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成績時間 » 2018疊滘龍船聖堂杯成績

2018疊滘龍船聖堂杯成績

發布時間: 2021-02-15 15:48:31

『壹』 明天佛山端午節哪裡有賽龍舟看幾點鍾

佛山五區賽龍舟指南,現在還有得看的,快去看看很熱鬧呢~
禪城

1.張槎街道第六屆龍舟賽
時間:6月30日
地點:汾江河張槎歐洲工業園C區堤段
亮點:張槎龍舟賽每年都會吸引數十支隊伍參加,賽事當天,張槎企業家、港澳同胞、鄉親父老大團聚,吃龍船飯,獨具特色。賽事不僅保持了八仙飄色(水上彩燈船)的表演,今年還新增大江彩龍表演以及大灣區友誼賽環節,邀請港澳同胞同台競技。
貼士:觀看人數較多,駕車前往的市民,要根據交警指示停放車輛。
2.南庄3人男子草艇賽
時間:6月18日
地點:南庄鎮湖涌村委會內河涌段
亮點:「扒草艇(湖涌)」已被列入佛山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當天,將有數十艘草艇水上飛馳約2小時,場面激烈。
貼士:位於涌羅村的榕樹綠道是最佳觀賽區,百年榕樹依水而生,綿延成綠道,視野開闊,既可遮陽又能擋風雨。
南海
1.桂城疊滘龍舟賽
時間:6月18日至21日
地點:疊北東勝、疊北潭頭、疊南聖堂、疊南茶基附近水道
亮點:疊滘龍舟賽分為四個賽區,東勝賽區水道呈S形,蜿蜒曲折;潭頭賽區水道呈C形,橋側彎位處有大木樁,加大出入彎難度;聖堂賽區水道呈L形,彎位處有石角;茶基賽區的水道雖然是直道,但有暗彎。各種高難度挑戰,驚險刺激!
2.大瀝鎮鹽步橋頭錦龍盛會
時間:6月17日
地點:鹽步橋頭涌
亮點:橋頭龍舟賽「盛景」吸引了附近20多支龍舟隊參賽。隨著河道逐漸收窄,比賽採取一條船計時方式進行,近年來以游龍表演為主。
3.大瀝鎮鹽步老龍探望「契仔」泮塘小龍
時間:6月18日
地點:廣州茘枝灣涌
亮點:鹽步老龍和泮塘「契仔」書寫的一段四百多年廣佛情誼,至今依然保持其濃郁的傳統氣息,為端午佳節添加節日氣氛。
4.大瀝鎮鹽步錦龍盛會
時間:6月19日
地點:鹽步新橋觀龍樓
亮點:鹽步錦龍盛會與「鹽步老龍」息息相關。五月初五,「契爺」從佛山鹽步到泮塘探望「契仔」;五月初六,「契仔」到鹽步涌拜訪「契爺」,並舉行鹽步「錦龍盛會」,延續至今,成為時代佳話。鹽步老龍省親禮制已經成功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5.大瀝鎮雅瑤錦龍盛會
時間:6月20日
地點:珠江雅瑤水道河面
亮點:1996年第一屆雅瑤錦龍盛會,來自廣佛的33條龍舟參賽,運動員3300多人,盛況空前。大瀝鎮雅瑤錦龍盛會堅持舉辦了22年,成為該村一大盛事,影響力不斷擴大。
6.大瀝鎮黃岐龍母誕
時間:6月21日
地點:黃岐龍母廟
亮點:「龍母誕」賀誕上,傳統活動包括朝拜龍母、錦龍盛會、醒獅采青、演大戲等,成了大瀝人弘揚龍母文化、促進海外同鄉相聚的重要節日。2017年,黃岐龍母誕入選佛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大瀝鎮黃岐漖表錦龍盛會
時間:6月22日
地點:黃岐漖表涌(漖表小學南側)
亮點:黃岐漖表錦龍競渡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是村民自發組織的體育活動。作為距離廣州最近的龍舟賽事,該項錦龍盛會每年都會吸引眾多的廣州龍舟隊前來參與,在傳承龍舟文化的同時,也見證了廣佛兩地群眾之間的深厚友誼。
8.九江沙頭社區西橋、樓涌經濟社龍舟活動
時間:6月18日
地點:沙頭社區西橋經濟社、樓涌經濟社
亮點:當天9時,兩個經濟社的村民分別把龍船扒到西橋牌坊、沙頭大涌人字水閘對開埠頭,為龍船裝身,兩條龍船在暢游沙頭大涌的過程中相遇。當晚,兩個經濟社60歲以上長者及龍船活動的運動員,分別在西橋文化室、樓涌文化室共聚龍船飯。
順德
1.大良端午民俗文化傳承活動
時間:6月17日
地點:大良大門居委會
亮點:舉辦「百人包粽」活動,傳承順德龍舟文化,由美團外送團隊將愛心粽送到各社區內弱勢群體。
2.「傳承端午情·樂融在中區」文藝匯演
時間:6月16日
地點:順德清暉園
亮點: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順德端午節的民風民俗,包括醒獅游龍、葫蘆絲、鹹水歌、龍舟說唱、少兒武術、少兒粵劇、魚燈舞等15個節目。現場還將通過展示架展示大良近年來在龍舟文化傳承方面創下的佳績。
3.端午節慶活動
時間:6月17日
地點:倫教678文化街親水碼頭
亮點:現場將有龍獅巡演、《屈原頌》情景劇表演、民族祭祀表演等。
4.省級非遺「龍眼點睛」習俗活動
時間:6月16日
地點:龍眼村廣場、太尉廟、點睛台
亮點:屆時,珠三角各地100多艘龍舟將前來龍眼村參加「龍眼點睛」習俗儀式,並環村而游,祈求端午龍舟大賽順利平安,祈求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現場還將展示水上飄色、龍虱、彩龍巡遊、黃連廣綉等勒流本土民俗文化。
貼士:因停車位有限,當日請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前往,注意攜帶雨具。
5.勒流江村五人農艇短速競賽、12公里農艇耐力競賽
時間:6月14日、17日
地點:勒流扶安河江村段
亮點:農艇俗稱草帽艇,是農村漁耕農作時代的主要交通工具,賽農艇也是從賽龍舟演變而來。
6.勒流黃連游龍活動
時間:6月18日
地點:黃連社區深滘等河段
亮點:龍舟經過起龍和點睛後,裝飾精美的鑼傘和彩旗。在端午節當日,大龍、小龍巡遊於河道上。晚上,大家齊齊參與各坊龍船飯或龍船宴暨敬老酒會,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7.容桂多彩龍舟文化節之夜龍匯游
時間:6月15日
地點:容桂南區河段
亮點:各坊社提前把自家龍舟裝飾一番,等到當日夜幕降臨時,各坊社龍舟自由巡遊。各具特色的龍舟裝飾將讓市民更生動地感受傳統文化的味道。
三水
1.白坭鎮中社村、沙咀村龍舟賽
時間:6月18日
地點:白坭鎮東岸水庫、沙咀涌
亮點:白坭鎮正在申報「廣東省五人龍舟之鄉」,轄區內賽龍氛圍十分濃厚。白坭五人龍舟以杉木打造,頭尖,腰細,尾羅窄,修長輕巧。比賽時不設舵手和鼓手,保持方向、節奏與速度全憑隊友齊心默契。因為減少了配重,龍舟速度更快,賽事也更為激烈,極具觀賞性。
高明
1.高明區龍舟賽
時間:6月23日
地點:高明區滄江河段
亮點:比賽分村居組和公開組兩個組別,共有32支隊伍參加。不少本土企業邀請省級隊伍參賽,令本屆賽事水平有所提升。
2.西黎雙龍得水慶典
時間:6月17日
地點:西黎村龍船埠頭
亮點:在揭幕儀式上,西黎村的長老宣讀祭文為兩條新龍船上釵,在點睛儀式後新龍下水。中午,西黎村將會設300桌瀨粉宴,晚上還有龍舟飯。

『貳』 6月6號佛山哪裡有龍舟賽看

1.比賽時間、地點(如無特殊原因,按以下時間進行)

東勝杯2011年6月6日(五月初五):
地點:疊北東勝村(可由海八路疊北村委路口進入,或疊滘路南海棉二廠公交站路口進入,亦可由潭頭賽區沿水道進入,詳見下面地圖)
比賽水道:繞村水道
賽道特點:彎道賽,有S彎,水道曲折
比賽時間:大約 14:00 至 18:00

潭頭杯2011年6月7日(五月初六):
地點:疊北潭頭村 (可由南一路潭頭大橋路口進入,或南海大道新約村路口進入,亦可由東勝賽區沿水道進入,詳見下面地圖)
比賽水道:李大宗祠對出水道
賽道特點:彎道賽,出彎處有大木樁,加大出入彎難度
比賽時間:大約 14:00 至 18:00

聖堂杯2011年6月8日(五月初七):
地點:疊南聖堂村(可由文華北路疊南市場對面路口(錢櫃KTV北側100米)進入,或疊滘路疊南村委路口進入,詳見下面地圖)
比賽水道:孔大宗祠對出水道
賽道特點:彎道賽,出彎有石角,俗稱「考石角」
比賽時間:大約 14:00 至 18:00

茶基杯2011年6月9日(五月初八):
地點:疊南茶基村(可由文華北路茶亭水閘路口(華文幼兒園西側)進入,詳見下面地圖)
比賽水道:茶基文娛館對出水道
賽道特點:直道賽,有暗彎
比賽時間:大約 14:00 至 18:00

『叄』 龍舟的廣東龍舟

順德的龍舟競渡自古有名。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舟語》載:「順德龍江,歲五六月斗龍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灣環者為龍船場。……斗得全勝還埠,則廣召親朋宴飲,其埠必年豐人樂、貿易以饒雲。」實則全縣各鄉堡都興行劃龍船,現今市博物館尚存康熙年間杏壇北水村「壓盡群龍」石匾。龍舟分「游龍」和「賽龍」兩種:「游龍」體積大,裝飾美觀,稱「龍船」,重在游弋展示服飾旗鼓助興;「賽龍」體積小,稱「龍艇」,從三橈至十五橈不等,重在競劃速。
現代順德男、女龍舟隊分別成立於1983年和1985年,曾多次代表中國出征
香港、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參加世界大賽,順德龍舟在全國和國際性重大比賽中共獲得60項冠軍、18項亞軍、5項季軍。在1994年代表中國參加第一屆亞洲龍舟錦標賽獲得四項金牌;1995年代表中國參加第一屆世界龍舟錦標賽獲得7項金牌;另外,1999年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第一次比賽就包攬了民運會龍舟六個項目中的四金二銀,實現了廣東代表團在民運會上獎牌「零的突破」,在200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舉行的=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得五金一銀的好成績。在2005年在德國舉行的世界龍舟進步賽上,代表中國獲得7金1銀的好成績。
九江龍舟平時沉於水底,以泥埋藏防木質腐朽。每年舉行龍舟活動前夕都會「起龍」,把龍舟從水下的泥土中挖出,然後清潔龍頭、龍尾,上漆翻新,准備工具、飾品。舉行活動當天天未亮時要裝上龍頭龍尾,然後進行「采青」。天亮後,龍舟盛裝打扮,在九江圩涌段來回遊弋表演,稱為「游龍」。翌日,結契的龍舟相聚競渡,爭奪高標,互贈彩旗,互到村裡拜訪,請吃龍舟飯。晚餐後,結契龍舟在河涌里劃行,互相送別,俗稱「送契」,有鬧至深夜方休。另外,在10月2日,會進行龍舟出海活動,場面可謂壯觀。龍舟活動一般持續2-3天,也有連續幾天。結束後,復將龍舟沉埋於水底。
九江劃龍舟並不是在端午節,而是在國慶節。在九江,明、清兩代已經很盛行在端午劃龍舟了。民國時期,劃龍舟活動改在秋涼初屆、農事稍歇的八九月間舉行。抗日戰爭勝利後,定位10月10日劃龍舟;新中國成立後,則在10月1日游龍、賽龍舟慶祝國慶,端午不再劃龍舟。
九江鎮的龍舟是海內外聞名的,九江鎮的龍舟隊在全國賽中脫穎而出,代表中國參加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第16屆亞運會),奪得了不少榮譽。如今,九江鎮的龍舟活動依然相當盛行,每年九江鎮各個村社都派出自己的龍舟參加比賽、在河涌內劃行表演。 龍舟是龍文化的一分支,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現象,有很多獨特的風俗,一直流傳下來。龍舟節(和端午節聯系在一起)是和春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民間節日一樣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原先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行為方式,已演變為一種群眾性的體育運動項目,甚至超載國界,流傳到外國了,可見其影響范圍之廣,影響力之深遠。屈原泉下有知,也含笑九泉了。進入農歷五月,莞邑大地龍舟鑼鼓之聲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因為此時各地都舉辦龍舟賽。這時萬眾歡騰,萬人空巷,任何的文化娛樂活動的規模在她的面前都顯得遜色了。不論男女老少,本地外地,傾巢而出,一睹賽龍舟的盛況,連學校也調整課時,讓孩子們有時間到現場觀看。歡樂的兒童唱著「扒龍舟,跳龍頭,買斤豬肉煲蓮藕,大隻麻蝦點油」的兒歌,街頭巷尾,一片歡騰。新龍船下水這天,最為熱鬧。凌晨天未亮,村裡的青壯年就劃著龍船,燃響鞭炮,敲起鑼鼓,去廟頭南海神廟拜神去了,祈求太平盛世,風調雨順,老少平安。全村人都去聚餐。村前的地頭里,架起爐灶,生起柴火,大家自動出人出力,忙這忙那,劏雞殺鴨,拔毛洗菜,大魚大肉搞出豐盛的九碗頭。大家圍坐在一起大快頤朵,熱鬧非凡。任何一個民間節日,都沒有這個排場。規模之大,涉及人數之多,令人嘆為觀止,新龍船下水,還有燒豬分,凡是有捐款的人的都可以分到。雖然燒豬肉每天都可買到,但這種燒豬有著特殊的意義,神聖無比,手捧燒豬肉,無比自豪高興,皆大歡喜。還有鄰村友好世誼送來的金豬餅食,以示祝賀。
附近的村子,各有各的龍舟節(鄉人叫「龍船景」)時間互相錯開,避免日期相同。有的龍船景「扒標」即競賽,有的「趁景」即不競賽龍舟游龍嬉戲,慶賀節目。如果是扒標的話,那可熱鬧了,龍船上的健兒,個個象座鐵塔,腰圓背粗,力大無比。一聲令下,賽龍如離弦之箭,水花飛濺,力爭上游。沿岸觀眾呼聲震天,喊聲雷動。賽程較短只幾千米。聽老人講,以前的賽龍船要轉幾大圈,劃上幾個小時,拼體力,拼速度,拼智慧。一場龍舟下來,虎背熊腰的青壯年人,都像散了架似的,手腳麻痹。跳龍船頭的人是全船的指揮,要靈活機動,多謀善變,指揮得當。打鑼鼓的人要節奏明快,鏗鏘有力,鼓舞士氣。最關鍵的部位是劃頭位的人,人稱:「扒頭橈」他們是全船力氣最大的人,指揮著全船的節奏去劃,能夠當上扒頭橈的人是很光榮的,船尾掌舵的人也絲毫不能怠慢,他掌握著龍船的方向,稍有疏忽,變鑄成大錯。所以賽龍船是集體運動,一定互相配合,齊心協力,方能取勝。 前面講過如果是新龍船下水,或某村的龍船景,必定大排筵席,宴請賓客。村裡發出請柬,邀請世誼友好,同姓宗親赴宴。他們會劃著龍船,船上坐滿了應邀而來的賓客,帶來禮品,共敘友情。此刻的龍船,成了友誼的使者,感情的紐帶。有時新龍船從某村經過,如果村裡人有這條龍船的親戚好友,便會自動帶上禮品,在龍船標(一塊布)寫上對方的姓名,贈送給親友,以示祝賀。受禮的龍船,緩緩靠岸,鳴炮,拱手作揖,其情其景,十分威武。有的村子在龍船景時,發出請柬,邀請世誼友好的村子來助興,被邀請的村子會自發組織一批人。不論大人小孩,劃上龍船,滿滿的一船人,來到該村的和面上游龍,還會受到盛情接待,他們都成了友誼的使者,增進雙方感情。村民們廣邀親朋好友來慶賀,宰雞殺鴨,裹粽贈送,家家戶戶高朋滿座,不亦樂乎。哪戶家人來的客人最多最體面;反之,臉上無光了。趁龍舟佳景,宴請親朋,共話桑麻,濃濃的鄉情化作一道美麗的彩虹,長留在人們的心裡。 鄉親們把賽龍船看成是和生命一樣重要,訓練時挑選全村最健壯的村民,冒著酷暑烈日,不怕日曬雨淋,都想爭取個好名次。倘若旗開得勝,飛龍第一,劃手們便受到凱旋英雄式的待遇。犒賞三軍,大排筵席,一醉方休。大家吐氣揚眉,滔滔不絕,共慶凱旋。 劃龍船有些禁忌,就是不準婦女登船,更談不上劃龍船了。有時龍船從橋下劃過,橋上也是不準婦女走過,否則視為不吉利。這純粹是封建思想作祟,重男輕女。所幸的是,這種風氣有所改變,還組織女子龍船隊,婦女們颯爽英姿,和男人一樣賽起龍舟,男女平等,吐氣揚眉。 源遠流長的龍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獨具魅力,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行為。千百年來,時代相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特有的風俗習慣十分有趣。今天,劃龍船已成為一項強身健體的群眾性體育運動。沖出國門,為國爭光。喜看東邑大地,龍舟鼓聲,催人振奮,水上蛟龍,奮勇爭光,齊心協力,共繪美好宏圖。 疊滘扒龍船清代夫子易瑞瑜有一段精彩的描述:「翠擁兩岸,裊裊清風送爽,男裳女帕,靦腆隨波笑納。齠齔香囊胸披掛,雀躍堪嘉。婦孺包粽告天下,蒲符護家。清代,客籍疊滘教學先生易瑞瑜,曾受鄉紳何子權等委託,撰寫《疊滘八景》、《疊滘十馨》閭事,以告諸來者。並書於「中堂」上,掛在培風社學中座。在《疊滘十馨》的「七龍競渡」中,就有「雙溪涌曲,端陽吊屈,龍船競渡,明興清盛」的記載。從中可以知道疊滘龍船的悠久歷史。清末民初,疊滘鄉有龍船9艘,分別是:茶基、陳豐、聖堂、江頭、東寧、慶雲、東勝東、三餘堂、潭頭等。後來,江頭、東寧兩艘龍船自行廢置。疊滘龍船,各有其歷史淵源。陳豐坊龍船是白鬍須的,因其在老土地廟「點精」,而老土地是白鬍須,龍船也隨之白鬍須。陳豐坊龍船的龍尾是「攣弓的。所以世稱「攣弓龍尾,白須老土地」。慶雲坊(海邊坊)龍船是紅胡須的,因其在溫、許二公(臨海廟)處「點精」,而溫、許二公是紅胡須,龍船也隨之紅胡須。世稱「紅須軍師。相傳,慶雲坊龍船的紅色胡須,是一種稀有野獸的毛,特別矜貴。早期,慶雲坊有兩艘龍船,就是大梭和小梭。大梭扒出海,小梭內河扒。除了陳豐坊、慶雲坊龍船的胡須特殊之外,其餘都是黑胡須的,因其在北帝(大廟)處「點精」,而北帝是黑胡須,龍船也隨之黑胡須。只有陳豐坊龍船尾是「攣弓」,其餘都是直尾的。疊滘龍船,與時俱進,從1981年開始,至2002年,擁有柚木龍船15艘。分別是:茶基、陳豐、聖堂、激邊、江頭、寧聚、慶雲、村頭、澳墟、疊北俱樂部、東勝東、三餘堂、潭頭東約、潭頭三約、新約等。因為過去修造龍船,有用水松木、有用坤甸木,這些木料,都不適合時代的要求,被淘汰了雜木、坤甸木舊龍船共19艘。
摘自《疊滘鄉志》2006年版 潮汕的龍舟有多種樣式,正規的龍舟有龍頭、龍頸、龍尾。龍身半圓而長,寬1.4米至1.6米,長短不—,有容納12對槳、 16對槳、32對槳不等,最長的可容納52對槳。龍舟分紅龍、黃龍、青龍、白龍數種,烏龍由於易出事,且有歷史教訓,為人們所忌諱。龍身龍腹按麟甲模樣塗彩,並根據紅、黃、青、白龍種,突出各種顏色。色澤艷麗鮮明,圖案漂亮眩眼。不同龍舟掛著長長的不同色澤龍須,標志突出。龍舟下水以後,各村龍舟要劃至龍王廟或其他神廟附近,祀拜神靈,祈求獲勝和吉祥。龍舟賽前都進行訓練。競賽時,劃槳壯漢分坐兩邊,中間是一位擊鼓的總指揮,稍前還有一位打鑼的。有些地方還要物色一個10至12歲左右的男童「靠龍規」。一般是當地富豪子弟,長相標致,按小俠客裝飾,扎頭巾,束腰帶,打綁腿,塗粉脂,穿著艷麗絲綢衣服,斜躺在龍頸上,競賽時,一邊搖著右手的小葵扇,一邊配合鑼鼓節奏吹哨子。開賽之前,這個孩子就像戲曲明星一樣,被大群紅男綠女團團圍住觀賞。龍舟競賽翻舟之事時有發生,孩子要套上救生圈,並由最前面的頭、二槳手負責保護。俗語說:「潮汕人無臉輸死」。龍舟競賽在…十分激烈的氣氛中進行,舟上的健兒們傾盡力氣邊劃水邊呼喚,岸上的觀賞者,也為自己村莊的龍舟呼號助威。經過多個回合的角逐,勝利者奪得標旗,演戲及舉行酒宴慶。
潮汕的龍舟一般不造黑龍,據說黑龍較易出事。潮汕流傳著一個「紅龍紅彤彤,烏龍鑽人洞」的掌故。相傳舊時端午節前後,行駛於榕江下游的小木船船夫常說,當船夜裡劃至曲溪(現揭東縣城)附近時,在那段水深流急漩渦打轉的地方,常隱約聽到陣陣呼喚聲:「帕啊帕,欠個掠尾師父!」(劃呀劃,少了個掌舵師傅!)古時,揭陽縣龍砂鄉的江氏後代,為紀念祖先,決定建一座祠堂。 一日,在清理祠堂地基的時候,挖到了兩瓮銅錢。祠堂建好後,鄉里商量造兩條龍船,就用這兩瓮銅錢來做龍鱗。當在造船的時候,造船師傅對這金光閃閃的銅錢很是喜愛,便私藏兩枚帶回家。可是後來不管怎麼安排,船上總是少了兩片鱗,那師傅暗暗著急。後來終於心生一計,在一條船的頭上少安兩個銅錢,變成了一對龍眼。這來,龍船更象真的一樣,眾人都稱贊那師傅的手藝。並擇定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進行龍舟競賽。這天一早,掌舵的古溪正起床。他的妻子從溪邊洗衣服回來,驚慌地告訴古溪伯,說她在洗衣時,見龍船伸著頭在吃溪邊的竹葉。古溪伯不相信,說她是看花了眼,不能到處亂說。古溪伯想起人們說的,女人用的東西會克邪,便要求丈夫穿上她的圍裙,以保平安。古溪伯只好聽從妻子的話,圍上妻子的腰裙。吃竹葉的是少安兩個銅錢的烏龍,又洽是古溪伯掌舵的。這條龍船一下水就駛得飛快,有人說這條船船身輕,須縛上兩條板凳,擋一擋水。誰知縛上了板凳,象添了龍腳,劃起來就更快了。又有人說,須在船肚上安一千石臼壓重。這樣,石臼又變成龍臍。競賽開始,這條龍船快得異常。一眨眼便從楓口駛到了缶灶村的南面。這段榕江,有一個叫做「龍洞」的,漩渦大,水流急,據說這是條地下河。古溪伯掌舵的烏龍來到這里,他來不及撐開,龍頭便直鑽直漩渦洞去了,龍尾一甩,把古溪伯甩上天空,直掉到黃岐山上。整條龍船所有的人,除了古溪伯外,都鑽進龍洞去了。 只因缺個掌舵師父,所以龍船便不會從北河潭角的虎洞鑽出來。從此以後,每逢風雨交加之時,人們常常聽到從龍洞傳出劃船的鑼鼓聲和「劃啊劃!缺個掌舵師父!」的喊聲。

『肆』 疊滘端午節的習俗~~(越多越好啊!!!)

【端午節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很豐富,從早晨天蒙蒙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6、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葯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伍』 佛山周邊10月份哪裡有五人龍舟賽嗎

佛山五區賽龍舟指南,現在還有得看的,快去看看很熱鬧呢~
禪城
1.張槎街道第六屆龍舟賽
時間:6月30日
地點:汾江河張槎歐洲工業園C區堤段
亮點:張槎龍舟賽每年都會吸引數十支隊伍參加,賽事當天,張槎企業家、港澳同胞、鄉親父老大團聚,吃龍船飯,獨具特色。賽事不僅保持了八仙飄色(水上彩燈船)的表演,今年還新增大江彩龍表演以及大灣區友誼賽環節,邀請港澳同胞同台競技。
貼士:觀看人數較多,駕車前往的市民,要根據交警指示停放車輛。
2.南庄3人男子草艇賽
時間:6月18日
地點:南庄鎮湖涌村委會內河涌段
亮點:「扒草艇(湖涌)」已被列入佛山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當天,將有數十艘草艇水上飛馳約2小時,場面激烈。
貼士:位於涌羅村的榕樹綠道是最佳觀賽區,百年榕樹依水而生,綿延成綠道,視野開闊,既可遮陽又能擋風雨。
南海
1.桂城疊滘龍舟賽
時間:6月18日至21日
地點:疊北東勝、疊北潭頭、疊南聖堂、疊南茶基附近水道
亮點:疊滘龍舟賽分為四個賽區,東勝賽區水道呈S形,蜿蜒曲折;潭頭賽區水道呈C形,橋側彎位處有大木樁,加大出入彎難度;聖堂賽區水道呈L形,彎位處有石角;茶基賽區的水道雖然是直道,但有暗彎。各種高難度挑戰,驚險刺激!
2.大瀝鎮鹽步橋頭錦龍盛會
時間:6月17日
地點:鹽步橋頭涌
亮點:橋頭龍舟賽「盛景」吸引了附近20多支龍舟隊參賽。隨著河道逐漸收窄,比賽採取一條船計時方式進行,近年來以游龍表演為主。
3.大瀝鎮鹽步老龍探望「契仔」泮塘小龍
時間:6月18日
地點:廣州茘枝灣涌
亮點:鹽步老龍和泮塘「契仔」書寫的一段四百多年廣佛情誼,至今依然保持其濃郁的傳統氣息,為端午佳節添加節日氣氛。
4.大瀝鎮鹽步錦龍盛會
時間:6月19日
地點:鹽步新橋觀龍樓
亮點:鹽步錦龍盛會與「鹽步老龍」息息相關。五月初五,「契爺」從佛山鹽步到泮塘探望「契仔」;五月初六,「契仔」到鹽步涌拜訪「契爺」,並舉行鹽步「錦龍盛會」,延續至今,成為時代佳話。鹽步老龍省親禮制已經成功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5.大瀝鎮雅瑤錦龍盛會
時間:6月20日
地點:珠江雅瑤水道河面
亮點:1996年第一屆雅瑤錦龍盛會,來自廣佛的33條龍舟參賽,運動員3300多人,盛況空前。大瀝鎮雅瑤錦龍盛會堅持舉辦了22年,成為該村一大盛事,影響力不斷擴大。
6.大瀝鎮黃岐龍母誕
時間:6月21日
地點:黃岐龍母廟
亮點:「龍母誕」賀誕上,傳統活動包括朝拜龍母、錦龍盛會、醒獅采青、演大戲等,成了大瀝人弘揚龍母文化、促進海外同鄉相聚的重要節日。2017年,黃岐龍母誕入選佛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大瀝鎮黃岐漖表錦龍盛會
時間:6月22日
地點:黃岐漖表涌(漖表小學南側)
亮點:黃岐漖表錦龍競渡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是村民自發組織的體育活動。作為距離廣州最近的龍舟賽事,該項錦龍盛會每年都會吸引眾多的廣州龍舟隊前來參與,在傳承龍舟文化的同時,也見證了廣佛兩地群眾之間的深厚友誼。
8.九江沙頭社區西橋、樓涌經濟社龍舟活動
時間:6月18日
地點:沙頭社區西橋經濟社、樓涌經濟社
亮點:當天9時,兩個經濟社的村民分別把龍船扒到西橋牌坊、沙頭大涌人字水閘對開埠頭,為龍船裝身,兩條龍船在暢游沙頭大涌的過程中相遇。當晚,兩個經濟社60歲以上長者及龍船活動的運動員,分別在西橋文化室、樓涌文化室共聚龍船飯。
順德
1.大良端午民俗文化傳承活動
時間:6月17日
地點:大良大門居委會
亮點:舉辦「百人包粽」活動,傳承順德龍舟文化,由美團外送團隊將愛心粽送到各社區內弱勢群體。
2.「傳承端午情·樂融在中區」文藝匯演
時間:6月16日
地點:順德清暉園
亮點: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順德端午節的民風民俗,包括醒獅游龍、葫蘆絲、鹹水歌、龍舟說唱、少兒武術、少兒粵劇、魚燈舞等15個節目。現場還將通過展示架展示大良近年來在龍舟文化傳承方面創下的佳績。
3.端午節慶活動
時間:6月17日
地點:倫教678文化街親水碼頭
亮點:現場將有龍獅巡演、《屈原頌》情景劇表演、民族祭祀表演等。
4.省級非遺「龍眼點睛」習俗活動
時間:6月16日
地點:龍眼村廣場、太尉廟、點睛台
亮點:屆時,珠三角各地100多艘龍舟將前來龍眼村參加「龍眼點睛」習俗儀式,並環村而游,祈求端午龍舟大賽順利平安,祈求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現場還將展示水上飄色、龍虱、彩龍巡遊、黃連廣綉等勒流本土民俗文化。
貼士:因停車位有限,當日請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前往,注意攜帶雨具。
5.勒流江村五人農艇短速競賽、12公里農艇耐力競賽
時間:6月14日、17日
地點:勒流扶安河江村段
亮點:農艇俗稱草帽艇,是農村漁耕農作時代的主要交通工具,賽農艇也是從賽龍舟演變而來。
6.勒流黃連游龍活動
時間:6月18日
地點:黃連社區深滘等河段
亮點:龍舟經過起龍和點睛後,裝飾精美的鑼傘和彩旗。在端午節當日,大龍、小龍巡遊於河道上。晚上,大家齊齊參與各坊龍船飯或龍船宴暨敬老酒會,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7.容桂多彩龍舟文化節之夜龍匯游
時間:6月15日
地點:容桂南區河段
亮點:各坊社提前把自家龍舟裝飾一番,等到當日夜幕降臨時,各坊社龍舟自由巡遊。各具特色的龍舟裝飾將讓市民更生動地感受傳統文化的味道。
三水
1.白坭鎮中社村、沙咀村龍舟賽
時間:6月18日
地點:白坭鎮東岸水庫、沙咀涌
亮點:白坭鎮正在申報「廣東省五人龍舟之鄉」,轄區內賽龍氛圍十分濃厚。白坭五人龍舟以杉木打造,頭尖,腰細,尾羅窄,修長輕巧。比賽時不設舵手和鼓手,保持方向、節奏與速度全憑隊友齊心默契。因為減少了配重,龍舟速度更快,賽事也更為激烈,極具觀賞性。
高明
1.高明區龍舟賽
時間:6月23日
地點:高明區滄江河段
亮點:比賽分村居組和公開組兩個組別,共有32支隊伍參加。不少本土企業邀請省級隊伍參賽,令本屆賽事水平有所提升。
2.西黎雙龍得水慶典
時間:6月17日
地點:西黎村龍船埠頭
亮點:在揭幕儀式上,西黎村的長老宣讀祭文為兩條新龍船上釵,在點睛儀式後新龍下水。中午,西黎村將會設300桌瀨粉宴,晚上還有龍舟飯。

『陸』 去佛山看劃龍舟

十大活動精彩期待1、石灣塘頭「雙龍戲水」時間:6月2日(農歷五月初一)上午時、6日(農歷五月初五)下午1:30地點:禪城區石灣鎮塘頭村看點:老中青三代齊上陣進行「雙龍戲水」表演,年紀最大的過九旬。表演時,龍舟按照隊員的年齡,分為「老龍」、「中龍」 和「青龍」進行巡遊。表演結束後,村委會還將舉辦千人宴同吃龍舟飯。2、「鹽步老龍」廣州會契仔時間:6月6日(農歷五月初五)上午10時地點:廣州荔枝灣涌看點:579歲的鹽步老龍將到廣州荔枝灣涌拜望「契仔」泮塘老龍,延續百年廣佛兩地龍船歷史。今年汾江河龍舟賽當天,正趕上荔灣泮塘龍舟回訪日子,包括荔灣泮塘龍舟在內的廣州10多艘龍舟,將到鹽步涌與佛山龍舟共聚。3、鹽步游龍競渡雙雙上演時間:6月7日(農歷五月初六)地點:鹽步汾江河段 看點:大瀝鹽步傳統龍舟節,今年升格為佛山市、南海區兩級政府主辦。上午9:30~10:30,有包括8條艷龍在內的29艘龍舟(艇),在佛山水道桂江橋東(全民健身公園)至桂瀾(聯河)大橋河段進行。下午1:30到4時,龍舟競賽將在鹽步大涌舉行,10多艘廣州龍舟也將出席此次盛會。4、黃岐錦龍獻技龍母誕時間:6月9日(農歷五月初八)下午1時地點:黃岐龍母廟對開江面至黃岐大橋以東江面看點:龍舟活動在黃岐已經開展了100多年,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當地村民在黃岐墟募捐修建了一座龍母古廟。多年來,許多廣州、佛山甚至港澳的市民,每年農歷五月初八龍母誕時都慕名而來。同時,也吸引了廣佛周邊多艘龍舟前來「認親」,逐漸衍生出黃岐傳統的錦龍盛會。今年黃岐錦龍賽將分傳統雜木龍舟和杉木龍舟兩類比賽,傳統雜木龍舟為艷龍表演賽,杉木龍舟為杯賽。5、疊滘龍舟賽4天4賽法時間:6月6日~6月9日(農歷五月初五至初八),每天14時~18時地點:分別在東勝繞村水道、潭頭李大宗祠對出水道、疊南聖堂村孔大宗祠對出水道、疊南茶基村文娛館對出水道舉行。 看點:疊滘龍舟賽的歷史記載最早於明末。以前叫「斗龍舟」,在改革開放前,村民多在晚上點火把扒,後改為白天。龍舟賽分4大杯賽。東勝杯、潭頭杯、聖堂杯和茶基杯,全部以疊滘各村小組命名,當地村小組16支隊伍參加。4大杯賽中,東勝杯是彎道賽,有S彎,水道曲折;潭頭杯是彎道賽,出彎處有大木樁,加大出入彎難度;聖堂杯是彎道賽,出彎有石角,俗稱「考石角」 ;茶基杯是直道賽,有暗彎。6、勒流龍眼百龍朝聖時間:6月4日(五月初三)地點:順德勒流龍眼村看點: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三,是順德勒流的龍眼村除了春節外最大的節日。上百隻的龍舟從順德區內的大良、容桂等鎮街和中山、廣州等地沿水路劃到龍眼太尉廟「朝聖」,為自己的龍舟「點睛」。這個習俗,在龍眼村已經延續了600多年,從未斷過。7、容桂端午民俗薈萃時間:6月5日(農歷五月初四)上午9:30~12:00地點:順德容桂東湖公園看點:上個月正式向市民開放的東湖公園,將迎來首次大型的彩龍巡遊活動。市民可在綠色新地標中欣賞彩龍、鳳艇、傳統醒獅、鑼鼓櫃等傳統民間巡遊活動,並可以參加猜燈謎等趣味活動。8、大良蘇崗龍舟宴開千席時間:6月6日(農歷五月初五)下午1:30地點:順德大良桂畔海看點:第五屆的龍舟大聚會。今年共有將近300人的隊伍參加。往年的比賽吸引了超過十萬人觀看。而比賽結束後,蘇崗還會席開千餘圍的龍船飯,將端午慶祝活動推向高潮。9、滄江河國際標准龍賽時間:2011年6月6日上午9時地點:滄江河三洲新舊橋間看點:此次龍舟賽吸引荷城街道8條自然村參加。當天上午9時許,8條打扮一新的游龍展示村中特色的龍舟民俗文化。除游龍巡遊外,8支參賽隊伍將參加國際標准龍500米直道競速賽。10、南丹山上演公祭屈原時間:端午節期間地點:三水南丹山看點:三水南丹山將於今年端午節舉行盛大的公祭屈原大會,活動內容包括親子粽子宴、放紙船、屈原詩詞朗誦大會。

『柒』 2011佛山疊滘端午龍舟賽附近有哪些公交車

詳細地址:廣東省佛山市桂城街道疊滘鄉

外地過來的朋友:可乘坐前往佛山禪城或南海桂城的班車,再轉市內公交到達

廣州過來的朋友:
東勝杯、聖堂杯、茶基杯:乘坐廣州地鐵1號線在西朗站換乘廣佛線(往魁奇路方向),在「桂城站」下車(B出口),往北過馬路到郵電局公交站,換乘桂城巴士「桂02」(往「疊北村委」方向),「東勝杯」在「疊北村委站"下車,「聖堂杯」在「疊南村委站」下車,「茶基杯」在「疊南市場站」下車後由文華北路茶基村牌坊(聚豪美食右側路口)進入,公交車程:15分鍾左右,按下面地圖步行到各賽區。

潭頭杯:乘坐廣州地鐵1號線在西朗站換乘廣佛線「千燈湖站」下車,C出口換乘桂城巴士「桂14」,在「潭頭」站下車。

佛山市內公交線路:108、120、121、129、113均可到達疊南、疊北,或乘坐途經南海大道的公交車在新約村站(到疊北)或人才市場站(到疊南)下車,步行到賽區也是數百米
桂城巴士:桂02、桂05、桂13、桂14、桂16、桂29途經疊南、疊北
大瀝巴士:瀝09 途經疊南、疊北
自架車:比賽前村內道路有交通管制,小車基本不能進入賽區,開摩托也要停在賽區周邊,建議賽前去視察一下,詳見下面的地圖

村內步行指引:
東勝賽區(五月初五):可由海八路疊北村委路口進入,或疊滘路南海棉二廠公交站路口進入,或可由潭頭賽區沿水道進入
潭頭賽區(五月初六):可由南一路潭頭大橋路口進入,或南海大道新約村路口進入,或可由東勝賽區沿水道進入
聖堂賽區(五月初七):可由文華北路疊南市場對面路口(錢櫃KTV北側)進入,或疊滘路疊南村委路口進入
茶基賽區(五月初八):可由文華北路茶基村牌坊(聚豪美食右側路口)進入,或由茶亭水閘路口(華文幼兒園西側)進入

『捌』 2015疊滘聖堂杯冠軍是

飯團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