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的四個理念是
①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的四大理念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四大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繼承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並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
(1)新課程的四個理念是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② 新課程的四個基本理念是什麼2,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對新理來念的理解將有助於今後的教源學 1、提高科學素養------新世紀對公民的基本要求 2、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提高和收獲 3、倡導探究性學習------學習的方法和思路,為今後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4、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提高學...
③ 如何理解新課程標准中的四個基本理念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一、新課程與舊課程的本質區別是理念的不同。課程理念形成於對現實教育的深刻分析和對未來教育的展望,它是課程的靈魂和支點。新、舊課程的本質區別是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舊課程觀中的課程是文本課程,教師是傳授者,因而教師是中心。而新課程觀認為課程不僅是文本課程,更是體驗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
2、舊課程觀認為課程與教學是相互分離的,教材意識是第一意識,按教學大綱完成教學計劃則是第一要務,而新課程觀則認為課程是由教材、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境構成的一種生態系統。教必需服務於學,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才是首要的任務。
正是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成為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
二、走進新課程最重要的是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樹立」的第一步是接受,但接受只是一種認同,還沒有成為教師自身的一種素質。要把一種理念變成人的素質光有對這種理念的認同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這種理念的進一步的感悟,而這種感悟只有在實踐中才是最有效的,這種意識在新課程實施進入攻堅階段時尤顯重要。
三、新課程發展的核心理念: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
1、課程的價值是多元的,多種價值的融合,特別是人的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融合,將是課程發展的基本趨勢之一。在新課程的價值取向上,對我們影響較大的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為基本原則的基本形式」,故而新課程的價值在於通過促進人的發展來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這種融合濃縮為一句話就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盡管我們歷來重視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取向,但是在如何處理好「社會價值、經濟價值、人的價值」這三種基本價值的關繫上卻是經歷過曲折的,即使是現在......。
2、課程要著眼於學生的發展,這是課程價值取向定位問題。在如何處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關繫上,新課程定位在人的發展上,具體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為核心的發展。課程改革要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終生學習和創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發展的能力;課程改革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
3、面向每一位學生。基礎教育是國民的奠基工程,面臨的任務既要瞄準知識經濟的需要培養高素質尖端人才,又要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培養人才和合格的建設者。因此,在新課程實施中,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認清每個學生的優勢,開發其潛能,培養其特長,使每位學生都具備一技之長,使全體學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長為不同層次、不同規格的有用人才。
4、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不能把學生僅僅看成是知識的容器。素質教育所關心的是整個的人,而不只是作為產品的人,是富有創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質生產的生活。學生的發展不是某一方面的發展,而是全面、和諧的發展。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達到了知識習得、思維訓練、人格健全的協同,實現了在促進人的發展目標上的融合。
四、關於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的理解
1、把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與終身學習聯系起來——構建新的學力觀
所謂學力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習得的知識、能力,由基礎學力、發展性學力構成。所謂基礎學力是指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主要內容,幫助學生打基礎的學力,而所謂發展性學力是指以觀察能力、自學能力等為主要內容,使學生在未來自己能發展自己的能力。重視雙基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優良傳統,在本次新課程改革中仍把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擺在了突出位置,但新課程所強調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又有別於以往,它提倡將雙基作為一種載體,強調對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探究問題的能力及合作意識的培養,而這些則是學生終身學習所必備的。
2、既強調健康體魄、健康心理,又強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未來的生活質量
新課程提倡,我們不僅要關注青少年學生現實生活世界,而且還要關注青少年學生可能的生活世界。關注青少年學生可能生活世界就是關注兒童生活的未來發展趨勢,關注青少年學生生活質量的提高。對於健康體魄與健康心理我們比較重視,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卻一直是我們所忽略的。在影響一個人生活方式的心理素質里,思維方式與主體性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學習方式對一個人思維方式和主體性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天的學習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意義遠不只是學習本身,他關繫到學生未來的生活方式與生活質量。
④ 體育如何理解新課程標准中的四個基本理念
如何理解體育新課程標准中的四個基本理念
⑤ 新課程標准四個能力是什麼
四個能力的培養即觀察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⑥ 新課程的四個基理念是什麼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如何實施,專應尊重學生屬,還學生學習的自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環境,加強交流與合作;給每位學生以期望和激勵,讓學生有成功感;適當進行數學開放題教學。
⑦ 新課程的四個基本理念是什麼
1、提高科學素養------新世紀對公民的基本要求。
2、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提高和收獲。
3、倡導探究性學習------學習的方法和思路,為今後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4、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7)新課程的四個理念是擴展閱讀: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
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
第一,統一性、規范性
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范性,這一點在課程標准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主動性
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
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⑧ 如何理解新課程標准中的四個基本理念
http://www.snjyxxw.com/xjsjxxx/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6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09/15/3730601_59602659.shtml
⑨ 新課程標準的四大領域是什麼
1、數與代數 2、空間和圖形 3、統計和概率 4、綜合實踐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