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

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

發布時間: 2020-12-03 00:47:10

1. 幼兒園社會學基礎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幼兒園課程的基礎 基本知識體系: 課程的基礎,是指影響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的主要因素。幼兒園課程與一般的學校課程相比,有其特殊之處,主要表現為: 1、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個體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強調社會需要和知識體系; 2、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兒童直接經驗的獲得,而不是間接知識的傳授; 3、早期教育方案更多注重「整個兒童」的發展,而不是某個方面的發展。 一、幼兒園課程的心理基礎 (一)心理學流派與幼兒園課程 1、認知心理學與幼兒園課程 (1)皮亞傑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① 皮亞傑知識建構理論概述 皮亞傑感興趣的是發生認識論的研究。新皮亞傑主義者凱斯(Case,R)在論及皮亞傑理論對兒童認知發展研究所作的傑出貢獻時,將皮亞傑理論的核心思想歸納為五個方面: A 對處於同一年齡階段的兒童往往在不同領域中獲得形式上相似的理解,可解釋為:因為這些理解都需要使用同樣基本的邏輯結構; B 對智慧發展的確定順序具有普遍性,可解釋為:較高層次的邏輯結構是通過較低層次的結構組合而成的,因此它遵循著某種邏輯順序; C 對未成年的兒童尚未表現的某種理解力,可解釋為:只有當一定的邏輯結構水平建構完成之後,兒童才能獲得這理解,而這種邏輯結構的建構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 D 嬰兒最早的動作學習與以後出現的比較復雜的學習形式間存有平行現象。 E 最後,對於兒童在能得益於某種經驗之前必須獲得一定的准備,可解釋為:在兒童尚未獲得適當的邏輯結構之前,不可能得益於某種經驗,因為他們尚無同化它的內部機制。 ② 皮亞傑理論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 皮亞傑對教師提出了三條相互關聯的建議:為兒童提供實物;讓兒童自己動手去操作;幫助兒童發展提出問題的技能以及應該懂得為什麼運算對於兒童來說是困難的。 凱斯根據他對皮亞傑理論的理解,提出了皮亞傑理論在教育中運用的一些要點,其中最為重要的是: A 兒童接受的教學應同他們能夠達到的智慧機能的類型相適應; B 教學採取的一般方法應當能夠促進自我調節或建構的過程。 從皮亞傑理論中得到啟示,許多學前教育工作者開始強調兒童的自主活動,強調為兒童提供實物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強調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兒童的自我調節和反省抽象。皮亞傑理論使許多學前教育工作者主張教育應適合不同水平的兒童的發展,教育要促進兒童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 (2)維果茨基的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① 維果茨基理論概述 維果茨基理論的核心是「無論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還是在個體發展過程中,心理活動的發展應被理解為對心理機能的直接形式,即『自然』形式的改造和運用各種符號系統對心理機能的間接形式,即『文化』形式的掌握」。 ② 維果茨基的理論對幼兒園課程的啟示 近些年來,維果茨基學派的理論已對幼兒園課程的編制和實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從維果茨基的理論獲得啟示,幼兒園課程應該既能適合兒童發展,又能對兒童的認知具有挑戰性;幼兒園課程應該能夠幫助兒童獲得智慧的和社會交往的技能,特別重要的是獲得語言的技能;幼兒園課程應該能夠通過提供支持,對兒童的思維提出挑戰,並使兒童獲得成功;幼兒園課程還應該為兒童提供文化工具,幫助兒童適應所處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 ③ 維果茨基理論與皮亞傑理論的比較和整合 A 邏輯思維的兩個方面 福門等人曾對皮亞傑理論和維果茨基理論進行過一些整合,他們提出,邏輯思維有兩個方面,其一是發明,其二是證實。 B 動手操作的經驗 皮亞傑理論和維果茨基理論都強調動手操作的重要性。但是,維果茨基認為,動手操作首先是一種接受文化影響的模仿形式,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習者逐漸掌握前口頭語言的象徵意義。 C 外部規則與邏輯運算 維果茨基等人強調通過操作形成技能。在此過程中,有許多外部規則,這些外部規則以語言為中介,由專家傳遞給兒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專家控制這信息。 ④ 文化工具與物理知識 維果茨基認為,知識來自成人已經發明的工具,諸如語言、玩具、電視等,其中主要是語言。兒童開始根據他所聽到別人在過去的活動中所用的語言來規范自己的行動。一旦思維建立了,兒童就會通過某些過程將語言的一些方面進行內化。認知發展的方向首先來自文化工具,然後到達兒童。這個過程並非只是簡單地記住工具特徵的過程,而是一個在自己心理水平上將外部工具重新建構的過程。 ⑤ 歷史——文化學派理論與社會建構理論的異同 維果茨基與杜易斯等人的社會建構立場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A 維果茨基並沒有提出,在同伴共同學習的過程中,一個知識水平較低的兒童有可能幫助另一個兒童在較高的水平上去理解一個概念。 B 維果茨基認為,學習者經過一個由符號——指示物之間的關系逐漸到符號——符號之間關系的轉變。 C 與維果茨基相比較,杜易斯等社會建構主義者對「建構」概念的界定更為深刻。 2、成熟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成熟理論主張人類發展過程主要是由遺傳決定的,人類的基因以系統的方式按一定的規律發展,雖然環境會影響自然的發展,但是不可能根本改變這些發展模式。 被稱為兒童研究運動之父的霍爾,在兒童發展方面所作的研究,反映了發展是基於遺傳的這一觀點。霍爾的研究繼承了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他認為「個體發展復演種系發展的過程」。霍爾被認為是建立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先驅,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張教育應順應兒童的天性和發展規律,而不是去遵循來自外部的規則。 3、精神分析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精神分析理論是弗洛伊德首創的一個心理學流派。精神分析理論的產生源於有關無意識的早期論斷。弗洛伊德將人的心理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區域,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人格結構說。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構成,本我是潛意識的結構部分,它急切的尋找出路,要求盡快得到滿足;自我是意識的結構部分,它主要是對本我的控制和壓抑;超我則是人格的最高層,它指導自我,限制自我。 4、行為主義理論與幼兒園課程 (1)理論概述 行為主義理論家反對內省,否認意識,認為對人的心理研究應當集中於可觀察的行為,主張運用實驗方法進行研究。 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斯金納在許多方面堅持華生的早期行為主義立場,認為行為科學家的任務就是在實驗者所控制的刺激條件和有機體的反應之問建立函數關系。斯金納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原理,並根據強化原理設計了各種應用性技術。 (2)行為主義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應用 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行為主義理論在世界范圍內曾是心理學界的主流,它曾對包括學前教育在內的教育產生過重要影響。例如,幼兒園課程編制的目標模式的依據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從行為目標、課程內容到課程的評價,構成目標模式的經典性程序,特別是行為目標的確立成為目標模式的邏輯起點。 (二)心理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 1、把發展理論等同於教育理論,把「是什麼」的問題等同於「應當是什麼」的問題,實際上降低了發展理論作為科學的客觀性; 2、把發展作為教育的結果,強調了兒童能做什麼,而不是兒童應該做什麼,而兒童應該做什麼的問題是最有教育意義的,需要從哲學和倫理學上來闡明,而不是發展理論所能解決的; 3、過分依賴發展理論,就會使教育者將社會價值的問題擱置一邊; 4、依賴於發展理論來決定教育目標,會模糊教學內容的政治傾向性,意在指出課程的選擇應由發展的適宜性來確定,而非政治的和道德的優先性來確定; 5、任何發展理論

2. 學前教育專業的主修課程有哪些

主幹課程:

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兒童文學、幼兒園課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學前兒童衛生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師學前教育行政人員以及其他有關機構的教學、研究人才。

(2)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擴展閱讀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園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3. 你是如何認識心理學,哲學,社會學對幼兒園課程的影響的

幼兒園課程主要是在游戲中完成的。從心理學角度考慮,主要是在游戲中,通過版知、情、意三個心理權過程,促進孩子良好的心理特徵和人格特徵的初步形成。從哲學角度考慮,主要是通過游戲和課堂教育讓孩子對外界形成一個初步的認識;

這個認識包括多個方面,比如外界的客觀性(客觀世界是物質,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的,時空是運動著的物質存在的形式)、物質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客觀世界是可認識的。從社會學角度考慮,主要通過角色扮演游戲讓孩子理解社會行為的一般規律。

(3)幼兒園課程的社會學基礎擴展閱讀:

教育心理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能發揮的作用:

心理學是教育學的基礎學科之一。所以心理學對於教育課程改革當然很重要。

第一,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要求教育課程改革必須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

第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如學習心理,教學心理等)可以為教育課程改革提供理論支撐。

第三,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可以檢驗教育課程改革的效果。

社會心理學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知識,一是社會心理學基本原理,包括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脈絡、研究對象,包括社會認知、社會動機、社會態度、社會情感等。二是社會心理學應用性研究,諸如:人際關系、群體心理、傳播與社會心理等。

4. 學前教育專業是不是要學很多東西

首先,我覺得確實對於一些沒有舞蹈基礎和唱歌基礎的人來說,會有點兒累。但是什麼不是從頭學的呢?就比如人天生就會走路說話嗎?並不是。走路和說話都是在家長作為我們的第一任人生教師一點一點的交給我們的。我們剛學走路和說話的時候不知道碰了多少壁吧。

但是我要另外強調的一點事,學前不只是學技能課例如舞蹈唱歌鋼琴什麼的。他還需要具備一點的文化知識,從而做到勞逸結合,使得我們的身心得到發展。

總而言之,我認為學習舞蹈唱歌類的技能課確實有點累,但是付出總有回報,並且我們應該保持著學習的態度,讓自己充實,做更好的自己。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