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縣域經濟成績單貼吧
⑴ 江蘇鹽城哪個縣發展的好一點
東台市已經連續十多年躋身縣域經濟百強,另外大豐市有機會超越東台,建湖縣也不錯,去年首次登上全國縣域經濟百強。
⑵ 全國各省市區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情況(排位)
全國各省市區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表
省市區 競爭力數 四屆排序 前三屆排序 競爭力等級分布 競爭力動態分布
三屆 二屆 一屆 A B C D E F G H I J 相對穩定 上升 注意
上海 1945 1 1 1 1 1 1
天津 1851 2 2 2 2 3 3
北京 1831 3 3 4 3 1 1 2
江蘇 1819 4 4 3 4 35 12 1 5 51 2
山東 1717 5 6 5 5 33 33 17 4 3 1 88 3
浙江 1697 6 5 6 6 34 6 6 4 2 5 1 56 2
遼寧 1394 7 7 9 13 7 8 8 9 3 5 3 1 40 3 1
河南 1356 8 8 10 9 12 17 20 20 25 13 1 1 1 92 4 14
廣東 1352 9 9 7 8 17 6 11 9 7 10 4 2 1 1 67 1
重慶 1347 10 11 12 11 3 5 5 4 2 3 1 1 1 25
福建 1341 11 10 8 7 12 7 11 8 6 4 4 6 58
湖北 1236 12 12 11 10 7 13 10 7 3 6 8 9 1 57 7
吉林 1232 13 14 14 17 4 7 4 4 7 7 4 3 1 36 1 4
河北 1204 14 16 15 14 13 21 18 14 22 20 12 10 6 121 14 1
安徽 1198 15 13 13 12 4 13 16 15 5 5 2 1 54 7
湖南 1148 16 15 16 15 3 14 15 12 15 4 7 12 5 1 84 3 1
海南 1008 17 17 17 16 2 2 3 1 1 2 3 2 12 1 3
內蒙古 964 18 21 22 22 1 4 6 7 18 14 13 12 5 47 29 4
黑龍江 931 19 18 19 19 4 4 3 9 8 7 12 10 3 6 55 11
江西 917 20 20 20 20 5 4 8 14 17 12 16 3 1 77 2 1
廣西 888 21 19 18 18 4 8 10 10 8 11 11 9 5 43 9 24
四川 823 22 22 21 21 5 14 11 13 7 15 19 11 11 32 132 4 2
山西 780 23 23 26 27 1 2 9 10 10 12 10 17 15 10 56 35 5
寧夏 702 24 27 25 28 1 3 2 2 2 3 8 3 2
貴州 641 25 25 28 24 3 3 4 4 9 13 11 23 8 65 7 6
新疆 638 26 26 24 25 2 4 4 6 2 6 11 11 20 19 66 10 9
陝西 619 27 28 27 26 1 3 5 6 14 7 13 21 13 66 11 6
雲南 611 28 24 23 23 2 2 6 6 5 6 20 20 28 22 113 1 3
甘肅 447 29 29 29 29 1 2 1 5 12 12 15 22 61 6 3
青海 356 30 30 30 30 1 1 4 5 12 16 29 4 6
西藏 193 31 31 31 31 1 1 2 3 14 51 55 13 4
*1、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等級由強到弱劃分十個等級,即由A級到J級;2、競爭力動態是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的排位在本屆和上屆評價中的動態變化,分上升、相對穩定、注意三中情況。
⑶ 09年中國縣域經濟競爭力排名。
2009全國百強縣(市)排名 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7月25日,2009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交流年會在湖南省長沙縣召開,會上,發布了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報告。2009全國百強縣排名名單揭曉
第九屆中國中部百強縣(市)在中部六省中分布是:山西省16個、安徽省11個、江西省10個、河南省40個、湖北省11個、湖南省17個。
中部百強縣(市)前10名分別是:湖南長沙縣、河南鞏義市、(河南偃師市、新鄭市、滎陽市、新密市、禹州市、登封市)、山西孝義市、湖南瀏陽市、山西河津市、湖南寧鄉縣、江西南昌縣、江西貴溪市、湖南望城縣。其中河南偃師市、新鄭市、滎陽市、新密市、禹州市、登封市地理位置相連的六個縣級市作為「區域經濟強縣統籌發展組團」並列中部第三位。
新進中部百強縣(市)有7個,分別是山西長治縣、山陰縣、沁源縣、河南臨潁縣、江西分宜縣、湖南常寧市、湖南漣源市。有關數據顯示:山西省和江西省的中部百強縣數量有所增加,湖北省的中部百強縣數量有所減少,其他三省的中部百強縣數量變化不大。
百強縣名單如何出爐
——專訪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劉福剛
記者 周小華
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是對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的大檢閱。此次共排出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什麼是全國縣域經濟強縣?百強縣名單是如何出爐的,為此本報記者昨日專訪了負責此次排名的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劉福剛。
全國2001個縣域經濟單位參與競爭
記者:此次共有多少家全國縣域經濟單位參與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
劉福剛:參加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的縣域經濟單位不包括縣級市轄區,共有2001個(2008年底),其中縣級市367個、縣1462個、自治縣117個、旗49個、自治旗3個、特區2個、林區1個。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強縣包括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西部百強縣、中部百強縣和東北十強縣,共有310個。
百強佔全國縣級行政單位的10.84%
記者:全國縣域經濟強縣的總量規模在全國經濟中格局怎樣?
劉福剛:全國縣域經濟強縣的總量規模是:數量佔全國縣級行政單位的10.84%;縣域總面積約108.61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陸地面積的11.31%;人口約為22047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6.60%;地區生產總值約為67638億,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2.5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約為3500億,佔全國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12.22%。全國縣域經濟強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632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657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14680元,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0.42%、138.00%、93.02%。
基本競爭力採用核心數據進行評價
記者:縣域經濟科學發展評價從哪幾個方面進行?
劉福剛: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工作開始於2000年,現已完成九屆。採用縣域經濟公開性、綜合性、可比性、客觀可行性的核心數據進行評價。評價的特點是「公開、客觀、可比」,評價堅持的原則是「三不原則」(不收費、不發證、不授牌)。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報告在有關單位和專家學者的支持下,以公開資料為基礎,經資料的對比、核實、甄別得以完成。
縣域經濟科學發展評價是從「城鄉、區域統籌」、「強縣富民一致性」和「科學發展環境」等三方面來開展的。為貫徹科學發展觀,結合城市群和區域發展一體化規律,進行「區域經濟強縣統籌發展組團」研究。就是在某一區域內,地理位置相連、經濟總量或縣域相對富裕程度相當、經濟發展方式相近的幾個經濟強縣組成的集合。「縣域相對富裕程度」評價是以「居民收入水平」為基礎,結合消費、儲蓄、公共服務和公共財政等方面來開展反映富裕程度的測評工作。相對富裕程度為全國的區域統籌發展工作提供參照尺度。
百強縣排序格局變化大
新進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8個;中部崛起16個;全國十強縣中江蘇省佔7席
本報訊 (記者 周小華)昨日在長沙縣召開的2009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交流年會上,發布了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報告,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名單新鮮出爐。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劉福剛指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已成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生力軍。
百強縣(市)江蘇省最多
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在18個省(市、區)有分布,具體是:河北5個,山西2個,內蒙古2個,遼寧5個,吉林1個,黑龍江1個,上海1個,江蘇27個,浙江26個,福建8個,江西2個,山東26個,河南8個,湖南4個,廣東2個,四川1個,陝西2個,新疆1個。江蘇省百強縣數量最多。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前10名分別是:(江蘇江陰市、崑山市、張家港市、常熟市)、江蘇吳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蘇太倉市、浙江紹興縣、江蘇宜興市、福建晉江市、浙江義烏市、廣東增城市、浙江餘姚市。其中江蘇江陰市、崑山市、張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連的四個縣級市作為「區域經濟強縣統籌發展組團」並列第一名,廣東增城市首次進入前十強。新進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有8個:河南永城市、湖南望城縣、吉林延吉市、江蘇句容市、江蘇邳州市、江西貴溪市、山東博興縣、陝西靖邊縣。
全國百強縣格局悄然改變
在全國百強縣中,江蘇、浙江、山東三省占的比例最大。江蘇縣域經濟規模大,百強縣大而強,全國十強縣中佔有7席。
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排序變化比較大,全國百強縣格局悄然改變。老牌百強縣出現分化,一部分已經成為中心城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部分發展相對較慢,退出了百強縣行列。廣東省百強縣數目歷史上曾達到15個之多,後來有6個改成市轄區,有7個退出百強縣。
在新興百強縣中,江蘇省百強縣由蘇南向蘇北「北上」;山東省百強縣由膠東半島向魯中「西進」;中西部地區具有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的強縣迅速崛起,現在中部地區已經崛起16個全國百強縣,西部地區已大開發出6個全國百強縣;全國百強縣的格局正在改變。
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
排序 縣域經濟單位
1 江蘇江陰市
1 江蘇崑山市
1 江蘇張家港市
1 江蘇常熟市
2 江蘇吳江市
3 浙江慈溪市
4 江蘇太倉市
5 浙江紹興縣
6 江蘇宜興市
7 福建晉江市
8 浙江義烏市
9 廣東增城市
10 浙江餘姚市
11 山東龍口市
12 山東榮成市
13 浙江諸暨市
14 山東文登市
15 浙江溫嶺市
16 浙江樂清市
17 山東鄒城市
18 江蘇丹陽市
19 山東即墨市
19 山東膠州市
19 山東膠南市
20 福建福清市
21 浙江瑞安市
22 山東滕州市
23 山東鄒平縣
24 河北遷安市
25 山東新泰市
26 山東壽光市
27 遼寧瓦房店市
28 山東萊州市
29 福建惠安縣
30 浙江富陽市
31 江蘇通州市
31 江蘇海門市
31 江蘇啟東市
32 遼寧海城市
33 四川雙流縣
34 湖南長沙縣
35 山東諸城市
36 山東章丘市
37 內蒙古准格爾旗
38 新疆庫爾勒市
39 河南鞏義市
40 浙江上虞市
41 福建石獅市
42 河北任丘市
43 山東平度市
44 山東招遠市
45 江蘇溧陽市
46 浙江海寧市
46 浙江桐鄉市
46 浙江平湖市
46 浙江長興縣
46 浙江德清縣
46 浙江嘉善縣
46 浙江海鹽縣
47 江蘇泰興市
48 山東肥城市
49 福建南安市
50 浙江玉環縣
51 河北武安市
52 山東兗州市
53 河北遵化市
54 內蒙古伊金霍洛旗
55 江蘇江都市
56 上海崇明縣
57 山東乳山市
58 浙江臨海市
59 陝西神木縣
60 遼寧普蘭店市
61 江蘇靖江市
62 福建長樂市
63 山東蓬萊市
64 浙江永康市
65 河南偃師市
65 河南新鄭市
65 河南滎陽市
65 河南新密市
65 河南禹州市
65 河南登封市
66 浙江寧海縣
67 遼寧庄河市
68 山東萊西市
69 江蘇金壇市
70 浙江象山縣
71 山西孝義市
72 江蘇如皋市
72 江蘇東台市
72 江蘇海安縣
72 江蘇如東縣
72 江蘇興化市
72 江蘇姜堰市
72 江蘇大豐市
73 山東廣饒縣
74 湖南瀏陽市
75 山西河津市
76 遼寧大石橋市
77 福建龍海市
78 江蘇銅山縣
79 浙江奉化市
80 浙江東陽市
81 山東青州市
82 浙江臨安市
83 山東高密市
84 湖南寧鄉縣
85 山東桓台縣
86 河北三河市
87 福建安溪縣
88 江西南昌縣
89 黑龍江肇東市
90 江蘇儀征市
91 江蘇邳州市
92 廣東博羅縣
93 陝西靖邊縣
94 江蘇句容市
95 山東博興縣
96 江西貴溪市
97 浙江嵊州市
98 吉林延吉市
99 湖南望城縣
100 河南永城市
⑷ 江蘇哪裡好,有發展前途的
當然是蘇南五市了 縣級市有: 崑山 是中國大陸經濟實力最強的縣級市,而且 交通便捷、教育發達、國際化程度高 。她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與上海市之間;北至東北與常熟市、太倉市兩市相連,東至東南與上海嘉定、青浦兩區接壤,西與吳江、蘇州市交界,南部水鄉名鎮周庄與浙江相通。總面積927.7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60萬,其中戶籍人口76萬。 宜興 ,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躍上600億元新台階,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5億元,比上年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350.5億元,比上年增長12.7%;第三產業增加值228億元,比上年增長15.4%。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達56386元,比上年增長13.5%,按年末人民幣匯率折算,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達到8250美元。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達48100元,比上年增長13.6%,按年末人民幣匯率折算,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達到7038美元。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蟬聯全國第七名。 江蘇 溧陽 ,人傑地靈,山清水秀。一座有著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新市, 擁有三省交界的區位優勢,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欣欣向榮的產業基礎,周到優越的服務環境,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投資創業,安居生活的一方樂土。 農業發達,主產稻穀、小麥等各種糧食,還盛產茶葉,水芹和板栗。工業則以生產絲綢而聞名。多次名列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 。 在福布斯 「2007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 」 中排名前 50. 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0.03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完成財政收入54.07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9.62億元,分別增長22.3%和20.7%。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151元,分別增長13.8%和14.2%。 2000年8月,中國第一家"不從零開始"的肯德基加盟店在常州溧陽授權轉交
⑸ 江蘇寶應在全國縣域經濟排名是多少還有當地3大產業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怎麼樣
不高哦 寶應在江蘇屬於貧困縣 和高郵有的一拼 農業一般 工業去掉寶勝就是個殼子 服務業還行 因為寶應人好享受 有個錢就花掉
⑹ 連雲港灌雲縣經濟怎麼樣 基礎建設什麼的還好吧 那邊警察待遇呢
我是灌雲縣人,窮死的地方,蘇北,警察很窮,07年畢業,現在3600一月,房價4500左右
⑺ 蘇北縣域經濟排名謝謝哦
2009年江蘇縣市經濟排名
排名 縣市 人均GDP(元)人均財政(元)
1 崑山市 253623 46377
2 張家港市 160473
3 江陰市 142780 18108
4 太倉市 130388 29659
5 常熟市 122066 17839
6 吳江市 107884
7 揚中市 73774 10913
8 宜興市 63208 9756
9 丹陽市 59643 7500
10 靖江市 54753 10425
11 金壇市 53704 7678
12 溧陽市 46915 8568
13 高淳縣 47506 3919
14 溧水縣 46823 5768
15 海門市 41748 5136
16 儀征市 38605
17 江都市 37383 4673
18 通州區 35165 4201
19 句容市 35000 5000
20 姜堰市 33690 5080
21 大豐市 33151
22 海安縣 32359
23 啟東市 32069 3914
24 如東縣 28756 3696
25 泰興市 27982 4269
26 東台市 27217 4039
27 高郵市 25393 3204
28 建湖縣 25375 3288
29 銅山縣 24618 4041
30 如皋市 23448 3586
31 洪澤縣 22280 3813
32 金湖縣 21251 3243
33 射陽縣 21064 2362
34 沛縣 20339 2576
35 興化市 19742 2652
36 盱眙縣 19324 2007
37 寶應縣 18568
38 響水縣 17458 2400
39 贛榆縣 16296 2333
40 阜寧縣 16226 2075
41 邳州市 16025 2919
42 新沂市 15152 2545
43 灌南縣
44 濱海縣 14206 2083
45 泗洪縣 13333 1983
46 東海縣 13032 2209
47 泗陽縣 12931 1448
48 漣水縣 12621 1553
49 沭陽縣 12586 1877
50 灌雲縣 11048 2381
51 豐縣 10909 1750
52 睢寧縣 10385 1336
樓主想要的數據在上面了,蘇北的自己排名吧,呵呵
⑻ j江蘇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有哪些
我腫么知道?
⑼ 江蘇沭陽經濟在江蘇蘇北排名
沭陽是江蘇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縣(市),論人均GDP排名靠後(人多啊,不下200萬),論GDP總量在蘇北還是在前幾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