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家长沟通心理辅导

家长沟通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 2021-01-16 23:14:20

㈠ 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

做为一名心理辅导教师,我经常听一些家长和我诉苦:孩子是多么的难管,多么不听话。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娇惯自私、唯我独尊的现象。但是他们的身上却具备着我们小时候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真诚坦率、乐观向上、敢于接受新的事物。在我们抱怨的同时,是否扪心自问:我们平日在孩子的身上究竟付出了多少?也许你会说:我们把所有的财力物力精力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可是孩子们就是不领情。我觉得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呵护,是平等和宽容。我们总是用爱的伤害来面对他们。把爱做筹码来要求孩子必须做到你们为其设定的目标。在历届毕业班的调查问卷中我发现孩子对家长最普遍的意见就是父母无休止的唠叨、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过分的严厉以及粗暴的家教方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两代人之间的所谓的代沟。究其原因是我们做父母的不会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和孩子沟通。我所接触的多半是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和我谈到的最多的话题就是爸爸妈妈如何的唠叨、如何的不理解他们。尤其是经常打骂孩子的家长,你们也许不知道孩子多么反感你们,滴血的亲情正在你们的棍棒下一点点远去。我相信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人之常情。但是我们是否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问题,是否应该读懂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在理解关爱的基础上再去教育孩子呢?常言道:一个好的父母胜过一百名老师。我把这几年和学生共同相处时发现的一些问题归纳起来,在这里和诸位家长探讨切磋,为了孩子身心愉悦的学习成长希望我们共勉。原则:平等民主倾听呵护满足赞扬一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的要尽量满足,不合理的要讲明道理,让他们心悦诚服。也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二 面对说谎的孩子,不要急于动粗,要知道这样的孩子平时缺少信任,因为经常遭遇批评 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要针对问题的形成采取得当的方法。三 为孩子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切忌不和实际的目标。要设立中短期的、很容易实现的目标。这样孩子会很乐于接受并实现。四 当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作为家长要主动熄火,并能找机会和解。五 学会满足,不要和别的孩子攀比,多表扬,少批评;多赞美,少挖苦。并能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六 让孩子参与家中琐事的管理,遇到事情与孩子商量,让他们有主人的责任感。七 当孩子和你倾诉时,要耐心倾听,虽然事情很小,你也要很认真的去关注。八 尽量找时间和孩子共同做一件事情,时间是培养感情的最好办法。否则亲人也会疏远。九 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用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去影响孩子。十 把孩子当朋友相处,你就会收获完美的亲情。 家长朋友们: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也是我们爱的传承。他们的血管中流淌着我们的血液。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曾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这样说道: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所以说爱孩子是做父母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这种爱要加入责任的成分。我们要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需要我们陪伴;孩子走过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搀扶。孩子心中无小事。如果孩子需要你做什么,请不要找任何借口推脱,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有机会再做,而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会从头再来。因此就让我们放下手中任何所谓的重要事情,去倾听孩子的诉说,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孩子一起成长,你会收获日渐加深的亲情,也能找回久违的童年。将来孩子长大成人,无论他出色还是平庸,你都会无怨无悔。

㈡ 针对康复儿童家长的心理咨询方案

你好 家长
这不要有太多的压力 用不着什么方案的 抓住关键的就可以了 记住尽量多多的鼓励ta就可以了

㈢ 如何开展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家校沟通

想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去,经常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同时,教师还应该把学生在校时的实际情况客观、全面地向家长作一个说明,指导家长的配合,这样有利于在教育学生方面形成合力,家校共管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使班主任工作再上一台阶,现将近阶段家校沟通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一、主动上门家访,增进师生情感通过家访,老师们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们就怎样共同教育好子女,怎样更好的沟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家长们也能对学校工作、学生的发展提出希望和建议。家访让自己更加深入了解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对教育学生十分有意义。通过上门家访,可以起到巩固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教育成果的作用,了解学生平时在家中的思想动向,和家长进行心灵交流,通过这种交流逐步建立起家校之间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有了这样的信任关系,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工作更理解了,并给予充分支持和配合,而学生、也对老师自然而然产生了种亲情和依赖。原有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逐渐消失,老师的教育效果大大加强,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二.创新性地开好家长会每次的家长会,都是老师讲,家长听,往往公布考试成绩,很多家长听到孩子的成绩较理想还可以,若考得不好,就火冒三丈,怎样创新性地开好家长会,切实让家长会真正成为促进孩子们成长的“加油站”呢?我是这样做的:先把学生的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述,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近况,这样易于沟通;不要只盯着成绩,可以谈谈自己的教育新设想,让家长们提建议、想方法,会发现家长中有“高手”,因为有些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在老师之上;让家长与我处于平等的位置上,多让家长参与发言;科学分析家长会的内容,这需要“备课”,那些需公开讲,那些需私下讲;认真分析家长的社会角色,选择合适的沟通语言和方法,对家长一律尊敬,不分贵贱,因为他们能帮助我们教育好学生,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家长会还应该有更广泛、更具针对性的主题,如专门赞美孩子的主三.利用家长网校,及时进行汇报。

㈣ 初中生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

首先,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当今这个以升学率来衡量教育成果的时代,家庭教育的实质往往被学业成绩所掩盖。大多数家长只关心中学生的分数,而不懂得如何去引导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走向成功。其实,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一定能体验到成功。是体验到成功,还是体验到失败,还取决于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学习认真、努力,无论较后考试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进步了,就都应该感到满意。因为,进步即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己就是一种成功。
其次,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家长们应该对孩子说:“孩子都已经高中了,爸妈相信你,你自己的事自己定,爸妈给你说的事都做参考”。给孩子足够的信任,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尊重他们的各种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㈤ 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与父母沟通》教学

把孩子当成人来看,平等的相处对待,共同进步学习。

㈥ 多动症的儿童家长怎样对他进行心理辅导

儿童多动症按理来说也是正常的,毕竟小孩,十分的顽皮,但是过于好动就不信了,这就要求儿童多注意饮食事项!多动症患儿除了要接受相关医院的相关医生的治疗外,还需要在生活中尤其是饮食上需要多加注意,但是多动症儿童的心理辅导也是i非常重要的,对于儿童来说多动症趁早预防疗效更快。所以家长要怎样治疗儿童的心理也存在很大的研究。
1其实儿童多动症是因为他们的精力过剩导致的,你只有让他的精力集中在某件事情或物品上,就可以利用精神转移的方法来对他们相应的指导。首先要对他们有耐心,然后劝导他们去全心全意的去做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
2有心理学家指出目前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度关注,往往使孩子感到压力,行为不由自主多动起来,这些都可能会引发多动症的担忧。所以在这一点上家长应该吸取建议,不要让孩子感到太多压力,最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3还有区分儿童是否伴有发育迟延或行动障碍,如果是单纯的行为多动和注意障碍,考虑心理辅导重点在行为教育,家长在行为举止上要给予正确的知道,然后结合孩子的家教情况,给予充分的关爱和引导也十分重要。
注意事项:
要是以上的心理辅导都不管用的话,就去相关医院去看看心理医生吧,不过前提是不要让孩子感到紧张或者是有很大的压了,一般有多动症的儿童都是受过什么惊吓的,所以重点还是需要家长给予多多的理解和支持。

㈦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我们要想到孩子的心里问题,这就必须要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他内再想什么,平时容注意孩子的言行,多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里教育。他做错事时不要武力解决,不要轻易对孩子做承诺,说过的就必须要实现,为孩子在心里上树立一种“言行必果”的心态。同时也要进行必要的独立能力和抗压能力,孩子有成绩是要尽量表扬,当然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在学习上,要有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心态,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适适吧,祝你们幸福。温馨提示: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着风险,让孩子经理一些小的“意外”有利于培养他们预知和处理风险的能力。

㈧ 如果你是心理老师,针对与家长沟通不好的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心理辅导

更多的改变应该是学生,首先老师应该和学生沟通到位,让学生觉得老师能理解自己,这样学生的内心就不会有太多的焦虑和压力;其次,引导学生转换角度和思路去理解家长的想法,让学生能理解家长的心意,就能慢慢改变关系。建议老师最好不要直接和家长沟通,同时尽量就事论事,避免理论式的结论,比如:你应该多注意不发脾气,你应该多理解对方,等等其实人无法改变的行为。

㈨ 心理咨询,如何与父母沟通

如何更好地与父母沟通?
--两年多了,这个问题也已经成了故事(毕竟多数人都爱听故事)。题主提问时刚刚步入社会,疑惑颇多,同时拯救世界的心不灭。想借博学多才的知友解决家庭也是社会性的问题。也得到了知友门的热情帮助。现在题主小家已成,工作繁忙,无暇再与父母促膝长谈。也欣慰父母身体安康,仍愿意与儿电话长扯琐碎。每次回看亲们的答案都感慨万千有不同的理解更多的收获。在这里以头抢地感谢大家,也祝福更多的人不被困难蒙住眼睛过得美满幸福。

另外“不沟通”不代表放弃,而是更多的包容。

如题,如何更好的与父母沟通?

补充: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太绝对。有些父母固然不适合沟通(假设这个观点成立),但不能否认,只要掌握沟通技巧并且稍微努力,很多父母是可以沟通的。自认为我的父母就属于能够沟通的。我也不愿意现在能解决的事情推脱到以后,关系更加矛盾再去解决。很多事情不能拿结果说事,有些结果是我们承担不起的。父母的确越来越像孩子,有很多办法让孩子听话,但有些父母永远不可能屈服,尤其不会向孩子屈服。但我觉得没人不愿意相信真理。

(剧透:我父亲是一名农村中学的人民教师,自认为在有些方面永远也达不到父亲的高度,但也有一些方面,父亲早就表现出来顽固保守的一面。我在家一个多月了,给家里添了几件家用电器,母亲从开始的抵触,觉得浪费钱,到现在也觉得买这几件电器的钱花的值得。通过我一个月的努力,父母也由抵触,慢慢愿意与我沟通,虽然很多观点永远无法统一,但父母接受了我的一部分行为逻辑,我也从母亲的抱怨和父亲的坚持讲解中得到了很多前辈的经验教训。我自己的沟通技巧也得到了提升。我想,如果时间足够,我可以通过不断改进的沟通方式,让我的家庭达到更高的幸福层次。明天就要上班了这里未免有点儿遗憾。)
(这些天的实践,离不开知友们的出谋划策,感谢知友们不吝指教。祝福大家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知友的回答:一、“让自己有足够的权利,约束父母”当然是个好办法,但我就是在父亲的绝对权利中长大,深知权利的害人之处,如果能通过沟通让家庭关系和睦,何乐而不为呢?二、“帮父母解决生活中的矛盾”,但这又像知友说的,有时间成本的问题,我不能窝在家中解决父母鸡毛蒜皮的小事。三、“通过自己的成熟稳重表现让父母放心”,这个我完全同意,本人也是这么做的,同时也得到了其中的益处。只是偶尔承受不了过多的责怪,心情极度低落。我相信自己能挺过去。

ps:后边是我提问的本质原因。
到了今天,我想付出一定的精力,适当的代价,孝顺父母,孝的最高境界,就是顺。让父母心情舒畅。但是怎样让父母心情舒畅,是一味的逢迎吗?不计代价吗?我认为不是,我所能想到的就是通过沟通,让父母心情舒畅。向父母更多的展示我们光彩的一面,和我们处理问题的逻辑道理。也让父母稍微接触一下当今的科技,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知道我们未来的发展形势,我们最求什么,也让父母掌握一定的防御忽悠诈骗等社会阴暗面的能力。
如果从本质上解决了矛盾点,就能事半功倍的让父母顺心,中华儿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如何孝顺,体现了现代人的行为能力,体现了我们的人生价值观。
刚刚也看了知友们的类似提问,相当一部分知友对待父母采用强硬手段,我认为这是没必要的,父母那个年代,可能为了奔波,也可能他们想法不够成熟(不只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单凭他们养育我们这么大,我们就该孝顺,不必跟欧美等国家比,他们的社会给了成长中的孩子很多照顾,而父母拉扯我们这么大靠过谁(这里适当忽略我们的学校)。所以我们要一定要“孝”还要尽力的“顺”。
这是我在知乎发出的第一个提问。谢谢知友们。

[题主也把努力半年之后的感悟写了下来】现象举例:一、我这人爱刨根问底,父母很同情达理。可每当谈起如何教育下一代时,父母就以为我在埋怨他们,但是将来孩子或多或少要让爷爷奶奶来带些日子,难道就只能那么糊里糊涂的吗?我不想我幼年时的痛苦在下一代身上重复。二、父母出生在60年代,跟大多数哪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一样,父亲与母亲之间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凭借忍耐走过来还算不错。但是每当矛盾发时,作为子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其实每次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点儿小事情。我想试着解开一点儿他们的心结。不说还好,一提这事儿他们一堆没有道理有不符合逻辑的话,就跟气糊涂了似的。难道只能让他们在心底窝着吗?降低她的健康风险对我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吧。三、父母从小溺爱我,我已有了工作,有自己的主管见解与生活能力。可每次回家都会遭到父母的嫌弃,和没完没了的担心。我也不能不陪伴他们啊。四、有效的沟通,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父母的价值观,从而吸收其中的精华与有价值的经验。

㈩ 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与父母沟通》教学反思

首先复,要认为家长始制终是爱自己的;其次,理解家长,他们的办事或处理事情,甚至爱我们的方式可能不被我们认可,但是,我们要尽最大可能理解;再次,用合适的口吻告诉父母自己的心理想法,让他们有机会有可能理解自己;最后,多跟父母聊天,增近了解和关心,等等、、、太多的方式都可以跟父母沟通啦,良好的沟通,去享受更多的父母之爱,加油吧。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