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民間游戲課程
Ⅰ 在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活動有哪些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夥伴們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空地上、玩跳皮筋、捉內迷藏、造房子、容丟沙包、老鷹捉小雞、騎竹馬、丟手絹等這些充滿童趣的游戲,可以這樣說,民間體育游戲不僅讓我們學會了動手動腦,同時學會了分享、包容、合作及思。
Ⅱ 適合小班幼兒園民間游戲的班本課程
適合小班幼兒園民間游戲的,我覺得可以丟手絹,可以猜謎語,可以做一些手工製作,或者是老鷹抓小雞
Ⅲ 如何讓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課程
你好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的一生發展打好基礎。」我們幼兒園是一所農村幼兒園,在課程改革中堅持立足農村實際,巧用資源,將民間游戲融入到幼兒園課程中,努力創設具有農村特色的幼兒園課程內容,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一、民間游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作用
民間游戲是游戲的一種形式,它源遠流長,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玩法不一,鄉土氣息濃厚。游戲中具有很強的挑戰性、競爭性,符合幼兒好奇、好勝、好滿足的心理,深受幼兒的喜愛。幼兒在民間游戲中是主動的、自由的、有序的、快樂的和創造的。因此,民間游戲作為農村幼兒園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民間游戲有利於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民間游戲具有較強的競爭性,幼兒在游戲中能夠體驗到成功與失敗的不同體驗,鍛煉抗挫折能力,分清正確與錯誤,學會合理評價,形成樂觀、向上的情感態度。
(二)民間游戲有助於擴展幼兒的經驗,發展智力。民間游戲內容豐富,范圍廣泛,包括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民間游戲的童謠和兒歌,貼近生活,廣泛流傳。幼兒邊游戲邊朗誦兒歌,增加了游戲的興趣,又了解了社會生活的知識,豐富了幼兒的詞彙,還發展了幼兒的感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民間游戲能促進幼兒身體動作技能的發展。民間游戲中包括很多體育游戲,有助於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並能促進幼兒的力量、速度和耐力的發展,以及平衡、協調等能力。如「彈杏核」「拾卜菇」可以鍛煉幼兒的小肌肉;「跳皮筋」「打沙包」能發展幼兒的大肌肉動作;「打瓦」、「抽陀螺」可以發展幼兒手臂的力量及手眼協調能力;「跳房子」「盲人摸瘸子」能夠促進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等等。
二、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做法
(一)發動教師和家長,廣泛收集民間游戲素材。民間游戲雖然內容豐富,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幼兒家長對民間游戲有些偏見,他們開始不喜歡幼兒玩民間游戲。同時,現在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望子成龍心切,善於對幼兒進行特長培養,帶領幼兒參加各種特長興趣班學習;家長或者從幼兒的安全考慮,將幼兒「圈」在家裡,自己玩家長為他們購置的各種高檔玩具,幼兒沒有玩伴,缺少與同伴的溝通與交流,導致民間游戲瀕臨消亡。為此,我們召開了幼兒家長會,向家長宣傳民間游戲在幼兒發展中的重要性,引導家長對民間游戲形成正確的認識,支持幼兒玩民間游戲。然後,發動教師和家長,帶領幼兒一起玩大人們小時候玩的民間游戲,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調動了家長的積極性,通過多種渠道幫助班級收集民間游戲素材,並將搜集到的民間游戲內容記錄整理帶到幼兒園,我們對收集到的民間游戲重新進行了篩選整理,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民間游戲列印裝訂,印製了「民間游戲集錦」一書,對各班開展民間游戲進行具體的指導。
(二)分類開展,與幼兒園課程互相融合。為方便幼兒進行游戲,我們將收集到的民間游戲分為四大類:民間體育游戲、民間智力游戲、民間美術游戲和民間童謠說唱,密切與幼兒游戲活動結合,在幼兒區角活動時間,滲透開展民間游戲。如益智區投放了翻繩、各種民間游戲棋(考狀元、老虎吃小人、過大梁、憋死牛等),在科探區投放了「捻捻轉」、「繞饒轉」,在美工區增加了泥塑、剪紙,在音樂表演區,投放了綵綢、旱船、民間表演頭飾、綢扇等,在體育區投放了高蹺、沙包、皮筋、跳繩等,並結合共同生活的教育目標,將一些民間游戲設計到集體體育活動中,既豐富了幼兒游戲內容,又擴展了幼兒游戲空間,為幼兒創造了動手動腦、鍛煉身體的條件。
滿意請採納
Ⅳ 幼兒園以民間游戲為六一兒童節活動方案
1、猜謎語 2、繞口令 3、吹蠟燭 4、摸鹿鼻子 5、打保齡球 6、盲人擊鼓 7、釣魚 8、挾乒乓球 9、套圈 10、飛鏢 11、搶說運動項目 12、運用爆破音吹蠟燭 13、妙接對聯或歇後語 14、聯想ABC 15、比比誰的眼力 16、快樂呼拉圈 17、比比誰的運氣好 18、掌上明珠 19、彈球
二、 項目規則
1、猜謎語:每人可以猜三條,每猜中一條獲獎券一張。
2、繞口令:抽號進行,每人繞口令一次,凡能准確、流利、不
停頓讀完繞口令者,獲獎券一張。
3、吹蠟燭:每人吹一次,凡一口氣吹滅十支蠟燭者,獲獎券一
張。
4、摸鹿鼻子:每人摸一次,蒙上眼睛轉三圈,凡摸到鹿鼻子的,
可獲獎券一張。
5、打保齡球:每人打三次,凡在10米距離內打中目標者,獲獎
券一張。
6、盲人擊鼓:每人擊一次,蒙上眼睛轉三圈,凡擊中鼓者,獲
獎券一張。
7、釣魚:每人釣一分鍾,釣三條者,獲獎券一張,釣六條者獲
獎券二張,以此類推。
8、挾乒乓球:每人挾一分鍾,挾完20個乒乓球者,獲獎券一張,
挾完40個乒乓球者,獲獎券二張。
9、套圈:每人套五次,套中二個者,獲獎券一張,套中四個者,
獲獎券二張,套中五個者,獲獎券三張。
10、飛鏢:每人投三支,在規定位置內每投中一支者,獲獎券一
張。
11、搶說運動項目:主持人准備好一個籃球。參賽者兩人一組。兩人互相傳球。一人在傳球時必須先說出一個運動項目名稱(如滑冰),另一個人在接球時必須馬上說出另一個運動項目名稱。在一分鍾內,誰說出的運動項目多,誰即得獎劵。
12、運用爆破音吹蠟燭:主持人准備好六支蠟燭並點燃,若幹道問題。主持人提問一個問題,參賽者需用回答的話中發出的氣息吹滅蠟燭,即得獎劵。如:主持人問:「有兔子在草地上你會怎麼做?」回答者用「撲過去」的「撲」的發音而噴出的氣息來吹滅蠟燭。
13、妙接對聯或歇後語:主持人要准備好三條對聯或歇後語。主持人說出上聯或下聯,讓參賽者來接,對的即得獎劵。參賽者在接對聯或接歇後語的過程中,其他人不得提示。
14、聯想ABC:主持人事先把一些英語單詞做成簽,由參賽者抽三次,並對所抽內容進行聯想,如果能正確並連續地做出三個即得獎劵。如:主持人在說出run 這個單詞後,參賽者就要做跑的動作來與run這個單詞聯系起來。
15、比比誰的眼力好:主持人准備好三支筷子,一個空啤酒瓶。參賽者站在啤酒瓶的一側,筷子離瓶口約一米的距離,瞄準瓶口,放掉手中筷子。如果筷子掉進瓶里,便是優勝者,即得獎劵。每人有三次機會。
16、快樂呼拉圈:在地上擺放五個空易拉罐。每個易拉罐之間的距離為二十厘米。參賽者應站在離易拉罐一米遠的地方,才能向易拉罐扔圈圈(圈圈的大小要適當)。每扔中一次即得獎劵。每人有三次機會。
17、比比誰的運氣好:主持人要准備好若干顆且顏色不一樣的珠子,其中紅色的有三顆。主持人把珠子放在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讓游戲者伸進袋子里抓三次,每次只抓一個珠子(多抓不算),若抓中紅色珠子,則中獎劵;反之,沒有中獎
18、掌上明珠:主持人要准備好一個乒乓球和一個乒乓球拍。參賽者將乒乓球平放在乒乓球拍上,沿著桌子走。走至終點,球未丟就得一張獎劵。(桌子豎排三張,參賽者沿桌子在規定時間內繞一圈。)
19、彈球:主持人准備好三個乒乓球和三個小紙箱。三個小紙箱平放在一張桌子上,成品字形。參賽者站在桌子前面,主持人將三個乒乓球拿給參賽者。參賽者將手中的球往地上扔,若彈起的乒乓球彈進小紙箱內,參賽者即得獎劵
Ⅳ 如何在幼兒園有效開展民間傳統游戲
游戲是課程的內容,是課程實施的背景,也是課程實施的途徑。民間版游戲是游戲的一種形式,它權淵源流長,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玩法不一,鄉土氣息濃厚。大多數民間游戲配有琅琅上口的童謠,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而且民間游戲的玩具...
Ⅵ 幼兒園民間游戲對健康起到什麼作用
長期來進行民間游戲可使幼兒自耐力以及抵抗力得到加強。民間游戲內容豐富,涉及面廣,不管是音樂,體育,還是美術類型的游戲,
基本上都離不開一些基本運動如:跑、跳等,而這些運動又是人們進行身體鍛煉所必不可少的,它及適應幼兒好動的特點,幼兒進行游戲的過程,也是強化身體
機能的過程。如「抓尾巴」,要求動作敏捷,反應靈活,不僅能訓練幼兒的奔跑能力而且能鍛煉幼兒的躲閃能力,而且。「跳房子」能訓練幼兒全身運動,有雙腳跳,單腳跳,跑跳,蹲跳等。在室內則可進行拍皮球,接氣球等大肌肉活動的游戲,這些游戲幼兒喜歡,參與性高。因此小朋友不會因為跑兩下就喊累,也不
會因為不小心摔到地上而叫疼。更為重要的是,鍛煉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通過豐富多彩的民間游戲,使幼兒身體得到鍛煉,抵抗力也隨之增強不會隨便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