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成绩 » 学生成绩分析的差值是

学生成绩分析的差值是

发布时间: 2021-02-14 17:18:26

㈠ 学生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分析

影响抄学生成绩的因素有很多的,比如1、学习方法不得当。学生学习很努力,作业也都认真完成,但是学习还是不好,可能是方法不当,方法正确的话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2、情绪问题的困扰。消极情绪产生时,学生会生活在紧张、焦虑、烦恼当中,如果被这种情绪主宰,就没有办法去学习。3、用功程度不够。学习确实要用一定的功,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彻底地掌握知识。大多数学生用功程度不够,其原因有三分之二是不知道怎么用功,不懂得学习方法。4、没有学习兴趣。一个孩子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他背后必须有不断的鼓励、表扬和欣赏。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是三分钟的热度。”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这样,只有在后面不断激励孩子,才能让孩子始终保持热度。

㈡ 班级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和分析

如果一个班都差我认为可能是老师的问题也可能是班风的问题

㈢ 学生学习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一直以来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的成绩,殊不知,许多同学的努力是徒劳无功的,比如上课一味记笔记从不思考,高中学科复杂,知识点繁多,只是足够努力不一定能够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要明白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错误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以下三种错误的学习方法一定要注意避免:
1.错误的学习方法——不会科学利用时间
我认为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
2.错误的学习方法——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指不加思索地重复,多次重复直到大脑中留下印象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学习。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
3.错误的学习方法——不能形成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
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学问怎样能够进步?重要在有方法研究。
进入知识点更多,难度更深的高中学习,我们需要通过课外补习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迎战高考。昂立新课程是沪上专业培优专家,针对高中生开设了相关课程,满足了各学科,各年级学生的需要,想要了解学科课程设置,课时次数,课程费用,授课地点的学生和家长们,可直接拨打官网热线:4008-770-970。昂立新课程欢迎您的咨询。

㈣ 分析成绩考差的原因

成绩考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平时学习和复习不够、身体不好、题目比较难等等,只要心态好,认真学习,相信下次就会考好的。

㈤ 计算学生成绩的均值、标准差

先把数据复制到一个M文件里,保存好后:
80 78 80 81 85 82 80 81 76 79 97 79 46 79 78
50 80 79 90 78 79 72 78 81 79 82 81 90 64 60
85 88 80 91 68 81 65 80 79 81 82 79 80 79 81
81 79 79 79 81 80 80 79 80 83 80 79 80 78 80
78 80 81 81 80 79 80 81 77 80 81 82 91 90 79
75 84 81 82 80 79 88 90 65 83 87 76 65 55 96
然后在matlab的command window里输入
A=dlmread('d.m');
A=[A(1,:) A(2,:) A(3,:) A(4,:) A(5,:)];
a=mean(A) 平均值
b=std(A) 标准差
学生的成绩符合正态分布,我根据在概率统计里的式子求的:
置信度为98%可知:t=2.41 X0.01(89)和X0.99(89)的值我查不出来,在文献里应该有,你自己查吧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a-b*t/n(1/2) a+b*t/n(1/2)];
标准差的平方的置信区间[89*b^2/X0.01(89) 89*b^2/X0.99(89)]
值你自己求吧,查表的出数据代入就可以了

㈥ 为什么学生学习很努力,成绩却很差

一个人成绩的好坏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即我们常说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譬如说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方法,对学习的兴趣等等。你在上面提到的这个人很努力,就说明这个人的态度非常端正,肯吃苦,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我相信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的任何一方都是没有理由由此而批评这个人的成绩不好的,这时应该从学习方法和客观因素上找原因。
明明很认真、很努力地学习,成绩却总是没有提高,最打击人了!不仅孩子觉得累,家长也很苦恼……其实,不同学生的备考方法不同,对症下药才有效!
1、基础不实型
症结所在:解题方向不明确。
具体分析:从学生自身来分析,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对于简单题,掉以轻心,漏题丢分;对于中档题,分析不清楚,模棱两可;对于复杂题,自身知识结构和做题技巧不到位,缺乏分析能力。
解决办法:学懂学透夯实基础,多做题目触类旁通。
2、粗心大意型
症结所在:失分全是“粗心”惹的祸。
具体分析:“真粗心”属于“偶然性”发生的错误,下次稍加注意即可改正。“假粗心”属于“经常性”发生的错误。此类学生在处理问题上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无法“完美”地答题,追根溯源是知识结构和脉络掌握的不是很清晰。这就需要巩固基础知识,加强训练,并通过心理疏导来彻底杜绝粗心。
解决办法:确定自己是“真粗心”还是“假粗心”。
3.基础薄弱型
症结所在:缺乏自信,学习底子不牢。
具体分析:此类学生多是因为没有掌握前期课程的知识点,导致恶性循环,成绩长期处于班级下游。由于这部分学生长时间对成绩缺乏信心,缺乏向上的决心,因此除了需要夯实基础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提高自信心。
解决办法:基础薄弱型的学生,很容易通过专业辅导来提高成绩。薄弱在学科上,不要薄弱在心里。
4.苦学无效型
症结所在:学习很努力,但学习效率不高。
具体分析:“苦学无效”困扰着很多中学生,学得累又考不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该类学生是因为没找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缺乏技巧,导致效率较低。
解决办法:通过学科诊断,找准个人症结所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动力不足型
症结所在:被动学习,学习目标不清晰。
具体分析:此类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属于被动学习,而且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上制定的计划也无法实现,浑浑噩噩地上课,对学习和考试缺乏热情和动力。
解决办法:从兴趣出发,培养持续学习热情。
6.知识生疏型
症结所在:学习上只求一知半解。
具体分析:此类学生一般智商都不低,大多因为缺乏学习兴趣,而导致在学习上比较懒散,课堂上没有把知识吃透,一直堆积问题,知识生疏,基础薄弱。因此,这类学生在考试中会出现在基础知识的送分题上丢分的现象,由于缺乏基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力,遇到稍微难些的题就卡住了。
解决办法: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多做多练熟能生巧。
7.情绪波动型
症结所在:心态调控能力不强。
具体分析:此类学生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考了高分以后,表现出自傲、自满、激动等情绪;另一种是考了低分以后,表现出焦虑、急躁不安、自卑、迷茫甚至惶恐等情绪。
解决办法:此类学生需要老师多给予爱心和耐心,制订出调整方案,一步步进行纠正。帮助学生由易到难重拾自信,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8.缺少思路型
症结所在:做题太少,需要强化训练。
具体分析:此类学生主要体现在看到试题后不知如何下手,也不知道如何审题、如何运用知识点来解题。他们往往感觉课堂知识都学会了,但是一考试就蒙了。
解决办法:培养快速切题能力,拓展发散思维。此类学生要在平时加强审题的训练,学会快速判断题型,并且能够确定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建议深入做些经典题,培养自己快速审题的能力,拓展发散思维。

㈦ 怎样计算学生成绩三率

三率指的是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其实还有个高分率。计算方法就是:

统计出高于(低分率用低于)要计算的某个分类(例如是总分,也可以是某个学科)的满分乘以对应的比例(高分率用90%,优秀率用80%,及格率用60%,低分率用40%)得到的数值的考生分数的考生个数,然后统计出总人数,统计出的个数除以总人数,并换算成百分比形式就得到三率了。

高分率 >=90;例如计算语文优秀率=contif(a2:a60,">=80")/cont(a2:a60);及格率 >=60;低分率 <=40。

(7)学生成绩分析的差值是扩展阅读:

学生成绩三率的分析:

一、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主要分析试卷特点、试卷考查的内容、试题分数权重、试题的难度等。

二、成绩统计和成绩的分析:成绩统计一定要准确,这是所有老师最为关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确。分析前必须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校对,不容许出任何的疏漏。

分别以教师和班级为单位,划分的越细越好,对比度越清晰越好。包括全校各科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或优秀、合格人数)。

各班各科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人数(同上),全校总体成绩、年级组成绩统计,年级班级达标情况,与区县均值比较统计,各班与全校总体情况的比较等。

例如初二数学张老师、王老师、李老师所教班级成绩情况对比(一分三率绝对值情况、最高最低分情况、校及区县名次及变化、与校、区县平均值之差,差值的变化,年级前50名后50名分别有多少名等)。

对班级也可以采取上述办法,在这一环节上不用评价,只列数据就可说明问题。为使统计结果一目了然,对一分三率的统计与分析时建议使用饼图、表格、曲线、柱状图等来表示。

㈧ 用spss分析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怎么做分析后的数据都代表什么完全看不懂!急急急!!!

一般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结果中关键看sig值,当sig<0.05,则表示有显著差异,否则就无显著差异。

㈨ 三年级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分析

1.课程难度突然增加,学习任务增加。
先是语文里面开始写作文,然后是开始学习英语,再次是数学学习里,要求孩子更多地运用抽象思维(一二年级的数学更多的强调形象思维),这些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对于三年级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态度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反观孩子,孩子的学习方式还停留在一二年级,以为只要上课听一听就没事了,孩子对三年级的课程和学习没有相关的准备,所以就可能会出现暂时的不适应,而三年级的孩子,自己去解决这种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他们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克服困难。如果孩子得不到帮助,就可能会出现很长时间不能适应新的学习,造成成绩下降,甚至出现厌学等情况。
2.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孩子成绩下降
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其自我意识还不甚强烈,往往视大人的话为金科玉律,成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因此显得比较听话。而三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荣辱感和自尊心增强,不希望家长过多地“指责”(家长眼中的教育往往会成为孩子心中的“指责”)自己。
很多家长本身对三年级的孩子的这个特点也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教上也同样是沿用一二年级的时候的方式,简单地督促和说教已经不能对三年级的孩子起到有效的作用了,相反还可能会引起三年级孩子的反感,使其对学习产生厌恶。从而也会造成孩子成绩下降。
3.“过渡时期”的特点也会造成三年级孩子成绩下降。
过 渡期也就是中间阶段,三年级的孩子没有了刚开始上学时候的新奇,也没有高年级孩子的学习压力,他们处在一个上不上,下不下的阶段,虽然在很多成人看来,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但是在很多孩子的眼里,这是个学习热情慢慢丧失,开始渐渐体会到学习的艰辛的阶段,如果得不到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孩子对学习的认识和态 度就容易造成孩子成绩的下降。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