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等成绩
⑴ 高考成绩位次和名次有什么区别
名次与位次的主要区别是参考角度不同,同时省排名就是高考名次与位次的结合。填报志愿的回时候,多考答虑位次,但在了解信息少的情况下,名次和位次也是需要一起考虑的。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地区含6月9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得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途径,所取得学历都是国家认可的学历。
⑵ 什么是高考成绩“等效分”
“高考成绩等效分”就是指各年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具有相同录取效率的分数。
历年相同名次对应的分数就是今年高考分数对应的“等效分数”。
简单地说“等效分”就是考生本次考试的分数“等效于”过去或者某个地区某次成绩的“多少”分数。有了“等效分”就可以对考生成绩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利用考生“绝对分数”定位考生或进行成绩的对比,是不准确的。因为每次考试试题难度系数、参考人数等不一样。
“等效分”的获取,在此介绍一种方法:“排名对应法”。
这种方法的根据是:对于某省(市)来说,参加高考的人数、招生计划等是相对稳定的,当然变化肯定是有的。
“排名对应法”就是利用今年的排名寻找过去历年全省(市)相同排名对应分数办法。历年相同名次对应的分数就是今年高考分数对应的“等效分数”。
查询的方式可以是借助《高考指南》等资料进行人工查询,但目前高考升学规划和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通过智能化手段能够快速获取和利用“等效分”。
比如: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得考生2017年高考分数对应于2016年、2015年、2014年等过去年份的“等效分数”呢?通过“计桥贵州高考升学规划研究院”的“高考GPS系统”能够快速获取,并可得到有效利用。
⑶ 等高考成绩是一种什么心情
1、那种兴奋之中带有些许紧张,紧张之中带有一点点高兴,高兴之余又有点担忧的心情。就是这么复杂的情绪,让小小年纪的我们瞬间掌握了在这个年纪不该有的不可言喻的超自动切换情绪技能。
2、太煎熬了从五点多开始就一直反反复复的醒,做梦梦到出成绩,梦到查分数。
3、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睡觉。
4、感觉自己的心像要跳出来一般,徘徊、流浪却找不到出口,只知道自己将面临着一项艰巨却又不得不为的重担,心突然间好累。
5、时不时地裹紧外套,脚下不停地挪换着脚步,从未有过的焦躁不安、急不可耐。
(3)高考等成绩扩展阅读
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地区含6月9日、10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得文凭学历的唯一途径,还有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途径,所取得学历都是国家认可的学历。
⑷ 高考成绩出来了,怎么查询分数呢
拨打自动语音信息台,即可查询高考成绩。中国联通用户拨打16897788,中国电信用户拨打16817788,中国铁通电话用户拨打95105168,中国移动用户拨打1255088。
从2020年7月23日起,各地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届时考生或家长上支付宝平台搜索高考即可进行分数查询。考生和家长可以获取包括学校名单查询,专业查询在内的五大类服务。支付宝还提供查分订阅服务,提前订阅所属省份,发榜后即可收到小程序的查分提醒推送。
(4)高考等成绩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查分注意错开高峰期:不少考生越接近查分时间点,就越紧张,有些家长甚至比考生还家长,为了能第一时间查到成绩,甚至一整宿没睡。
在刚开始出成绩的前两个小时,查分系统肯定会出现拥挤,卡顿,可能盯着电脑或者手机不停刷新成绩就是不出来,心里却一直很紧张。其实分数早一点晚一点查到都不会改变,如果没有阅卷失误,基本已成定局,还不如放松点,错开高峰期再去查分。
⑸ 高考志愿是等高考成绩出来后再填的吗
每个地方不同,有的地方是高考成绩出来后填的,有的地方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前填的。
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这样的: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吉林省共4个省市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具体填报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考试还未进行之前,故以下简称“猜分填报”);
天津市、山西省、黑龙江省、河南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9省市区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具体填报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考试刚刚完成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故以下简称“估分填报”);
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宁夏自治区、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共18个省市区是高考后据分填报志愿。
这里,分几次填报志愿的,以本科为划分。在2007年11月份,广东省决定2008年高志愿填报将从“猜分填报”改为“据分填报”。
(5)高考等成绩扩展阅读:
高考出分之后,录取工作开始,这段时间考生及其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莫过于志愿填报。选准一个心仪且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对于考生未来发展可以产生深远影响,与志愿填报有关的产业也应运而生。
但一个不好的现象也开始出现,那就是在社交媒体平台,各色人等出于各种目的而假以权威的面目出现,给予考生及其家长片面的、不科学的引导。
比如,他们画出一个大学的学科划分坐标图,将师范专业描述为又丑又穷群体选择的专业,还对文科专业的就业前景予以夸张表述。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对不同专业之间关系的描述是武断的、不科学的。根据我们在相关学术网站上的检索,目前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基于数据的定量研究,非常少且不是很深入。
即使是在该领域的所谓权威判断,更多的是基于经验积累或感性认识,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家长也必须认识到,高考录取中的专业选择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关注市场就业、高校培养,也要结合个人兴趣和家庭情况,还要考虑到当年的高考录取分数和其他考生的填报状况,总体而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科学。
家长在选择专业填报机构时,一定不能盲目相信自媒体上的宣传。
在选择专业时,毫无疑问要与未来的工作进行挂钩。家长和考生们希望选择一个对未来工作有最大帮助的专业,这是非常正常和合理的。
有研究表明,专业与未来工作的匹配程度可以显著提高入职时即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水平,但对于职业发展的长期影响,目前还没有比较确定的结论。
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根据《2016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展示的工作三年后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排在前三名的专业分别是法学、汉语言文学和英语。数据表明,文科专业的“长期就业表现”是比较乐观的。
专业与工作匹配程度还有一个“带宽”的特征,即不同的专业在一个或几个行业、岗位的适用性方面是不同的。比如,医学、审计、公安等专业与就业岗位或行业的匹配度非常高,专业的针对性很强。
所以,这些专业在找工作时都比较集中在几个相关行业。而一些文科专业的“带宽”就比较大,如中文、经管适合很多单位的不同岗位,因此未来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后的表现以及学习,调整空间也很大。
从这种角度看,不少考生及其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认为读了某个专业,未来就限定于这个专业领域,或者必须在某个领域就业才算成功,这样的想法有明显的局限性。
从高校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视角来看,考生及其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完全不必焦虑。当前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比如,在填报志愿的个数、录取方式上更加科学;越来越多的高校强调本科教育要走“淡化专业、强化通识”的路,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打破专业壁垒,尊重学生入学之后的选择权利,如增设双学位,在入校后给予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跨界机会。
因此,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中,固然要给予适度的谨慎,但也不必太焦虑,因为未来的变化以及发展空间一定越来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考志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考志愿怎么填报?考生还需谨慎开放对待
⑹ 全国高考中各科分数能占多少
1、大部分省市区的高考方案为3+X,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语文占比20%,数学占比20%,英语占比20%,文综或理综占比40%
“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
此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高考方案。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其中,语文占比20%,数学占比20%,英语占比20%,文综或理综占比40%。
2、江苏省“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3”指“语文、数学、外语”,语文160分(文科加考40分加试题)、数学160分(理科加考40分加试题)、外语120分,满分480分。
3、上海市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其中英语一年两考,取最高分。
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选3门,每科70分,按照A A+……比例给分,总分660分。
4、浙江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选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学生要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每门总共安排3次统一考试,考生可自行决定参加时间,每门科目最多参加2次,选考科目成绩实行等级赋分,如成绩在前1%者赋分100分加入高考总成绩。总分750分。
(6)高考等成绩扩展阅读
高考除了普通的各科目的分数,还有额外的高考加分。以北京市为例:
1、下列考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2、下列考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
(2)台湾省籍考生;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3、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该政策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招生录取。
⑺ 高考完等待成绩期间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不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十分重视。而在考完之后,人们的紧张情绪能稍微缓和一点,但是因为成绩还没有下来,所以还不能完全的松懈。在等待成绩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一个漫长的等到过程,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或许好好的休息一下。
最后就是要好好的看一下学校和专业,因为关系到以后报志愿,所以一定不能马虎,这个是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在不懂的时候向周围认识的人尽可能的寻求帮助。其实在等成绩这段时间中的心情最开始和中间都是很平静的,因为时间还很长,但是越到后来会越紧张。
⑻ 2019高考成绩出来了,成绩中等的学生,怎样做到成绩利用最大化
你好,如果成绩一般,想去一所好的大学,那么只能进行升学规划或者找专业的志愿填报机构进行志愿填报。这样才能将你的成绩利用最大化的。
⑼ 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
2020年7月26日17时
2020年高考成绩将于2020年7月26日17时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内定的招生计划,从德、智、容体等方面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9)高考等成绩扩展阅读:
高考录取线的划定,一般来讲,按照120%的比例进行划定。比如某年某个省的一本批次的大学文史类招生计划是10000人,在划定录取线的时候,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到第12000(120%比例)名考生的时候,这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该省当年的重点线,如果有同分考生,其分数也算累积。这就是录取线的划定方法。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的划定方法也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