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學校課程 » 小學課程與教材研究

小學課程與教材研究

發布時間: 2020-12-03 04:46:03

1. 學習中學數學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對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有什麼意義和作用

教師在教學數學時首先最主要的是端正自己的心態,
如同思政教育一樣,
數學也有一個思想陣營,
也是一種信仰,
如果立基不對,
何以教人,
就連自己都不理解數學的真正含義,
那該如何是好???
中學數學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的學習,
就是對教師立基的問題,
但這種研究目前的科學性,
可操作性,
也是良莠不齊,是個不斷摸索。
不斷前行的過程,
不過我對數學學習也有一些心得,
可以參考一下,
數學有靈魂,數字有三十六變,你知道嗎?
數學是很玄幻的東西,他有一個活的靈魂,
這個靈魂賜予了數學生命,
我們在學習數學時,總是死記硬背,
這是錯誤的,
數學就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他是成長、變化、發展的,
是需要我們來認識的,
來培養感情的,
只有我們和數學作為好朋友,
我們才能讀懂數學。
那麼數字也有三十六般變化,
你知道嗎?
數字中有整數、分數、小數、根數、根分數、實數、虛數、正數、負數、復數、指數、質數、合數、自然數、奇數、偶數等等成百上千種,那他們之間是可以無限變化、互相轉換的,你知道么?
數學就是這樣關於數、形以及他們之間變化關系的一門具有活的靈魂的生命體,而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千變萬化的,是一種活生生的靈魂體存在,我們該如何把握和認識呢?
下面看一個例子:
我教你如何讀懂數學,如何認識數學這個人。
例:
有人問:
兩個正整數除法可能會得出循環節為9的小數嗎?
例如0.1999……,0.2599999……之類的
有人說:
完全不可能。
因為有一道著名數學題,0.9999......是恆等於1的,有很多種證明方法,那麼0.1999......=0.2,0.2599999......=0.26,所以不會出現9的循環。
還有人說:
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也就是說不可能有循環節為 9 的小數。
拿 0.1999…… 來說,令其等於 X
則 10X=1.999……
所以,10X-X=1.999…… - 0.1999……=1.8
即 9X=1.8
所以,X=0.2
也就是說,循環節為9的話,就進一位,比如:
0.999……=1
0.1999……=0.2
0.25999……=0.26
但也有人說:
會的。
因為0.19999……就是0.2,0.2599999……就是0.26;而0.2=1/5,即1和5的除法;0.26=13/50,即13和50的除法。
以0.1999999……為例:
設0.19999999……=x,則1.9999999……=10x,那麼10x-x=1.8,解得x=1.8/9=0.2=1/5;
以0.2599999……為例:
設0.25999……=x,則25.999……=100x,那麼100x-x=25.74,解得x=25.74/99=13/50.
所有的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都可以寫在分數的形式,即兩個整數的除法的形式,他們都叫有理數。只有無限不循環小數才不能寫成分數的形式,他們叫無理數。
再舉一個例子,如0.292929……:
設0.292929……=x,則29.2929……=100x,那麼100x-x=29,解得x=29/99.
那麼究竟什麼是對的呢?
因為九九歸一,
就是循環數最大的一個,
相當於一個非循環節,
也就是九九歸一
0.1=十分之一
······················
0.9=十分之九
0.111111111·····=九分之一
·························
0.8888888888····=九分之八
0.99999999·····=九分之九=1;不是循環小數,
所以是九九歸一,
0.0111111111······=九十分之一
····························
0.088888888·······=九十分之八
0.099999999=九十分之九=十分之一=0.1不再是循環小數,
所以是九九歸一
循環小數可以幻化成整數或者非循環小數。
所以我想是可能也是不可能。
因為數學是活的,
數學是一種哲學思維的存在,
是沒有絕對的是與不是的,
是要辯證看待的。
可能是因為他存在著一種形式上的可能,
是由整數或者分數轉化而來的,
本質上是整數或者分數。
不可能是因為他的存在的細分,
已經不再是循環小數,
所以數學是非常玄妙的東西,
數可以變成形,
形可以變成數,
不同的數也可以互相轉換,
數是不在運動變化和發展的,
這就是數學的靈魂。
文一博士數學基礎知識補充:
有限小數:有限個數的小數。
純循環小數:循環節從小數第一位。
混循環小數:循環節不是第一位。

2. 小學美術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可以做怎樣的課題研究

小學美術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可以做怎樣的課題研究

課前精心備課,選擇合適的教學過程。一堂課成功與否,與課前准備工作的好與壞有直接關系。教師應做好充分准備。如查閱各類信息資料、儲備豐富的相關知識,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准備合適的教學手段和用具,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增強應變能力,積累處理學生生成問題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等。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教師主動參與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設計,創造性地整合、加工、運用教材,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教學學生學習、發展情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3.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的小學數學是國家級的期刊嗎

華羅庚 (2004-02-06) 華羅庚(1910-1985)中國現代數學家,是新中國數學研究事業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 1958年華羅庚開始研究把優選法和統籌學應用於工農業生產。他全心全意投入到數學普及工作中去,義無反顧地幹了近20年,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從大興安嶺到珠江兩岸,從東海之濱到天山南北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曾到過二十多個工礦企業深入生產第一線傳授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優選法和統籌學的推廣與傳播十幾年來從一個車間、一個村莊迅速傳遍了全中國。1964年寫出《統籌方法平話》和《統籌方法平話及其補充》。1967年著有《優選法》和《優選法平話》。 《統籌方法平話》和《優選法平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方法使得婦孺都能明白、掌握應用,取得了增加生產、提高質量、降低消耗的效果。華羅庚被譽為「人民的數學家」。這期間,他還與王元教授合作開展了近代數論方法在近似分析上的應用的研究,所取得的結果被稱為「華-王方法」。並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寫出了《優選法平台及其補充》和《統籌法平話及補充》兩本科普讀物,深受廣大中國工人的歡迎。 他精闢地總結了這些年來從事普及數學方法工作的經驗,他提出並解決了普及數學方法的目的、內容及方法。也就是他所說的」三條原則」,即(1)為誰?(2)什麼技術?(3)如何推廣? 華羅庚教授在數學領域的研究工作既廣泛又具有開創性,發表論文150多篇,著作10本。198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並於北京科學會堂隆重舉行了贈書儀式。 華羅庚還根據中國實情與國際潮流,倡導應用數學與計算機研製。他身體力行,親自去二十七個省市普及應用數學方法長達二十年之久,為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一期間,他千方百計地探索著數學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途徑,在"大哉數學之為用"一文中,他從各個方面,精闢地闡述了數學的用途,他又以非常通俗的語言,在總標題為"數學的用場"的一系列小品文中,介紹了一些有用的數學方法,登在"人民日報上",他精闢地總結了從事普及數學方法工作的經驗,他提出並解決了普及數學方法的目的,內容及方法,華羅庚同志也是我國最早把數學理論研究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華羅庚被譽為人民的數學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 陳景潤 (2004-02-06) 福建福州人,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解析數論方面的研究,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國際領先的成果。50年代對高斯圓內格點、球內格點、塔里問題與華林問題作了重要改進。60年代以來對篩法及其有關重要問題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5月證明了命題「1+2」,將200多年來人們未能解決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大大推進了一步。這一結果被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其後又對此作了改進,將最小素數從原有的80推進到16,深受稱贊。 陳景潤是世界著名解析數論學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對高斯圓內格點問題、球內格點問題、塔里問題與華林問題的以往結果,作出了重要改進。60年代後,他又對篩法及其有關重要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於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他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徵引。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 ·威爾(A Weil)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陳景潤於1978年和1982年兩次收到國際數學家大會請他作45分鍾報告的邀請。這是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他所取得的成績,他所贏得的殊榮,為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樹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幟,輝映三山五嶽,召喚著億萬的青少年奮發向前。 陳景潤共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 高斯 (2004-02-05) 高斯(1777-1855),高斯是德國數學家 ,也是科學家,他和牛頓、阿基米德,被譽為有史以來的三大數學家。高斯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在歷史上影響之大, 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頓、歐拉並列,有「數學王子」之稱。 他幼年時就表現出超人的數學天才。1795年進入格丁根大學學習。第二年他就發現正十七邊形的尺規作圖法。並給出可用尺規作出的正多邊形的條件,解決了歐幾里得以來懸而未決的問題。 高斯的數學研究幾乎遍及所有領域,在數論、代數學、非歐幾何、復變函數和微分幾何等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還把數學應用於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和磁學的研究,發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高理的數論研究 總結 在《算術研究》(1801)中,這本書奠定了近代數論的基礎,它不僅是數論方面的劃時代之作,也是數學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著作之一。高斯對代數學的重要貢獻是證明了代數基本定理,他的存在性證明開創了數學研究的新途徑。高斯在1816年左右就得到非歐幾何的原理。他還深入研究復變函數,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發現了著名的柯西積分定理。他還發現橢圓函數的雙周期性,但這些工作在他生前都沒發表出來。1828年高斯出版了《關於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空間曲面的微分幾何學,並提出內蘊曲面理論。高斯的曲面理論後來由黎曼發展。 高斯一生共發表155篇論文,他對待學問十分嚴謹,只是把他自己認為是十分成熟的作品發表出來。其著作還有《地磁概念》和《論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和斥力的普遍定律》等。 高斯最出名的故事就是他十歲時,小學老師出了一道算術難題:「計算1+2+3…+100=?」。 這可難為初學算術的學生,但是高斯卻在幾秒後將答案解了出來,他利用算術級數(等差級數)的對稱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術級數和的過程一樣,把數目一對對的湊在一起:1+100,2+ 99,3+98,……49+52,50+51 而這樣的組合有50組,所以答案很快的就可以求出是: 101×50=5050。 1801年高斯有機會戲劇性地施展他的優勢的計算技巧。那年的元旦,有一個後來被證認為小行星並被命名為穀神星的天體被發現當時它好像在向太陽靠近,天文學家雖然有40天的時間可以觀察它,但還不能計算出它的軌道。高斯只作了3次觀測就提出了一種計算軌道參數的方法,而且達到的精確度使得天文學家在1801年末和1802年初能夠毫無困難地再確定穀神星的位置。高斯在這一計算方法中用到了他大約在1794年創造的最小二乘法(一種可從特定計算得到最小的方差和中求出最佳估值的方法在天文學中這一成就立即得到公認。他在《天體運動理論》中敘述的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適應現代計算機的要求。高斯在小行星」智神星」方面也獲得類似的成功。 由於高斯在數學、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和物理學中的傑出研究成果,他被選為許多科學院和學術團體的成員。「數學之王」的稱號是對他一生恰如其分的贊頌。

4. 從小學到高中所有的教材版本有哪些呢,誰有比較完整的羅列嗎

[教材研究]人教版新課程小學語文教材課文目錄大全
[教材研究]人教新課標版初中語文教材課文總目錄
[教材研究]人教新課標版高中語文課文總目錄
[教材研究]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文總目錄
[教材研究]北師大版初中語文課文總目錄
[教材研究]冀教版(河大版)小學語文新課標教課文目錄
[教材研究]冀教版(河大版)初中語文新課標教課文目錄
[教材研究]魯教版初中語文新教材目錄大全
[教材研究]魯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目錄
[教材研究]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課文目錄大全
[教材研究]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課文目錄大全
[教材研究]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課文目錄大全
[教材研究]西師大版新課標小學語文1-3年級課文目錄
[教材研究]語文版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教材課文目錄大全

[教材研究]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課文原文(全冊)內容電子版
語文出版社初中語文教材目錄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目錄(全六冊)
(滬教版)二期課改初中語文教材目錄(「五四」學制)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目錄(全六冊)
冀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目錄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課文目錄
(滬教版)初中語文課文目錄(S版)
(滬教版)初中語文課文目錄(H版)
(鄂教版)初中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目錄
(北師大版)初中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目錄
(魯教版)初中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目錄
人教版與蘇教版初中語文新教材的比較
沿海版與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之比較
初中語文十種地方教材概覽

5. 對《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這門課程的心得體會1000字作文

寫作思路:可以談論溝通層面的問問題技巧,也可以談論問題的價值性,而這又是問題的另外一個層面。如果你通通雜糅在一起寫,恐怕花一天的時間都寫不完。這時候你就要找准切入點,定下標題,才能穩穩地隨著標題的引導順利展開論述。

正文: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敢於發表自己個性化的見解。

試想,在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不再是過去面目可憎的「權威者」,加之興趣的激發,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能不愛學嗎?由愛學轉為會學,會學更愛學,從而真正走到了教學中的良性循環。

作為我們這一代人,從小接受著傳統的應試教育,深受其害。教師的「一言堂」、搖頭晃腦的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教材和課堂,扼殺了多少兒童對知識的嚮往。現在,我已為人師,難道還要讓我的學生也有同樣的遭遇嗎?作為教師,首先就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和選擇,是課程改革倡導的新觀念。

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被動接受式的學習,嚴重束縛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讓新觀念、新方法走進小學語文課堂,應是教學改革的核心,也是我們的必然選擇。那麼,在語文教學中應體現哪些新的教學觀念呢?

語文教學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現代教學過程。

體現在教學實踐中的民主性包括兩層含義:

一是教師的角色發生改變,由教學的中心和主宰變為服務於學生發展的地位,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教學變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富有創造性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教學應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

二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作用在於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中要給學生研究、發現、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重視展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研究和發現的成果。要注意開啟學生的內心世界,課堂上不要有這樣或那樣的清規戒律,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形式和內容,善於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和體驗,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教學的民主性是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語文教學的開放性是指開發和利用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語文教學的大課堂。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

教學的開放性應體現在:

一是學習空間的開放。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會生活、圖書館、網際網路等也應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

二是學習內容的開放。要打破封閉的學科知識體系,學生和教師都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對教材的內容可根據實際進行改換、增刪,使學生從豐富的教學資源中獲取語文知識。語文教學應注重課程的整合,有機滲透數學、音樂、美術、自然等方面的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帶給我們的僅僅是理念上的認識,理論上的指導,要真正地落實到實踐中還需要我們每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認真領悟,不斷反思摸索。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大門,用汗水耕耘教育這方聖土。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帶給我們的僅僅是理念上的認識,理論上的指導,要真正的落實到實踐中還需要我們每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認真領悟,不斷反思摸索。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大門,用汗水耕耘教育這方聖土。

6. 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的地址在哪裡

我遇到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的「數學黑洞」。我在教學中遇到需要9步才得到答案6174。回
(選用數字答3、5、8、0)
河南濟源克井衛傳梅

7. 談談研究小學數學課程標准與教材對於小學生的意義

「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歷來是小學教師培養的重要課程。我國從1999年開始正式設立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本科層次的小學教師。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開設需要在原來以師范學校為主的小學教師培養體系的基礎上,建構一套新的適應本科專業學生學習需要的課程體系,然而在十多年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的實踐中,不同院校的培養方案差異很大,就小學數學學科而言,從原有中等師范學校的「小學數學教材教法」發展為「小學數學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等不同的課程。這導致小學教師培養缺乏系統性、規范性等問題。教育部於2011年頒布的《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中規定了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結構與課程設置建議。其中明確開設「學科課程標准與教材研究」和「學科教學設計」模塊,根據這一標准,「小學數學課程與教材研究」成為小學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

8.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小學數學教科書修訂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具體可以去看一下人教網,專門就新課程標准教科書修訂做解說。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的教育教學理念、內容和要求,特別是本次課程標准修訂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
從2001年實施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到目前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修訂稿)》,經過10年的探索和實驗,人們不斷思考和探索數學教育與數學課程問題,形成了許多新的認識。這些新觀點將推進數學課程與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新修訂的課程標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變化,一個是在理念上的變化:對數學及其功能做了重新闡述,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的「四基」,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出培養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等10個核心概念。二是在內容的選擇上,根據10年實驗和廣泛徵求意見與建議的結果,在具體內容的安排做了適當調整,三個學段的內容都有所增刪。例如,在第一、二學段中的統計與概率內容有所減少,有些內容移到第三學段。
本套實驗教材的編寫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的基本理念和內容目標為具體依據,本次課程標准修訂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將作為此次教材修訂的最重要的依據。
2.實驗教材10年實驗研究和使用經驗的總結成果。
2001年6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試點階段,此時本套教材的主要研究編寫者正在開展「十五」課題「新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隨著本套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在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的部分市、縣進行實驗,上述「十五」課題的子課題——「新基礎教育小學數學課程教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同期展開。
「新基礎教育小學數學課程教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課題研究於2001年1月正式啟動,以本套教材的主要研究編寫者為核心成員的課題組,組織了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的17位省級小學數學教研員參與了課題研究。並以8個國家級實驗區、4個志願參加的實驗區以及由河南省部分學校組成的河南實驗點為基本單位開展實驗研究。實驗研究圍繞著使用新教材這一核心載體,展開了數學教育教學新觀念的建立,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探索、學生學業評價方式改革、教師教研活動的創新,教師專業成長途徑的探索,等等涉及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多方面的研究。從2001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間,課題組和各實驗區的研究工作在各地教師和教研員的積極參與下,順利的完成了課題研究的大部分實驗工作,並於2007年9月完成了課題的總結,形成課題成果集《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教材實驗與課題研究並行7年,獲得了豐富的關於教材使用、數學教學、學生數學能力、數學素養發展等多方面的經驗成果和觀點,這些將成為此次教材修訂的重要的依據。
3.近年來社會各界對實驗教材提出的意見和修改建議。
本套實驗教材使用的時間長、范圍大,我們採用了兩種途徑收集教材實驗的資料數據。一種途徑是針對所確定的實驗樣本定期、系統地收集教材實驗信息,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深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使用的資料收集方法包括問卷調查、教師和專家訪談、課堂觀察、測驗等。另一種途徑是針對所有教材使用地區,大面積地、不定期地收集教材實驗信息,收集信息的方法更加多樣靈活;使用的資料收集方法包括實驗區回訪、召開教師和教研人員的座談會、聽課、培訓交流、讀者來信,等等。對於通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關於實驗教材的意見與建議,我們進行了分類、歸納整理,並逐條進行了分析研究。
社會各界對實驗教材提出的意見和修改建議將成為此次教材修訂的重要的依據。
4.實驗教材的編寫者、研究人員多年來的專題研究的成果。
近年來,本套教材的主要研究編寫者進行了多項課題研究,為教材的修訂做了許多基礎工作,這些專題研究的成果將成為此次教材修訂的必要依據。主要科研項目有:
(1)國內外教材的比較研究。
① 從2006年開始,本套實驗教材的研究編寫者參與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新課改後各類教材特點的比較研究」的其子課題——新課改後各類小學數學教材特點的比較研究」的研究,課題通過對我國當前使用面較廣的三套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在體現新理念、目標、內容、結構等方面進行比較系統的比較研究,總結本套實驗教材的優點和不足,為本套實驗教材的修訂完善提供依據。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完成,正在結題之中。
② 從2009年開始,本套實驗教材的主要研究編寫者參與了 「各科教材橫向縱向銜接研究」,該課題重點研究和處理各科教材橫向縱向銜接問題。例如,各科教材與生活的聯系問題;各科教材中探究活動的設計問題;強調學科體系與關照學生經驗、學習心理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研究目標是,通過審視教材,發現橫向縱向銜接上存在的疏漏,在教材修訂時加以完善。
③ 本套實驗教材的主要研究編寫者從2008年開始進行了中外教材的比較研究。研究者收集了目前可以找到的美國、日本、新加坡教材和我國的台灣、香港地區的較新版本的多套教材進行研究。分別對各套教材在教材結構、內容選擇、呈現方式、欄目設置、滲透思想、敘述風格、對學習和教學的指導等各方面進行歸納和提煉,分析了特色和優勢。
(2)針對本套實驗教材初次研製時,未能深入研究或是當時尚有爭議的問題等疑難問題的攻關研究。即關於「解決問題」的研究;關於估算教學安排的研究。例如,關於解決問題的研究。在收集、分析對教材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重新領會課程標准關於「解決問題」的理念,利用國內外教材比較研究的成果,研究並提出教材中落實「解決問題」課程目標的處理方案,徵求部分一線教師和各個層次教研員的意見,部分內容設計送到學校去試教,等等,在反復研討修改的基礎上確定教材修訂方案。
(3)實驗教材修訂研究。在上述各項研究的基礎上,對有關實驗教材的所有問題因素進行評估,對每一問題或主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研討,之後提出對整套教材的修訂方案和對每冊教材的具體修訂方案。

9. 新教材疑難問題研究與解決(小學語文)作業題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提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麼?這四大理念的邏輯層次是怎樣的?

答:(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盡可能夠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言語課程的變革和發展。

語文課程的四大理念呈現出以下的邏輯層次:語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前提是「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策略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保障是「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2、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的主要特色有哪些?

答:(一)內容與編排:圍繞重點或專題組織教材內容,整合語文學習活動

例如,一年級上冊開始部分,教學的重點是學好漢語拼音。教材圍繞學習和鞏固漢語拼音,在突出這一重點的同時,把學拼音、認少量漢字、發展語言有機結合起來。具體地說,每一課大多包括學拼音、識字學詞和讀兒歌三個部分。像漢語拼音第4課,漢語拼音是學習聲母dtnl和單韻母相拼。除了安排認讀聲母和練習拼讀音節,還安排了一幅情境圖:小馬馱著一袋米走在路上,米袋漏了,小兔趕過來告訴了小馬。出現標注漢語拼音的詞語「馬、兔、大米、土地」。這幾個詞語既起到鞏固拼音、引導識字(本課要求認識大、米、土、地、馬五個字)的作用,又能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引發想像,發展語言。本課還安排了一首兒歌,朗朗上口,極富情趣,讀一讀,可以收到鞏固拼音、陶冶情操的效果,甚至學生會在無意之中增識漢字。這樣編排漢語拼音教材,既保證了學習拼音這一重點,又整合進認字、進步的閱讀和口語表達,增加了趣味性,使兒童一入學就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二)識字、寫字:利用漢字特點,遵循識字規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識字和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如何利用漢字特點,遵循識字規律,採取兒童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加快認字速度,提高寫字質量,以便使小學生盡早進入利用漢字閱讀的階段,是我們在實驗教材中要著力解決的一個問題。

(三)教材編排,精心構建導學系統,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

根據年段學習目標和兒童認知特點,構建導學系統,強化語文本體,引導發現語文學習規律,形成「導學」特色。

(四)突出語文本體,加強語文實踐能力,綜合性學習的編排由隱到顯,由小到大,富有新意。

3、識字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識字能力?

識字能力是指學生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從而能夠不依靠教師, 獨立識字,即具有自學漢字的能力。具體地說,識字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運用漢語拼音讀准字音的能力;運用漢字的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及構字規律,分析字形結構,辨清字形,牢記字形的能力;能夠藉助字典,或通過教材上下文,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字義的能力。

學生有了識字能力,就能主動地去識字,去閱讀,而通過自己動腦筋學會的字,印象深刻,容易鞏固。這樣,識字的速度和質量就會迅速提高,同時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怎樣培養識字能力呢?

培養識字能力,首先要端正識字教學的指導思想,使識字教學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到能力培養上來。

其次,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嚴格進行識字基本功的訓練。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習慣,如課前預習,勤查字典,仔細觀察,比較分辨,鞏固積累,善於運用等習慣。

再次,要循序漸進地提出要求,逐步落實。教師要掌握整個中小學階段識字要求與識字能力訓練的系統,並且切實地落實到每一個階段的具體教學中去。

從剛入學開始,教師就應該著眼於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要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教給學生識字方法,讓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去識字。具體地說,要做好下列工作:

1.熟練地掌握識字的兩套工具

第一套工具———漢語拼音。這是學習字音的工具。還要讓學生掌握多音字、同音字、音近字的特點。多音字必須據詞定音;同音字要認清字形,通過組詞來區別字義;音近字首先要認真比較讀音,找出字音不同的地方,也要通過組詞來區別字義。

第二套工具———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這是學習字形的工具。要讓學生掌握分析記憶字形的方法。

隨著識字的增多,應充分利用熟悉的結構單位或熟字來分析和記憶字形。

2.培養學生自己理解字義的能力

字義,確切地說應該是詞義。通常培養學生自己理解字義的途徑是有以下幾種。

(1)組詞造句。常用字,特別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通過組詞造句,很容易理解它的意義。構詞能力強的字,還可以擴詞,既理解了字義,又豐富了詞彙。

(2)聯繫上下文。學生學習生字,應該養成這樣一種習慣:每學一個生字,要讀讀課文中出現生字的句子,想一想是什麼意思;難的字詞,還得多讀幾遍,仔細想一下。兒童生活中不熟悉的字詞,如虛詞,更需結合上下文去理解。

(3)查字典。這種能力,是歷年來的《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准反復強調的。初學時,教師應加強指導,特別要使學生掌握怎樣結合課文來選取字義,怎樣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字義。學生能夠經常查字典,經常聯系課文詞語選取注釋,認真鑽研上下文確定詞義,自己理解詞義的能力就會逐步形成。
4、什麼是朗讀?朗讀的類型有哪些?怎樣朗讀好一篇課文?

朗讀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閱讀活動,是眼、口、耳、腦並用的心智活動,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發音規范的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活動。它要求朗讀者在極短的時間內運用各種感官活動對語言文字進行辨音、認形、釋義,及時地對文章中字詞的重音,句子的停連、語速、語調、節奏等作出判斷,並用有聲的語言生動形象地把語句、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志趣以及意境、精神表達出來。因此,朗讀是十分復雜的心理活動。它能發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是最重要、最經常的閱讀訓練,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

朗讀的類型包括:1.感知性朗讀。感知是閱讀理解的基礎,是一切閱讀能力培養的起點。閱讀中的感知是讀者通過視覺感官接觸文字載體,並把受到的條件刺激傳導給大腦分析器,再現文字載體所聯系的客觀事物,從而了解眾多信息的心理過程。閱讀感知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語感的強弱。語感是在朗讀和默讀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而朗讀對於語感的生成有著特殊的功效。在感知性的朗讀中,要加強對語言文字信息的迅速而有效的反映能力的培養。2.理解性朗讀。閱讀理解能力是閱讀能力中的核心部分,其實質是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把握文章由形式到內容的真諦,包括文章的內容、結構、主旨、表現方法等等。這主要是指在文章分析過程中的朗讀,比如配合理解段意、品詞品句的朗讀等。這種朗讀,應要求學生邊讀邊想,善於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3.想像性朗讀。閱讀想像能力是指讀者在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語詞提供的間接表象重新綜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想像有助於豐富感知的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把握文章的內在意蘊,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在朗讀教學中,不僅要訓練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再造形象,還要讓他們結合自己的內心體驗,結合生活積累進行創造性的想像。4.記憶性朗讀。朗讀在語言的內化和積累方面也有特殊的作用。一般認為,通過朗讀背誦比通過默讀背誦效果要好,這與朗讀時多種感官的參與有關。「熟讀成誦」,這是行之有效的背誦方法。但一般教師都把朗讀作為機械記憶的一種手段,而未把記憶性的朗讀作為一項訓練內容。因此,學生在練習背誦過程中關注的是記憶而不是朗讀,朗讀變成了「念經」。我們要提倡以良好的朗讀形式來背誦,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又能使學生不但背下了語言,而且「背下」了豐富的思想感情。5.感受性朗讀。閱讀不僅伴隨著認識活動,還伴隨著情感活動。在閱讀過程中,人們總是用整個心靈去感知,去理解,去與作者取得共鳴,不但眼到,口到,而且心到。領會文章的情感要靠分析,更要靠感受。朗讀是體驗文章情感的重要手段。在朗讀教學中,應要求學生有所感而讀,在讀中有所感。6.表達性朗讀。朗讀和默讀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默讀只管吸收,而朗讀既要有吸收,還有要表達。表達性的朗讀,一般在理解之後進行。須要注意的是,學生表達性的朗讀之前,一定要有一個 准備、試讀的過程,「倉促上陣」不會有好的效果。

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每篇課文或每段課文的內容以及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確定朗讀的基調。每篇課文所表達的意思情感不同,朗讀的基調也就不同。有的語調要高昂歡快,有的語調要低沉緩慢。朗讀一篇課文以哪一種語調作為基調,要引導學生在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後才能確定。所以,訓練學生朗讀篇章,首先要指導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意,明確朗讀基調。如《桂林山水》、《草原》等課文描寫的是祖國壯麗多姿的山河,表達的是作者熱愛祖國的情感,就要以激揚歡快的基調去朗讀。而像《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描寫的是億萬人民聚集長安街為總理靈車送行的悲壯而動人的情景,朗讀此文就要以低沉悲哀的語調作為朗讀基調。就一篇文章來講,每段的朗讀基調是不同的。《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第二段,描述了總理的靈車到來時,隨著靈車的「緩緩」移動,人們悲痛的感情在不斷加深。人們的感情在不斷地變化,朗讀的速度、節奏、語氣也要隨之改變。在句子的語氣、語速、節奏方面,可結合文章中句子所表達的不同意思、情感,分析判斷哪些句子該讀得高亢歡樂,哪些句子該讀得低沉悲傷,哪些句子該讀得激烈流暢,哪些句子該讀得舒緩委婉,哪些句子該讀得親切柔和,哪些句子該讀得嚴肅激憤。可見,有感情地朗讀就是要根據內容掌控好語言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教師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學生掌握了技巧,讀起文章來才能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才能讀出感情,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達到朗讀訓練的目的。

5、「新課標」特別提倡學生在習作中自由表達,那麼自由表達的指導策略有哪些?

口語交際的聽說過程是一個不斷接收和表達的過程,由「創設情境」到「自由表達」的過程,也就是學生「接收理解———內化語言———外化表達」的過程;要讓學生敢於自由表達,樂於自由表達,善於自由表達,教師應該注意以下三點:第一,氛圍的和諧性。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從興趣、情感的激發入手。因此,課堂上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那種至高無上的架子,要與學生一起討論,交流,建立平等、民主、信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理解和尊重學生思維與語言的表達方式,要正視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掃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只有營造這種和諧的交際氛圍,才能真正解放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表現欲,讓學生敢於、樂於與人交際。第二,交際的互動性。眾所周知,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傾聽,聽懂對方的交流信息,抓住對方交流信息的要點,還要適時接話,談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因此,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是語言信息的往來交互,語言信息呈雙向或多向互動傳遞狀態。口語交際正是在雙向或多向互動中實現語言信息的溝通和交流的。我們應該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中想說,會說,善說。第三,能力的綜合性。不少教師把口語交際能力狹隘地理解為「聽的能力」與「說的能力」,這有損於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口語交際能力的綜合性。口語交際能力語的構成因素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非智力因素,如交際的興趣、情趣,交際的儀態、習慣等;一類是智力因素,如臨場應變所表現出來的思維的敏捷性,表情達意所表現出來的語言組合的快速性和語言表達的准確性。口語交際能力的綜合性決定了口語交際課的教學目標是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