踐中,我總結了一些教學經驗。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是時刻將學生放在心裡的,對學生充滿熱情,將自己的學生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愛護。相信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願意學的學生。也許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教師要理性對待學生,而不是胡亂去責備學生。在對學生的教育上應該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對於如何才是有效的教學方式,結合我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經驗:

一、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尋求學生的思維差異

小學數學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鑒於此,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僅僅重視學生的數學成績,還需要重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某種層面上講要比數學成績重要許多,因為這種自主探究的思維能力將陪伴學生的一生,讓學生終生受益。很多老師對待學生都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想盡各種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成績,其中讓學生死記硬背是很多老師常用的方式。由於數學是一門比較偏理科性的學科,學生單靠死記硬背根本無法將數學學好,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會靈活運用,跟數學對知識靈活運用的要求相違背。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多積極參與思考,然後教師在這個時候應該起著引導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究與學習,培養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的能力。對於爭議性的問題要開展積極的探究與討論,逐步積累學生的知識,構建、重組新的知識結構。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於數學是一門比較理性的學科,學生是跟數字打交道,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就顯得枯燥無味。而且一旦學生前面的數學基礎沒有打好,後面學起來就越來越吃力,就會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抗拒心理越來越嚴重。如果這個時候教師只是一味地批評學生,結果反而會向更加糟糕的方向發展,學生反而會更加抗拒,對數學學習更加失去了興趣,於是學生就會陷入一種越學越怕學、越學越難學的境地。這種情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是很常見的,這就要求教師去改變這種狀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舉個例子,教師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融入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將鮮活的現實例子與枯燥的數學結合起來。在現在的教學活動中,教學工具多種多樣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多媒體運用於教學中去,將教學、圖片教學和數學教學相互結合起來,讓學生喜歡上數學。

三、教師要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加強自己在教學方面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師的工作重心就是教學,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並沒有把教學工作真正地做好,教學研究是每個教師應該一生探討的問題。所以每一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滿足於現狀,還是需要不斷地探究與學習,去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這要求教師的數學研究工作中下功夫。教師要做好教學研究工作,可以從以下幾點下功夫:

  1. 在上新課之前,教師要精心詳細地備課。教材是一堂課的中心,教師只有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才能向學生傳授新的知識。而備課可以使教師對教材有充分的了解,能夠讓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少出差錯,給學生傳授正確的知識,所以教師要充分備課,不打無准備之「仗」。

  2. 2.教師要加強對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教師需要去總結自己長期以來的教學經驗,同時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來形成比較有邏輯性的教學方法。根據自己以往總結的經驗方法,教師要去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質量,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再積極迎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將新的教學理念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不斷創新和突破,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3. 3.加強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教學練習,共同探究教學方法。教學是一項開放性的活動,它具有共享性。如果學教知識單靠自己來探究教學方式,拒絕與別的學校的合作探究,是不可能讓教學得到進步的。學校應該加強校內外教學研究的合作交流,教師之間共同探討教學心得體會,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這樣可以使雙方共同進步,提升教學的質量。

  4. 4.加強在數學作業方面的研究。數學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學科,它需要學生長期的動手練習才能夠得到提高,一旦學生不去多做習題,學生的數學成績很難得到提升。作業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作業質量的好壞對學生的練習也有重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作業方面也要加強研究,提高作業的質量。不能僅僅批改完作業就覺得萬事大吉,要去分析作業的可行性,及作業能夠帶來的意義,讓作業真正成為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的一個重要手段,而不是成為學生學習的一個負擔。

  5. 四、構建全新的激勵機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6. 傳統的教學方式通常是利用學生的成績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雖然比較簡單易行,但是它太過於簡單,不能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要充分地評價學生,就需要構建一個新的激勵機制,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價,讓學生在各方面都得到發展,這樣才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Ⅸ 五年級下冊數學新課程能力培養答案人教版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五年級答案僅供參考,


你看答案如何,不懂再問,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Ⅹ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中主要培養學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

獨立思考、創新、關鍵是質疑能力(不是權威說什麼就是什麼,必須有說服大眾的證明)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