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成绩 » 按照学生能力成绩编班

按照学生能力成绩编班

发布时间: 2020-12-05 16:48:41

『壹』 凭测试成绩均衡分班是什么意思

就是随机分班,不按照成绩分班。

例如:

一个年级有4个班,那么第-4名学生会按班级顺序1-4班每班分一名,

那么第5-8名会分别从4-1班颠倒过来分,

结果1班分到第1名和第8名;

2班分到了第2名和第7名;

3班分到了第3名和第6名;

4班分到了第4名和第5名。

这样可以基本达到各班水平均衡的目的。

(1)按照学生能力成绩编班扩展阅读:

其他分班方法:

同质分班

至于同质分班的效果,国外做过许多对比研究,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多数实验的结果是,按程度分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但是,有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果。按程度分班有许多弊端:

(1)学生的年龄越大,能力就越分化,按IQ分班不能解决学生能力分化的差异问题,按IQ分班只在低年级可行;

(2)容易使程度高的学生骄傲自满,使程度低的学生受到歧视。有人调查了190名四、五、六年级学生,问他们愿意选择哪个班级,结果,95%~96%的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秀生都愿上程度最高的班;

(3)智力相同的学生,成绩也不可能相同,因为智力只是影响学习成绩的诸因素之一,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动机、兴趣、努力程度、学习习惯和方法等,也会影响成绩的差异。

能力分班

能力分班是分班的一种方式。学校中按能力高低将学生分到不同班级的做法。目的是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分班依据一般为智力测验及学科成就测验。按能力高低分为两层次的,叫双轨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的,称三轨设计。分班后,各班内学生能力接近。

他们把能力高低与是否犯错误两个特点赋予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最受人喜欢的,是有非凡能力但也会犯错误的人,能力超凡的人排在其次,再次为能力一般的人,最不受人欢迎的是能力差却又犯错误的人。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希望与有能力的人交往、合作,而能力强又犯错误的人使人感到可望可及,易产生亲近行为。

『贰』 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

按学生的成绩分班,属于测验中的()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指代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
答案:A
解释
测验的类型
从测验目的上考虑,可以分成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从测验内容上考虑,可以分成成就测验和学能测验。从规范程度上区分,可以分成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从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区分,又可以分成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
(一)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安置性测验涉及的范围比较窄,难度也比较低。
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
诊断性测验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学习困难,特别是找到困难的成因。诊断性测验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评分不作为正式成绩。
总结性测验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分析。在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现行小学学科测验多采用闭卷形式,有时候也要求学生完成实践性课题。
(二)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标准化测验在试题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规范。标准化测验是由测验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制的,试题质量较有保障。最典型的标准化测验是智力测验,如“比奈智力量表”。
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自己编制的测验,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实际引用现代测验原理编制的。教师自编测验针对性、灵活性强,能反映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三)成就测验和学能测验
成就测验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常结合具体学科而设。学校平时的课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都是成就测验。
学能测验,又称学能倾向测验,它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与学业成就有较大关系。学能测验不局限于某门课程,关心各门课程都需要具有一般能力,主要包括文字推理测验和数字推理能力测验。学能测验一般在小学毕业前进行,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发展潜力。
学能测验与成就测验的区别在于,成就测验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着重考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能测验的测验内容比较宽泛,侧重于能力考察。
(四)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
常模参照性测验是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常模参照性测验,如高考。常模参照性测验要在所定教学内容中,选出一些能区分出学生水平的题目,它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应该能拉开分数距离。题目难度以中等为宜,特别难和特别简单的题目要少一些。
标准参照性测验是考察是否达到了预先规定的标准,类似于各种执照考试,如驾驶执照考试。这种测验只关注考生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去管别的考生怎么样。确定“合格”或“掌握”的标准是标准参照性测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标准参照测验往往是针对某几个特殊的知识点而设计,题目覆盖面广,并尽可能把所学的重要知识都反映出来。标准参照性测验不去刻意拉开学生间的距离,题目该难就难,该易就易,完全随知识点的要求而定。
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的区别是:前者着重同学间的比较,后者关心有没有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常模参照性测验适用于选拔性考试和总结性评定;而标准参照性测验适用于诊断和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叁』 认为按学生成绩分班教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就读高中的时候,学生们的压力会比较大,大概到了高二的时候,很多学校都会分出“普通班”跟“重点班”,当年小编读的就是重点班,其实所谓的重点班,不过就是一些成绩好的人聚集在一起。那么今天的话题是:高中按学生成绩分重点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首先来谈谈分班的好处
分重点班之后,学校就可以更好地实行“因材施教”,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或许在这个班级里,目标不再是普通的一本,而是985、211这些名牌大学。
对于老师来说,上课就会轻松更多,老师以前四十五分钟的一节课,至少有三十分钟是讲给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听的,毕竟上课要照顾全部同学,讲课不能太快,要尽量让全班同学都能听懂每个细节。如果分了重点班,那么老师讲课就能跳过很多细节,多出了很多学习的时间,对于老师跟学生都是一个天大的好处。
最后肯定就是几率问题,在“重点班”里可能有差生,但是大家肯定都是想要学习的,平时老师也不用特别强调几率问题,可能老师不来上课,学生都能安静在教室里自习,学习氛围变好了,对于学生也是有好处的。
接着来谈谈分班的坏处
上面说到了重点班的学生都是爱学习的,不过正是有了这个班级,很多家长就会尽量把自己的孩子安排进这个班级,所以导致所谓的“重点班”,变成了普通的班级,老师依然是好老师,只不过教室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老师来说,教学又成为一个大问题。
最后聪明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只要孩子愿意学习,无论是在哪个班级,照样也有一个好未来,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老师的原因,而是他们愿不愿意努力,这一点希望家长可以知道。

『肆』 学生按成绩分班的利与弊

按成绩分班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是对学习能力强(目标是重点大学)的学生以及学习能力差(目标是冲一本或二本)的学生都负责任的做法。
均衡分班又叫“一锅乱炖”,没有一个老师能在仅有的45分钟一堂课的时间里能高效地教好不同层次的学生:教难了快了,差生受不了;教简单了慢了,尖子生遭殃。如果采用中庸的难度和速度教,中上的学生必然遭殃,遭到拖累。后果就是学风整体变差,平均分整体变低,大家都考不好,大家一起完蛋。这是亲身经历,本人所在高中做过实验,比本人高一级以及之前的学生按成绩分班,而本人这一级以及往后的学生均衡分班,最后我们这一级的平均分和上一级相比暴跌,创历史最低纪录,高分段全军覆没。
很多声讨按成绩分班的人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其实是师资分配不公,而并不是按成绩分班本身。实际上,按成绩分班 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学校会给好班配上好老师,给差班配上差老师。所以,为了因材施教,按成绩分班是必须的。但师资分配必须公平。比如一个年级10个理科班,按成绩分班。每个老师都要带两个班,那么1班的老师必须带10班;2班的老师必须带9班......以此类推,也就是最好的老师,除了要带最好的学生,也要带最差的学生。这样,老师会根据班级整体的水平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到自己的最高境界。举个例子,数学任课老师A,他在1班教学的时候可以穿插奥数题发散学生的解题思维,那么他在10班教学的时候就重点加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最好。
师资的公平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妄想用“一锅乱炖”的方式简单粗暴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一锅乱炖”的方式不会有任何好处,只会造成“大家一起完蛋”的后果。当年我所在高中就用“一锅乱炖”的方式整整废了4届学生,一届比一届烂,学风越来越差,平均分一届比一届低。“一锅乱炖”的方式损人不利己。我相信这种结果不是任何人,包括学校老师以及家长想看到的。家长想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达到自己的水平,甚至比自己的水平更高一点的“超常发挥”。所以千万不要拿均衡编班这种“一锅乱炖”的方式坑人了。

『伍』 初中是按成绩分班吗

初中一般是不分重点班和普通班的,但是根据成绩会均分好学生和差生在各个班,以此达到平衡。所以分班考试成绩不太重要,只影响班主任对你的第一印象

『陆』 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什么分组

外部分组

『柒』 初中按成绩分班是违法的吗

违规。

北京市教委重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励学校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按照学生的多种特长随机平行分配班级,关注教育系统内部的微观均衡,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班级环境。

北京市教委指出,学生、教师、学校应和谐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权利,在学校内、班级内力求形成学生群体的多元化、生态化,为孩子创设多种层面和多种类型的交流学习和合作的机会,让他们既能学会帮助别人,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在广泛的交往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依据市教委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不得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入学分班的依据。

(7)按照学生能力成绩编班扩展阅读:

新疆规定中小学考试不得公布成绩:

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规范中小学 办学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不得以学科成绩作为惟一标准来评价学生,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以考试成绩排列学生、学校的名次。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出台的目的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中小学办学行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自治区要求各地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小学每学期可进行一次期末课考试,初中每学期考试不得超过两次。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不得举行小学、初中区域性统考、联考。普通高中学校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除高三外,原则上不得举行区域性统考或模拟考试,考试内容不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捌』 按照智力水平或测验成绩分班与分校的做法是否合理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强烈反对小学就分班,赞成初中及以上适当灵活运用分班与分校制度,正常的孩子智力差异都不大,而且不能唯学习成绩论,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小学生在学习初步阶段,可塑性极强,加之课程较少,个体之间差异相对较小,没有分班的必要,而且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阴影,打消学习积极性。中学以后,在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差异和兴趣点的不同导致了成绩的差异,影响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以智力论高下,成绩只是一个可量化,可操作的参照系数而已。但需因地制宜,比如城市与农村.成绩均衡与成绩分散与否.一切为了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分班后班级内部学生的成绩分布趋于一致,水平相差不大。这样利于教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授课内容。这样可以解决学生有的听不懂,有的不够听这样一种课堂现状,对学生好,对教学也好。但不应一成不变,应在分班的大前提下实行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比如推荐制,流动制,在数次考试中有很大进步的同学可以调到提高班,灵活调整,给每个人进步的空间和机会,成绩稍差一点的同学不应受到歧视,也许他们多才多艺,各有所长,学校应多给他们展示的平台,在学校待遇上应趋于合理,公平对待,成绩只是暂时的,而人生的路很长,条条大道通罗马,不论成绩好坏,是金子总会发光。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如果说分校分班不合理,那高考又该从何说起?这是中国人才选拔的一套机制,环环相扣。但我们不应该冷漠绝望,应努力创造相对的公平。趋利避害,这总是对的,希望学校.老师.家长.社会对孩子抱宽容的心态。

『玖』 为什么学校按成绩分班违法,可还是会按成绩分班

按成绩分班有利于教学,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在一个班学习,进度一样的情况下,成绩差的学生跟不上,成绩会越来越差。

『拾』 大学里面的分班是按成绩分的吗

学校不会把成绩高的分一班 低点的分一班 每个班都有分高和低的


如果把学生随意版安排在一起权,这样班里总有学生学习成绩好,总有学生学习成绩差,看着和同学的差距很大,学生学习压力就会很大,想要超越可以说很难,高中本身学习压力就大,这时候如果再给学生背负上竞争压力,学生很容易学崩溃,这时候就会放弃学习


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情况,学校很清楚这样的现状,因此,才会把学生按成绩进行分班,这样学生和差不多等级学生在一起,学习就没有那么大压力,这样更利于学习。分班考试,本质上,相当于高中学段的第一次“择优”考试,是学校划的一项标准。这就意味着,很多学校的分班考试内容并不等同于中考,内容上可能会更偏向于检查学生功底与快速接受知识的能力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