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心理辅导关系

心理辅导关系

发布时间: 2020-11-28 16:09:18

㈠ 心理咨询师和当事人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我们所接受的理念都是,咨询师要无条件接受来访者的一切思想。很多咨询师理解成为要接受来访者的一切要求。
常常发现新手咨询师在咨询工作中会遇上相似的情况:来访者突破设置时,咨询师无法很好的保护设置,因为咨询师担心会使来访者感受到被伤害;当来访者投射大量伤害性情感给咨询师时,咨询师无法指出这些情感,因为咨询师担心来访者感受到伤害;当来访者提出一些很有侵入性的需求时,咨询师无法拒绝,原因还是因为咨询师怕来访者感受到被伤害?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这些其实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信号。
首先,我们的来访者可能并不是咨询师想像的那般脆弱,所以,咨询师的担心背后,未必真的是来访者有可能受伤,而是咨询师无法承受的一些情绪体验未被很明晰的揭示和处理。
其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个很基本的原则是满足来访者的需要,但是不去满足他的期待。满足他的需要的意思是要去满足来访者安全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等,与生存与尊严等等相关的基本需要,不去满足他的期待,是不去满足他一些婴儿化的期待,比如让咨询师抱一抱,或是带走咨询师的某件物品等等,这些期待背后,往往有大量需要去理解和处理的内容,一旦满足了来访者,可能也就失去了处理的机会。
第三,咨询师的这些担心背后,很可能是咨询师自己无法去面对和承受的情感,所以他将这个无法面对投射给了自己的来访者,当他去“保护”来访者时,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远离自己无法承受的伤害性情感。所以,心理咨询师这一行,绝不是有好心就可以干得来的,很多时候,这一行在考验的,是咨询师“当坏人”的能力。
是的,有时候心理咨询师需要有能力去当坏人。这个当坏人,并不是去伤害我们的来访者,而是有能力去拒绝来访者的非现实性期待,从而带给他一些挫败性的体验,这些挫败性体验的处理,就是帮助来访者建立现实感的基础。

㈡ 怎么理解心理咨询的关系技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

这些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很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关系不够,来访者不信任你,那么咨询就是空谈。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需要公开内心世界,那么隐私必然被咨询师知悉,咨询师需要真诚地对待,关注来访者所显示出来的任何状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挖掘潜力,进行自我的成长。尊重,热情,真诚表明咨询师所具备的一个态度,共情和积极关注表明咨询师的一个功力。

㈢ 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距离应属于( )。

选B,,公众距离一般抄指3米以外,比如演讲场合;个人距离一般指朋友之间,大约在1米以内;亲密距离是指在恋人夫妻之间,非常亲密的距离;社交距离一般是指普通人与人之间,比如初次见面的人之间的距离,或者不太熟悉的人之间的距离 所以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距离要属于社交距离 其余的全部都不合适

㈣ 教师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助人成长,而无效的心理辅导却可能伤害当事人,得到负面的效果。要使心理辅导得到正面效果,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有更高的心理素质要求。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我觉得对心理辅导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其中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
一、具备及表达同理心 同理心,指咨询者了解与体验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同理心定义为具有较高水平的心理辅导关系中关键的素质。如果辅导教师能设身处地去了解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和观点,那么造成无效的和危险的心理辅导情况就会减少。 辅导教师首先要能够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而将自己放在当事人的地位和出境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经历他面对的压力,并体会他决定和导致行为表现的因由;而随着辅导过程的发展,辅导教师对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应逐步有更深切和正确的了解,犹如感受自己内心的一切。 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的教导,一般的谈话,心理辅导是个性化并有特殊内涵的过程。如果辅导教师把心理辅导的关系与一般的教导关系混为一谈,就容易走入误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有一个学生说他怕学习,老师说:“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学习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没有知识的人将一事无成。”这听起来没有什么不对,而且学生已十分熟悉,他们天天都听到这种话,但就是不能解决他们怕学习的问题。因此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思想工作,它首先要从同理心的角度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表达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走进解决问题的大门。 我在教学中曾碰到这样一位学生,他性格比较内向,有一天他父亲突然死亡,这对他产生了很大的打击,使得原本内向的他更沉默寡言。之后,他的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我找他谈了话,告诉他过去已成为过去,谁也无法挽回,希望他能化悲痛为力量,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听完,他点点头,我觉得欣慰,以为自己没有白费口舌。可过了一段时间,并没有见他能走出阴影。后来查找有关心理辅导资料,才找到了原因所在,我没有用同理心去考虑问题,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验他的感受,没有去真正理解失去亲人的感受是多么的痛苦,之后,我又找他谈了话,对他丧父的悲痛表示了真切的理解,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探讨问题、分析问题。之后,他感受到这样长期下去对家人、对自己、对学习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自己觉得确实应该走出不快乐的阴影。不久后他恢复了常态,学习成绩稳定了,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了。所以我觉得心理辅导教师要搞好心理辅导,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必须具备及表达同理心。 倘若辅导教师不能具备及表达同理心,换言之,倘若他不了解当事人,辅导的过程一定会受阻。当然,同理心不等于同情。有的人认为当一个人在危难痛苦中最需要的是同情,可惜,这并不是事实,他们最需要的是旁人的理解。因为人在遭遇伤痛打击时,自我形象会骤然下降,会过分敏感,害怕别人轻视他,故在辅导中,对他表示同情、怜悯,不会有效果,很可能还会令他产生不安与反感,所以辅导教师一定要留意这两者的区别。 二、关注正向发展 正向发展指辅导教师能相信当事人可以通过帮助而进步。正向关怀即不断发现当事人身上的价值和力量,帮助当事人自己去寻找这种价值和力量,把当事人的注意力引向发现自己的长处,谋求个人的成长方面来。如果教师没有这种活力,那么心理辅导工作就没有信心,这种感受自然会传给当事人,产生负面的影响。 人文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类在本质上就有一种发展、前进、成长的愿望和力量,这种力量会推动每个人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努力,最终达到和实现自己的成长目标,这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心理学界的共识。一开始,人们往往以为受助者已经没有希望,无可救药了,但一旦冲破某种怯懦的交谈困境之后,从当事人身上发现某些正向的东西,经过情感反应及时回馈给当事人后,便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曾碰到过这样一位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并且又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可谓“全校闻名”,学校老师提及她,没有一个不摇头的。开始接触她时,就接连发现几次偷窃现象,还出现作业欠交、上课不认真等现象,笔者也曾一度失去信心。但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她劳动时挺积极的,并且她的记忆力非常好,表达能力也挺不错。于是,我多次约她谈话,让她自己找一找她的长处是什么?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有没有尽力去做?通过她自我分析之后,她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慢慢的,她就有了一种向上发展的力量。几个月后,她的不足之处也渐渐消失。这说明,我们作为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正向关怀是必要而可能的,而且以心理辅导的思路来说,应重在引导当事人思考:我的长处是什么?我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我有没有尽力去做?
三、对当事人的尊重和温情 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善于表达尊重与温情,冷淡疏远的心理辅导者看起来比较专业化和有能力,实际上在专业化表层下可能存在着对当事人潜意识的厌烦,使心理辅导向负面方向发展。可以认为,心理辅导教师对当事人的尊重与温情是具备真正同理心的重要部分。 有两种表达尊重的语言表达形式,即“增进”及“赞赏歧异”。“增进”就是对对方的意见和观点直言进行表扬,直接表示对对方的欣赏之意,如“你对意见的表达非常好”、“你很有领悟力”等。这样做似乎不难,但我们教师平常做的甚少,平时交谈中总是习惯于发现对方的话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而不是直言地赞赏一个人的某些观点。 笔者在上完《缓解焦虑》这一堂心理辅导课后,一个学生告诉我“老师,其实我们在考试前很轻松,一点儿都不紧张,不会感到焦虑,根本不用缓解焦虑。”一旁的学生听了都瞪大双眼,看看他,有几位同学还笑了起来。这时,那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看了此情景,便故意大声说:“这位同学今天的表现真不错。”听了我的话,一旁的学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怎么回事,他表现不错?”我接着说:“虽然老师有一点点小小的看法,但这位同学今天大胆地说了真话,老师最喜欢的就是能说真话的学生,他这种行为是非常好的。值得大家学习。”然后,我又轻声地对这位学生说:“你愿意听听老师真实的看法吗?”学生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事后,通过个别谈话,分析情况,这位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考试中焦虑的一些反映,并引起了注意。 心理辅导教师对当事人的温情是非常重要的。温情,是通过非语言方式所表现的一种情绪性态度,目光、声调、态势、手势、面部表情及适当的身体接触都是对当事人表达与支持的方式,微笑就是最好的温情指针。温情,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是最具有温情的人,并且应该善于表达温情。
四、重视事件的具体性 在心理辅导中,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前来求助的当事人,难以清楚或直接地自我表达,难以把当前困难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当事人往往以含混模糊的方式抱怨。如“我很悲伤”、“我很苦恼”。有效的心理辅导是把当事人含混的叙述变成高度具体的讨论,帮助当事人条理出他们生活中到底发生的那些事。 其具体要求是:辅导教师紧接着当事人简短的叙述之后,再问更多的问题,直到双方对他的事件都更清楚为止。如学生说“我觉得老师偏心”,辅导教师就该说“你能不能说出一两件具体的事来?”从当事人的情感感受说,一般规律是:刺激事件与情感感受之间应有一个对应关系,什么刺激引起什么反应,强刺激引起强的反应,弱刺激引起弱反应,可是由于当事人对事件的感受缺乏具体性,对刺激反应处于泛化的状态,缺乏分辨力,到底是哪一个事件引起了现在的感受,应该引起怎样的感受,当事人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而且由于小学生思想不成熟,往往会把一些无联系的事情联系起来进行因果推证,因而产生更深刻的负面体验。因此,“具体性”的要求就是以特别详细的内容来澄清事实和情感,这是有效的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方面,当一个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和情感产生的原因弄清楚了,可能问题也解决了一大半。
五、真诚与可靠。 有效的心理辅导教师是真诚、真实与可靠的,他们语言及非语言行为都是统整的,因为心理辅导是建立在交谈基础上的平等的关系。倘若欠缺了这一真诚,信任的关系就很难出现,而辅导的结果就会因而大受影响。 所谓“真诚”,就是辅导教师在辅导关系中要以“真正的我”出现,不会有保卫式的伪装,不会将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的背后。同时,更不会象一个技师般在完成例行工作。相反的,他会很开放,很自由又很个性化地投入在整个关系中,他能表里一致、真情流露。 辅导中真正做到表里一致,对辅导教师来说实在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因为辅导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自我形象,要有一定的自信,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同时,就被辅导者的内心角度考虑,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小秘密被其他人知道,只有当他们觉得可靠时,他们才肯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他们的烦恼,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必需是相当可靠的。 辅导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关系,在这具有一种治疗功能的关系和过程中,辅导教师若能恰当地具备及表达同理心,能关注正向发展,能对当事人尊重及温情,能重视事件的具体性,并能做到真诚与可靠,就可以相信定能使心理辅导更加有效。

㈤ 心理咨询关系是什么人际关系

这个问题问的好大。。。这让我怎么回答呢。
就这样简单解释吧:具有治疗功能的,亲密而隐私的,非人际社交关系的,共情、尊重、温暖的咨访关系。

㈥ 家庭关系心理咨询

婆媳之间有矛盾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生完孩子之后,新妈妈心理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你在跟你爱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刺激到她,多说一些她辛苦之类的,不要否定她的付出。你还可以试着让你妈妈多夸奖一下爱人,千万不能拧着来,否则矛盾会越来越大的,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肯定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你要调和一下。

㈦ 心理咨询和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啊

心理学是一门学科,里面包含或者说是应用到心理咨询,但心理学还很广泛,包括心理实验,心理统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环境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待。
心理学的应用很多,目前大众熟悉的是心理咨询。但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

㈧ 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师需要采取什么技术建立辅导者与来访者的关系

我觉得需要采取的技术可能就是让来访者不要过于紧张。

㈨ 在心理咨询中,有哪些学派认为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

认知疗法(Congnitive therapy)于本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治疗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医生的任务就是与病人共同找出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并提供“学习”或训练方法矫正这些认知,使病人的认卸更接近现实和实际,随着不良认知的矫正,病人的心理障碍亦逐步好转。

㈩ 试论学校心理辅导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近些年来才缓慢发展起来的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过程中,各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都有一定的功能。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心理辅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还处于初级阶段,难免会将心理辅导工作与德育工作模糊起来,认为心理辅导工作就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就是心理辅导工作,将这两者等同起来。这难免会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界。因此,本文在此就学校心理辅导在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进行一些赘述。

D [论文下载:http://www.21cnjy.com/lunwen.asp] zJ [课件素材下载:http://sucai.21cnjy.com] 1CQ

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过程中,我们更多地注意心理辅导在德育中的作用,这也可能是大多数学校心理辅导者的初衷,但是,我们在承认心理辅导具有独立体系的同时,也承认心理辅导在德育工作中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D [论文下载:http://www.21cnjy.com/lunwen.asp] zJ [课件素材下载:http://sucai.21cnjy.com] 1CQ

(一) 补偿功能

D [论文下载:http://www.21cnjy.com/lunwen.asp] zJ [课件素材下载:http://sucai.21cnjy.com] 1CQ

学校心理辅导的德育补偿功能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观念补偿,学校心理辅导教育者进一步丰富了教育观的内涵,它应该明确教育者的地位不仅是主导者、权威者和塑造者,而且更应是协助者和治疗者。因此,它丰富了德育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内涵:第一,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第二,教师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内在信息的接受者,因此,德育过程不仅是以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学生内在隐密世界的发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元认识能力培养及其它人格因素发展的研究过程。在我校,学生来源比较广阔,来自全市的各个县,对于正处于生理、心理成熟过程中的他们来讲,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的行为或心理状态,而抓住学生的心理现象,则更有利于解决各种各样的学生的不适应的问题。某学生,在体育方面显示出了比同龄强得多的能力,但是这个学生从来不服老师的管理。另一方面,这位学生有非常要强的心理,一旦你与他成为了知心朋友,这位学生就会言听计从,然后再加以调教、指正、疏导,使他认识到老师要求他这样做的目的与意义。如有一次,这位同学在食堂与值日教师发生了争执,当时心理老师正好在场,以目光示意这位同学不要对老师无理,这位同学对自己的不适当行为才有所收敛。事后,心理老师找到这位同学,对其进行认知疗法,使其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反应的不恰当,让其在值日老师面前认错。事后,心理老师对其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精神表示了适当的赞扬。这一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同时促进了环境的和谐,使老师、学生的心理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从而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效果。(2)方法补偿:传统的德育教学,主要运用说服、榜样、陶冶、评价、实践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虽然这些方法在德育中不失为重要的方法,但在具体运用时往往过分强调外在强化、强化社会要求等外在影响;而在辅导中,教育者的地位由主导者、权威者变为协助者和治疗者,因此,教育者要根据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和认知分析等理论中的具体方法,如疏泄、自由联想、暗示、系统脱敏、厌恶疗法、辩护训练等来发掘学生心理中潜意识能量,注重依靠学生自己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如某班一女生,由于其性格比较刚强,与班主任老师产生对抗、抵触的思想。这样,使得其产生一种要求转班的思想,甚至于有一次,班主任老师刚刚开完会议,而这位同学却一出会议室的门就忘记掉了老师开会的内容,而因为要求换座位这一小小的愿望没有实现与同班同学大吵大闹,甚至于不顾一个女孩子的矜持要打同班同学。此时,心理老师正好碰到这一事件,将这一同学叫到办公室,另外思想政治老师利用自己的课堂时间去做好另一女生的思想工作,使其能安心学习。在心理辅导室里,这位女生谈了很多很多,使其得到了应有的发泄,而心理老师则利用心理技术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使她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使她自己能解决自己思想上的认知障碍,从而安心学习。(3)内容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使学生在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上实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它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一些最起码的、最基本的和最一般的人格,如学生的学习适应、社会适应、职业选择、应付挫折、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等。而辅导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为德育内容提供了补偿。

D [论文下载:http://www.21cnjy.com/lunwen.asp] zJ [课件素材下载:http://sucai.21cnjy.com] 1CQ

(二) 指导功能

D [论文下载:http://www.21cnjy.com/lunwen.asp] zJ [课件素材下载:http://sucai.21cnjy.com] 1CQ

所谓指导功能包括三个方面:(1)在对象的研究上,心理辅导为德育提供了客观基础,如通过辅导中常用的测试、疏泄、自由联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学生的“内在冲突”、“心理危机”、“行为障碍”及人格特点,有利于分析研究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如在上面一例女生中,在给予“症状自评”的自测后,即对这位同学进行分析,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为她自己认识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有目的地对自己日常行为进行监督、调整,以达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2)在方法上提供了基础。传统的德育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心理辅导中,我们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它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学生人格缺陷,我们不能急于对学生暴露了的思想和行为做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3)在指导的内容上,心理辅导还包括对物的认识(尤其是对知识的理解)、情感上的疏导。因为广大青年学生正处于同一性的发展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同一性发展得好,则必将对其今后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同一性发展混乱,则对于正处于生理、心理成熟、成长的学生来说,则可能会产生难以设想的后果。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寻找自己人格发展中的优缺点,其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使学生能够与环境和谐发展,这不仅仅要求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而且,要使学生自己加强对物,尤其是对知识的理解,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情绪情感并加以调控,使其在自己成长的路上能够健康地生活。而德育则仅仅注重于对学生某一事件的行为、观念的、态度的改变。通过心理辅导,指导学生对物、情感的认识,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环境)、适应世界(环境)。

D [论文下载:http://www.21cnjy.com/lunwen.asp] zJ [课件素材下载:http://sucai.21cnjy.com] 1CQ

(三) 调节功能

D [论文下载:http://www.21cnjy.com/lunwen.asp] zJ [课件素材下载:http://sucai.21cnjy.com] 1CQ

“环境塑造性格,爱心培育人才”,这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但它表明了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因素。良好的环境,对于一个思想品德习惯正在养成的青年学生来说,传递的信息是积极的,和谐的。这个环境包括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的环境等。校园环境的建设,可以极大地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和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一个不良的环境,则往往给学生带来学生的压力。(1)克服意义障碍、影响教育效果的内在因素是学生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有人这样定义学生的意义障碍:由于学生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从而对教育目的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如反抗老师或逃学。学生产生意义障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如压制、惩罚等,可能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采取心理辅导中的一些方法如疏泄、暗示、角色变换等方法,效果肯定会好些。在班级中,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对于那种比较民主的管理风格的班级来说,容易形成一种活泼、向上的人格,而对于那种比较专制、压制的管理班风,则容易形成一种沉闷的气氛,充满着敌对与对抗,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有很大影响。在我所任教班级里,这种分化现象显得比较明显。从学生的课堂反应上来看,前一种管理风格的班级学生非常容易发动,而对于后一种班级,在课堂上不仅仅表现出难以调度或难以控制,而且有时候他们会作了一些不可思议的问题,以求使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得到发泄和平衡。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广大学生来讲,这种发泄与平衡作用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2)矫治轻度的心理问题。目前,许多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产生了各种生理心理反应,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但一般的医药措施只能缓和症状,受到德育手段也不可能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如果采用辅导中的某些行为治疗方法,则能帮助他们克服某些行为障碍,从而进一步改善情绪和生理心理症状。但在这过程中,学校心理辅导教师仍不能进行心理治疗,对于严重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仍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或请专家进行,不能够盲目地去做。在上一学期,某班一学生因为生性高傲、脾气暴躁、多疑,经《症状自测量表》测量表明该生具有极大的攻击性等人格障碍特征,心理老师不敢轻易地给该生进行治疗与辅导,并建议他到某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对于我来说,这位同学的情况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症状,没有医学基础的我是不能够进行治疗的,必须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与指导。(3)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弥散性特点。如心情愉快时感到周围的一切充满着生机,富有一种喜悦的情绪色彩;抑郁不快时,就可能“见花落泪”、“对月伤心”。因此,良好的心境有利调动人的主动性,提高活动效率。心理辅导则能改善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他们进行一些自我暗示、适当发泄、转移注意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以达到人格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

D [论文下载:http://www.21cnjy.com/lunwen.asp] zJ [课件素材下载:http://sucai.21cnjy.com] 1CQ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既不能忽视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应当注重一些心理辅导方法在德育中的运用,也不能忽视心理辅导工作的思想性,我们不能机械地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和区别学校心理辅导与学校德育工作,来提高我们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