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成绩排名措施
❶ 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其实,不公开,不排名,也仅仅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行为。你想,同在一个班,每个人学得怎样,己是知己知彼,一次考试下来,每个人的成绩根本无法在同学中成为秘密,所有学生又不是老死不相往来,哪有互不打听的?
有人总认为成绩差的会造成心理影响,这又是杞人忧天,违背常理。人与人之间从先天开始产生差异,身材有高矮,体形有胖瘦,颜值有美丑,如果一个人内心如此脆弱,这叫不均衡者何以立足立世?
否则。我怀疑,有人在应试教育中,因为技不如人,于是想以一种似是而非,根本无法量化,优劣模糊不清,理论上高大上,实际上飘渺无着的所谓素质教育来代替直观的,真实可信的所谓应试教育,来粉饰自已,糊弄大众。
❷ 如何做到不以成绩论英雄
那些人是白痴,不用理——一失业的中学老师——ps,自己努力就是了,想好自己的路提高自己,不自暴自弃
❸ 什么处理方法能够不改变排名但是提升字面成绩
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怎样才能提高成绩?
(1) 自己要有决心提高成绩,树立“成绩差只是暂时的”的信念,这是根本的内在动力。
(2) 要有恒心和耐力,不要三分钟热度。“滴水穿石”绝不是一时之功。
(3) 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克服学好学坏无所谓,混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的想法。
(4) 改善学习方法。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就像勇士手中有了锐利的武器一样。
(5) 确定一个竞争对手或确定一个名次,作为追赶的目标,逐步靠近,不要想着一下子提高到第一名。
(6) 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持之以恒。
例如:
他们是怎样提高数学成绩的
--中学生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
我们从网上和书中、以及调查中发现了许多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案例,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我们希望对你的今后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案例1:任静初三以前数学从未及格过,因此他爸让老师辅导她。其实她也没做什么,只是每周到老师家讲一次课,让她把课堂上学的东西讲给老师听,直到老师满意为止。半年下来,他的数学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高三毕业那年,她参加的二次模拟考试,一次得了 148 分,一次得了 149 分。后来保送进北大了。进北大不到一年,又考取了美国的一所大学,去美国念书去了。去年她给老师发 E-mail 说,她的美国同学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美国同学根本就不知道她在初三以前数学是多么的差啊!
案例2:一个老师带着一个数学成绩很差的初一班,他每周都测验他的学生,而且公开告诉他的学生,考题全部是他上课讲的例题。学生开始一片哗然,但 90% 的学生却有了信心拿满分,只有班上几个最差的学生不敢这么说,很快第一次测验结果出来了,及格率 48% ,满分率不到 8% ,第二次情况有所好转,初一时这个班数学成绩与同年级数学特长班平均分相差 12.5 分。初二时与数学班只差 1.5 分,比年级平均分高 10 分。初三毕业,这个班几乎与数学特长班没有区别。所以,学会例题学好例题才能举一反三,是学好数学的一条捷径。
案例3:马一扬在学习报上看了下列对学生学习数学特点的分类: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 “ 学习脱轨 ” 和 “ 恶性循环 ” 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马一扬认为自己属于第三种类型,于是请教老师数学学习方法,老师认真地给他指出上课、预习、复习、作业的具体操作方法,他坚持应用了三个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考得 92 分。
案例 4 .马雅萍是一名中等生,她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每天严格按数学老师说的反思卡的内容进行学习,这种反思卡按评价指标分为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按时间分为课上课下:认知领域包括: 1 .听课科目(几何或代数); 2 .讲课内容; 3 .课上掌握情况; 4 .没掌握的内容及原因; 5 .做作业情况; 6 .一天中学习数学的时间。情感领域包括: 1 .听课情绪; 2 .数学学习感觉; 3 .对任课教师说几句话; 4 .对自己说几句话。通过 9 周的实验过程,马雅萍在进行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中,数学成绩都有很大提高。
❹ 如何让老师不念成绩排名
这种情况、你要勇敢的找你老师、说明情况!不管真实事情如何、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你可以跟你老师说、不要讲这个事!下次考试我争取多多进步!
❺ 谁有 小学生不公布不排名制度措施,看好了是制度和措施,写得好追加100分
今年3月1日将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规定,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南京某中学初二的李同学昨向记者反映,因为期末考试的成绩即将在年前揭晓,学校又要将成绩排名公布,他怕自己排名靠后,弄得年也过不好。那么,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对学生而言到底是利是弊?社会各界的说法又是如何?南京是否也会出台类似规定呢?
学生希望取消公布排名
“自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比。”李同学告诉记者,每次在开完家长会后,父母回来都会对他唠唠叨叨,说别人怎么好、自己怎么没有用等等,尤其学校在公布完成绩以后,父母会为他与成绩好的同学的分数差距而耿耿于怀好几天。对于父母的不理解,李同学感到很苦恼。
与李同学有着同样苦恼的学生大有人在,南京一所重点中学重点班的于同学说,中学生应该可以保留自己的“隐私权”,考试成绩公布的话,会让很多人“评论”。考得好的万事大吉,考得不理想的则像“过街老鼠”到处被人数落,没有抬头的勇气。
大部分接受采访的学生都认为,他们不喜欢老师在班里或家长会上公布同学的成绩和排名,万一考砸了,会“很没面子、感觉不好、被父母骂”等等。他们认为,把考卷发下来,各自看各自的分数,是比较好的办法。
调查中记者发现,除了成绩差的学生对公布成绩和排名感到有压力外,很多成绩不错甚至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感到不能接受这种方式,因为他们如果从前几名的位置上掉下来,心理承受的压力会更大。这些学生普遍希望南京也能出台不公开成绩排名的规定。
然而也有支持公布排名的学生,与于同学同在一所学校的张同学认为,学校公布考试名次,方便自己知道在班上还有几个竞争对手,可以激励自己继续努力,现在排名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家长老师对此看法不一
学生们大都表示不赞同学校公布成绩排名的做法那么老师与家长们对此又有怎样的看法呢t南京某中学吴老师说,
公布与不公布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如果公布成绩,对于家长来说,可以尽快了解学生的成绩,但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不一定能承受这种压力。如果不公布,家长则有可能频繁地往老师那里打电话,影响老师正常的工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认为,成绩的高低是客观存在的,孩子应该正确对待分数,不要选择回避。分数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挑战,今后要面对的责任还有很多,他们的心理素质训练应该从“公布分数”这一课开始。
“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习的一个标准,家长只有通过这种标准才能了解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一位家长说,如果分数完全成了学生的隐私,家长就少了一个了解自己孩子的途径,很难与孩子取得完全的沟通。过分强调中小学生的隐私也会加深学生与家长、学校的抵触情绪。如果孩子仅仅为了公布分数这样普通的事感到伤自尊的话,那么他们今后怎样面对社会、面对挫折呢?
家住月苑小区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她现在是一心全扑在上高中的儿子身上。现在竞争很激烈,如果没有排名的话,孩子就没有了斗志,家长也会感到无所适从。
“学生当然有必要知道自身的学习状况,但学校如果公布分数,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家长表示,他觉得应该不公布分数和名次。只要教育得当,孩子的成功是早晚的事。然而现在整个教育环境更看重一个学生的成绩,逼得学生一味地追求分数,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挖掘自身的潜力。
这位家长说,特别是一些不善于面对挫折、或是屡“试”屡败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方式,肯定会承受不了这个压力的。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学生之间的歧视,以至于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
专家建议效仿上海做法
那么,南京是否也会出台相关规定?记者从南京市教育局新闻办一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南京暂时不会实行这样的规定,但是南京教育部门已经规定,学校不许单纯地以考试成绩公开排名。“有的学校不对学生的总体进行排名,而对进步最大的十名学生进行排名。”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有些学校虽然在搞排名公布,但是在排名方式上却很有新意,这种方式的效果很好,值得学习。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郝京华教授对此表示,存在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选拔教育束缚了义务教育,采取这种公布成绩排名的方式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个排名本来就是学生的隐私,不需要用公布的手法来体现,家长本身自己就会通过方法为自己的孩子排名,学校也可以电话通知各个同学的家长,没有必要弄得人尽皆知。《上海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禁止学校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的做法非常好,如有可能,南京也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红辣椒评论:取消考试排名是不是开错了药方?
素质教育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素质教育的“高招”,也时见报端。前不久,人们纷纷“声讨”三好学生的评选,现在,予头又对准了考试排名,上海、郑州等地,也作出了“禁止”的规定。社会各界反应如何呢?学生高兴,家长犯难,教育局谨慎,教师无奈。(据《大河报》11月24日报道)
考试排名的罪过,真的如此不可饶恕?
无论评“三好”还是排名次,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学习状况,找出差距及原因,研究对策,迎头赶上。同时,也要借此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和措折,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心理素质,长大后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和压力。正如报道中的“省级骨干教师”王荣乾所言:考试是老师对学生也是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的一种检验,学校举行考试很合理,也是切实可行的。公布成绩、排名次,势必会给学生增加压力。但作为学生应该认识到这种竞争的残酷性,作为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使得他们健康成长”。说得多好,这就是考试乃至一切评比的本意。
那考试排名为啥又让人不满呢?因为学校、家长和社会都没有正确认识考试排名的目的,考试排名出来了,对于成绩一时欠佳的学生,往往不是帮助他们查漏补缺,迎头赶上,反而去歧视他们,有的老师冷嘲热讽,家长打骂、训斥。至于学生和社会就不用多说了。如此,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压力能不大么?
所以,罪过不在排名本身,而在于对考试的看法和考试结果的处理。如果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家长和同学一起努力,共同帮助差生提高,并在社会上反对歧视,倡导关爱,即使还会有学生不堪重负,但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这种竞争和关怀中更快更好地成长进步。
况且,即使把考试彻底取消了,同一班级之间,成绩好坏、表现优劣仍一目了然,如果不加引导,歧视仍然存在,伤害不会减轻多少,反而不利于老师和学生准确了解学习状况,难以有针对性地教学,反而不利于教学。
所以,我赞成素质教育,但把取消考试排名作为“治疗”应试教育的“药方”,显然是开错了药,除了给教育部门赚些看得见的政绩之外,毫无意义。(稿源:红网)(作者:崔建民)(编辑:闵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❻ 现在很多学校都禁止公开成绩排名,你对此怎么看
如今很多学校都禁止公开成绩排名,不仅是日常考试禁止公布成绩排名,就连重要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也都禁止公布成绩排名。对此,个人觉得此项措施,标志着教育的进步。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真正去实践,去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告诉学生,你在所在的环境排名第几,而是通过考试让老师、学生本人、以及家长了解到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再者,学生后续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并不是以排名的名次来决定的,而是以自己的成绩来反馈的。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考试结果,看到自己那些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又是那些知识需要加强,这就已经达到了考试的目的了。至于公开成绩排名,和学生本身的学习没有实际的关系,所以,公开成绩排名就是不必存在的。
❼ 学校不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究竟是为什么你怎么看
强烈反对不公布成绩的做法。
学校不公布的原因学校不公布学生成绩这一措施的颁布,是基于近年来,有些个别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因为被学校公布成绩后,无法承受心理压力而发生的一些自杀现象。其实孩子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因为这一点,就不公布学生的成绩。
最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家庭和学校可以多进行心理方面的沟通和疏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让学习公开透明,给家长和孩子学习的竞争和动力,对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❽ EXCEl中 如何不改变名字顺序 而根据分数填写排名
不改变名字顺复序 而根制据分数填写排名,操作如下:
按下图表格中数据为例;
❾ 不允许按照成绩排名的原因
因为按照成绩排名会让成绩低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导致家长压力大孩子压力,做出不好的行为。
❿ 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到底有何意义
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全文公布。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等作出部署。
不公布成绩和排名这件事上,是有多重考虑,也确实是为了学生能在校园学习中更阳光的健康成长。
至于家长们所怨念的“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学生不知道自己考试错在哪里,没有意义”,事实上,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不代表不可以私下问老师成绩和排名。
也就是说,家长如果想了解孩子考试的情况,是可以私下问孩子的班主任的。这样一来,既可以得知孩子的学习效果,也不会造成以上所谈到的对家长和孩子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