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成绩 » 黟县国税局考试成绩

黟县国税局考试成绩

发布时间: 2021-02-13 21:18:23

㈠ 黟县社保局缴费中心电话

现在全国各地社保中心都有一个统一服务热线,电话号码为12333,你可以通过12333查找所需电话号码,或者查询社保方面的有关问题。

㈡ 黟县公安局户籍科办理临时身份证要多少时间

一、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16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尚待领取居民身份证或原证回丢失、损毁尚未答补领的人员,可根据需要申请领取临时身份证。 二、须提供的材料: 填写《申领临时身份证登记表》; 《户口簿》; 两张近期居民身份证标准相片。 三、持上述材料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履行申领临时身份证手续,并交纳证件工本费10元(经济特区20元)。 四、申请人在办理申领临时身份证手续2个工作日后,凭《户口簿》到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领取临时身份证。 五、公民在领取居民身份证时应交回临时身份证。

㈢ 黟县公务员考试一年几次

我是屯溪的````公务员考试一般分2种:
1.每年11月底12月初,国家公务员考专试。黟县国税局、黄山属海关、银监会、证监会等国家直属行政机关都属于国考。
2.每年4月初,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黟县人事局,公安局、教育局等绝大行政机关都属于省考范围,今年安徽省考是4月9号。

另外还有事业单位、“三扶一支”的考试,但都不属于公务员考试。

㈣ 黟县的经济发展

2009年,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706万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9亿元,增长37.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4:41.4:39.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55.7%、40.6%。
2012年,黟县地区生产总值20.8亿元,同比增长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亿元,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亿元,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增长20.3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5.7:48.5:35.8。 黟县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已建成面积1.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入园企业58家,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5.4亿元,基本形成了以茧丝绸、果蔬食品、旅游商品、机电制造、高档纺织、木竹精深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
建国前,黟县工业基础薄弱,城镇以“三坊一店”(糟坊、酱坊、炉坊、糕饼店)为主体、其次是铁、木、竹、棕、缝纫、粮油(水碓、油榨)、织苎麻布加工业及石灰窑、纸槽等。焦福泰油纸伞、源头苎布、胡永兴蚊香、程三元毛笔为黟县较有特色的产品。民国14年(1925年),培本布厂开始使用人力铁木织布机。民国20年,城区创办私营光寰电气厂。民国31年县政府开办民生染织布厂,为黟县唯一的官办工厂。至解放前夕,全县没有一个烟囱,没有一台动力机。但县人旅外办实业、从工者很多,江西景德镇市就有11家工业企业为黟县人开办。
1952年,全民所有制的黟县酒厂和公私合营企业黟县电灯厂建成投产。同年,8名铁匠组成黟县铁业生产小组。1956年,全县35个手工业行业852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组成8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12个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成立黟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逐步把手工业的经济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67.6万元,比1949年增长8倍。1958年,为追求高级形式,把全县手工业按一行一业组建规模较大的生产合作社,拆点搬家,集中生产,统一核算,在大办工业的号召下,采掘、冶炼、机械、化工、轻工、纺织等工业企业竞相上马,计划比例失调,出现工业增产,商业积压的畸形现象。其间大办钢铁,县财政支出13.5万元,毫无效果。同时,西武、和平、东源、洪星、际联、渔亭、美黄7个乡的铁、木、竹、缝、棕5个行业的28个手工业单位281人,与各乡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四社合一”。县手工业联合社的农具厂、木器厂、机瓦厂、竹器厂、石灰厂和缝纫、五金、皮革、棕业、钟表等10个合作工厂(社、组)及美溪综合厂共393人,全部下放到公社。1959年,黟县、祁门县并县时,黟县手工业联社因所属10个手工业企业455人下放到黟城公社而全面解体。
1961年后,关闭了全民所有制碧山野生植物油厂、黟县陶器厂;县办的石山砖瓦厂、雨伞厂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成立集体所有制铁业、木业、工艺生产合作社和白铁小组,缩小了黟县纺织厂生产规模;收回乡间名师巧匠396人,重新组建城乡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7个。1962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为1311元,1965年为3423元,年递增28%。1970年起,开始发展“五小”(小煤窑、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小农机)工业,小型工厂应运而生。至197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5.8%。
1979年,停办农药厂,新建黟县轴承厂;农村10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二轻系统划归社队企业系统,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工业企业经营由单一的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同年,在石煤综合厂和五金厂试点推行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1980年增加轴承厂、轻机厂为试点企业,1981年在全县工业企业中推开,取得显著效果。到1983年,黟县工业总产值达1310万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扭转了黟县预算内工业利润倒挂,依靠财政补贴的被动局面。
1984年,全县工业企业整顿结束,企业素质提高,黄山轴承厂202型轴承获1984年安徽省优质产品证书,县电力公司获安徽省电力系统1984年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黟县酒厂吉阳牌白酒获1985年徽州地区酒类评比第一名。
1985年,全县有电力、机械、电镀、轴承、石煤利用、汽车修配、五金、建材、森工、酿造、粮油、食品、饲料、制茶、印刷、塑料、造纸,制鞋、服装、缫丝、纺织、林化等20多个行业,79个工业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15个,集体所有制24个、乡镇工业40个)。全民所有制职工1280人,集体所有制职工765人,乡镇工业从业人员650人。工业企业有中、初级技术职称人员39人(其中工程师4人)。固定资产净值86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635万元,集体所有制87万元,乡镇工业143万元)。机械总能力19114千瓦(其中全民所有制16558千瓦,集体所有制639千瓦,乡镇工业1917千瓦)。工业总产值2047万元,为1949年的27倍。1985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9.02%上升为42.37%。
2012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30家,比上年增加4家,实现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13.7%。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轴承380万套,下降51.6%;罐头5220吨,增长22.7%;白厂丝599吨,增长8.8%;纤维板4951平方米,下降32.1%。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为189%,同比下降54.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109万元,增长4.6%;实现利税9017万元,下降12.7%;实现利润总额5505万元,增长6.8%。
2012年巩固扩大“12555”重点企业培育成果,中绣飞梭、新达机械、金坑源纸业等企业加速发展,特色工业初具规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增长12.5%。工业招商取得新成效,新签康师傅瓶装水、LED灯具、汽车配件等项目10个,协议投资4.2亿元。 丝织业 茧丝绸产业是黟县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八十年代初,从一个镇办集体缫丝厂起步,二十年后,黟县已发展有桑园4.5万亩,年产鲜茧2000吨;2013年有规模以上缫丝企业两个,年缫白厂丝400吨,其中华盛丝绸集团的生产规模名列安徽省第二;一个规模以上捻线企业,年产捻线丝260吨,名列安徽省第一。 黟县耕地面积8249.2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62%。农村经济以传统的林、桑、茶为主,粮食自给。桑、茶、果、竹、木等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以叶村为代表的蚕桑基地、以溪下村为代表的有机茶基地、以五里村为代表的桃业基地、以胡门村为代表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华盛丝绸、惠达食品、桃源罐头、千磨竹业、杉森木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竹针全国市场占有率70%以上,白厂丝产量居全省县域前列,五溪山毛峰、“AH2糖水板板栗罐头”等荣获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黟县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和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201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902元,增长15.5%。
黟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较多,有以生产糖水板栗、箬叶、微菜干、竹笋罐头等系列产品的食品企业,其糖水板栗产量在全国同行中名列第一,产品95%以上出口海外。黟县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等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产品,也从手工作坊里走进大型超市。黟县的茶叶制作久负盛名,其中以黄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递翠眉等品种尤为出名。
建国前,由于封建制度的限制,官、商的盘剥,生产方式的落后和自然灾害的侵袭,黟县的粮食单产只有100多公斤。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的《黟县志》载:“岁收不给三月”。民国23年(1934年)资料记载,全县粮食总产1262万公斤。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仅1079.18万公斤,单产100.5公斤;油料总产36.27万公斤,单产16公斤。农业总产值为634万元。
建国后,黟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采取各种改革措施,促使农业生产稳定增长。1949年,实行减租减息,1950年至1951年,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1952年,总产上升到1625.61万公斤,1953年至1957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农民依靠集体力量,开展农田建设,提高了抗御灾害能力,使粮食产量稳步上升,1957年,粮食总产达2036.07万公斤,1958年,由于左的思想路线的影响和工作上的失误,粮食生产下降,1960年,粮食总产只有1623.14万公斤。1962年开始,经过三年的恢复调整,粮食产量有了回升,1965年,总产达2296.13万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总产增长缓慢。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农村体制改革,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9533亩,单产302公斤,总产上升到3908.07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6倍,油料总产147.71万公斤,比1919年增长3.1倍;农业总产值达326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为1949年的6.38倍;茶叶、蚕桑、畜牧、水产及其他农副业生产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黟县从1953年起,粮食、油料自给有余,1953年至1985年,全县农民向国家提供商品粮食共26827万公斤,食用油脂297.84万公斤,和大量的猪肉、禽蛋、鱼、茶叶、蚕丝、苎麻、香菇等农副产品。
201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完成56608万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21832万元,增长4.5%;林业产值13899万元,增长2.7%;牧业产值17543万元,增长1.3%;渔业产值519万元,增长11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15万元,增长2.2%。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业构成由2011年的37.8:24.7:32.1:0.4:5.0调整为38.5:24.6:31.0:0.9:5.0。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9950公顷,同比增长0.8%,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089公顷,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2890公顷,增长0.5%;蔬菜种植面积1444公顷,增长1.8%。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多减少。其中:粮食总产量27001吨,增长4.7%;油料产量4001吨,增长3.9%;茶叶产量1535吨,增长3.6%;蔬菜产量20048吨,增长1.9%;药材产量91吨,下降4.2%;瓜果产量1480吨,增长1.6%;糖料产量714吨,增长2.0%;水果产量2097吨,下降0.3%;肉类总产量5240吨,增长1.7%;蚕茧产量1759吨,下降4.5%;禽蛋产量663吨,增长1.4%;水产品产量560吨,增长16.2%。
2012年黟县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五里桃业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宏村镇、洪星乡竹笋基地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毛竹笋)标准化基地”。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7家,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4家。实现农业总产值5.7亿元。新增新农村建设“十有”达标村5个、基本达标村6个。 黟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黟县经济的主导产业。
全县共有景区景点13处,其中5A级、4A级、3A级景区各2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9家市级、旅游专业村8个,三星级以上饭店4处。拥有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省级1家;旅游商品个体私营作坊150多个,形成4大类、12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系列,多种旅游商品在国家、省级旅游商品博览会和工艺品设计大赛上相继获得100多个大奖。先后荣获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文化魅力旅游名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等称号。
2009年,旅游接待403.1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63亿元,旅游商品购物市场营业收入达6000多万元,旅游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超过20%。2012年旅游接待量完成1010万人次,增长31.7%;实现旅游总收入75亿元,增长32.5%。

㈤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工商管理 本科 专业可以报名哪些职位

我也是工商管理的。你在公务员官网上下载那个excel表格后,下面可以选的,选中央国家机回关答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然后在专业右边有个向下的小三角,点一下后筛选工商管理就行了。工商管理招的人少一些,而且限制多,安徽什么的国税局招的多点~~

㈥ 黄山市黟县档案局的电话号码

请打黄山114查询一下

㈦ 安徽地区是如何收税的,

安徽国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为纳税人减免税额2.93亿

从2004年1月1日起,安徽国税对全省个体工商户销售应税货物和提供劳务的增值税起征点进行了第二次调整,起征点调高后,全省共有21.5万多户个体工商户达不到增值税起征点,实际减少增值税收入1.99亿元。同时,对吸收下岗失业再就业人员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为其办理了企业所得税优惠审批,据统计,全省共有1.7万余户纳税人获得0.94亿元所得税优惠照顾,累计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超过1.89万人。

另外,安徽国税对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优惠。为1.07万户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优惠,累计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27.19万元。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使得我省许多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实现了“二次创业”乃至“三次创业”,切实发挥了税收帮扶再就业的作用。(刘中文)

颍上县国税系统

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日,颍上县国税局在全系统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全系统在春节前组成10个慰问组,由局领导带队,慰问全系统离退休干部、遗属、军属以及全县部分乡镇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全系统170名税干职工踊跃捐款8900元,单位筹集36000元。慰问组深入到8个基层分局、53名离退休干部、30名特困户家中嘘寒问暖,扶贫济困,帮助排忧解难,把组织的温暖送到群众中,送到每个离退休干部的心坎上。(曹玉乐).

淮北市国税局通过涉外税务审计查补税款193万元

按照省局2004年度涉外税务审计工作任务的要求,该局依法对外商投资企业实施了税务审计。查补税款 193万元,罚款 81 万元,调减亏损9466万元。纳税人的违法事实主要反映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不合法和税法上视同销售未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原材料盘亏损失应转未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等问题。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2005年,该局将有的放矢地开展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专项检查,并将此作为2004年度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重点审查项目,进一步加大涉外税务审计力度,以此促进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税收管理。(杜

鹏)

滁州国税近七成纳

税人实行电子申报纳税

今年以来,滁州市国税局积极推广电子申报缴税,逐步实现了以电子申报为主的多元化申报征收格局。一是该局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制定了推广计划,采取先试点、后全面推行的方式推行该项计划。二是广泛开展宣传,以县市区为单位召开纳税人座谈会,免费举办了20多期培训班,累计培训纳税人2641人次,使纳税人熟悉了电子申报缴税流程。三是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在办税服务厅设置了自助申报服务区,实施跟踪服务,进行现场指导。

截至2004年12月底,该局有6113户纳税人实行了电子申报,占全市应申报纳税人总户数的67%。(滁州市国税局信息中心)

芜湖县国税收入

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受芜湖县经济快速增长的牵引,截至2004年12月底,芜湖县国税局全年共组织国税收入10681万元,同比增长31.75%,实现新的历史性突破。一是落实税收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做到该减的减,该免的免。二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强税源调查和税源分析,做好重点税源的入库工作。三是优化税收服务。依托信息化为基础,推行纳税人电子申报。与有关部门订立了委托代收税款协议,并委托邮政部门代售普通发票,使得纳税人可以就近纳税、就近购买发票,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赵德才 童松柏)

黄山市国税局全力

支持出口退税企业发展

去年以来,黄山市国税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改革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全力支持出口退税企业的发展,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出口退税工作成效显著,2004年办理陈欠退税1007万元,办理当年出口退(免)税3186万元,当年出口退(免)税比上年同期增长105.6%,翻了一番,兑现了“新账不欠,老账要还”的承诺,促进了全市外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方海源 程彦)

铜陵国税实现增值税

专用发票网上认证

日前,铜陵市国税局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认证系统和因特网联网试运行成功,通过批量认证和适时认证的方式,对首批5户纳税人取得的981份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通过因特网进行远程认证,经企业端认证信息与税务端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反复比对,认证结果相符。网上认证系统是企业通过客户端将取得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输入税务机关链接在因特网上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认证系统,坐在办公室里便可进行点击认证报税。网上认证解决了纳税人因集中到税务机关认证报税而排长队拥挤的现象,受到了纳税人的普遍欢迎。(叶春苗 朱先礼)

黟县国税局开展

“八个回头看”活动

黟县国家税局为使效能建设做到经常性、持续性和长效性,在全系统开展“八个回头看”活动:一看大局意识强不强,是否真正树立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经济建设服务意识;二看服务态度好不好,说话办事是否做到热情、文明、礼貌;三看工作效率高不高,是否有敷衍塞责、拖拉推诿行为;四看工作作风实不实,是否有形式主义和工作漂浮问题;五看法制观念强不强,是否有行政乱作为、不作为行为;六看工作纪律严不严,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七看落实工作制度认真不认真,是否有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问题;八看执行廉政纪律严格不严格,是否有违反税务人员十五不准、不廉洁行为以及搞封建迷信、赌博行为。 (房国胜)

蚌埠市国税一分局税收管理工作出现六大变化

一是税收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二是税源管理由静态式管理向动态式管理转变。三是实地稽核由人工选案向纳税评估选案转变。四是发票管理由纸质审批向无纸化审批转变。五是税收执法由弹性执法向刚性执法转变。六是纳税服务由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 徐振鹏)

和县国税局创新服务

手段实现短信催报催缴

和县国税局在优化纳税服务上狠下功夫,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该局2004年11月份和联通公司签约,又推出利用手机短信功能,对所有需要进行申报、纳税的纳税人在征期的最后2至3天发送一条内容为“和县国家税务局感谢您对国税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并提醒您按期申报、纳税!”的手机短信,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好评,增强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和合作意识,提高了申报率和入库率。(聂荣霞)

含山县国税局严把申报

“先进单位”企业纳税关

年底以来,各级政府开始开展企业申报“先进单位”等评选活动。评选中,政府部门将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入库税金作为主要衡量指标。针对政府对企业纳税的重视情况,含山县国税局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申报企业纳税审核把关力度,确保企业填报纳税数据与实际入库国税数字相符。该局规定,对申报“先进单位”企业填报的销售业绩和入库国税,一律先由征收部门通过综合征管软件进行查询核实。对数字相符的,予以核实确认,对数字不符的,退回企业重新填报。只有经征收部门把关、核实企业填报纳税数据真实准确的,领导才签字,最后加盖单位公章,以确保“先进单位”的真实性。(周天明)

庐江县国税局

对准“四点”调查税源

庐江县国税局为准确预测2005年税源情况,在税源调查中加强与统计、经贸等经济主管部门联系,预测2005年全县经济发展目标,了解税源的经济相关点;对近年来招商引资项目等新办企业进行调查,找准税收增长点;深入全县74户重点企业户实地调查,掌握税源重点;分析税收政策及征管因素变动等情况,查找增减收等不可比因素,预测税源增减变动点,为做好2005年的组织税收收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金路平 阳在胜)

界首市国税局深化考核

制度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一是绩效挂钩,工作业绩与考核奖金挂钩,每季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评比出考核分,并以此为依据发放考核奖。

二是滚动考核,每季一小考,每年一大考,年终视平时考核情况综合计分,力求考核的阶段性与考评的整体性有机统一。

三是责任连带,以科室为单位,科员出现差错需扣考核分的,科室负责人受连带责任,按比例相应扣除部分考核分。

四是差错扣分,参照考核内容,在德、能、勤、绩、廉任何一方面出现差错,视情节轻重,扣除相应考核分和奖金。

五是褒奖加分,成绩突出或受到市级及以上部门表彰,增记考核分

㈧ 黄山市国家税务局的工作动态

黄山市国税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国税局龙岳辉局长党课报告精神
歙县国税局、风景区国专税局通过属召开座谈会、局务会议,结合个人工作和学习实际,就修德、为官、养廉等方面讲心得谈不足,切实做到“清、勤、正、俭、公”;屯溪区国税局以服务纳税人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明确岗位职责,清理不必要的办税环节,提高工作效能;黟县国税局在党员中开展“四个一”活动,读一本立德养廉的好书、学一个道德模范事迹,观一次反腐倡廉教育片,写一篇党课学习心得;休宁县国税局邀请企业代表、地方部门领导、廉政监督员、政风行风评议员等,以座谈会形式听取和征求各界意见和建议,解决作风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徽州区国税局畅通内外部监督渠道,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确保“两权”运行的全过程监督;黄山区国税局通过道德讲堂、读文思廉、图片展览、廉政专栏等宣传阵地,进一步增强广大国税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祁门县国税局通过开展“岗位建新功、共园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展示出干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健康文明的职业道德风范。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