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興義市成績單
『壹』 貴州省興義市普安縣有哪幾個鄉鎮
截至2019年7月,貴州省興義市普安縣有10個鄉鎮,其中包括個鄉和8個鎮。
2個鄉分別為:白沙鄉、高棉鄉;
8個鎮分別為:龍吟鎮、江西坡鎮、地瓜鎮、青山鎮、樓下鎮、興中鎮、新店鎮、羅漢鎮。
普安縣位於貴州省西南部,東接晴隆、南鄰興仁、興義,西靠盤縣,北連水城、六枝。
縣人民政府駐地距貴州省人民政府駐地貴陽198千米(滬昆高速公路里程227千米);距黔西南州人民政府駐地興義79千米(晴興高速公路、汕昆高速公路里程112.7千米);距雲南省人民政府駐地昆明238千米(滬昆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里程289千米)。
全縣國土面積145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76萬公頃。
(1)貴州省興義市成績單擴展閱讀:
普安縣的行政區劃沿革:
1949年12月,普安縣人民解放委員會正式成立,駐地盤水鎮,設置5個行政區,區下設2鎮、9鄉。
1950年3月,普安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將原來的5個行政區改成3個行政區。
1952年7月,興仁專區改稱興義專區,普安縣隨之改隸;1953年4月,普安縣劃為44個鄉鎮。
1956年7月,興義專區撤銷,普安縣改隸安順專區;同年,普安縣第一區更名地瓜區,第二區更名青山區,第三區更名興中區,第四區更名盤水區。
1958年12月,晴隆縣轄區全部並入普安縣,駐地盤水鎮。
1959年,實行人民公社化,全縣行政區劃為8個人民公社、71個管理區。
1961年8月,恢復晴隆縣,原晴隆縣管轄的區、鄉全部劃歸晴隆縣,普安縣劃為地瓜、青山、興中、盤水4個公社,下轄33個管理區。
1962年3月,撤銷大公社,復置4個行政區,將33個管理區調整規劃為22個公社。
1965年7月,恢復興義專區,普安縣劃歸興義專區管轄。
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普安縣人民委員會改稱謂為普安縣革命委員會,隸屬興義地區革命委員會。稱興義地區,普安縣隸屬興義地區管轄
1982年5月1日,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隸屬黔西南州管轄。
1984年4月,公社名稱全改為鄉,盤水鎮升格為區級鎮,7月撤銷罐子窯和青山2個公社。
1986年12月,行政區域劃分為4個區、1個區級鎮、34個鄉、2個鄉級鎮。
2007年9月,撤銷鄉鎮設置的44個管理區,將原來設置的167個村、3個社區和下設的1264個村民組整合為75個村、14個社區並下設1094個村民小組、169個居民小組。
2015年1月,撤銷8個鄉鎮,改置2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相應進行行政村、社區隸屬調整,總量不變。至此全縣轄2個街道、8個鎮和2個鄉。
『貳』 貴州省興義市雲南路小學二年四班成績
考試成績單。學校和老師在改完試卷後,會發給你們的不排除學校直接寄回家裡
『叄』 2018年貴州興義市五年級期末考試試題
貴州省興義市銘燁小學2018五年級插班生報名時間最直接是咨詢學校教務處。只要努力付出過,就會有收獲。
『肆』 貴州省興義黔興中學七年級期末考試排名次成績單
貴州省興義黔興中學七年級期末考試排名次成績單
成績單查詢
上你們學校的網站 ,
或者等老師通知成績。
一般成績是不對外公布的,
最方便的辦法是問一下老師。
『伍』 興義市則戎鄉中學期末考試成績單
豬場坪鄉中學七年級學生成績
『陸』 貴州省興義市有哪些縣
截至2016年,興義市轄8個街道辦事處,17個鎮,5個鄉,364個村、個社區。
興義市行政區劃
街道:桔山街道 坪東街道 豐都街道 木賈街道 下五屯街道
萬峰林街道 黃草街道 興泰街道
鎮:頂效鎮 烏沙鎮 敬南鎮 南盤江鎮 魯布格鎮
威舍鎮 鄭屯鎮 魯屯鎮 萬屯鎮 白碗窯鎮
清水河鎮 七舍鎮 倉更鎮 捧乍鎮 三江口鎮
馬嶺鎮 泥凼鎮
鄉:則戎鄉 雄武鄉 洛萬鄉 滄江鄉 豬場坪鄉
興義市簡稱「興」,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貴州省西南方向,是黔西南自治州首府,中國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的重要節點城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前沿地帶,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是貴州省第三大中心城市,黔西南政治、交通、文化、教育、經濟、商業中心,貴州精神的發源地。
2015年2月,國務院批復,實施《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興義屬革命老區,該政策的實施,為興義市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興義市被確立為黔桂滇區域合作中心城市,生態宜居城市、區域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旅遊度假目的地、新能源城市、現代服務業開放試驗區。
興義市素有「三省通衢」之稱,三省交匯,地理區位優越,東連本省安龍縣,西接雲南省曲靖市,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相連,北與本省普安縣、興仁縣、六盤水市盤縣連接,南盤江橫貫市境,萬峰湖環抱,歷來就是三省交匯區的商業集散地和通衢要塞。
興義市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氣候宜人 ,文化底蘊深厚,清代乾隆年間創辦了著名的筆山書院,辛亥革命後,興義涌現出王伯群、王文華、劉斐章、黃俊、劉顯世、劉顯潛、何應欽、王聘賢、吳數德等大批傑出人物。
『柒』 貴州省興義市有多少個縣
興義市無下轄縣。興義市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它是一個縣級市。
截至2019年,興義市現轄8個街道辦事處,13個鎮,5個鄉,143個村委會、45個社區居委會。(2017年不含義龍興義片區,馬嶺河以北3個村)。
1、街道
桔山街道 、坪東街道、豐都街道 、木賈街道、下五屯街道、萬峰林街道、黃草街道、興泰街道
2、鎮
威舍鎮(威舍開發區)、烏沙鎮、敬南鎮、南盤江鎮、魯布格鎮、清水河鎮(清水河開發區)、馬嶺鎮、泥凼鎮、白碗窯鎮、七舍鎮、倉更鎮、捧乍鎮、三江口鎮
3、鄉
則戎鄉、雄武鄉、洛萬鄉、滄江鄉、豬場坪鄉
(7)貴州省興義市成績單擴展閱讀
一、歷史沿革
三疊紀時期(2億年前),興義就有最古老的海面滑翔脊椎動物「興義飛魚」和爬行動物「貴州龍」等存在。境內發現舊石器時代的貓貓洞遺址就有古人類「興義人」繁衍生息。
戰國時期,興義屬夜郎國。
秦代設吏屬象郡。
西漢元鼎(公元前116-111年)年間司牂牁郡。
蜀漢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南部將李恢率軍「追奔逐北,南至盤江」,以功封漢興亭侯,始設漢興縣於今市境。
唐太宗貞觀六年(632年),設附唐縣於市境,為盤州治,系戎州都督府所轄之羈縻州。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雲南行省普安路總管府。
明代改隸四川布政司。永樂十一年始隸貴州。嘉慶二年(1797年),改南籠府為興義府,統轄盤江八屬。
嘉慶三年(1798年)置興義縣,改隸興義府、添巡檢分治捧乍。清宣統三年(1911年),轄貞豐州(今貞豐縣及望謨縣部分)、冊亨州(今冊亨縣)、普安縣(今普安)、新城縣(今興仁)、安南縣(今晴隆)、興義縣(今興義)和捧鮓巡檢(今興義捧鮓鎮)。
民國二年(1913年),興義縣為大縣,屬貴西道。六年(1917年),興義縣為郎岱審檢廳兼管。是年,貴西道署由安順遷畢節,興義縣仍屬貴西道。
1949年12月,興義解放。1950年,將民國時期所設保甲改為行政村組,全縣劃分為7個區,30鄉鎮、250村。 1951年11月,興仁專區黨、政、軍機關遷興義。轄10縣。1952年12月,設興義專區(興仁專區改興義專區,興義縣隸興義專區)。
1956年。將盤縣所屬阿衣鄉大部分劃歸興義縣,原屬安順專區的郎岱縣劃歸興義專區。同年7月,撤銷興義專區,興義縣隸屬安順專區。
1965年,復設興義專區,專署駐興義縣。將安順專區所屬興義縣、興仁縣、盤縣、普安(駐盤水鎮)、晴隆(駐蓮城鎮)5縣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謨、冊亨、安龍、貞豐4縣劃入興義專區。1965年11月,設盤縣特區。興義專區轄9縣、1特區。
1981年9月21日,撤銷興義地區,於1982年5月1日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原興義地區的行政區域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行政區域。自治州人民政府駐興義縣。
1987年11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興義撤縣建市。
1988年3月1日,正式成立興義市。
1992年興義將原10個區56個公社撤並建為26個鄉鎮、373個村。
2000年,興義市轄21個鎮、5個鄉。
2003年8月2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興義市黃草壩、坪東、下五屯、桔山4個鎮、設置黃草壩、坪東、下五屯、桔山4個街道。
2017年,興義市現轄8個街道辦事處,13個鎮,5個鄉,143個村委會、45個社區居委會。
二、自然地理
位於貴州省西南部、州西南部,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經104°51'-104°55',北緯24°38'-25°23',州內與安龍、興仁相鄰。
距貴州貴陽357公里,距雲南昆明362公里,距廣西南寧525公里,位於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圈的中心,地理區位優越,素有「三省通衢」之稱。轄區國土面積2915方公里。
興義市屬於低緯度高海拔地帶,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徵。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日照長。年平均氣溫14-19℃,降雨量1300-1600毫米,無霜期300天左右。
興義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巒起伏、河流縱橫,喀斯特地貌發育十分良好。喀斯特地形地貌佔71.5%,丘陵佔20.5%,平壩佔7.2%,村莊、河流佔0.8%。
『捌』 貴州省興義市晴隆縣第一小學成績單
•最近很多小學生再問自己的成績
•說明孩子們都是好孩子,關心自己的學習表現回
•為什麼我們不能及答時公布成績呢?
為什麼不及時滿足孩子們這么樸素的要求?•
問題到底出在那裡?•
『玖』 貴州興義市屬於哪個市
屬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興義市,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位於貴州省西南部、州西南部,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中心地帶,是貴州省四大主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地處東經104°51'-104°55',北緯24°38'-25°23'。
東與本省安龍縣接壤,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西林、隆林兩縣隔江相望,西與雲南省曲靖市的羅平、富源兩縣毗鄰,北與本省興仁縣,普安縣和六盤水市盤縣連接,南盤江橫貫市境,歷史上就是三省毗鄰地區的商業集散地和通衢要塞。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
興義市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距貴州貴陽357公里,距雲南昆明362公里,距廣西南寧525公里,位於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圈的中心,地理區位優越,素有「三省通衢」之稱。轄區國土面積2915方公里。
截至2019年6月,興義市現轄8個街道辦事處,13個鎮,5個鄉,143個村委會、45個社區居委會。(2017年不含義龍興義片區,馬嶺河以北3個村)。
(9)貴州省興義市成績單擴展閱讀
興義歷史沿革
三疊紀時期(2億年前),興義就有最古老的海面滑翔脊椎動物「興義飛魚」和爬行動物「貴州龍」等存在。境內發現舊石器時代的貓貓洞遺址就有古人類「興義人」繁衍生息。
戰國時期,興義屬夜郎國。秦代設吏屬象郡。西漢元鼎(公元前116-111年)年間司牂牁郡。蜀漢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南部將李恢率軍「追奔逐北,南至盤江」,以功封漢興亭侯,始設漢興縣於今市境。
唐太宗貞觀六年(632年),設附唐縣於市境,為盤州治,系戎州都督府所轄之羈縻州。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雲南行省普安路總管府。明代改隸四川布政司。永樂十一年始隸貴州。嘉慶二年(1797年),改南籠府為興義府,統轄盤江八屬。嘉慶三年(1798年)置興義縣,改隸興義府、添巡檢分治捧乍。
清宣統三年(1911年),轄貞豐州(今貞豐縣及望謨縣部分)、冊亨州(今冊亨縣)、普安縣(今普安)、新城縣(今興仁)、安南縣(今晴隆)、興義縣(今興義)和捧鮓巡檢(今興義捧鮓鎮)。
民國二年(1913年),興義縣為大縣,屬貴西道。六年(1917年),興義縣為郎岱審檢廳兼管。是年,貴西道署由安順遷畢節,興義縣仍屬貴西道。十二年(1923年)撤貴西道,興義縣直屬省公署。二十一年(1932年)3月,興義縣劃分為7區,7鄉、6鎮。
二十四年(1935年)12月裁撤捧乍分縣並入興義縣。二十五年(1936年)3月,全縣改劃為9區,56聯保、266保、2634甲。三十四年(1945年)裁撤區署,各鄉鎮直屬縣政府,全縣劃為2鎮、28鄉、251保、1988甲。
1949年12月,興義解放。1950年,將民國時期所設保甲改為行政村組,全縣劃分為7個區,30鄉鎮、250村。 1951年11月,興仁專區黨、政、軍機關遷興義。轄10縣。
1952年12月,設興義專區(興仁專區改興義專區,興義縣隸興義專區)。1956年。將盤縣所屬阿衣鄉大部分劃歸興義縣,原屬安順專區的郎岱縣劃歸興義專區。同年7月,撤銷興義專區,興義縣隸屬安順專區。
1965年,復設興義專區,專署駐興義縣。將安順專區所屬興義縣、興仁縣、盤縣、普安(駐盤水鎮)、晴隆(駐蓮城鎮)5縣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謨、冊亨、安龍、貞豐4縣劃入興義專區。
1965年11月,設盤縣特區。興義專區轄9縣、1特區。1970年,興義專區改稱興義地區。1981年9月21日,撤銷興義地區,於1982年5月1日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原興義地區的行政區域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行政區域。自治州人民政府駐興義縣。
1987年11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興義撤縣建市。1988年3月1日,正式成立興義市。1992年興義將原10個區56個公社撤並建為26個鄉鎮、373個村。2000年,興義市轄21個鎮、5個鄉。
2003年8月2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興義市黃草壩、坪東、下五屯、桔山4個鎮、設置黃草壩、坪東、下五屯、桔山4個街道。2017年,興義市現轄8個街道辦事處,13個鎮,5個鄉,143個村委會、45個社區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