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三種目標
㈠ 幼兒園課程編制是包括幼兒園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的選擇
「幼兒園課程編制是包括幼兒園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的選擇、教育活動的組織以及課程評價的實施在內的整個過程。」 ⑥在各種課程編制模式中,目標模式和過程模式對幼兒園課程的編制所產生的影響較大。目標模式強調課程目標的確定,強調以課程目標是否落實來評價教育的質量。在這種模式下,幼兒園課程是預成的,幼兒學習的內容、任務環境等都是教師預定的,課程的目的性計劃性幾乎到了機械刻板的程度。課程編制的過程模式是由英國課程論家斯坦豪斯提出的,他認為課程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強調幼兒活動的過程。
㈡ 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兩種體系分別是什麼
以學習內容領域為結構框架的目標體系和以兒童發展領域為結構框架的目標體系。
㈢ 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制定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考慮
根據三維目標制定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在幫助兒童學習和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發展他們的智力和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習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㈣ 幼兒園課程內容是課程目標的什麼
幼兒期是兒童個性形成的奠基時期,幼兒園教育不以系統知識學習為主要任務,因此,幼兒園課程目標應著眼於未來,立足於培養「個性和諧發展的兒童」。幼兒園課程各類或各層次目標的釐定都應以此為基點並與之相符合。
㈤ 幼兒園課程目標的表述有哪些要求
課程目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表述。常用的目標表述方式有: ①從教師的角度表述,指明教師應該做的工作或應該努力達到的教育效果。例如,使幼兒體驗到在幼兒園生活的樂趣以及靠自己的能力行動的充實感;幫助幼兒同周圍的人們主動交往,培養對他人的友愛之情和信賴感;萌發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慾望和能力。 ②從幼兒的角度表述,指明幼兒通過學習應該達到的發展。例如:知道簡單的安全和保健知識,並能夠在生活中運用;喜歡參加游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在活動中快樂、自信;注意傾聽對方的講話等。 目前,多數人主張從幼兒的角度表述,以促使教師的注意力向兒童轉移,克服以往教育中教師過多注意自己"教"的行為,而忽視幼兒的"學"和"學的效果"的傾向。
㈥ 幼兒園課程目標和教育目標的不同點
1、教育目的是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 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什麼樣人才的總的要求。 教育目標通常包含兩種釋義:即既包括抽象概括的目標(目的),又包括具體個別的有操作性、層資助性與可測性特點,它指的是「教師所預期的學生的變化的」指標體系;在某種意義上,教育目標可以為師生培養目標起到提供工具、啟示方法和指示步驟的作用。 2、因此可以看出,a:教育目標范圍更廣,包括教育目的在內,而教育目的的范圍更狹窄。b:教育目的比較抽象,是教育活動的普遍性的、統一性的、終極性的宗旨或方針。而教育目標則比較具體,是教育活動的特殊性的、個別化的、階段性的追求或目標。 c:教育目的的最終實現有賴於許多隸屬的具體行為活動目標的實現,而教育目的內涵的精神是貫穿於各個具體教育目標之中的。
㈦ 幼兒園課程目標常用的兩種表達方式
行為目標和表現性目標
㈧ 幼兒園課程目標有哪些不同層次
具體參考《3-6歲兒童發育指南》
分領域 分年齡有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