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手工課程

幼兒園手工課程

發布時間: 2020-12-01 17:08:46

Ⅰ 幼兒園手工教學活動必須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從技能劃分 撕:可以提供彩色紙,撕面條,或者按要求撕。小班開始的初步技能 蓋印:小班居多,可以用鄉土素材來做,譬如樹葉。 剪:剪直線,曲線。一般從中班開始鍛煉。 折疊:貫穿大中小班,對角折,齊邊折。 粘貼:學會蘸漿糊,抹均勻。這是不建議用膠棒的。 拼貼:在這基礎上將單一的物件拼成具象的作...品

Ⅱ 幼兒園中班下冊創意手工課有哪些

每個幼兒園的手工課是不一的。他們的材料包啊之類的都是不同的商家供貨的。
我覺得作為媽媽若有點內時間,可以給孩子報一個在線的課程,還能跟孩子盡情的互動。在線下把孩子送到機構,實際搞不好就毀了孩子,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不一樣,老師不能每個孩子都去抓。另外線下機構存在大量的老師干預孩子的作畫,作品拿回家的不一定是孩子自己畫的。有可能是老師畫的。像我這是美術從業2年的美術老師,我們非常清楚機構的問題。我容現在一般就讓朋友直接報線上的,因為他們的課程是可以受到大家監督的。比如,有個在線教育的,趣迷少兒創意美術課堂。公眾號上搜【趣迷】就可以了。

Ⅲ 幼兒園為什麼要設置手工課

為了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手工活動關繫到大腦的發展,手的動作和大腦的思維有直接關系,活動越復雜越能刺激大腦皮層上相應運動區的活動,從而使思維活動水平越來越高。這里只是簡單介紹一下,童訊網有更全面的幼教資訊供您參考。

Ⅳ 幼兒園手工課,小朋友只會模仿不會創新怎麼辦

教師資格考試結構化面試題目:幼兒園手工課上,孩子只會模仿沒有創新,你該怎麼解決?
參考答案
傳統幼兒手工教學,嚴重忽視幼兒的主動性與差異性,幼兒常常是按部就班地學習,機械被動地模仿。長此以往,將使幼兒對教師言聽計從,形成依附的性格,失去獨立思考、自主創新能力。因此,我會嘗試以幼兒自主性手工活動為切入點,深入開展實踐活動,激發幼兒創造性。
首先,我會通過教師的角色轉變、教育行為的改變,為幼兒積極營造一個幼兒想做、喜歡做、有機會做的手工活動氛圍。
其次,解放幼兒,讓幼兒自己學習。即在創設了可供孩子操作的環境後,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經驗、想像,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製作出不同的作品,留給幼兒「異想天開」的空間。
再次,當好幼兒的參謀和助手,和幼兒一起克服困難。在幼兒遇到困難將要放棄時,我通過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為幼兒提供適時、適度的幫助和支持,這是促進幼兒自主學習的關鍵。
最後,用賞識與認可為幼兒自主學習提供不竭動力。當孩子完成作品時,我會對幼兒的獨特性、創新性、獨立性、堅持性等方面的表現給予贊揚,同時鼓勵幼兒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構思和製作過程等,分享製作的快樂。
總之,要讓幼兒在手工製作的過程中積極參與,獲得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而並不是一味追求製作結果。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Ⅳ 幼兒園手工課疊心教案

第一步;先找一張正方形紙,6厘米的正方形,沿著兩個對角折疊出對角線 第二步;沿著對角線把正方形擠成十字,再壓平。就成了兩個重的等腰三角形 第三步;把等腰三角的一個底角擠成一個正方形,其他三角形用此方法做好 第四步;再把擠成的小正方形沿對角線折疊。中間會出現一個小正方形。 第五步;把小正方形上面的角折下來。又出現兩個直角。 第六步;再把兩個直角折住,然後把剩餘的兩個直角也折住。 第七步;只要把露出來的兩個尖折下來,就大功告成了。

Ⅵ 幼兒園大班手工課教案 好看的花邊

漂亮的花邊 教學目標: 1.認知花邊是圖形的重復廷伸; 2.培養學生折、剪、貼、畫、印等動手能力,掌握製作技法; 3.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造意識,體驗花邊圖案的美感; 4.培養學生造型設計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花邊圖案的圖形特點; 教學難點: 花邊的設計、應用; 教學准備: 布置學生收集有花邊的東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等)剪刀、膠水、臘光紙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教師組織學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種有花邊的東西。( 教師提問、學生欣賞相結合導入課程主題內容) 1你喜歡自己收集的東西嗎?它漂亮嗎? 引出花邊具有裝飾、美觀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單調的物體更加美觀、豐富。 2這些漂亮的花邊造型選用了什麼材料? 3你能發現這些漂亮的花邊,這有什麼樣的規律。 引出是圖形的不斷重復排列延伸的知識點,教師可適時作簡單演示。 4找一找我們身邊的東西還有哪些有漂亮的花邊:手帕、餐巾布、床單、布簾、衣服的衣領、袖子、熱水瓶、碗、蝶、瓶子、畫框、輪胎紋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們知道花邊是一種向兩邊重復延伸的圖形,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製作花邊? 學生:畫的、剪貼的、蓋印的 教師示範: 1畫: 2剪:連續圖案剪法: 1 .取一張長寬合適的長條紙,從中間連續對折數次成一小方形; 2.在折好的紙上畫上要剪的紋樣(紙兩邊的點不要剪斷,一定要有物與物有連接的地方);剪掉空白處,留下色彩花紋展開為延接的圖案花。 數張紙重疊剪出的單個圖形(不連接)進行排列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邊 三、設計製作: 1、 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圖形(紋樣) 2、學生練習,教師適時指導(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輔導幫助,使每個學生能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應用建議: 1.給自己的美術課本封面、學習園地、黑板設計一個漂亮的花邊 2.在各種瓶、罐或日用器皿上進行裝飾。 教後小結:

Ⅶ 幼兒園有哪些動手製作課程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教授在他的《兒童心理》專著中指出:「幼兒從4歲開始,精細動作技能已開始發展,主要表現在兒童的手部上,同時這一時期兒童的觀察力、想像力等也都能發展起來。」作為教師,要從幼兒這個年齡段開始,挖掘幼兒巨大的學習潛能,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手工活動,讓幼兒掌握多種技能技巧,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一、撕貼教學可發展小班幼兒小手的靈活性
撕貼是發展幼兒手部肌肉靈活性的有效形式。此方法比較簡單,對剛剛入園不久,沒有經過美術訓練的幼兒來說比較容易掌握,可作為首先選擇的教學內容。如:撕貼蘋果樹。老師畫好蘋果樹圖樣,並准備紅色紙撕成細長條形,讓幼兒練習把長條紙撕成小碎塊,然後粘貼在蘋果樹上。從撕到貼,需要幼兒手的靈活、協調。幼兒對撕貼很感興趣,撕得快,貼的干凈,雖然都將蘋果樹貼滿了蘋果,但出現的效果卻不一樣,有的畫面雜亂無章,而有的畫面卻一目瞭然,清新爽意,每個小蘋果都貼的位置恰當。在幼兒有了撕貼的經驗後,可以加入一些稍難一點的撕貼教學,比如撕貼秋天的大樹、熱帶魚等內容。老師示範後,讓幼兒自己完成撕貼的整個過程,幼兒都表現出較高的學習興趣,不但小手越來越靈活,而且撕貼的技能也逐步提高。
二、剪紙教學是培養小班幼兒創造力的較好手段
剪紙教學往往被人們認為是中大班幼兒的手工活動內容,小班幼兒根本不會使用剪刀。然而事實證明,小班幼兒不僅能學會正確使用剪刀,而且在教學中還能通過剪刀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這關鍵在於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初上剪紙課教幼兒使用剪刀,可先讓幼兒剪直線,即老師可以在紙張上折出痕跡或畫出直線,讓幼兒沿著折出的痕跡或畫出的直線進行練習,如剪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幼兒會使用剪刀後,可讓幼兒按畫好的輪廓線剪紙。如老師在彩色紙上畫好星星的輪廓,讓幼兒先沿線剪後,再貼在剪好的月亮旁邊,組成了一幅「星星和月亮」的畫面。
為了鞏固幼兒使用剪刀,還可要求幼兒回家後在舊圖書上找喜歡的圖樣,把他們剪下來貼在一起,組成一本「畫書」。新年到了,為了增加節日氣氛,教師可以教幼兒學剪窗花,上課時,重點教幼兒折的方法,因為折是剪得基礎,再教幼兒怎樣剪,在什麼位置上剪,結果出乎教師的預料,在參與剪紙的幼兒之中,只有兩位幼兒不會剪,其他幼兒都剪出了有規則的圖案。經過幾次練習後,大多數幼兒都掌握較好,有個別能力強的幼兒還剪出像大人一樣整齊、精細的圖樣。
由此證明,小班幼兒完全有能力使用剪刀。在剪紙過程中,幼兒的手和腦並用,想像力、創造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發展。
三、染紙教學可發展小班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力
染紙是一種較復雜的手工活動,通過染紙可以讓幼兒體驗到顏色的奇妙變化,發展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及興趣,激發幼兒學習色彩的積極性。
初進行染紙活動時,可先讓幼兒做「染紙玩色」的游戲,為幼兒准備了白紙,紅、黃、藍顏料,毛筆等材料。教師先示範在白色紙的一邊用毛筆任意蘸上三種顏色,然後將紙對折壓平,打開後,竟然神奇的出現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幼兒被這種有趣的形式吸引,很快投入到自己動手操作中去,教師啟發他們在紙上按不同方向塗不同顏色。
在塗色過程中有一個重點問題要讓幼兒掌握,那就是塗色時動作一定要快,不然,顏色幹了,再對折壓平也無濟於事。幼兒經過練習,染出了許多畫面,有的畫像機器人,有的畫像一件毛衣,一把扇子,一棵古老的樹干……孩子們一會兒說像這,一會兒說像那,連老師看了孩子的畫也要琢磨一會兒。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完全體現在他們的染紙作品中。
四、泥工教學可培養小班幼兒對手工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智力
在人們的思想中總認為3、4歲的幼兒年齡小,動手能力差,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泥工內容,如:搓根小棒,壓個圓餅乾等,其實這樣做不能發掘孩子真正的智力潛能,上簡單的泥工課,幼兒對泥工興趣也不大。
小班的幼兒手指小肌肉尚未發育好,動作不靈活,沒有足夠的力量和能力將泥捏出需要的形象來。因此,我們幼兒園通過反復實踐和尋找,發現泡泡泥不但柔軟容易揉捏,而且易於保存,最終將泡泡泥確定為我們幼兒園手工課活動的使用材料。
剛入園的幼兒,上泥工課時我們應該給幼兒一團泥,他們一定會非常高興地反復捏弄著玩。讓幼兒任意玩弄泥塊的課題,符合幼兒泥工亂捏階段(無秩序階段)的發展規律,正好與繪畫上的塗鴉期並行。這樣,他們在手工的天地里成了生活的小主人,不但認識了材料性能,還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從而促進了大腦的發育,使智力通過玩泥迅速提高。
教師可以多設計一些游戲性的主題課,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基本技能。如「請娃娃來我家」的課題,以游戲形式讓幼兒任意做一樣點心招待娃娃,就比只做一樣糕點更能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如在教幼兒做「梨」時,讓幼兒有節奏地念兒歌來模仿動作:
一二三四團呀團,
二二三四搓呀搓。
三二三四壓呀壓,
四二三四抹抹光。
隨著兒歌的節奏,幼兒很快就做好了「梨」。下課後,還不時地念兒歌做各種動作。就這樣,幼兒在游戲中掌握了泥工的基本技能。
教師還可根據節日的特點,從製作節日食品入手,來選擇有趣的泥工教學內容,讓幼兒在玩中掌握團、壓、捏、柔、串等多種泥工技能。如在國慶節後,重陽節前夕,可選擇泥工「糖葫蘆」作為幼兒手工課的內容,紅紅的泡泡泥被孩子們團的圓圓的,用小棒細心的將「山楂」串起來,還真像「糖葫蘆」。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了,可選擇泥工製作月餅這個內容,讓幼兒把各種各樣的泡泡泥團圓壓平後,用瓶蓋、雪花玩具等材料在上面壓上花紋,孩子們的想像力得到發揮,做出了花樣各異的月餅。通過以上活動,培養了幼兒動手製作的興趣,動手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五、總結總之,在小班開展各種手工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能否使幼兒的小手更靈巧,想像力更豐富,色彩感更強,興趣更高,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教師有目的、有意識的去培養。我們應該讓幼兒多參與各種手工活動,讓孩子在手工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勇於實踐,大膽嘗試,從而達到培養幼兒良好習慣,促進幼兒智力發展的目的。

Ⅷ 幼兒園有必要多增加手工課嗎對幼兒有何好處

從幼兒的綜合能力發展,幼兒園有必要多增加手工課,手工課對幼兒有三個方面的好處。第一、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的雙手通過手工課得到更多的訓練,會更加靈巧。第二、鍛煉孩子的想像力,通過手工課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第三,挖掘孩子的創造力,通過手工課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同時通過孩子的創造力發現孩子的潛能和興趣,利於後續專長的培養。

現在幼兒園手工課的設計還是非常合理的,甚至理念也非常先進。可以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到知識、掌握到技巧、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幫助孩子在創造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孩子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自信和上進的心態。因此,幼兒園開設手工課,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Ⅸ 幼兒園大班手工課一般教什麼內容

1.利用製作好的紙漿模型進行創造性的自由組合成娃娃。
2.在裝飾中體驗快樂。
二、活動准專備:美工紙、固屬體膠、雙面膠、剪刀、鉛筆、及時貼、毛線等。
三、活動流程:導入――操作――欣賞(一)導入師:我們製作了很多的紙漿作品,但是還需要我們進行裝飾,簡單的塗色裝飾,我們小朋友裝飾的很好,那我們還可以用這些紙漿作品製作點什麼呢?(幼兒討論)小結:我們除了單獨的裝飾以外,我們還可以進行組合裝飾,今天我們就來進行組合裝飾可愛的娃娃。
(二)操作:幼兒操作,設計裝飾,教師巡迴指導。
1.操作要求1)利用我們製作的紙漿作品進行組合,變成一個可愛的娃娃。如:用杯子做娃娃的臉,用紙漿盤子做娃娃的帽子等等。
2)選好組合時需要的紙漿作品,再進行塗色、粘貼、裝飾。
2.教師指導1)給能力強的幼兒提出一定難度的裝飾要求。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2)幫助能力弱的幼兒設計裝飾的物品,講解裝飾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Ⅹ 幼兒園手工最基本的理論技法有哪些

美術欣賞開闊了幼兒的視野,增加表像經驗的積累,提高對美的感受力。繪畫與手工是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具體的操作表現,在活動過程中,幼兒逐步掌握多種繪畫和手工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有進行創造性表現的意識和慾望,體驗從活動中得來的各種感受,同時又促進美術欣賞力的提高。應該說,繪畫、手工和欣賞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三個方面,它們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那麼在幼兒園教師該如何有效地進行繪畫教學呢?以下就是我園在進行繪畫活動時的一些教學反思和經驗總結。

一、內容有選擇

1.趣味性

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熱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某中動力,這種動力既來自於幼兒固有的自我表現慾望,也可能來自教師的鼓勵、支持和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選擇繪畫內容時,一定要具備可激發幼兒興趣的因素,讓他們體驗到繪畫帶來無窮樂趣.如:大班《快樂的暑假》安排在開學後的第一次繪畫課,幼兒的暑假生活豐富多彩,也一定很愉快,剛開學與同伴聚在一起少不了要談自己經經歷的高興事情,此時老師讓幼兒用繪畫的方式把這些事畫出來,發展了幼兒的記憶力、想像力和表現力,提高了他們對繪畫的興趣。小班《我是小畫家》前帶幼兒參觀大班幼兒作畫,引起幼兒對繪畫的興趣,然後過度到讓幼兒認識彩筆和畫紙,並在自由操作時逐步學會正確的坐姿和握筆的方法。

2.聯系性

繪畫內容的安排應注意縱向順序和橫向聯系.縱向順序是指每學期繪畫活動之間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排列順序.橫向聯系是指不同美術活動相互間的聯系,將繪畫、手工、欣賞以及與其他領域的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幼兒能有步驟地提高活動興趣和審美水準。大班學習人物畫時,先安排《我長高了》,引導幼兒畫出自己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徵;然後安排《天天做操身體好》,引導幼兒觀察人物做操時的正面姿態,鞏固正面人物的基本特徵,畫出不同的做操動作;再安排《小朋友揀落葉》,引導幼兒畫出簡單的人物側面動態,表現小朋友揀落葉的形象特徵。

3.規律性

繪畫內容必須適合幼兒的技能水準和表現特點,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幼稚園繪畫教學的內容比較廣泛,可以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美好的事物,也可以是幼兒從電視、電影、書本上看到的、聽到的有趣事情。在選擇時,教師既要考慮幼兒的技能水準,還要留給幼兒自由表現的餘地,小班的幼兒生活經驗少,觀察不夠仔細,手指肌肉也不太靈活,選擇的內容應當簡單,選擇的形象應當單一,色彩要鮮明,更貼近他們的生活。如:繞毛線、吹泡泡、糖果瓶等。對於中班和大班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規律性、前後有聯系的內容,多啟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如中班:路上來往的汽車、街上的行人、快樂的新年等簡單的情節畫;大班基本上以情節畫和意願畫為主,如:我們班的老師、愉快的秋遊、我的夢、海底世界、我的成長故事等。

4.操作性

幼兒的繪畫活動是一種手、眼、腦並用的操作活動,是先由大腦對表像進行思考,然後通過不同的繪畫工具表現出來.在這種操作過程中,幼兒手部的小肌肉群逐漸發育成熟,手眼腦的配合也逐漸一致和協調。在操作性上,教師必須認識到自已的主導地位,努力尋找出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獲得進步和發展。

5.審美性

在選擇內容時,教師要從藝術和幼兒的可接受性兩方面去考慮,不能因為孩子年齡小,看不懂,畫不出為理由,而忽視美的教育。在繪畫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幼兒觀察生活中、自然界中美的人物、動物、事物,從色彩、圖案、動靜態、進行比較,豐富幼兒的情感世界,因為真正的美感是一種由內到外的體現。

6.綜合性

繪畫活動與其他領域的活動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幼兒在在其他領域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是繪畫教育的內容之一,語言、社會、科學、健康甚至音樂活動都與繪畫活動緊密配合、相互滲透.在幼稚園的繪畫內容中會安排畫國旗、長城、天安門、美麗的家鄉,這些都與社會教育有密切關系,可以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感受到祖國人民的勤勞智慧、,並為此而驕傲和自豪。

7.靈活性

繪畫活動內容選擇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幼兒表達認識抒發情感的效果。我們不能像以前那樣,教師規定什麼,幼兒就畫什麼,要尊重幼兒的創造,善於發現幼兒在繪畫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所以,選擇繪畫內容,要考慮到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水準,根據不同的差異,靈活地選擇不同的內容。同時,要充分尊重幼兒獨立思考、獨立創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加幼兒繪畫的信心。

二、形式有變化

幼兒的繪畫活動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又有不同層次的操作形式。

小班:由於幼兒班的孩子年齡小,對繪畫構圖沒有經驗,不能將視覺的表像與繪圖結合起來。這是培養孩子繪畫興趣,養成正確的握筆方法和作畫姿態,讓他們不斷體驗繪畫帶來的快樂就顯得尤其重要。如:彩筆添畫、印章畫、手指畫、滾畫等。

中班:在幼兒班的基礎上進一步繪畫的工具和材料,掌握它們的使用方法,學慣用各種線條表現物體,並注意上下、左右的關系布置畫面,體驗繪畫帶來的樂趣。如:彩筆主題畫、棉簽畫、粘貼剪貼添畫、刮畫、吹畫、刷畫等。

大班:經過2年的繪畫學習,幼兒可以根據主題和意願,利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材料,運用不同的技法獨立表現物體的形象。對於高班幼兒的繪畫,老師應從色彩調配、均衡安排畫面、多樣化的表現技法上對幼兒進行培養和訓練,繪畫過程中給幼兒大膽想像的空間,讓他們充分體驗繪畫創作帶來的樂趣和滿足。如:彩筆命題與想像畫、噴灑畫、泡泡畫、拓印畫、潑墨畫、水墨畫等。

三、心中有目標:

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繪畫的直接指導者,心中有目標是進行指導的重要前提。這個目標,大到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繪畫這一領域中所要達到的目標,小到每一個繪畫教育活動甚至每一個教育細節所要達到的目標。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繪畫教育活動時應該思考這樣的問題:通過繪畫活動我要培養孩子什麼樣的能力、提高孩子什麼樣的水平?我要通過怎樣的形式和手段來開展活動?活動的重點是什麼、難點應該怎樣解決?能思考這些問題就是教師心中有目標的體現。有了目標,活動才能順利開展,幼兒的繪畫技能才能正真得到提高。

心中有目標是一個活動成敗與否的關鍵所在,有了目標,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就知道怎樣指導幼兒進行活動。

四、眼中有孩子:

所謂眼中有孩子,就是要把孩子的發展放在首位,知道我面對著什麼樣的孩子?他們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是什麼樣的?他們的繪畫基礎怎樣?他們的個別差異是什麼?
……總之,就是要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所面對的孩子,甚至是孩子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異以及身體動作的發展等,都對幼兒繪畫技能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

如繪畫活動《海底世界》:在備課時,我設想了兩種繪畫海水的方式:一種是勾畫輪廓後用漸變的顏色來塗底色,另一種是用蠟染的方法來進行繪畫。在確定使用何種方式開展活動時,我想到了我的孩子們,估算了一下他們的繪畫水準,他們都是大班的孩子,經過三年的繪畫訓練,他們具有較好的塗色能力,如果選用前者,效果應該不錯;而如果選用後者,效果可能稍遜色些,但幼兒能接觸另一種繪畫的技能。綜合多種因素後我選擇了後者。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我用亮麗的范畫激發幼兒創作的慾望,同時用當場示範引導幼兒了解其中的技能技巧,從而為創作奠定了基礎。也預示著良好的活動效果的產生。由此可見,只有把幼兒放在第一位,才能使幼兒真正得到發展。

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就知道使用什麼樣的方法進行教學才有效;就知道對什麼樣的孩子提出什麼樣的要求;就知道對什麼樣的孩子做出什麼樣的評價。因此,眼中有孩子能幫助我們更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繪畫技能的培養。

五、指導有方法:

1、示範講解法-----示範就是教師把繪畫活動的難點直接操作給幼兒看,有利於幼兒直接進行模仿,學習一些繪畫活動中必需的、關鍵的、技術性的操作規程。如繪畫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還有在繪畫過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教師示範時動作清晰、准確,必要時動作可以誇張一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看見,同時還要應配合講解,講解的語言簡潔、清楚,與示範密切結合。

我在畫水墨畫《蝦趣圖》時是這樣講解的:拖鋒畫出頭,中鋒落筆轉側鋒由上到下畫弧線,墨色有深有淺,注意蝦身前大後小,節節相連,側鋒畫尾巴,濃墨點出眼睛、蝦腳和胡須,最後添上一些水草、浮萍。

2、游戲練習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項活動,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游戲化的方式指導幼兒繪畫。對孩子來說,繪畫本身就是一種游戲,游戲化的繪畫指導方式適合幼兒實際發展水準,能讓幼兒輕松地接受技能的指導。特別是一些幼兒難以掌握的、學習有難度的美術技能,教師應採用游戲化的情景,兒童化的語言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獲得愉悅、新奇的情感體驗的過程中,提高參與繪畫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自然地接受技能的學習。

在《足球場上》這個繪畫活動中,為了提高幼兒對這個繪畫內容的興趣,也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受踢足球時人物的不同動態,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用一個四肢可以自由活動的玩具娃娃充運動員,然後請幼兒分別模仿玩具娃娃的各種動作,讓其他幼兒仔細觀察同伴的姿態。這樣一來,幼兒都對現場模仿動作的游戲十分感興趣,同時也真正了解到了足球場上人物的動態,為正式繪畫奠定了基礎。

3、兒歌記憶法-----繪畫之前以兒歌或者猜謎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孩子在一開始就能將觀察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師預定的對象上。

在繪畫《小豬》的開始部分,教師先模仿一位王老先生引起幼兒興趣:王老先生我六十八,耳不聾來眼不花。你別看我年紀大,可是力氣一大把。屋子前面有塊地,就想養些小東西。接著教師又借兒歌畫出所教內容:大圓中圓套小圓,小圓變成娃娃臉;中圓裡面月牙彎,上面開著兩扇窗;大圓上面牽條線,下面倒著兩座山;咦,變只小豬給你看。

4、正面鼓勵法-----這是指教師在繪畫的過程中使用表揚、贊美等肯定性的語言評價幼兒、鼓勵幼兒,促使幼兒在繪畫活動中樹立自信,提高興趣。

在一次畫餅乾的活動中,一位男孩只在畫紙上畫了許多方形,一塊餅干也沒畫。當我走過去時,他連忙把畫捂住,很明顯知道自己「畫得不好」。而坐在他旁邊的女孩立刻報告:「他不會畫餅干,他什麼都不會。」如果此時老師只一味地鼓勵「你畫得很好嘛……」作用並不大,說不定會讓他更難堪。我想了想便隨意地說:「不會畫餅干可以畫別的東西,餅干罐子、餅乾的包裝袋……都能畫呀!」聽我這么一說,男孩捂著的手放開了,他看著自己的畫,有所發現地說:「這是罐子,用來裝餅乾的。」我及時誇獎了他與別人不一樣的想像,引來其他孩子一陣贊嘆。待活動結束時,我發現這個孩子畫上的那些「罐子」里都畫滿了「餅干」。正是這樣一來有效的指導方式,幫助他克服了困難,戰勝了自卑。

六、技能學習與創造力培養相結合。

許多的操作經驗提醒了我們,要調節好技能培養與幼兒創造性培養之間的關系。在不同觀念思潮的澎湃涌動下,幼兒美術教育技能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重視技能,忽略創造性培養,或不談技能,只求創造的教育觀念都是片面的,都會嚴重製約和阻礙幼兒美術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幼兒繪畫技能的學習是不能孤立存在的,是要和創造力的培養整合起來的。我們要在引導幼兒學好技能的同時,重視幼兒創造力的培養,鼓勵幼兒用心地畫,創造性地表現內心的情感和對世界的認識。想像畫----《洞洞里的秘密》就是讓幼兒根據畫紙上圓洞里露出的線條大膽想像,能用語言進行表述,並合理添畫出整體畫面。

另外,我們還應增加幼兒獲取生活經驗的機會,要多帶幼兒觀察自然與社會,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體驗社會生活的豐富與精彩,激發幼兒的繪畫創作靈感,鼓勵幼兒運用學到的繪畫技能,創造性地表達。

孩子在許多方面的發展都常讓老師和家長有吃驚的感覺,畫畫亦然。那麼從現在開始,就請准備好紙、筆,讓孩子們盡情地畫吧!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