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成绩 » 小学到初一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

小学到初一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

发布时间: 2021-01-16 05:21:11

❶ 小学一年级孩子成绩突然下降,怎么办

那要看他为什么下降?首先了解原因。 第二,学习这件事情靠努力也有天赋的成分。如果他只是贪玩,那就别紧张,慢慢就好了。 第三,梦想和理想,可能这些东西大人觉得没什么意义,可是对于小孩子特别是成长的孩子很重要,只要他树立了自己的梦想,我相信他的未来不会差的。

❷ 为何有的人小学成绩很好,上了初中以后反而下降了

在我们的小学阶段,心智还没有成熟,对于社会上的诱惑还是没有一个清楚地认知,还是生活在一个自己的世界里。这就让社会上的很多诱惑难以波及到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我们的学习还是主要依靠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家长如果在孩子的教育上多下一些功夫,那么孩子的成绩是很容易提高的。

在孩子的这个阶段,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接下来的学习生活是及其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在孩子成绩下降之后,家长也不要过度去责骂孩子,这只会让孩子的叛逆心理更为严重。最好就是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来让他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❸ 初中之后孩子成绩下降是为什么

孩子不能保持第一有多种原因,有的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地转换学习方法,对老专师的教学不能适应,或者是没属有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出现了某些心理障碍等等。但是,有一点是基本的因素,就是天资递减律的作用。
孩子年龄越小越是受较多的天资的影响,相反,年龄越大天资的作用越小。在小学时,相比而言较多地受天资的影响。到了中学,虽然天资的作用还是不能否认的,但是天资的作用正在逐渐让位于后天的因素的影响。就是说,小学时可以较多地凭脑子的聪明,而到了中学后,更多地需要后天的因素,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是否目标明确,持之以恒,勤奋努力,刻苦拼搏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您关注《中华家教》公众号!

❹ 上初一孩子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该怎么办

可能是他的自身原因,最好不要强迫他学习,我是初一的,有感受

❺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小学生成绩下降

1.大环境让家长没有时间管孩子:家长要么忙于生计,还有很多单亲家庭,留守家庭。
2。教育产业化,整个教育政策的不合理,不规律让家长、学生、老师无所适从。
3。教育主管部门仍然是行政主管部门,导致效率下降。
4。从2001年开始的教育改革方向漂移不定,不适合中国国情。
5。学生优越感强,没有刻苦学生的精神。
6。受西方学习观影响。
7。小学教师工资太低,教师没有热情。

❻ 刚上初中孩子成绩就下降了怎么办

实际上,初一的学生既要用小学的管理方式,也要用中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平稳过渡。比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学过的知识,小学老师习惯对学生进行重复讲课;而中学由于课程压力,老师大多数讲一遍就过了。对于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来说,就需要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因此,我们要求小学老师从五年级开始减少重复讲课的次数,同时要求初一的老师增加重复的次数,这样,就解决了学生逐步适应的问题。从那时起,我把我们中学老师专门调到小学培训两年,然后从五年级带到初二;这样,学生的成绩下滑的现象就大大减少了。
学生成绩大幅度下滑,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小学生的学习速度太慢,也就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小学中高年级考试内容用120分钟完成,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宽松的。因此小学生在考试时不会紧张,慢慢来;老师也要求慢慢做,不要着急,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形成慢的习惯。一到初中,同样是120分钟,可是考试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很多学生都不适应,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才做了一半。所以,我们学校从小学五年级开始,120分钟的标准考试时间,我们要求学生100分钟全部交卷;一个半小时的作文,要求一个小时完成——提速!

❼ 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很多,我该怎么办孩子在小学成绩很好,现在上初一学习成绩下降很多

初一学习方法: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及技巧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他们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表现出以下明显的差异:1、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小学期间,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学科也相对简化,主要学习语文、数学等最基础的课程。语文主要是识字教育和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数学主要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观、感性的知识,并没有细化了的完整的学科知识。老师的教学也更重趣味性和直观性,而不是强调知识的完整体系。进入中学以后,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小学曾学习过的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时,物理、化学等课程相继开设,历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些学科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质积累,这就使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客观上大大增多了。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除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定义、原理等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2、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学习量的增加和内容的不断加深,加上初中学生心理的波动和生理的变化,使得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初中成绩相关不大。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在小学是学习尖子的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继续保持领先的情况大大减少;相反,有些小学时被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后来居上成为学习冒尖者。而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却与高中学习呈明显相关。(2)初二年级往往出现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点”。一般来说,经过预初、初一的学习适应和调整,学习习惯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势,成绩的差异逐渐明显。尤其到了初二年级,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相继开设,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这时学习开始出现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好与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状况。(3)学习成绩与付出的工夫所呈现的差异。学习优秀的学生由于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学习往往显得轻松自如而依旧学有余力;学习较差的学生穷于应付,事倍功半,却学得越来越吃力,学习变成了沉重的负担。这种对待学习是否轻松的状态,是判断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依据。 3、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对初中学生的指导更多的应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外,学生更多的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直接帮助也逐渐减少,不少家长也因为孩子学习难度的增加而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家长应该及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使他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的要求,并帮助其形成初中阶段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应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 4、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校里,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在家里,也大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的。小学生的学习还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自制能力,所以,带有明显的依赖性和被动性,一旦离开教师和家长,不少学生往往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无法自觉的安排学习。相对来说,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但是,在这方面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许多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能持久保持,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稍有松弛,就会无法自制,把学业抛至脑后,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变化,电脑游戏、武侠小说、通俗言情小说,乃至有些不健康的读物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成为影响学习的因素。有些学生自制能力比较脆弱,还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比较强的学生就能保持相对持久和稳定的学习状态。总体看来,初中生还处在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的年龄。家长要注意经常帮助孩子排除干扰,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使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巩固。 (二)初中学习方法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还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和培养,虽然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但非智力因素依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初中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学习的习惯、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课前预习新课的习惯,可以在教师教授新课之前大致了解课程内容,有助于把握重点带着问题听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作业认真书写的习惯,不仅可以保证作业的美观整洁,提高作业的质量,还能够培养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反之,不良的习惯也会成为学习进步的绊脚石,不少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脑子都不笨,但往往上课心不在焉、作业马马虎虎、做事丢三拉四。 1、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学会听课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四十五分钟课堂学习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许有的家长和学生会想,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听课谁不会呀。其实不然,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呢。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首先,要集中注意听。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所以,注意对于学习尤为重要。集中注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其次,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俗话说: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再次,要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做好笔记。教与学应是双向交流、互相促进的。学生在课堂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己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笔记不仅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复习旧知识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很多家长感到对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无从了解和把握,其实,每天查看一下他们的课本和笔记,就是一种好方法。 2、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时间是个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是艰苦的劳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1)几个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处理好的关系玩与

❽ 小学尖子生,怎么样才能防止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下降呢

小升初后,学生对初中阶段的学习是需要一番适应的,所以会出现很多小学阶段学习很好的学生,上了初中之后成绩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小学生变成初中生,学习要求改变了,学习任务加重了。如果不能快速适应初中生的角色,学习成绩自然会慢人一步的。小学的尖子生,为了防止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下降,需要把握以下四个要点。

一、正确把握初中阶段学习的变化

初中的班级由多个小学的学生分散组合而成,小学的优秀学生面临的竞争对手增加了很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表面上看来,成绩大家都差不多。但优秀学生会掌握重要知识的解题技巧,形成严谨的思维。初中阶段的学习科目和难度上有很大变化,课程增多,学习任务加重,难度增大,学习中的知识的规律性与逻辑性却越来越强。

初一学生的成绩下降了,找到方法,树立信心,是可以改变的。要想在初中不被别人甩下去,尽快适应初中这个新的环境就成了同学们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发现问题后只要解决问题,学习成绩接着就会有提升。

❾ 我今年初一,学习成绩一般,小学成绩很好,可是一到初中就下降了,很多甚至有时候会考出5,60分

你可以将她的优越感变成自己的,既然是朋友,就相互学习,你也有你的优点,只是你没有发现。嫉妒不会让他人失去什么,也不会让你得到什么。但你可以把这个转化成你的动力。你也可以找她聊聊天。虽说初一并没有初三重要,但是也不要因为这些小事影响自己。希望你能走出自己给自己设的迷宫吧,加油。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