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成绩 » 考试成绩分析统计怎么办

考试成绩分析统计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1-02-05 00:00:11

A. 可以对一组考试成绩做什么统计学分析

可以计算一下考试成绩的均值和标准差。
在描述性统计里面,平均值是最常用来表示数版据的位置状况的,它权反映的是各个取值的中心位置或均衡点。平均值计算是将所有数据相加,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可。在这里可以反映题主班级学生的各科以及总分在一样什么样的水平(位置)。
得到平均值这个统计量还不够,还需要考虑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学生之间考试成绩的差异大小。举例:“学生甲90分、学生乙50分”与“学生甲75分、学生乙65分”的平均值都是70分,但是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就不一样。要量化这个离散程度,一般使用标准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在这里面编辑不了,题主可以网络一下)

对于学生成绩,肯定是希望平均值越大越好,同时标准差越小越好。均值越大,表明学生整体学习都很努力,知识掌握的很好;标准差越小,表明学生考试成绩的差异越小,即学生们掌握知识点的程度一致性好。
通过分析这两个统计量,老师可以针对性的做一些教学改善。比如学生考试成绩的标准差大,即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老师就可以针对那些落后的学生实行特别照顾(如加强课外的辅导等)。
以上,希望能够帮助到题主!

B. 巧用Excel公式统计和分析学生考试成绩

期末考试完毕,教师需要统计分析学生的成绩,例如计算本班学生名次、本年级学生名次、单项成绩排名等。借助Excel公式,我们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搞定这一切!
基础分析:学生成绩排名
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
新建一个工作簿,将它命名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在其中新建一个“学生成绩明细表”,输入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成绩。这个过程只有手动输入,没有捷径可走。
在此工作表的K2、L2、M2中输入总计、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再在K3、
L3、M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E3:J3)”、“=SUMPRODUCT(($D$3:$D$144=D3)*($K$3:$K$144&
gt;K3))+1”、“=RANK(K3,$K$3:$K$144)”,分别用来计算每个学生的考试总分、在本班排名以及本年级的排名,并将这些公式复
制到下面对应的单元格中,学生的考试排名就出来了。
图形分析:直观展示结果
方便对比各科成绩
虽然通过函数分析了成绩,但是用数字显示枯燥无味且不直观,利用图表会更加形象。编辑图表时,选择I37单元格,设置其数据有效性的来源为“=$C$4:$C$8”,
然后将分析结果表中的列名复制到B3:G33中,在第一门课程“地理”下面的B34中输入公式
“=VLOOKUP($I$44,$C$4:$I$8,COLUMN(),0)”,并将此公式复制到后面的C34:G34单元格区域中,同时在D31单元
格中输入公式“="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期末考试"&D2&"各科"&I44&"图表"”。
接着执行“插入”→“图表”命令,插入一个柱形图,其源数据区域设置为“=成绩分析!$B$33:$G$34”,并根据需要修改一下图表格式。
最后添加一个标题文本框,选择此文本框,在编辑栏中输入“=$D$31”,这样以后要查看某个班级成绩时,只要单击I37,选择比较分析指标(例如及格
率),在图表中就会形象地显示出各门课程的及格率对比情况。

C. 如何进行成绩分析

现在很多学校都采用机读卡,不知你们那里是否采用,从机读卡的填内涂比率的分析中就最容容易找到问题,这个也最能说明问题,正确率高的说明大家都掌握得比较好,正确率低的说明大家都掌握得不好,对于正确率低的与答案较分散的问题老师就应该着重讲解。
高三的老师要尽量多利用机读卡,既可以减低自己的工作量,又可以及时发现同学们的问题。

D. 考试后怎么做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的组成

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试卷评价(命题评价),成绩统计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等,简称一查,二统,三找,四改。

一、查

试卷评价

试卷评价也称命题评价。

是教材问题,还是试卷问题?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典型问题教师要做好记录。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每一种题型从得失分看出学生问题所在。不同的题型,诊断的功能不同,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的误区。

当然,教师分析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从中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客观情况。

四、改

寻求措施

根据找出的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这一步如同医生诊断情病因后对症下药,“治病”得了什么“病”,该用什么“药”,该如何“治疗”;

教师心中有数,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就订出思想教育方面的改进措施,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就订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若后进生多就提出如何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4)考试成绩分析统计怎么办扩展阅读

试卷分析的意义

试卷分析不仅可以对试卷和考试做出恰当的评价,提高教师制卷水平,也有助于充分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

对于考试的结果,有必要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反映出各个教学环节的一些情况,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

分析这些信息,能引起我们很多思考,可以形成一些认识,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可见,试卷分析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E. 如何开好考试质量成绩分析会

主要内容:
一、学生成绩基本
(质量提升的背后凝聚着领导的关心,更凝聚着全体师生的勤奋努力,校在注重质量提升方面的点滴工作做以简要汇报。)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关怀,专家引领
*年11月21日,教育局普教股高股长带领普教股全体成员对我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从课堂教学和常规管理等方面给予了详细的指导,我校依据普教股领导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整改方案,确立了工作目标“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明确了工作思路“提高领导干部管理水平,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年4月9日,普教股车股长的跟踪听课指导,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又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落实整改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和小教部专家多次深入我校课堂,帮助指导教师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切实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施教水平。*年2月29日,小教部各学科专家针对我校各年级学生寒假期末测试答卷情况召开了质量分析会。【小学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会发言稿】小学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会发言稿。这次会议对我校来说,相当于一次“专家会诊”,使我校全体教师明确了制约质量提升的“症结”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能力亟待提高”,也使得我校教师明确了教学工作的重点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砸实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二)统一思想,全面展开
一年来,我校认真领会教育局会议和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朝阳市中小学教学规范(试行)》,加强政治业务集体学习,加强校本培训,使全体教师形成高度统一的思想,明确了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一二三四”教学策略(“一”为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二”为保证落实两个地位即“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三”为有效整合三维目标,即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四”为明确课堂教学四大基本环节:情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建构,合作探究——全班汇报,教师精讲——巩固练习,当堂检测)。
我校从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入手,全面展开课堂教学改革。全镇参与教师达100%,上学期共有82节课接受教学研究。我校的领导和教师一起经历集体备课——课堂展示——再备再研——再展示——形成较优秀的案例设计,期间有困惑有争论更有惊喜。到目前为止,我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其中语文学科的预习能力培养就是明显的例子。
(三)注重反思,总结提升
每经历一段教研,我校的领导和教师就会分别进行反思,主管领导重点反思是否做到了“把准学校脉搏,科学指导发展”,教研组长重点反思是否做到了“做精一门学科,带好一支团队”,学科教师重点反思是否做到了“做实常态课,多出精品课”,班主任重点反思是否做到了“精彩一个班级,幸福多个家庭”。
通过反思,我们总结出在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制定评价方案等方面要关注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四)多方并举,共同促进
衡量学校发展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但是质量的推升应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我校从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评价方式等不同方面进行改革,以利于考察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一年来,我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开展了武术、书法、科技制作等十余项课外活动,先后举行了演讲比赛、朗读比赛、口算比赛等竞赛活动。在考察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语文学科加入了学生朗读和背诵积累方面的考核,英语学科加入了学生听力的考核,数学、科学学科加入了实践操作的考核,尽管这些举措刚刚起步,但是对师生教与学的活动已有了相当大的影响,日常的教与学的活动也有了明显的改变。
在六年级备考工作中,我校先后组织了三次考试,每次考试后的质量分析会我们都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在分析六年级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欠缺的同时反思我们整个一至六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这种举措在我校全体教师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让我们的教师“教学生一天想着学生六年”,以至于做到“教学生六年想着学生六十年”。
(一位专家曾说“我们质量提升的空间很大”,非常客气也非常婉转,我们认真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探求解决的办法。)
三、工作中的不足
(一)教师劲头有,能力不足
随着我校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明显增强,向着更高层次迈进的劲头也非常足,苦于学历低,知识储备量不足,能力提升缓慢,不能很好适应课程改革,以至于总是出现“忽左忽右”的现象。
(二)学校想法有,落实不够
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省、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认真贯彻学习各级会议及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制定本校的各项工作计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各项考核方案,但是真正落实起来,我们的力度不够,以至于我们的日常工作效率低。【小学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会发言稿】演讲稿。四、今后改进方法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从时间上保障、从经费上保障,加强领导干部学习,加强专任教师学习,丰富内涵,开阔眼界。
(二)强化管理,狠抓质量
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常规管理,明确岗位目标,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F. 如何利用Excel进行考试成绩分析81

参考资料:
http://wenku..com/link?url=--NdLK
如何利用Excel进行考试成绩分析
在老师的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也是十分麻烦的工作,每次考试后,主任要求班主任自已统计本班成绩,尽快上报教导处。流程包括录入各科成绩→计算总分、平均分并排定名次→统计各科分数段人数、及格率、优秀率及综合指数→打印各种统计报表→制作各科统计分析图表等。如果能够利用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就可以让各位老师迅速完成对学生的成绩的各项分析统计工作。下面就向各位老师介绍利用EXCEL进行学生成绩管理的方法。
一、录入学生基本信息
首先,我们要新建一个“Excel工作表”,并将工作表命名为“xx考试xx班xx科成绩统计表”。然后,打开该工作表,开始录入学生的班别、座号、姓名、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可以根据具体的考试科目输入)、考试成绩等信息(如图1)。如果我们希望把不及格的学科突出显示,最好用红色显示。于是拖拉选择C2:G□(说明:“□”为班级最后一位学生的行号),然后执行“格式”菜单下“条件格式”命令,弹出“条件格式对话框”。我们把条件设为小于60分(或72分)的用红色显示,点击“格式”按钮,把颜色设为红色。再按“确定”按钮。

二、计算学生考试总分、平均分
输入完每位学生的各科成绩后,接下来我们就要计算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了。首先,在H2单元格处输入公式"=sum(d2:g2)",然后拖动填充柄向下填充,便得到了每人的总分。在I2单元格处输入公式"=average(d2:g2)",然后拖动填充柄向下填充,便得到了每人的平均分。(如图2)
平均分只需保留一位小数,多了没用。所以选中第I列,用鼠标右键单击,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设置单元格格式(F)…"(如图3),在数字标签中选中"数值",小数位数设置为1位。(如图4)

三、按总分给学生排出名次。 在J2单元格处输入公式
"=RANK(J2,J$2:J$□,0)"(说明:“□”为班级最后一位学生的行号),然后拖动填充柄向下填充,即可得到每人在班中的名次(如图5)。
说明:此处排名次用到了RANK函数,它的语法为:
RANK(number, ref, order)
其中number为需要找到排位的数字。 Ref为包含一组数字的数组或引用。Ref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

Order为一数字,指明排位的方式。
·如果order为0或省略,Microsoft Excel将ref当作按降序排列的数据清单进行排位。 ·如果order不为零,Microsoft Excel将ref当作按升序排列的数据清单进行排位。 四、统计各科的分数段以及及格率、优生率、综合指数等。 下面我们来统计各科的分数段以及及格率、优生率、综合指数等。
(1)60分以下人数:在D列与最后一位学生的下一行相交的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D2:D□,"〈60")"(说明:“□”为班级最后一位学生的行号,下同),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至最后一科的单元格处;
(2)60分~69分人数:在D列与最后一位学生的下二行相交的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D2:D□,">=60")-COUNTIF(D2:D□,">=7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3)70分~79分人数:在D列与最后一位学生的下三行相交的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D2:D□,">=70")-COUNTIF(D2:D□,">=8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4)80分~89分人数:在D列与最后一位学生的下四行相交的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D2:D□,">=80")-COUNTIF(D2:D□,">=9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5)90分以上人数:在D列与最后一位学生的下五行相交的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D2:D□,">=9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6)平均分:在D列与最后一位学生的下六行相交的单元格处处输入公式"=AVERAGE(D2:D□)",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7)最高分:在D列与最后一位学生的下七行相交的单元格处输入公式"=MAX(D2:D□)",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8)最低分:在D列与最后一位学生的下八行相交的单元格处输入公式"=MIN(D2:D□)",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8)低分率:是指各科40分以下人数与总人数的比值。在D列与最后一位学生的下九行相交的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D2:D□,"〈=40")/COUNT(D2:D□)*10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9)及格率:根据各学科满分不同,确定该学科的及格分,若满分为120分,则及格分为72分,若满分为100分,则及格分为60分。在D列与最后一位学生的下十行相交的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D2:D□,">=60(或72)")/COUNT(D2:D□))*100",并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10)优生率:根据各学科满分不同,确定该学科的优秀分,若满分为120分,则96分以上为优生,若满分为100分,则80分以上为优生,所以在D列与最后一位学生的下十一行相交的单元格处输入公式"=(COUNTIF(D2:D□,">=80(或96)")/COUNT(D2:D□))*100",拖动填充柄向右填充;

G. 如何进行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课考试成绩的公正公平性,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的针对性,我们需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认真的分析,按照常规数据统计,按照平均分、分数段对各班进行分析评价,这样的质量分析不能把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分析出来,只能表面地评价哪个班成绩好或不好,不能起到教学质量分析的真正作用。因此要采取随机抽取各班部分学生的考试分数,利用EXCEL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分析那些知识点掌握的好,那些知识点还应继续加强,今后应该怎样教,让学生听得懂,掌握牢,相应地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H.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是老师么?这个学校的话一般都是使用的Excel吧,给你推荐了免费的数据分析工具,国内的,云平台的是永久免费的,名字叫做大数据魔镜,免费版的支持Excel和mysql的数据库,你只需要导入Excel,选择需要分析的对应的数据,最后选择你想要展示的图表的类型就好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