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小分录取
A. 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是怎样确定的
首先,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和专业录取分数线是所有考生报考完之后,通过竞争最终录取结束后形成的,录取结束后,录取了这个大学或者专业会有一个数据统计,也就形成的大学和专业对应的最低分、平均分和最高分,同样还有对应的位次;高考报志愿之前肯定是不知道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般是不确定的,看排名的话会较准一点,录取线一般就是满足学校招生计划所提取的最后一个人的分数。比如一个大学在某个省份招十个人,共有十一位同学报了这个大学,但是学校会根据成绩提取前十个人的成绩,第十个人的成绩就是这个学校在这个省的录取分数线。
B. 高考录取最底分小数点后面是什么意思
小数点后两位
高考的分数大都是整数的哦
相同分数的时候,一般会看单科成绩的
C. 高考 看小分 是什么意思
是考生的各科成绩,用于排名。
例如某省规定“文理科考生总分相同时,则内按文化总容分高低,文化总分仍相同时再按单科顺序及分数高低依次投档。单科顺序排列:文科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科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假设考生是文科,总分560分,语文110、数学120、外语130、文科综合200,那么他的名次总分是:560.110200120130
所以请看下贵省录取规定。
D. 高考分数线达分线后面的9位小分是什么意思
是考复生的各科成绩,用制于排名。
例如某省规定“文理科考生总分相同时,则按文化总分高低,文化总分仍相同时再按单科顺序及分数高低依次投档。单科顺序排列:文科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科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假设考生是文科,总分560分,语文110、数学120、外语130、文科综合200,那么他的名次总分是:560.110200120130
所以请看下贵省录取规定。
E. 高考录取标准
北京农学院招生办 董 磊
影响志愿填报结果的因素很多,比如高考政策变化、考生学习成绩、第一志愿选择、身体条件限制、高校历年录取成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等。根据以往经验,在众多因素里面考生及家长较关心录取分数,而往往忽视了对于各个高校招生政策(尤其是录取规则)的了解,从而导致事与愿违的情况出现。下面谈一下高校录取规则。
■ “志愿清”
大部分高校在录取时都采用“志愿清”的规则,所谓“志愿清”,也叫志愿优先,就是在录取中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该校的考生,只要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就只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即使二志愿考生成绩再高,原则上也不予录取。但是,也有部分高校会按一定比例预留二志愿计划,以录取部分高分考生。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了解各校是否预留二志愿计划以及是否设有“志愿级差”,同时,要根据个人成绩合理填报志愿学校,平衡一志愿和二志愿关系。
■ “分数优先”
“分数优先”是指高校根据调档考生的分数高低进行专业安排,即按投档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保护相对高分考生,最大限度地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总体来说,分数相对较高的考生被退档的可能性较小。例如:考生小A和小B报考同一所高校,成绩分别为530分和525分,按“分数优先”的规则录取,则优先对小A所报的专业依次检索,如果符合第一专业录取条件则被第一专业录取;如果不符合,则依次检索第二、三、四、五专业直至被录取。完成对小A的录取后,再开始对小B录取。
■ “专业级差”
高校在安排考生录取专业时,会按照一个或几个分数值来确定选报不同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这种分数值就是所谓的“专业级差”,即当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不能被录取时,将其高考成绩减去某个分数值后,再与自己报考的第二专业志愿的其他考生成绩进行排序比较,确定其是否可以被该专业录取,其他专业志愿的录取以此类推。这种模式下可以最大限度兼顾考生志愿和分数。例如,考生小A报考某高校,高考成绩为530分,专业志愿依次为国际贸易、计算机、会计学、市场营销和法学。如果小A不符合报考的第一专业国际贸易录取分数及其他条件,则小A不能被第一专业录取,而该校设置的专业级差为5分,那么学校会将小A的成绩减去5分后,以525分同第一专业报考“计算机”的考生的高考分数排队再安排专业,以此类推。
■ “专业清”
“专业清”是指高校在安排考生专业时,专业志愿靠前的优先录取,其核心在于先按“专业顺序”、再按“分数高低”进行专业录取,实质是专业志愿优先。即专业志愿之间有先后顺序,先将考生按其第一专业志愿分成不同的队列,然后将每个队列内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按专业招生计划数依次录取;对于院校第一专业志愿未能录满的专业,将依次从第二、三、四、五专业志愿报考的考生以及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中录取。这种模式更尊重考生的专业志愿,重视考生的专业倾向。相对高分的考生如一味追求“热门”专业,被退档的可能性较大。“专业清”规则对于高校来说可以避免学校各个院系之间生源的不平衡,如“热门专业生源好,冷门专业生源差”的问题。对于考生来说,可有效避免报考专业的盲目性和“一窝蜂”。某些情况下分数不高的考生也有可能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
例如:考生小C和小D分别以498分和495分的高考成绩同时报考了某二本院校,最后录取结果是小C被退档,小D被录取。大多数人看到这个结果会感觉不可思议。根据分析,这是“专业清”规则的结果,因为该规则在进行专业录取时优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小C填报的专业志愿依次为国际经济贸易、会计学、法学、工商管理;小D填报的顺序依次为会计学、法学、国际经济贸易、旅游管理。录取时,学校通过检索发现将国际经济贸易作为第一专业的考生有30人,而招生计划为10人,第10人分数为510分,而小C以498分在30人中排名为第28名,因此不能被第一专业录取;小D报考的第一专业为会计学,报考会计学为第一专业的考生有20人,录取人数15人,小D分数排名第12名,则小D被录取。
接着,我们继续关注小C第二专业会计学。如果按照“分数优先”规则,小D能以495分的成绩进入会计学专业,那么小C以498分也可以被录取到会计学;但是按照“专业清”规则,会计学在第一专业录取时已经完成招生计划,因此小C无法被录取到会计专业。以此类推,小C报考的第三和第四专业均已在第一专业或第二专业录取时完成了招生计划,于是小C无法被他所报的4个专业录取。
最后,学校会对某些计划尚有空余的专业通过专业调剂的方式来完成招生任务。检索的结果显示,有两个专业空余计划10人,而类似小C情况的考生有20人且都服从专业调剂,那么对于这10个空余计划的分配完全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因为小C分数为498分,在20人中排名第15名,因此,小C最终因为专业志愿填报不合理被退档。
上述规则在高校录取中很常见,希望广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多研究高校的招生政策,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填报志愿。(北京考试报)
仅供参考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F. 关于高考录取原则,
北京农学院招生办 董 磊
影响志愿填报结果的因素很多,比如高考政策变化、考生学习成绩、第一志愿选择、身体条件限制、高校历年录取成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等。根据以往经验,在众多因素里面考生及家长较关心录取分数,而往往忽视了对于各个高校招生政策(尤其是录取规则)的了解,从而导致事与愿违的情况出现。下面谈一下高校录取规则。
■ “志愿清”
大部分高校在录取时都采用“志愿清”的规则,所谓“志愿清”,也叫志愿优先,就是在录取中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该校的考生,只要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就只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即使二志愿考生成绩再高,原则上也不予录取。但是,也有部分高校会按一定比例预留二志愿计划,以录取部分高分考生。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了解各校是否预留二志愿计划以及是否设有“志愿级差”,同时,要根据个人成绩合理填报志愿学校,平衡一志愿和二志愿关系。
■ “分数优先”
“分数优先”是指高校根据调档考生的分数高低进行专业安排,即按投档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保护相对高分考生,最大限度地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总体来说,分数相对较高的考生被退档的可能性较小。例如:考生小A和小B报考同一所高校,成绩分别为530分和525分,按“分数优先”的规则录取,则优先对小A所报的专业依次检索,如果符合第一专业录取条件则被第一专业录取;如果不符合,则依次检索第二、三、四、五专业直至被录取。完成对小A的录取后,再开始对小B录取。
■ “专业级差”
高校在安排考生录取专业时,会按照一个或几个分数值来确定选报不同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这种分数值就是所谓的“专业级差”,即当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不能被录取时,将其高考成绩减去某个分数值后,再与自己报考的第二专业志愿的其他考生成绩进行排序比较,确定其是否可以被该专业录取,其他专业志愿的录取以此类推。这种模式下可以最大限度兼顾考生志愿和分数。例如,考生小A报考某高校,高考成绩为530分,专业志愿依次为国际贸易、计算机、会计学、市场营销和法学。如果小A不符合报考的第一专业国际贸易录取分数及其他条件,则小A不能被第一专业录取,而该校设置的专业级差为5分,那么学校会将小A的成绩减去5分后,以525分同第一专业报考“计算机”的考生的高考分数排队再安排专业,以此类推。
■ “专业清”
“专业清”是指高校在安排考生专业时,专业志愿靠前的优先录取,其核心在于先按“专业顺序”、再按“分数高低”进行专业录取,实质是专业志愿优先。即专业志愿之间有先后顺序,先将考生按其第一专业志愿分成不同的队列,然后将每个队列内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按专业招生计划数依次录取;对于院校第一专业志愿未能录满的专业,将依次从第二、三、四、五专业志愿报考的考生以及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中录取。这种模式更尊重考生的专业志愿,重视考生的专业倾向。相对高分的考生如一味追求“热门”专业,被退档的可能性较大。“专业清”规则对于高校来说可以避免学校各个院系之间生源的不平衡,如“热门专业生源好,冷门专业生源差”的问题。对于考生来说,可有效避免报考专业的盲目性和“一窝蜂”。某些情况下分数不高的考生也有可能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
例如:考生小C和小D分别以498分和495分的高考成绩同时报考了某二本院校,最后录取结果是小C被退档,小D被录取。大多数人看到这个结果会感觉不可思议。根据分析,这是“专业清”规则的结果,因为该规则在进行专业录取时优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小C填报的专业志愿依次为国际经济贸易、会计学、法学、工商管理;小D填报的顺序依次为会计学、法学、国际经济贸易、旅游管理。录取时,学校通过检索发现将国际经济贸易作为第一专业的考生有30人,而招生计划为10人,第10人分数为510分,而小C以498分在30人中排名为第28名,因此不能被第一专业录取;小D报考的第一专业为会计学,报考会计学为第一专业的考生有20人,录取人数15人,小D分数排名第12名,则小D被录取。
接着,我们继续关注小C第二专业会计学。如果按照“分数优先”规则,小D能以495分的成绩进入会计学专业,那么小C以498分也可以被录取到会计学;但是按照“专业清”规则,会计学在第一专业录取时已经完成招生计划,因此小C无法被录取到会计专业。以此类推,小C报考的第三和第四专业均已在第一专业或第二专业录取时完成了招生计划,于是小C无法被他所报的4个专业录取。
最后,学校会对某些计划尚有空余的专业通过专业调剂的方式来完成招生任务。检索的结果显示,有两个专业空余计划10人,而类似小C情况的考生有20人且都服从专业调剂,那么对于这10个空余计划的分配完全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因为小C分数为498分,在20人中排名第15名,因此,小C最终因为专业志愿填报不合理被退档。
上述规则在高校录取中很常见,希望广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多研究高校的招生政策,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填报志愿。(北京考试报)
仅供参考
G. 2017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后面的小数点什么意思,怎样算出来
最低投档分数线是指能投进去的分数最低线。
每一个成绩可以说都不是一个人独享,有的甚至是一千人人甚至几千人,这就是我们常说“提高1分,干掉1000人”的原因。
那么问题就来了,高校的招生计划基本上是固定的,假如这所高校在这个省的名额为10人,投档的时候可能是投11人,那么这第11人的分数,可能有几个都是相同的,高校又不能都录进来,这样的话就会有一个规则进行排序,因此就产生了小数点的情况,而最高分肯定在计划里面,不会出现小数点。
计算:投档最低分是由总分+小数点后相关单科成绩组成。也就是说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投入该校最低分的单科成绩。这个问题文理科也有区别。 文科小数位组成: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科小数位组成: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以北京大学为例,文科最低分为663.119250149145,也就是说该考生的总分是663分,其中语文为119分、文综为250分、数学为149分、外语为145分。理科也是同理。
(7)高考成绩小分录取扩展阅读
如果你是文科生,考了664分及以上,这个小数点对你毫无意义,因为恭喜你,你已经被录取了。
但是如果你恰好考了663分,那么这个时候就要逐一对比小数点后的学科。先看语文,如果你的语文为120分,大于最低分中的119,那么说明你已经进档了!小于119分,则没有进档。
如果正好考了119分,则要比较文综,文综如果大于250分,则进档了,小于250分则没有调档;如果正好是250分,然后继续往下比,以此类推,知道比较出结果!
但是,无巧不成书。还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最低分的两个或者几个同学各科分数一模一样,虽然这种概率非常小,但是也不能排除,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如果碰到这种极端情况高校会追加计划同时录取。
H. 高考提档线后面语数外小分什么意思啊,如果总分正是提档线,语文与所列分数一致,数学略低,能否录取
只要过提档线,以及所报的专业对语数外没有另外的要求,就没关系的。后回面语数外的答分数,只是说要达到提档线,成绩大概要这样子。
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线,与学校最终的录取线并不完全相符。即使考生的成绩达到了提档线,也未必一定能够被取,如果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则有可能降低提档线录取。
(8)高考成绩小分录取扩展阅读:
录取分数线与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考试的难易程度都有关系。院校对各省招办投递的考生档案进行审录、全面择优并完成录取后,所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就是该校的院校录取线。
提档线与录取线是不同的,并且过了提档线的考生也不一定会被录取。所以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避免被退档。
I. 高考成绩跟最低投档线一样,小分第一个高第二个低可以被该校录取么
会的,如果你填了专业服从,那就一定会被这个学校录取了,祝贺你!但是专业可能无法满足你的希望的专业了(前提是你填报的专业录满了,如果没录满还是有希望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