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事業編成績查詢時間
⑴ 梨樹縣事業單位是否漲工資
因為2010年物價上漲過快,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和新的崗位工資都沒有兌現,這次襄樊市(襄陽市)人社局根據上級指示,對事業單位做了臨時性調整補貼。這次增加工資是按職稱和技術等級確定的,平均300元左右,退休專業技術人員可事業單位工人提示上調,但比同等級在職人員略低。因為這次調整後,待績效工資兌現時還要抵充這部分工資,所以,稱為過渡性調整
⑵ 吉林省梨樹縣事業單位招聘公告哪裡能看到
建議時刻關注白山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信息
長白縣全稱是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內,是隸屬是白容山市
正常來說,如果發布大型考試公告了,長白縣是和白山市統一出招考公告,統一筆試的
如果想備考接下來的長白縣事業單位考試,
建議現在就可以開始備考了,一般來說通用知識是必考科目
通用知識本書可以在吉林省各個地市分校買到,也可以在淘寶上買到
當然長白縣也可能會零星的發布小型事業單位公告
這就需要你時刻關注吉林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的相關信息
⑶ 梨樹縣的社會事業
2013年,梨樹縣各級各類學校總數375所,其中,成人專科學校1所,衛校1所,黨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電大1所,職業技術學校2所,普通高中2所,完全中學3所,普通初中2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小學226所,幼兒園(班)105所。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總數為81831人,其中,成人專科學校在校生7921人,衛校在校生1124人,電大在校生105人,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1855人,高中在校生5111人,普通中學在校生16227人,小學校在校生39335人,幼兒園(班)在園兒童10153人。各級各類學校在職教職工7079人,其中,成人專科學校在職教職工71人,衛校在職教職工81人,黨校在職教職工31人,教師進修學校在職教職工63人,電大在職教職工11人,職業技術學校在職教職工163人,高中在職教職工406人,普通中學在職教職工2199人,小學在職教職工3227人,幼兒園(班)在職教職工827人。2013年末,梨樹梨樹縣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9.5年。
學校有梨樹一中,梨樹二中,吉林師范大學實驗高級中學,梨樹三中,梨樹四中,梨樹縣實驗小學等。 梨樹古城原名昭蘇城,因在昭蘇太河右岸而得名。傳說有一位蒙古太子名叫昭蘇,死於此地。為紀念他,將此河命名為昭蘇太子河。昭蘇為蒙語,意為有很多錢。昭蘇太子河後簡稱昭蘇太河,1987年確定標准名稱為昭蘇太河,是梨樹縣境內僅次於東遼河的第二大河。梨樹古城位於今梨樹鎮北偏東4公里,南臨昭蘇太河,北依白山丘陵,城垣依山勢修築,因地勢不平,西北高而東南低,方位偏斜,形成「偏臉」狀,故民間又稱「偏臉城」。偏臉城地處今梨樹縣白山鄉岫岩村北白山崗南坡,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城垣雄闊方正,為夯土而成,城垣周長4318米,頂寬1米,基寬12米,最高處達7.4米,城垣四角築瞭望台(又稱角樓),高出城牆2米。古城開有4座城門,城門外有瓮城,城牆外有護城河。除了南牆破壞較嚴重以外,其餘三面城牆尚存遺跡。該城原為遼代九百奚營治所,金初稱「合叔勃」,是宋金時期重要交通孔道。金末蒙古貴族揮兵攻金伐宋,古城毀於這場浩劫之中。此後數百年間,古城一直沉睡在曠野之中,漸漸被人們遺忘。二十世紀60年代,文物部門將梨樹古城定名為偏臉城,列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梨樹城分防照磨衙署在古城的城垣中並沒有駐多久,便移至城南的奉化屯。奉化屯周圍早年曾是一片沼澤地,清嘉慶年間形成屯落。分防照磨衙署遷至奉化屯後,最初那裡並無城垣,四周都是開闊地,無險可依。後來衙署為防「匪患」,便在聚落四周挑壕蓄水,壘土為牆,作為防禦工事。還在壕上建橋以便出入,街口處連接民房立了東、西、南、北4個門,在門旁設了炮台。城牆高4.5米,牆上築垛口,高1米,城內設馬道,狀似土圍子。1865年(清同治四年),馬國良(號稱「馬傻子」)起義軍曾攻破奉化土牆,四門倒塌,起義軍沖進城內,殺官逐吏,開獄分倉。
由於奉化附近開發面積不斷擴大,1877年12月1日(清光緒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盛京將軍奏請清廷,在奉化地方添設新縣。12月21日(十一月七日)旨准,定名為奉化縣,縣城設在奉化,「一切章程均照懷德縣一律辦理」,為「疲難沿邊題調要缺,蒙民兼理」,隸屬於奉天省昌圖府。建縣時「奉化」為梨樹分防照磨衙署駐地的社名,建縣後取社名為縣名。「奉化」二字,若再上溯,應源於奉化屯,因當時奉化縣地處邊北扼要之地,是「盜寇出沒」,「頑民盜風不息」之地,統治者為了教化當地「頑民」,故大肆宣傳要「遵奉王化」,因此取「奉化」之名。設縣後原駐奉化的梨樹分防照磨移駐八面城。初設縣時,奉化早年修築的土圍子已夷為平地。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為防義和團和土匪,知縣王順存召集紳商募捐,修築城牆。知縣鮮俊英繼任後,繼續修築,才最後完工。城牆周長9000米,城外護城河上寬5米,深5米,底寬3米。該城牆到解放前已倒塌殆盡。
1912年(民國元年),改縣衙為縣公署。1914年(民國三年),因與浙江省奉化縣重名,遂借用梨樹古城名,更名為梨樹縣。早在梨樹分防照磨駐奉化時,有人亦稱奉化為梨樹城,也有人說是因奉化屯內梨樹繁茂,故將奉化稱梨樹城。縣名更為梨樹後,便正式將奉化更名為梨樹城,此後便很少有人使用奉化這個名了。梨樹城位於昭蘇台河南岸,由於交通便利,往來行旅多,農產品交易繁忙,所以在此期間梨樹城又叫過買賣街,蒙古語稱「庫都力」。昔日的買賣街,糧棧、綢緞布匹、日用百貨、雜貨等商戶林立,燒鍋、糧谷加工和鐵木皮麻柳等手工業作坊50餘戶,為周圍百餘里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的集散地,是柳條邊外的繁華集鎮。官、商、富戶也接踵而至,建衙署、修祠廟、開商鋪、起住宅,使梨樹城漸漸成了一個大聚落。由於商業日趨發達,在城中形成井字街區,經緯路各兩條。直到「長大」鐵路通車後,四平街(今四平市)經濟貿易興起,經濟中心逐漸南移,昔日繁華的買賣街逐漸蕭條。東北淪陷以後,工商業凋敝,梨樹城淪為一般小集鎮,僅剩下一些小手工作坊和小葯鋪等,井字街兩旁都是低矮的土平房,一直到解放時也沒有一家影、劇院。 梨樹縣是東北二人轉藝術的發源地之一,梨樹縣二人轉起源於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當時最著名的二人轉藝人齊姓,其藝人譜系「齊家蔓」。第二代傳人劉姓,出生在梨樹縣林海鎮。《小兩口串門》是已知的由梨樹縣二人轉藝人雙菊花創作的最早劇目。民國時期,梨樹二人轉從藝人員達百餘人,經常演出的劇目有300多出,小曲小調近180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岳永豐班、金鳳山班等8個戲班,唱遍整個梨樹及四平、雙遼、懷德和遼寧北部各縣,遠近聞名,曾有「八大戲班鬧梨樹」之說。「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二人轉藝術在清朝末年的梨樹大地上根深葉茂,遍地開花。1950年,梨樹成立「梨樹藝人劇團」,1956年更名為梨樹縣地方戲隊。
梨樹二人轉有著200多年的歷史。2009年,梨樹二人轉藝術被省政府批准為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項目,梨樹縣又被吉林省文化廳命名為「二人轉之鄉」。
2011年7月9日,由中國曲協授予的「中國二人轉之鄉」的牌匾落戶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 由中國曲協副主席姜昆、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董耀鵬將「中國二人轉之鄉」的牌匾授予梨樹縣。
⑷ 梨樹縣事業單位網報時間是什麼時候
2018年四平市梨樹縣事業單位公開工作人員公告。報名時間:2018年8月14日8:30至8月17日11:30。考生網上填寫信息後,上傳近3個月內的正面免冠證件數碼彩色照片(上傳照片前,請將照片處理成jpg格式,寬130×高170像素,不大於50k,以保證格式的正確)。
網上列印准考證時間:2018年9月10日8:30至9月15日9:00。
筆試採取閉卷的方式進行,科目名稱為《教育綜合知識》。筆試成績實行百分制,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地點及注意事項詳見《准考證》。考生考試時需攜帶《准考證》、報名時使用的二代身份證進入考場。
⑸ 梨樹縣事業單位招聘多少人
2018年四平市梨樹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150人)
網上報名時間:2018年8月14日8:30至8月17日11:30。
網上繳費時間為2018年8月14日8:30至8月19日11:30。
網上列印准考證時間:2018年9月10日8:30至9月15日9:00。筆試的時間、地點和要求以准考證為准,逾期未列印准考證而影響參加考試的,責任由考生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