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群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四个环节

群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四个环节

发布时间: 2021-01-16 12:55:08

A.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程流程包含哪几个部分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施流程包含以下三个部分:专题的导入、活动的展开、反馈与升华。具体流程如下:
(一)暖身阶段(5%)
教学过程开始很重要,也就说上课伊始,教师的主要任务实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同学们提高兴趣和有所期待,以便能更好地配合教学。座位安排可以打破传统的秧田式,采用环形、矩形、马蹄形、梅花形等方式。这样的座位方式,可以使同学们能面对面地直接进行交流和沟通,也便于与老师实现无阻隔式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课程的展开。
热身游戏:促成互动。如小游戏、音乐欣赏等。
(二)、导入阶段(5%)
专题的导入很重要。引入主题的方法多种多样,通常采用热身法、案例法、故事法、自我袒露法。根据实践的总结,专题导入具体有:
(1)热身法。一方面调试原本紧张的气氛,激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调动学生注意力,调整心态,准备上课。热身活动的内容,一般都跟本课的专题有关,形势要根绝学生年龄特点来设计。
(2)案例法。教师可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可通过教师讲述,或实现用摄像机拍下部分场景,或让学生用小品的形式表演等来表达,从而引入专题。
(3)故事法。听看完后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而引出主题。
(4)自我袒露法 。教师向学生真诚袒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以及感受来导入主题。
此外还有自我测试法、游戏活动法、悬念法、创设情境法等。
总之,在心理健康课开始阶段,教师应力求营造一种平等、轻松、和谐、愉悦、开放、欢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本课程的特点和吸引力,使期待着期待和希望去进入角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能够从一开始就对课程形成一种良好的印象和“乐之”“好之”的态度,对以后的学习及其效果,都有重要的影响。
(三)、工作阶段(70%)——活动的展开
这一部分是教学的主体部分,是教学的具体实施,也是课程成败的关键。在时间安排上,应占70%以上的时间。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就要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这一部分包括以下过程:设置情境,引导讨论 →催化动力,自我开放 → 沟通分享 → 沟通分享 →引发领悟。
授课方法与辅导技巧,具体在后面向大家作一介绍。
1、创设情境或设计活动。
可以利用故事、学生表演、投影录像等手段。心理活动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是其核心所在。依据辅导目标,创设有效的、合适的活动或情境。为了能有效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动机与兴趣,使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是否突出了活动的两个特点:主动性和目的性,即心理辅导活动必须贯彻学生“主动参与”和“满足学生需要”这两条原则。
2、引导谈论、分享,引发领悟。
不是依靠教师单方面的说教,更不是社会规范的灌输,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资源,鼓励学生作深入的自我开放与自我卷入中,获取新的想法与感受,从而引发学生的领悟,开启改变与成长的契机。
(四)、结束阶段(20%)
开始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收尾。在结束部分,教师要巩固并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成果。主要包括以下过程:总结升华 → 整合经验 →促成行动
1、总结。总结这堂课的内容、感受与收获,展望未来的生活,并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和体验到的感情扩展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2、整合经验。
教学过程中与教学结束前的经验整合具有回顾与前瞻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获取的经验与自身原有的经验加以整合,并整合自己与他人的经验,再重新构建自己的认识与态度。
3、促成行动。激发学生改变的动机,鼓励督促学生即席采取行动,巩固、落实学生领悟与经验整合索取得的效果。如在训练人际交往的课堂上,让学生马上用所学的技巧与自己平时沟通不多的学生进行交流,确保教学校国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纬度上的统一和整合。
为了学生能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受,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对教学进行组织:
4、反馈。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对学生的表现等给与反馈,学生之间也可互相给与反馈;总结课堂的主要内容以及收获,再次巩固教学效果。
5、活动的延伸。要取得长久的教学效果,但单靠一堂课的活动远远不够,应鼓励学生口后将课程中所收获的领悟与成果迁移到日常成活中去。如在人际交往课程结束后,让大家用课堂中学到的交往技巧去认识结交新的朋友,这不但能强化教学效果,而且能为延续下一单元的辅导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B.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教师资格证作为一本有含金量而且还比较容易获得的证书,可谓是深受人们的青睐,但教师资格证真的很容易通过吗?想必不是这样的吧,近年来,随着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越来越多,想要拿到教师资格签证必须掌握扎实的知识,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把心仪的教师资格证拿到手。一起来学习教师资格证的相关知识吧!

1、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规范的出发点

1.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个别差异。

2.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3.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为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4.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2、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1)分散与集中的关系:幼儿园要多一些分散的独立活动或平行活动,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集中次数,缩短集中时间。

(2)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在活动安排上,尽可能地把各种活动安排在户外安全、适宜和空气新鲜的地方。对刚入园的幼儿,尤其要允许他们自由、随意地在室内、室外进行适宜的区角活动和自由活动。

(3)个别与集体的关系:根据幼儿的特点,尽可能地采用一对一、面对面地与幼儿进行个别交流的形式。此外,幼儿园日常必须的、适宜的一些集体活动也以采用分组性的小集体活动形式为宜。

(4)动态与静态的关系: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要注意动静交替,处理好动与静的适当平衡问题;注意为其创设动态的、变化的环境,注意各活动环节安排合理,避免等待,尽可能地使幼儿在“动”中乐、“动”中学、“动”中发展。

(5)生活与其他活动的关系:幼儿园的教养工作应注重以保为主、保教结合,注重生活活动。教师要注意生活活动与其他活动安排的平衡、恰当,逐步提高其初步的、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6)自选与指定活动的关系: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教师要注意减少统一的指定性要求和指定的集中学习,而要给予幼儿更多的活动自由、自主权。

3、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1)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动静交替,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2)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期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而从小形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3)是全面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保证。组织好幼儿的一日生活,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与老师、同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学习如何在集体中生活。有利于保教人员主动、有效地组织班集体活动,完成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和考试方法,可以直接联系育德园师的老师,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最专业的解答,为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书提供保障。

祝:逢考必过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