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單的百分等級是什麼意思
A. 什麼是百分等級
1、此表列出了500棗900分,各分數與該分數以下考生占考生總數比
例的對應關系。表中T欄表回示常模量表分答數十位以上分數值,橫向0、1……9
欄表明對應於該行(即十位以上分數所在的行)分數的個位數值。表內的數值
即對應的百分比。因此,凡500分以上的分數則可直接在表中查出該分數以
下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比例。如:某一考生的語文成績為726分,那麼先在
表中T欄縱向查720,再向橫向查6,這兩數在表中交叉處的數0.98808998,
說明在該語文學科考生中,低於726分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98.808998%。
2、凡不足500分的分數,先用1000減去該分數再查表,用1減去查表所得的
比例數,所得的差即為該分數以下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比例。如:某一考生
數學成績為453分,那麼,1000-
453=547分,查表得比例數為0.68080002,然後1-0.68080002=0.31919998,
即該數學科考生中,低於453分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31.919998%。
B. 高考 標准分百分等級對照表上的0~9代表什麼意思啊
1、此表列出了500棗900分,各分數與該分數以下考生占考生總數比
例的對應回關系。表中T欄表答示常模量表分數十位以上分數值,橫向0、1……9
欄表明對應於該行(即十位以上分數所在的行)分數的個位數值。表內的數值
即對應的百分比。因此,凡500分以上的分數則可直接在表中查出該分數以
下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比例。如:某一考生的語文成績為726分,那麼先在
表中T欄縱向查720,再向橫向查6,這兩數在表中交叉處的數0.98808998,
說明在該語文學科考生中,低於726分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98.808998%。
2、凡不足500分的分數,先用1000減去該分數再查表,用1減去查表所得的
比例數,所得的差即為該分數以下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比例。如:某一考生
數學成績為453分,那麼,1000-
453=547分,查表得比例數為0.68080002,然後1-0.68080002=0.31919998,
即該數學科考生中,低於453分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31.919998%。
C. 高考的標准分數是多少
目前只有海南省高考仍實行標准分。
前海南省高考實行「3+3」的科目設置,成績以單科標准分和綜合標准分的形式公布。標准分是由原始分推導而來、反映考生在所屬類別團體(理工類、文史類)中的位置分,位置越靠前,標准分越高。
具體換算的過程為:每個單科,按照原始分對全省同一類別團體的考生進行排名,每名考生都有一個對應的位置,算出每個原始分以下的考生人數占團體考生總數的百分比,即百分等級。再由每個原始分的百分等級在《高考標准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中查出它所對應的分數。
例如,2013年海南省文史類(含藝術類)考生人數21555人,某考生的語文卷面成績排全省第五十名,高於全省21505名考生,那麼該考生的百分等級為21505÷21555=0.99768035,在對照表中對應的標准分為783分。
「當考生人數足夠多、試題能夠反映考生的水平時,全體考生成績分布會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鍾形曲線,也稱正態分布曲線。標准分制度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定出來的。」省考試局普招處的工作人員表示,「按正態分布原理,規定標准分在100分—900分之間,並將中間位置的分數設定為500分,也就是卷面成績高於半數考生,標准分為500分。」
每名考生的單科標准分換算出來後,將乘以相應的科目權重,語文、數學、英語的權重均為1.5,其他科目的權重均為1.0,得到的乘積再相加,就會得到該考生的標准分總和。然後,將所有考生的標准分總和從高到低排序,根據排位的百分比等級在「對照表」中找出對應的分數。這個分數就是考生的綜合標准分。
此外,基礎會考各科成績不進行標准分轉換,按各科卷面成績之和的10%計入高考投檔成績。綜合標准分加上基礎會考成績的10%,就是高考的最終成績。
D. 高考成績的綜合分是標准分么
好多人對標准分很費解,特搜集資料供參考
標准分 :考生在接受測驗後,按照評分標准對其作答反應直接評出來的分數,叫原始分。原始分反映 了考生答對題目的個數,或作答正確的程度。但是,原始分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考生間差異 狀況,不能刻劃出考生相互比較後所處的地位,也不能說明考生在其他等值測試上應獲得什 么樣的分值。
導出分是在原始分的基礎上,按一定的規則推導出來的,其目的就是進一步解決原始分所沒 有解決的問題,或者說,就是為了更好、更科學地解釋分數的含義,進行分數的組合,實現 分數的等值化。這種把原始分數轉化為導出分的過程,稱作分數轉換。導出分的種類有很多 ,最常用的是百分等級和標准分數。
標准分是一種由原始分推導出來的相對地位量數,它是用來說明原始分在所屬的那批分數中 的相對位置的。求法如下:
Z=X-X-/S
式中,X為原始分數,X-為原始分的平均數,S為原始分的標准差。
Z分數是以一批分數的平均數作為參照點,以標准差作為單位表示距離的。它由正負號和絕 對數值兩部分組成,正負號說明原始分是大於還是小於平均數,絕對數值說明原始分距離平 均分數的遠近程度。一批分數全部轉換成Z分數後,它們的整個分布形態並沒有發生改變。Z 分數准確地刻劃了一個分數在一批分數中的相對位置,但是,由於Z分數有負值,常帶有小 數,不易被人理解和應用。因此人們在Z分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轉換,從而發展起了一系列其 他形式的標准分。轉換通式為:
Z′=αZ+β
式中,Z′為其他形式的標准分,α是轉換方程的斜率,β是轉換方程的截距。
我國普通高校全國招生統一考試所使用的標准分,就是用剛才介紹的方法進行轉換的。
即:
T=500+100Z
公式中取500為平均分,100為標准差
(4)標准分制度的內容
建立標准分制度一般應由以下環節構成:①各省仍按以往的方法組織評分,然後合成每個考 生的各科原始分,並且統計各科的每個分數上的考生人數。②國家教委考試中心在部分省級 考試機構的配合下進行當年與往年的分數等值。
國家教委考試中心確定原始分數與標准分數的轉換關系, 各省考試機構根據轉換關系,得出省級常模量表分數。(各省在轉換時,可以根據分數分布 具體情況有些微調)③各省考試機構公布省級常模量表分數。(原始分不公布)
高考標准分數制度由常模量表分數(包括全國常模和省常模)、等值量表分數組成。具體講: 常模量表分數反映一次考試考生成績在考生總體中的位置,分數值與這一位置有關。由於高 考是全國統一考試,分省進行錄取,所以標准分數轉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把全國考生做為 一個總體進行分數轉換,另一種是把每個省的考生做為一個總體進行分數轉換,這樣建立的 常模量表分數能夠准確地刻劃考生成績在總體中的位置,使不同學科的成績能夠進行比較, 但還不能以此進行逐年的比較。為了彌補這種不足,就需要等值量表分數來完善。
(5)標准分數的理解和使用
常模轉換分數是根據高考的目的,按照正態分布的原理,把原始分數轉換成標准分數。這種 標准分數的平均分為500,標准差為100,每一常模轉換分數都與該分數以下的考生數與考生 總數的比例有確定的對應關系。
如某考生物理高考成績為690分,我們就可以查高考標准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得出該考生 以下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比例。查表690分對應的比例為097127998(即97127998%),若該生為去年某省理工類考生,去年理工類考生數為9724人,則他超過9445人,比他分數高的考生約有279人(演算法:9724×(1-097127998)),這樣我們很容易看出考生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較精確地刻劃了考生在團體中的水平。另外,再次強調考生的各科成績和綜合分都是用常模量表分數來表示的,各科成績相加不等於綜合分。綜合分是根據各科標准分進行合成,然後按常模量表分數轉換方法得到的。請大家不要與原始總分混淆,也不要誤認為綜合分是各科標准分的平均分。
E. 高考算分方法是怎樣的800分以上和單科成績是什麼意思
800分以上,表示他的成績要排在大概%的考生之上。
能考到這個成績是很厲害的。
不過07年開始後,作為最後一個採用標准分計算高考成績的廣東省也改為用原始分計算了。
```````````````````````````````````````````````````````````````````
用Excel 2002方便地把原始分轉化為標准分
http://www.ezit.com.cn/art/1410/20050124/207733_1.html
原始分與標准分
1.原始分的缺點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普通高考的分數報告制度為原始分制度:一位考生某門高考課程的原始分,是他在該課程試卷上按評分標准所評得的卷面分數,其本質是答對率。高考成績通知單是報告該生的各科原始分和由各科原始分累加而得的原始分總分。
從教育測量學觀點看,原始分制度的缺點主要有:原始分制度沒有揭示考生成績在考生團體成績中的位置;由於各科命題難度不同,導致各科原始分之間不能直接比較,造成分數解釋上的困難;各科原始分相加不合理。由於各科試卷難易的不同,試卷易(難)的學科得分易(難),可知各科中的每1分的分值是不等的,把各科分值不等的原始分累加得到總分,正如把各種不同幣制的錢直接相加是不合理的。
2.標准分制度更科學
標准分制度是根據教育測量學理論建立的一套有關分數報告、分數解釋和分數使用的制度。它向考生報告各科標准分及百分等級,報告總分(改稱綜合分)的標准分、百分等級。各科標准分及百分等級獲得方法是:
(1)把考生各科的原始分在全省考生所屬類別團體(如理工類、文史類)中從高到低排序;
(2)算出每一個原始分以下的考生占團體考生總數的百分比,即百分等級;
(3)由每個原始分的百分等級查正態分布表,找出它在正態分布表中對應的正態分數;
(4)按正態分數給出標准分:如果正態分數是正態分布的平均值,則報告該原始分的標准分為500分,如果正態分數比正態分布的平均值大1個標准差,則報告該原始分的標准分為600分,比平均值小1個標准差,則其標准分為400分。一般地,正態分數距離正態分布平均值±X個標准差時,其標准分為500±100X分,按正態分布原理,規定標准分在100~900分之間;
(5)考生的綜合分是反映每位考生各科綜合水平的指標,它的獲得方法是把考生各科的標准分相加後,按其和的大小從高到低排序,和上述方法一樣確定其百分等級和標准分。
標准分制度有以下幾個特點:
(1)標准分的大小,既表明考生水平的高低,也表明該生在考生團體中的位置的高低,考生可據綜合分的百分等級對照錄取率知道自己是否上各批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可錄取到哪類學校;
(2)各科標准分都表示考生各科在同一團體中的位置,故可據標准分大小直接比較考生的各科成績水平,同時還能據標准分對各中學進行該年的高考成績評價;
(3)各科標准分的參照點(超過50%考生得500分)和單位(1個標准差為100分)一樣,具有可加性。這就克服了原始分的缺陷。
F. 請問高考總分的標准分是怎麼算的
高考標准化與分數換算
http://e.qq.com 2005年 03月 08日 天利考試信息網
第 1 2 頁
(3)什麼叫標准分
考生在接受測驗後,按照評分標准對其作答反應直接評出來的分數,叫原始分。原始分反映 了考生答對題目的個數,或作答正確的程度。但是,原始分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考生間差異 狀況,不能刻劃出考生相互比較後所處的地位,也不能說明考生在其他等值測試上應獲得什 么樣的分值。
導出分是在原始分的基礎上,按一定的規則推導出來的,其目的就是進一步解決原始分所沒 有解決的問題,或者說,就是為了更好、更科學地解釋分數的含義,進行分數的組合,實現 分數的等值化。這種把原始分數轉化為導出分的過程,稱作分數轉換。導出分的種類有很多 ,最常用的是百分等級和標准分數。
標准分是一種由原始分推導出來的相對地位量數,它是用來說明原始分在所屬的那批分數中 的相對位置的。求法如下:
Z=X-X-/S
式中,X為原始分數,X-為原始分的平均數,S為原始分的標准差。
Z分數是以一批分數的平均數作為參照點,以標准差作為單位表示距離的。它由正負號和絕 對數值兩部分組成,正負號說明原始分是大於還是小於平均數,絕對數值說明原始分距離平 均分數的遠近程度。一批分數全部轉換成Z分數後,它們的整個分布形態並沒有發生改變。Z 分數准確地刻劃了一個分數在一批分數中的相對位置,但是,由於Z分數有負值,常帶有小 數,不易被人理解和應用。因此人們在Z分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轉換,從而發展起了一系列其 他形式的標准分。轉換通式為:
Z′=αZ+β
式中,Z′為其他形式的標准分,α是轉換方程的斜率,β是轉換方程的截距。
我國普通高校全國招生統一考試所使用的標准分,就是用剛才介紹的方法進行轉換的。
即:
T=500+100Z
公式中取500為平均分,100為標准差
(4)標准分制度的內容
建立標准分制度一般應由以下環節構成:①各省仍按以往的方法組織評分,然後合成每個考 生的各科原始分,並且統計各科的每個分數上的考生人數。②國家教委考試中心在部分省級 考試機構的配合下進行當年與往年的分數等值。
國家教委考試中心確定原始分數與標准分數的轉換關系, 各省考試機構根據轉換關系,得出省級常模量表分數。(各省在轉換時,可以根據分數分布 具體情況有些微調)③各省考試機構公布省級常模量表分數。(原始分不公布)
高考標准分數制度由常模量表分數(包括全國常模和省常模)、等值量表分數組成。具體講: 常模量表分數反映一次考試考生成績在考生總體中的位置,分數值與這一位置有關。由於高 考是全國統一考試,分省進行錄取,所以標准分數轉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把全國考生做為 一個總體進行分數轉換,另一種是把每個省的考生做為一個總體進行分數轉換,這樣建立的 常模量表分數能夠准確地刻劃考生成績在總體中的位置,使不同學科的成績能夠進行比較, 但還不能以此進行逐年的比較。為了彌補這種不足,就需要等值量表分數來完善。
(5)標准分數的理解和使用
常模轉換分數是根據高考的目的,按照正態分布的原理,把原始分數轉換成標准分數。這種 標准分數的平均分為500,標准差為100,每一常模轉換分數都與該分數以下的考生數與考生 總數的比例有確定的對應關系。
如某考生物理高考成績為690分,我們就可以查高考標准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得出該考生 以下的考生占考生總數的比例。查表690分對應的比例為097127998(即97127998%),若該生為去年某省理工類考生,去年理工類考生數為9724人,則他超過9445人,比他分數高的考生約有279人(演算法:9724×(1-097127998)),這樣我們很容易看出考生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較精確地刻劃了考生在團體中的水平。另外,再次強調考生的各科成績和綜合分都是用常模量表分數來表示的,各科成績相加不等於綜合分。綜合分是根據各科標准分進行合成,然後按常模量表分數轉換方法得到的。請大家不要與原始總分混淆,也不要誤認為綜合分是各科標准分的平均分。
在使用原始分的省份,考生得知自己的各科分數和總分後,就要用各類學校錄取分數線來衡 量自己的成績是上何類分數線,進而估計自己大概能上哪一類學校。但是在估計中,由於不 能知道自己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所以往往盲目性很大。
使用標准分數以後,考生很容易得知自己的總成績和各科成績所處的位置,然後根據各類學 校錄取分數線在常模分數量表的位置,進而可以比較准確地估計和預測自己能上哪一類學校 ,把握有多大。
標准分轉換以後,考試機構在高考後送到考生手上的和在檔案中存放的是這樣的成績單:
考號 姓名 語文 數學 外語 物理 理綜 綜合分
10050516 張華 592 598 642 581 619 636
百分等級 821 837 922 791 883 913 成績通知單的含義是:
張華的綜合分為636,百分等級為913,則可知張華在全省理工類考生中的位置,即有91. 3%的考生成績比張華成績低。學科成績的含義與之相同。因為各學科成績具有同樣的參照點 ,所以我們還可以對各學科之間進行比較。這樣我們不難看出,張華的外語較好,物理較差 。又如,某理工類考生綜合分為695分,對應的百分等級為974,當年理工類考生總數為110285人,在該生以上大約有2822人,而當年理工類本科錄取分數線為633人,對應的百分等級為908,則上線人數約為10120人,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為658分,除掉多投檔的人數實際能錄5240人(即6228÷12=5240)。從以上情況分析,該生估計可能被重點大學錄取。但是,我們也應知道錄取新生既要看綜合分的高低,還要考查相關學科的成績,另外重要的一點要看考生所報志願學校的生源情況,考生在所報學校考生中的位置以及思想表現、身體狀況、高中畢業會考成績等情況。
(6)原始分轉換成標准分後的分數順序知:各科原始分轉換為標准分,每科成績的排列順序 不發生變化,即原始分高的標准分也高,原始分低的標准分也低,原始分相同的轉換後標准 分也相同。但綜合分的前後順序與原始總分的前後順序相比有一些變化。從總體上說原始總 分與綜合分一致性程度很高,雖然變動的范圍不大,但由於高校是「按總分劃線錄取的」, 人們自然會問:哪些考生不影響錄取,哪些考生影響錄取?綜合分這種前後次序的變動是否合理?
①高分段和低分段的考生。由於次序變化幅度很小,所以不管按哪種辦法計算總分,不影響 其是否錄取。也就是這說,優秀考生不管按什麼辦法算總分都會錄取,差生不管按什麼辦法 算總分,都不會被錄取。
②對總分處於最低錄取線邊緣的考生,由於原始分數算總分與標准分數算總分的方法不同, 兩種總分排序前後不同的幅度雖然不大,也會有少數考生出現錄取受到影響的情況,有的考 生原始分總分未上線,但轉換為標准分後上線了;有的考生原始分總分上線了,但轉換為標 准分後卻沒有上線。但總的來說,這種錄取受影響的情況所佔考生的比例很小。
在原始分總分合成中,各科在總分中的權重是一種自然形成的結果。各科在總分中的權重取 決於各科分數分布的標准差的大小,標准差大(即考生分數分布比較分散,分數距離拉得比較大),在總分中的權重就大,反之標准差小,在總分中的權重就小。也就是說在原始分中標准差大的,在總分累計中作用大,而標准差小的在總分中起作用小,這就使各科在錄取中應有的權重就不能體現出來。顯然,這種原始分累加計算總分是不合理的。使用標准分後,各科原始分轉換為平均分為500分,標准差為100分的標准分,各科分數就有共同的參照點,也有相同的單位,統一到同一「量尺」上的分數。這樣的各科標准分合成轉換為綜合分,保證了各科在總分中的權重,因此是合理的,上述少數學生錄取與否因轉化為標准綜合分後受到影響是正常的、合理的、科學的,這正是標准化制度克服原始分制度的缺點而顯示其優越性的結
G. 成績單中百分位的含義是什麼
我的理解是,成績單中百分位的含義是指在所有參加考試的學生中,你成版績的排名情況。比權如你成績的百分位是80,就表示你的成績在所有成績中有20%學生成績比你高,而有80%學生的成績落後於你。這是一種相對比較的方法。
H. 高考成績單里的百分等級是幹啥的
這是實質,你大概是佔百分之多少這個樣子?
I. 高考成績單中的位次是什麼意思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績和考生人數總和後的綜合排序;
(內2)高考分數最高的考生位次為1;容
(3)相同分數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適用於各省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類(如理工類、文史類)進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藝術類、體
育類招生等類別不適合用位次方法進行參考;
(6)位次主要有省市位次、區縣位次和學校位次,在做參考的時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和區縣位次為主;
(7)文史類考生按照文科位次進行排序,理工類考生按照理科位次進行排序。
J. 會考成績分ABCD四等,ABCD是什麼意思,分別考多少分才能達到四個等級掛科成績單有問題嗎
ABCD指的是學業水平考試等級。
以等級呈現成績的一般分為五個等級,位次由高到低為A、B、C、D、E。原則上各省(區、市)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依次為:A等級15%,B等級30%,C等級30%,D、E等級共25%。D、E等級為不合格,具體比例由各省(區、市)根據基本教學質量要求和命題情況等確定。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沒有分數對應。
(10)高考成績單的百分等級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通稱「高中會考」。是為了進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建設,推動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實施和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結合各省普通高中教育發展實際,在認真調研論證、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組織相應的考試。
其中各省市制定相關政策、要求不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課程標准、考試規定是國家制定的,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考試覆蓋全部14個學科,其中9科省級統一組織考試、其餘科目考試的要求是全省統一的;考試科目可以6選3、7選3等。為了淡化分數,成績分為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