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2018藝術成績
1. 2018中國戲曲崑曲章節目錄
這種主要是去戲曲的網站看看,搜一下就行了,應該沒有專門的章節目錄的吧 都是根據每個人的分法不一樣,可以去萬象資源網戲曲分類下的崑曲分類看下參考一下
2. 截止到2018年,中國戲劇梅花獎已經舉辦了多少屆
截止到2018年,中國戲劇梅花獎已舉辦28屆。
3. 中國「四大古典戲劇」是什麼
四大古典戲劇也稱四大古典戲曲,即:即王實甫的《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 。
《長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戲曲發展上的兩個高峰,在中國戲曲中也同樣具有很高的地位,與《西廂記》和《牡丹亭》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劇,一直深得廣大人民喜歡。
《長生殿》:《長生殿》取材於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戀愛故事。從帝妃之間產生了一點真情的那一刻,楊玉環為衛護自己與李隆基穩定的關系,她妒忌、偵審、吵鬧、百般邀寵;而作為天子的唐明皇則是「弛了朝綱,佔了情場」。
朝綱廢弛,又引起了野心家安祿山的叛亂和軍民的怨恨。在軍士嘩變的逼迫下,唐明皇在馬嵬坡賜死楊玉環。然而,馬嵬之變不是戲劇的結束。此後,洪升把情感的實現寄託到理想的天國。所以, 《長生殿》對李楊形象的塑造,贊揚針砭兼而有之。洪升筆下的情,包容著善與否兩個對立的方面,這是他和他的作品難以克服的矛盾。
《桃花扇》:桃花扇是侯方域、李香君定情之物。孔尚任以此記錄著男女主人公的沉浮命運,又用它勾連出形形色色的人物活動。戲從贈扇定情開始,侯李的愛情與當時復社反對鬮黨餘孽阮大鋮的斗爭糾纏在一起。楊龍友的幫襯和阮大鋮的妝奩促成了他們的結合。新娘比丈夫更看重名節,饋贈被退回,侯方域立即遭到忌恨。
一把纖巧的扇子,在孔尚任手中不僅串絡著紛亂的歷史人物與事件,並雄辯地展示出它們的破滅的必然性。在民族淪落、社稷傾圮的時代,作者把高尚的人格給予身為妓女的李香君,把一個孱弱的靈魂賦予了享有盛名的才子。而將最深沉的同情寄予在社會地位卑微的民間藝人身上。孔尚任藉助他們的口,抒發了對末世既臨的無可奈何、無可挽回的嘆息。
《西廂記》:戲劇性與抒情性的完美結合,使《西廂記》成為一部文學價值很高的作品,被視是古代劇的一個範本。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矛盾起伏跌宕。張生的熱烈執著、鶯鶯的含蓄蘊藉,紅娘的鋒利俏皮,都寫得活靈活現。
尤其是作者懷著民主思想刻劃的紅娘,以自已的聰明機智、潑辣爽朗,不但為鶯鶯張生穿針引線,傳書遞簡,而且在私情敗露的緊要關頭,不畏家法挺身而出,維護著他們的愛情。所以紅娘這個晶瑩亮麗的形象,在後世成了熱心撮合男女戀愛婚姻者的共名。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劇情是這樣的:福建南安太守杜寶的女兒杜麗娘到花園遊玩,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幽會。夢醒後她為相思所苦,傷情而死。三年後,柳夢梅去臨安應試,經過杜麗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畫像,和杜麗娘的鬼魂相會,並掘墓開棺,使杜麗娘起死回生,二人結為夫婦。但杜寶不承認他們的結合,直至柳夢梅中了狀元,由皇帝作主,事情才獲得圓滿解決。
(3)中國戲曲2018藝術成績擴展閱讀:
《長生殿》和《桃花扇》創作的年代背景大致是相同的,兩部戲所寫的都是真人真事,在劇情的組織安排上也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都是在一個宏大的背景下展開,描繪社會生活事件十分廣闊,就其中心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愛情與政治」。
王實甫《西廂記》實現有情人的愛之夢,文學價值很高,被視為古代劇的範本;湯顯祖用《牡丹亭》呼喚著一個人性解放的新時代,勇敢而自主地追求人性自由的女性,是此前戲劇乃至文學的婦女形象中從未出現過的。
不同之處在於兩部戲各有所側重,《長生殿》所著意表現的是自古罕有的「帝妃之戀」,在第一出《傳概》中,作者即言道:「借太真外傳譜新詞,情而已」;《桃花扇》則與之相反,《先聲》一出中:「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道明了作者的創作意圖。
雖然側重不同,但「愛情」這一主題在兩部戲中都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愛情」是他們表達創作意圖重要途徑之一。從兩部戲的愛情故事創作上來看,與才子佳人小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或者說可以說是才子佳人小說的翻版。
《長生殿》中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定情時,明皇送給貴妃金釵和鈿盒(第二出《定情》),這金釵與鈿盒作為他們的定情信物理一直貫穿了整部戲的始終;李、楊的愛情經過馬嵬的的生死訣別後,最終在天國「重圓」。
《桃花扇》也與之相似,侯方域與李香君定情時,送給李一把宮扇——即以後的桃花扇;在受到阮大鋮的迫害威脅時,侯方域不得不避難遠走;清軍攻入江南後,南明王朝滅亡,侯、李雙雙逃難,最後於白雲庵相會,在道士張瑤星的點醒下,兩人雙雙出家,撕掉作為他們愛情象徵的扇子(也就意味著與過去、與世俗愛情的絕裂)。
這與才子佳人的 「相愛——波折——重圓/悲劇」的模式是別無二致的,但為什麼《長生殿》和《桃花扇》能取得極大成功呢?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作品所表現的思想的深度,它們與普通的才子佳人小說的最大的差異也正在於此。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生活的時代背景決定了作品不可能像才子佳人小說一樣走向一個庸俗的「大團圓」 結局。
《長生殿》的男主人公是唐明皇李隆基,是一個國家最高統治者。馬嵬坡上,面對著生死訣別,作為帝王的他不可能像那平常的痴男怨女一樣選擇殉情。但他此時表現得「無語沉吟,意亂如麻」,「[忽抱旦哭介]貴妃,好教我難禁架」,感嘆到「堂堂天子貴,不及莫愁家」。對於一個皇帝而言,這其中滋味絕非普通的痴男怨女所能體會得到。
而造成這悲劇的一幕的原因是什麼呢?不錯,是安史之亂,但導致安史之亂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李、楊相愛本沒有錯,但他以帝王的身份「馳了朝綱,佔了情場」,結果給國家民族帶來了災難,這同樣也了導致他們愛情的悲劇。
在《桃花扇》中,政治因素既成就了侯、李愛情,同樣也結果了侯、李愛情。破家亡的沉痛的民族意識使他們猛醒,於是入山「學道」。
比較兩部戲可知,《長生殿》可歸結為是「愛情結果了愛情,最後又成就了愛情(由於李隆基的真情感動了上天,李、楊最後在天國『重圓』,並且生生世世永為夫妻)」;而《桃花扇》則是「政治成就了一段愛情,又了結了這一段愛情」。
《長生殿》固然以「重圓」結局,但李、楊也只能是在天國「重圓」,而且說李、楊「本系孔升真人、蓬萊仙子。偶因小譴,暫住人間。今謫限已滿,准天孫所奏,鑒爾情深,命居忉利天宮,永為夫婦」。天國究竟本來虛無,「恩與愛總成空」,作者洪升如此結尾,寄寓的是一種深層的悲劇意識。
《桃花扇》,以另一種完全不同於《長生殿》方式的結局,其中所蘊涵的悲劇意識同樣是深沉的。侯、李棄卻情緣,入山學道,結果又如何呢?「新歷數,順治朝」,明朝仍不可避免地覆亡,清軍照樣入主了中原,可見他們學道是於事無補的,而且「那些文士名人,都是識時務的俊傑,從三年前已出山了」。侯、李犧牲愛情換不來他們所期待的結果。
政治與愛情的糾葛不只僅僅是這兩部戲主題,在那個特定的年代裡,它更多的是作者對一個時代的思考,是對當時那個社會所潛藏的深層悲劇的思索。 「政治」不只是具體的國家政事,它已經上升為是「人」對家、對國的一種責任感,而「愛情」絕不僅僅只是男女之間的有史以來,它是作為「人」的一切情感。
4. 中國戲曲學院是985大學還是211大學
中國戲曲學院既不是985大學也不是211大學。
它是中國戲曲教育的最高學府,是中國戲曲高等教育體系的建立者,在國內戲曲教育領域學科最完備、培養體系最健全、優秀師資最集中、輸送人才最多、社會影響最大,作為中國戲曲高等教育的引領者和示範者,支撐了建國以來中國戲曲事業對高層次人才的基本需求,對中國戲曲事業的傳承與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中國唯一一所獨立建制的培養戲曲藝術高級專門人才的院校,中國戲曲學院對民族戲劇藝術,特別是國劇藝術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daxue.chazidian.com。學院目前設有京劇系、表演系、導演系、音樂系、戲曲文學系、舞台美術系、新媒體藝術系、國際文化交流系、基礎部、附中等10個教學單位,有「戲劇與影視學」、「音樂與舞蹈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藝術學理論」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15個本科專業和27個專業方向。戲劇戲曲學為北京市重點學科,並列入北京市文化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項目。京劇表演專業是學院的傳統優勢專業,也是國家和北京市兩級特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