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
A. 2015年北京市高级会计师评审结果何时公布
好像已经过了领证时间了么?建议打电话咨询一下。如下是官方通知:
二、合格标准内
北京市2015年度高级会容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线为60分。
三、证书领取
时间:2015年11月30日—12月5日。上午9:00-12:00;下午1:00-4:00。
地点:北京中财社教育培训中心
地址:海淀区阜成路81号院2号楼一层(公交、地铁:西钓鱼台站下车往西200米路北)。
需要提供的材料:
1.网上打印的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单。
2.本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军官证、机动车驾驶证、护照)原件。
四、合格证书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用印的“2015年度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证书有效期3年。
北京市财政局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
2015年11月12日
B. 高级会计师考试已经通过,没有收到证书,怎么查询证书号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2014年高级会计职称成绩12月8日即可查询,版进入“全国会计资格评权价网-成绩查询”,输入考生准考证号或身份证号码进行查询。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C. 高中会考没有查成绩,查询时间过了不能查了,没及格的要补考,学校那有没有我的具体成绩
学校肯定知道你的会考成绩的,这个你可以直接问你的班主任。
D. 高级会计师考试什么时间报名
2016年高级会计师报名时间已过,2017年高级会计师报名时间尚未公布,敬请关注会计网,我们会将最新会计考试信息发布。
E. 高中会考成绩什么时候可以在网上查询
请问是2011的吗?可以上网络搜 高中会考成绩查询 就可以了。不过要有会考号和准考证哦
F. 高级会计职称成绩出来可以复核么
根据全国会计考办《关于2016年度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高级资格考试全部实行网上阅卷,考生如对本人分数有疑问的,可提请成绩复核。
成绩复查按照属地原则进行,考生填写《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复核申请表(中高级资格)》(一式两份),寄至报考所属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办理成绩复核。
核查范围一般仅限于:
(1)主观题试卷。卷面有无漏评,分数的计算是否有误,对主观题评分标准掌握上的异议不属于核查范围;
(2)客观题(答题卡作答)无考试成绩的;
(3)违纪、违规、异常记录的。
注:以下政策仅供参考,请以当地政策为准
成绩复查——(注意,有的省市可能不接受查分,有的省市50分以上受理,50分以下不受理;)
(一)查分政策:查卷范围仅限主观卷面的漏评题目、合分、登分情况。(通过可能性还是有的,一两分希望最大)
(二)查分流程:
1、申请查分:考生如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以申请查分。
(1)受理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左右,具体时间范围各地财政局或者考试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规定。
(2)受理部门:到人事考试部门或者财政局申请登记复查试卷(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当地财政或者考试部门)。
(3)携带资料:考生需携带本人准考证、身份证原件。
(4)查分费用:申请查分的考生需交纳一定的成绩复查费,如果成绩经过复查确实有误,此费用将退还考生本人。如果成绩无误,查分费将不予退还。
2、资料上报:各局级单位统一汇总后,向考试中心提出查分申请并附详细要求查分的考生名单(包括考号、姓名、语种、级别、查分理由)。
3、试卷复查:考试中心将安排专门人员对相关试卷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通知各单位职改办。
4、结果通知:复查结果会在受理日期之后一个月左右通知到考生本人。
G. 2017年高级会计师成绩查询时间是什么时候
高会成绩一般在考试结束后1个月后陆续公布, 2017年高级资格考试成绩已于2017年10月24日在全国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网站公布。
H.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什么时候能出来
2015年10月25日前,完成评卷抽查验收工作,下发中、高级资格考试成绩。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公布考试成绩,同时公布咨询电话和电子邮箱。考试成绩公布后,如考生对分数提出疑义,可向其提供相关科目的明细分值。
2015年10月30日前,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在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公布中、高级资格考试成绩。
I. 高级会计师考试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2017年高级会计师成绩查询时间为:2017年10月24日。高级会计师成绩查询网站: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J. 高级会计师职称在哪里查询证书
高级会计职称成绩12月8日即可查询,进入“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成绩查内询”,输入容考生准考证号或身份证号码进行查询。
高级会计职称是我国会计专业技术职称中的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高级会计师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业务能力上应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国内外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方法并了解发展趋势。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经验,能够解决重要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政策性意见,在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贡献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