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成绩 » 单科考试成绩质量分析

单科考试成绩质量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2-13 15:56:00

❶ 如何进行考试质量分析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一) 传统考试统计理论的不足
个体差异的普遍存在使“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学的理想教育原则。虽然在现实中我们很容易“……把表达思想不清楚的天才与表达思想清楚的白痴区分开来——表现为前者通过运算和结论,显示出对科学的深刻体会,但不大能够‘说出它是怎样的’;后者看上去充满恰当的词汇,却没有相应能力去利用这些词汇所代表的观念;亦即好的教育工作者凭籍其多年教学经验很快会对学生的天赋和潜能做出判断。但借助于正式的测验却往往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因为当今的学绩测验及智力测量主要是以再认或再现方式测量学生能够有意识提取的外显记忆知识以及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对学生的内隐学习与内隐记忆等无意识加工能力则很难测出,但这种内隐加工能力却又确实存在,且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基本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对这种加工能力的测量将有助于对学生的全面理解与因材施教,因为测评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贴上优劣的标签,而是为了将儿童置于合适的教育环境中,尽可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在加强外显记忆能力训练的同时注意开发其内隐心理潜能,多方位、多侧面地进行综合培养。
经典的测验理论在整个测验的水平上分析测验结果,忽视了个体差异以及不同的项目反应模式,混淆了相同测验分数所包含的不同性质的特征。有研究表明,相同数目的正确反应很可能是由于不同反应模式的结果,而这种反应模式的差异恰恰反映出真正的心理特征或某种心理定势。现代测量理论中的潜特征理论及其发展即项目反应理论则力图克服这一缺点,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测量结果与那些不可直接观察测定的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 专门化统计分析工具的缺乏
由于考试统计学是一门集教育学、数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于一身的综合性交叉学科,而目前市场上的统计分析软件面向各行各业,单用于教育统计有很多的功能浪费及功能不足,且分析结果过于抽象,不能深入浅出的阐明给使用者。因此,设计出专门化的考试统计分析工具,就成了提高考试质量的当务之急。
(三) 项目反应理论的崛起提供了数据分析的新工具
70-80年代,在测量理论中,最显著的进步是项目反应理论的应用,它是继经典测量理论之后的一个重要的测量里程碑。项目反应理论之所以优于经典测量理论,在于它克服了后者分析数据对“考分=能力”的局限,而将能力看作是一个潜在的变量,又将项目的难度、区分度等重要参数看作是项目本身的固有特性,独立于被试团体。目前该理论主要应用于客观性考试、试题库的建立、不同团体被试在不同测验中能力反应的等值化、跨文化比较等多种测量领域。在发达国家的人才测评数据分析中,项目反应理论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分析工具。
二、研究目标及意义
首先介绍从宏观层面运用传统教育统计方法分析试卷,将试卷质量及学生整体水平的反馈信息提供给教学管理者,帮助其改进教学工作与决策。其次,针对传统教育统计方法的弊端,从微观层面进行试卷分析。运用项目反应理论,重视学生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通过项目反应模式的差异突破“考试=能力”的局限,反映出学生真正的心理特征或某种心理定势,对试卷分析结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能提供更多的有关日常教学情况的信息)的目的不仅在于要诊断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审查、评价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试卷的宏观分析
一、试卷宏观分析的需求分析
测试可以在短时间内,省时省力地获得有关教学的大量信息,有助于教学管理者作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决策,通过对试卷的分析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的通过考试对教学措施进行检查和研究,是管理者改善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管理者掌握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具体帮助、指导和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学管理者与学科教师通过对试卷的宏观分析,可以把握学生集体知识水平、集体走向等重要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
二、试卷宏观分析案例
本层面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为:试卷分数的总体分布形态,平均值,总体难度,差异系数,偏态量数,标准差及其频数与频率分布,试卷难度及区分度分布,试卷总体构成差异,试卷信度,试卷结构效度、内容效度等。
本案例对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一(2)班第二学期期末成绩SPSS(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用进行了全距、标准差、中位数、频数分布、试卷难度、试卷信度、试卷区分度的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一)全距
全距是一群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它指的是两个极端值间的全部差距,常用符号R表示:
(2.1)

用全距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或差异程度,如果全距R比较大,说明考生的考分差异较大,如果R比较小,则说明考生的考分比较集中,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能够再就试题的平均得分进行对比,就能很容易地了解全体考生该知识点掌握的水平高低。
由表中数据,数学试卷的全距为77,可见学生该科目考试成绩差距较大,而数学平均分为70.2708,说明总体水平较好但差生过差,要提起注意。而语文、历史和政治的全距较小,平均分也较高,说明总体水平较好,学生间差异不大。这也体现了理科与文科的差异。
(二)标准差
表示变量值与其平均值离散的程度,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平均状况的数字指标。在考试中可以用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差异程度[3],以便来对此次考试的区分程度有大概的了解,计算公式为:
(2.2)
式中,S为标准差; 为各观测值; 为平均数;N为观测值的个数。一般情况下每次考试的标准差控制在9-15分之间比较恰当。如果标准差小于8分,说明成绩分布较为集中,试卷区分度太小,中等难度的题目偏多;标准差如果大于16分,则说明成绩过于分散。

考试的标准差控制在9-15分之间比较恰当,因此数学和外语考试的成绩分布正常。而政治、语文、物理、化学、历史的成绩过于集中,说明试题的区分度不够好。
(三)中位数
中学的成绩通常采用百分制,因此考试成绩分布并不会有明显的集中趋势,所以一般不采用众数这一统计量,而采用中位数计量。其公式为:
中位数位置= (2.3)

以数学试卷为例,众数为60,中位数为71。说明考分出现最多的是60分,处于中间位置的分数为71。这表明试卷难度适中,稍偏低。而外语试卷中位数为56.5,说明试卷偏难,学生普遍成绩较低。历史试卷中位数为90,相对简单,学生普遍分数较高。
(四)频数分布
一般情况下,考试分数接近正态分布,但在实际考试中,考试成绩有以下四种分布形态(如图所示)。反映出试题质量信息各自不同

图2.1 频数分布图
其中,A图反映出试题难度分布正常;B图中,正态分布反映出低分人数较多,平均分较低,说明难度大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大;负偏态分布说明高分人数较多,平均分较高,难度小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大;C图中,高峰形频数分布表明学生分数集中在平均分周围,中难试题占分比例较大;平峰形频数分布表明学生分数差异较大,易、中、难三类试题占分比例接近;D图反映出高低两类分数集中,试题难度梯度大,中难试题占分比例较小。
以数学试卷为例,全班48人的分数频数分布图如下:

由图可知,数学试卷考生分数频数分布为负偏态分布。说明高分人数较多,平均分较高,难度小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大;绝大部分考生分数在60~80之间;从10~20到40~50有断层,即没有考生成绩在20~40分,说明差生过差,应特别提起注意。

❷ 期中考试后质量分析

这要你自己分析了自己的成绩自己清楚 如果这门科目考差了看看这道题自己是版考试粗心了还是不权懂了 粗心的话就分析一下这道题考的是哪个知识点如果不太清楚可以问老师然后记下来 下次遇到这种题就注意预防自己再犯错 不过是不懂了 那也要搞清楚这道题考什么 然后翻书重新学这个知识点直到掌握了 又或者是你学习方法出问题了试着纠正过来 真的没有办法可以把试卷拿过去请教老师问问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好今后应该怎么做不要怕麻烦 你成绩上不来老师也觉得教不好学生内疚 成绩上来了老师也高兴 加油

❸ 试卷分析报告成绩情况分析怎么写

现就本学期的期末测试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试卷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的。试卷分析报告。主要考查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积累,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份试题许多题目的答案是开放的、多元的,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意在促进教师引导学生从写好字、读好书开始,真正能用好教材,教活学生。题型多样。重书写与积累。
二、成功处。
这次考试让我们看到,我们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已初显成效。总分1146分,均分76、4分,优秀率26、7%,及格率93、3%。试卷分析报告。从试卷上,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一些优势。主要成绩归纳如下:
1、此次测试书写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而且使用涂改液和改正纸的情况大大减少。
2、重视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学生卷面也很整洁。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率较高……所有这些都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方面的进步。这也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字音、形、义教学,课文学习双基较扎实,平时训练到位,基础知识抓的较牢。
3、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阅读历来失分较多,但此次的阅读成绩却不错。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习得。能够将语文的阅读教学与发展学生的语言结合起来,注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对于课文阅读学生能读懂文章内容并根据要求正确回答问题,能把文章的中心与本人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写出了自我感受和体会。
二、薄弱点。
本次测试透漏的主要问题
1、不会拼音、模糊拼音或能够拼音但字词写错,通常是用错字或形近、音近、同音字代替,如“凄凉”写成“清凉”或“清冽”,让人啼笑皆非。
2、错别字依然是这次试卷上的首要问题。别字的领地很广,基础、阅读、作文。每个版块都有,但本次测试体现出的错字类型主要是多笔少画。如:“今”写作“令”。
3、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4、阅读分析:对信息的检索、收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欠缺,能够从短文中找到的答案,孩子们也惘然处之,甚至索性空而不填。
5、作文出现的主要问题:错别字特多现象严重;选材真实但内容不够具体。标点运用不规范:标点运用很不规范:大多学生只会运用逗号、句号;有的段落都只是逗号;有的把标点用在一行的开头。
6、学生的答题习惯令人堪忧。例如个别学生漏答此题,如此种种,着实惋惜!
三、措施。
1、加强汉语拼音复习。有的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都不会拼拼音,而老师们往往在强化学生识记、书写汉字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独立拼读音节的训练,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提示或示范下不成问题,但一旦脱离了老师,就变得晕头转向,“b、d”不分,“q、p”不分,“h、f”不分,“n、l”不分,“z、c、s”与“zh、ch、sh”不分,“–n”与“-ng”不分,今后应该在后续性的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激发求知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让学生发现兴趣的源泉,用自己的艺术魅力和优质的人文素养把语文课上的有吸引力,让学生置身与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海洋中,引导学生挖掘、攀登,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就可以获得求知的快乐。教学中,还应珍视学生学语文的点滴积极性,热情保护,真诚鼓励。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有意识地训练。
3、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教师要帮助学生课外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名句、名段要指导学生咀嚼、赏析、品味,熟读、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面,加强交流,增进积累。文章阅读速度有待提高,促进信息的浏览和整体感知。多读文本,加强感悟,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深入、透彻、准确的理解。阅读教学中要有感情投入,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感悟。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有待提高,即挖掘内涵,领会其中的思想、精神。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要常抓不懈,并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横向、纵向)。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理清文脉,加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5、加强作文教学的研究。
具体做法:(1)、注意积累好的题材,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要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写出、写好真实的事情,抒发真情(2)、重视“小练笔”,即写片断。写片断的好处很多,片断篇幅短小,用时少,易训练。久而久之,开源活流;写片断不求全,要求不高,容易写,而且学生又可以马上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可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小练笔的素材很多,一部分来自课文。如:仿写、续写、补白、改写等。片断练习和习作的比例为4:1、(3)、粗指导,精讲评,宽评价。
成绩属于过去,在反思中我们找到了差距,在思考中我们树立了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践行着教育者的圣神职责,让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❹ 数学成绩考不好 老师说要写质量分析报告 怎么写

1.首先抄分析总体情况。
横向纵向比较袭此次考试成绩的好坏。
2.分析原因
分析自己那里做的好,以后继续保持;分析那里掌握的不够全面导致错误,如概念不清,基础不牢,计算错误,粗心大意。
3.将错误点进行梳理,条理的分析题干及解题思路。
4.总结经验教训,树立今后目标及努力方向。
5.,树立信心,表示决心,坚定不移的努力。

以上是我总结的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❺ 怎么进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0——2011年第一学期的学生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专成了此次任务。区教研室对属三年级语文、数学学科进行了调考,相对以往各自为阵的学校自主考试,这种形式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全区的教育质量作更全面的监测,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这种“纸笔测试”能更好的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使之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区教研室统一命题,经教导处征求意见,至此时没有学科教师反映对试卷的意见。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❻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5000字

袁管速尧卦涉董邵纪铮评卢演欣倩垇始轵船渊钓

❼ 如何进行成绩分析

现在很多学校都采用机读卡,不知你们那里是否采用,从机读卡的填内涂比率的分析中就最容容易找到问题,这个也最能说明问题,正确率高的说明大家都掌握得比较好,正确率低的说明大家都掌握得不好,对于正确率低的与答案较分散的问题老师就应该着重讲解。
高三的老师要尽量多利用机读卡,既可以减低自己的工作量,又可以及时发现同学们的问题。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