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好成绩教书育人
1. 教师要具备哪几心才可以将教育做好
师德培训材料:
教师要拥有“四颗心”
教育家陶行知说: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即是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
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学高为师”中的“学”,是指知识、学识。有了渊博的知
识,
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
纵横开合,
将胸中所有俱为我所用;
“德高为范”
中的“德”
,
是指品德、行为。自古以来,对教师最好的解释就是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以德服人”。
因为,教师的学识、品德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一名成功
的教师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拥有“四颗心”: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善良之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就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要力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
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
有了爱岗敬业之心,我们才会自觉地工作,备好课、改好作业;才会乐于与学生交流,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才会不断地挑战自己,
超越自已,
争取最大的进步。
而拥有了关爱学生
之心,
我们才会做到对学生耐心、
细心,
从而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
都时时刻刻去关爱
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般的慈爱,
父亲般的威严;
也才能做到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
仁,从而让他们的心灵都撒满爱的阳光,引领他们成为满怀爱心的人,有理想的人。
胸怀宽广、
一视同仁的豁达之心。
教师的心中要装着每一位学生,
切不可以学生的成绩、
表现、
家境等来区别对待,
从而伤害学生纯洁幼小的心灵,
给他们今后的人生带来阴影。
对
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我们固然欢喜,随时赞赏他们、激励他们;对成绩不好、表现不好
的学生,
我们更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
去和他们沟通,
随时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
并且及时
给予表扬和鼓励。
还有什么比看到一位学生改邪归正更让人高兴呢?无论是哪一位学生,
在
班规、
校规面前一律平等,
绝不凭个人的感觉来处理事情。
只有这样胸怀宽大的老师,
这样
一视同仁的老师,才能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感觉到家的温暖,感受到学校学习生活的快乐,
才能让全班真正成为一个和谐上进的乐园,
也才能影响学生今后也成为一个心胸宽阔、
公平
公正的人。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纯粹之心。责任让人坚强,让人勇敢,也让人知道关怀和理解。
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是光明磊落的人。
高境界的人不会推卸责任,
而是敢于承担责任。
教师的
责任就是教书育人。
如果学生成绩不好、
表现不好,
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推卸责任,
不是责
怪学生不可教、
家长不配合等,
而是应该先反省自己是否尽到老师的职责,
是否付出了足够
的努力。如果是,那么我们问心无愧;如果不是,我们就应该及时弥补,迎头赶上。班上出
了点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责任推到学生头上,把学生大骂一顿
2. 作为一位老师,应该怎样教好学生要用什么方式和学生打成一片,同时还能帮他成绩提高
我是一名复读生,我们班主任很喜欢上课是说自己身边的事来穿叉一些知识点,我们很喜欢听,比如讲到病句,他就说:“以前我一个学生写作文,本来是想拍我马屁,写到:‘整座教师公寓的灯都熄了,只有我们老师的灯开着,在批改作业。’我当时一看就火直冒,拍马屁就拍马屁,还拍的这么没水准,就批改了一句:他妈的,你怎么知道我在改作业,我其实是在上网。”结果我们班笑疯了,从此我就知道这个病句点了。还有一次,他先讲班务,有一些道理他就拿自己举例......最后来一句:“这不就是素材吗,几深刻哟!有材料,有论证。当然不要再作文里把我的名字说出来,否则,严惩不贷!”我们又笑疯了......反正我认为这种风格的老师很好!
3. 学生们尊师的最好礼物就是拿出自己的好的学习成绩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你要好好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就是给他最好的礼物
4.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冷落学习差的学生。请你从学生个体差异和教育公平的角度谈谈教师偏爱
其实现实结果往往是读好的毕业生给读书差的毕业生打工,读书好的人死读书,老师一味的只关心好学生其结果往往是好学生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栽培期望而埋头苦读,从而忽略了人际的交往少接触了书本外的知识,也或多或少的改变了学生的个性,往往好学生的个性都比较内向老实,缺少了活泼开朗性格。差的学生虽说读书不好,但是他们接触的外围知识确实比好学生多的多,只是考试都考不到那些知识罢了,所以在社会上差的学校往往胆量交际性格都比好学生强多了,好学生的想法大多是考个好的名校将来有个好的工作岗位,差的学生想法是能找到好工作是好事,找不到好工作那就自己创业,总不能挨饿吧,所以社会上的那些老板很大一部分都是曾经的差学生了
5. 教书与育人,到底哪个更重要
教书育人同样重要。
教书是为了育人,
育人需要教书。
当然教书又有专很多要求。
好老师、好属学生。当然任何一位老师都是好老师,任何一位学生都是好学生。
坏学生是如何形成的?前提是没有坏学生,好老师也教不出坏学生,坏老师也教不出好学生。
育人,育什么人,什么是人?好人?坏人?男人?女人?年轻人?老年人?多了去了。
定义很多。看法不同。
教书是一种职业,育人是一个目标。
两者缺一不可。
教书,教什么书,什么样的是好书,什么样的又不是好书?
育人,育什么人,什么样的是正确的育人方法?
宏观的,微观的,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
这个话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很伤脑筋的话题。
6. 如何教育成绩较好的学生
成绩较好的学生,实际上是最难教育的学生,这样的孩子高傲,进入社会很难与大家共处。
7. 如何教育好学生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
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或者,只注重了某些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却忽视了做人基本素质的教育。我认为,这
其中的”学会做人“应该是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地方,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成就大
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学会做人”教育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德育渗透并不是急功近利的,它需要
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师德、情操、教学素质、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隐形教育的影响,是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有良好
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用心走进学生心灵,以智取人。
一、生活上的关心,使学生体会到爱心。
俗
话说:“话是开心斧,情到自然开。”学生处于发展阶段,极渴望自己能作为被关心的对象,又加之许多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教师在生活上的关心无疑是雪中送炭,
当天气变冷时,及时督促学生加衣服,了解学生的状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学生能体会到教师的温暖,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因为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物
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赋予,他们体会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教师的关心使他们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生活上的关
心、物质上的帮助,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你一句问寒问冷的话语就如一股暖流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爱如清风,如阳光,给学生带来和谐、温暖。
二、辅导上的耐心,使学生树立信心。
学
生在校,以学为主,他们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主要精力也应放在学习上,但现行大纲的知识要求及教学方式,只对少数学生适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目标过高,特
别是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品质,许多学生因为一直用功,效果不佳,教师如果再不加以诱导,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在辅导上,尽量
体
现分层要求,严禁“一刀切”的做法。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基础、爱好,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对成绩好的学生,重思路点拨,再让他们自己思考,对中等生,
点拨思路后再根据其反应确定辅导重点,尽力帮助他们饶过或突破思维障碍,对困难生就要从基础开始,分散难点,分解问题,特别注重辅导后进生是否听懂,鼓励
不懂多问,教师一一耐心辅导,直到学生清楚明白为止,切不可操之过急。在教师辅导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用成功教育激励学生,尽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表扬,使学生树立信心,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在我所教的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平时对学习总是心不在焉,多次教育,均不见成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班上
请一名学生画个板报刊头,大家一直推荐这名同学,他果然不负众望,短短几分钟就画好了,对他的美术功底我在全班大加赞赏,并让他承担板报的美术设计,从此
这个同学象变了一个人,对我安排的各种工做都积极负责的去完成,学习成绩也渐起色。
三、课外谈心,和学生交心
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工作对
象,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谈心,通过学生的语言直接或间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教师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一次信赖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
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做更进一步的交流,但教师的一次微笑,一次期待眼神,温和的语言,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感悟。而在课外活动中,
就有更多的机会,应主动接近学生,以朋友的姿态和学生交谈,共同挖掘生活中、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更全面深刻的了解他们的心理。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可以
直接与他们交谈,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为题材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一些现象的认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个别问题可以开门见山的提出,如对班上纪律的看
法,对学习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等等。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则必须首先接近他们,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适时加入他们的活动,细心分析他们的言行,或在集
体活动中借题发挥,正确诱导,真正从心灵上与学生交流,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
四、教导诚心,使学生有恒心。
教育如果没有情
感,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应以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不结合实际空口说教,
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要一味责怪,应从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教育,用尊重学生的爱
心、诚心换取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逐渐达到持之以恒。
本学期我接手的班级,有一男生由于家长的溺
爱,经常与人打骂,毫无顾忌,学生不敢当面对我说,只有通过日记与我进行对话,就这样从日记中我得知了他的行为,当我严肃地把种种事情叙述出来,他先是一
惊继而低头不语。趁热打铁,我又请来家长,把他的种种恶行禀之并说出后果,请家长自省。一向袒护孩子的家长在事实的面前表示:为了孩子的将来,一定和老师
配合教育孩子。现在孩子以朝着健康的方面发展了。而看日记,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已成为我巧解难题的法宝。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
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没有什么都不行的学生,问题在于老师站在什么角度看,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坚信用情、用爱、用智、用心则是保证学生心理
健康的最好良药。
五、教育上精心,激发学生学习热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的过程,所谓“师生合作”就是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这就
要求教师的授课应精心,促进学生学习热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某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考,大胆的探索事物的实质,对事
物的观察也变得敏锐,逻辑记忆力也会加强,想象力也丰富,因此,教学上动脑子多用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其次,突出学科特点,多应用
直观教具,设置悬念,遵循“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好奇心是先导,求知欲是动力”的教育理念,让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的学从“要
我学”过渡到“我要学”,进一步发展为“我能学”,教师在整个知识的传授中切实起到指导的针对性,让学生自主的边做边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聪明的、
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头接触到创造性的劳动时,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会觉醒起来。”所以,教学上多为学生创设情景,创设实践的机会,对学生
的发展,教学效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增补一些趣味小实验,岩石实验;举实例突出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讲课时适当穿插
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小故事、科学设想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总而言之,教育要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教师必须研究学生,只有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讲究育人方法,尊重学生人格,民主平等对待全体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耐心细致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的真诚之心,可获得学生的尊重热爱之情。以关心、耐心、诚心、精心唤醒学生的求自信、自律,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发展,成为合格的,
对社会有“实用”的优秀人才。
8. 学生成绩好老师是不是有奖金
老师可不是驾校的教练,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不存在利益上的分成。
9. 为什么老师的眼里只有成绩好的学生。不是说素质教育么
就是就是!我也鄙视这种老师
我们老师也是
我班一坏同学在英语课代表杯子里吐口水
课代表喝了
下课时候泼那男的
全教室后面都是水。。我们后面的学生桌上书包都是水。。。老师叫说那坏学生
没怎么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