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如何给予恐惧症患者心理辅导

如何给予恐惧症患者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 2021-01-20 00:20:39

A. 如何摆脱焦虑恐惧症

如何克服焦虑恐惧症。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焦虑恐惧症。其实焦虑恐惧症回它不是一个病,答而是两个表现。第一是焦虑,第二是恐惧,也就是焦虑症和恐惧症。

焦虑是没有原因的一种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大祸临头的感觉。临床上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恐惧症它是面临一定的场合或者一定的环境、一定的物体之后出现的一种恐惧害怕的反应。在临床上它可以分为场所恐惧、社交恐惧和单一恐惧。

那么如何治疗呢?治疗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区别的地方。焦虑症可以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但是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是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包括像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等。还有苯二氮卓类的药物。那么恐怖恐惧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脱敏疗法,冲击暴露疗法。恐惧症伴有严重焦虑时候,也可以适当的给予抗焦虑药物,可以提高疗效。

B. 如何对性格内向焦虑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你确定是社交恐惧症而不是性格腼腆吗?”问得好,这确实戳中了很多朋友们摇摆不定的疑虑。在美国,研究人员为评估性格和社交恐惧症的关系,调查并访谈了10000多名年龄在13至18岁青少年。47%参与者提供了害羞或腼腆的自我报告,而这其中确实有但只有12%符合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另外5%参与者未发现自己性格腼腆,但很不幸,他们符合社交恐惧标准。

由此可见,腼腆或者说性格内向,是与社交恐惧有交叉关联的,而且还有相似的焦虑反应(比如脸红、心跳加速等),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哦!让我们用一张简易图表来帮助大家判断下。

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虑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患者的一半左右。恐怖症是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产生的强烈恐惧情绪,患者采用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社交恐惧症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

稍等, 此处有一处需解释……

有一种分不清社恐症和自闭症的感觉?其实,自闭症和社交恐惧症都有人际交往上的困难,不过自闭症多是由于大脑智力发育迟滞而出现病症,就像《雨人》中的雷蒙,伴有明显言语障碍。

笔者曾经见过一位自闭症的小朋友十几岁仍不会说话;社恐症患者已经发展出人际交往能力,只是因某些原因不想或不经常参与表达。而且他们一旦恐慌发作,能察觉到自己经历的是不理性的恐惧,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或不合理的,仍难以控制。

“社交”问题怎么产生的?这可能要穿越回你小时候的家庭环境。举个栗子,童年时期我们都会被家长要求“跟爷爷问好”“和阿姨说再见”,即使孩子对这些之前素未谋面长辈完全陌生,为了使他们迅速表现出得体的教养,有些家长并没有给孩子“准备接纳”的心理缓冲时间。

这时,如果孩子不愿说话、表现不佳,家长又特别“好面儿”,就有可能受到批评甚至是当场责骂。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指责容易使孩子降低自我评价,他会开始对见人没主动打招呼产生羞耻感,因感到不被喜欢从而逐步畏惧,害怕见到认识的人,更不敢与人对视。

一部分社交恐惧症患者就像这样,从小埋下了阴影,他们永远忘不了那次受到指责时对方的眼神和语气,形成了认为自己不够好→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紧张地控制自己→精力集中于控制→无法专注做好事情本身→适应力下降→得出自己确实不好的结论。

社恐症可并不只对胆小平庸的人情有独钟,那些从小被夸赞的“别人家的孩子”、出类拔萃的岗位精英也可能不幸中招。毕竟,日积月累的优秀成绩会推动形成完美主义的倾向,同时他们也享受着鼓励与肯定。由于特别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社交时“我必须做好”“我必须要被欣赏”,一旦不够完美,就会对负面评价异常敏感,导致焦虑害怕。

实际上,这种群体真正害怕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他们把对社交情景的注意力转移到自我感受和想象上,高度集中于对自我的盲目要求,如果一旦没得到关注或肯定,宁可回避社交。比如他们在微信群里避免发表意见,并不是因为怕说错,而是怕被人评论。以往的发言没得到关注,所以不发言是“安全”的,这样,似乎恐惧没有发生。可是,对不起,这只是悖论。

还有一种恐惧,大家也许更有共鸣,它来源于对环境认知后的孤独感。物欲横流的时代节奏太快,要经历事态斗转后的风淡风轻,还免不了见识拜高踩低、阿谀奉承,以及那些暗潮汹涌的波澜不惊。如齐克果所谈的《恐惧与战栗》,“类似这种当神做了不像神的事情时,使人对于生命本质产生恐惧”。

此时社交恐惧中选择孤独算一种自我保护,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提到“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觉到孤独的声音。不明白为何会在这些热闹滚滚的新闻背后,感觉到孤独的心事,这个匆忙的城市里长期被忽略、被遗忘的孤独”。

当然,格格不入是困惑,独来独往是性格。不乏有人擅长光彩熠熠却不屑于迎合,独处没有恐惧,而是自得其乐。不过,如果你是受社交焦虑困扰的前者,该如何逃脱缰绳呢?

停止对自己的挑剔

想一想,你是不是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众所周知,“物有所不足 ,智有所不明”。科幻电影《分歧者》里把社会分成『友好』『博学』『诚实』『无畏』『无私』五大派系分别培养,还出现了性情多面的分歧者,他们处事风格各自鲜明,谁都没那么完美,也并不一无是处。

所以在社会生活中,在明确长处与短板的前提下,别跟自己较劲,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苛求,正视并允许自己不够完美,甚至心想“就算讨人嫌又怎么样”,这是根治社交恐惧的良方。

寻求专业心理疗法

在社交恐惧症的治疗进程中,早期多是采用药物治疗,随着心理治疗技术发展,现在一般采取心理治疗为主、适当药物为辅的方法。壹读君在此为诸位列举各种:

系统脱敏法,主要是让患者缓慢地暴露于导致焦虑、恐惧的刺激,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恐惧的目的。

暴露疗法,它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一开始就让患者进入其最恐惧的情境中。在反复的刺激下,患者开始焦虑紧张,出现呼吸困难、四肢发冷等反应,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并没有发生,焦虑反应也就相应消退。不过这种疗法要因人而异,简单来说,它更适用于身体状况好、承受力强的患者。

森田疗法,又叫禅疗法。创始人森田正马认为,患者大多有种疑病心理,追求舒适,常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过分担心,从而出现焦虑和紧张。所以,我们要接受社交中的胆怯不安,这是既定事实,不再把其当作身心异物加以排斥。

没有社交恐惧症的你,
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别以为是老生常谈,“信任”的确能打开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心门。

不过信任可不是一次强有力的握手就能建立起来的,尤其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要想消除他们与群体的隔阂,还有很多事情值得做。你不妨试试:

1、收集他的兴趣点,见面时让他感觉遇到了志同道合的“自己人”

2、在公开场合帮助他缓解尴尬

3、在他感到“安全”时,给予适当的、真诚的关怀

4、当他不敢去食堂时,帮他把盒饭买了……

一旦信任建立起来,你会发现,他们并非不喜欢说话,因为感受到了善意,或者谈到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也不是没有口若悬河的可能。

印象中有部美国电影《被摧残的心灵》,孤傲冷漠的小主人公布莱恩就在家庭教师玛丽的引导下终于第一次在晚餐上礼貌而愉快地说出了:“母亲父亲,晚上好”。那一晚,所有人都沉浸在会心的欢笑中。

C. 我有几种恐惧症怎么办心理问题严重

我也想过死亡,大多数人都想过吧,一开始很恐惧。也想过父母的死亡,悲痛万分。后来,都是浮云了。我来谈谈我的做法。
我先想,死亡其实比活着容易多了。闭眼,再见。如果一个人不死,一代,一代,又一代。。。思想沧桑了,不懂得珍惜了,感觉不到爱了,连如今对死亡的恐惧也没有了。到那时最大的恐惧和痛苦是无穷无尽地活着。
再者,我喜欢很多人。盖茨,巴菲特,justin bieber,奥巴马,郎咸平。。。能和这么多优秀的人生活在同一轮回,我实在太幸运了。他们都会死,我又算什么,我喜欢他们,能和他们共生死实在太棒了。
父母会逝去,平静对待。难道谁不会死吗 = =?我就笑着对自己说,呵呵,你也不远了。
另外,尽情干自己想干的事,记住,是尽情。当做自己想做或喜欢做的事时,你会觉得死而无憾。你可以喜欢或是爱上一些人物,像我一样,你会藐视死亡。

至于你怕大气球,你还是不敢面对它。不妨就找很多大气球和其他令你恐惧的东西,和它们呆在一起,甚至抱它们,玩它们。之后,你绝对不会再恐惧了。
我就直说了,你怕的东西都不可怕,都是你把它们想可怕了。干嘛要这么想?只是一些东西而已 = =
还有,永远不要逃避。你貌似不自信。去面对所有,一切甚至让你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的事。瞎说也好,丢脸也好,失败就失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如果你现在不抓紧失败,流泪,丢脸。你就会失败,流泪,丢脸一辈子。放心,当你眼泪尽了,就不懂得哭泣了,伤痕累累,就不懂得痛了,脸丢尽了,你就再不会丢脸了~
你就对自己说:我一生都没干过什么出格大胆的事,白活了。面试的那些家伙算个什么东西,以为比我早出生几年,早上任几年就了不起了,迟早要超过你们。(多骂他们几句,多无视他们,他们又不是神,凭什么怕他们。展现出自信,大胆,加上你本生水平,足够~)

最后,告诉你,所有的一切都不可怕,从头到尾都是你自己在吓自己。建议改变一下自己的思想和性格吧~

D. 怕高怎么进行心理辅导

恐高症是恐惧症之中的单纯恐惧症。如果对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不大,也不一定非得治疗。如果要治疗的话,有4种疗法效果比较好。
一、系统脱敏疗法:
让患者学会通过系统脱敏法进行自我治疗。目的在于消除恐怖刺激物与恐怖反应的条件性联系,并对抗回避反应。系统脱敏可通过默想(想象)脱敏或情境脱敏来实施。默想脱敏是在心里想象引起恐怖的事物或情境,以此代替引起恐怖的实际事物或情境的呈现或展示。其过程为:
1、将引起恐怖的事物或情境根据其刺激的强烈,即根据它们引起恐怖的严重程度,由低到高逐级分类;
2、舒适的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微闭双眼,想象引起较弱恐怖的最弱刺激,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直到恐怖感接近消失;
3、由低到高逐级想象引起较强、更恐怖的较严重、更严重刺激,同时配合肌肉放松,以逐渐增强对恐怖刺激的耐受性,直至恐怖反应完全消失为止。
例如在治疗不洁恐怖症(洁癖)时,可让患者先想象自己在触摸家中容易产生不洁恐怖的器具,例如便器、桌子易积尘处等,在产生恐怖反应时,令自己放松肌肉,并设法引起对这些属于自己的器具的亲切感情;再想象自己在商店里买东西触摸柜台、在乘公交车时触摸扶手的情景,当这些刺激引起恐怖时,即令自己继续放松肌肉,并逐步产生其他人在这种司空见惯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的情绪反应;最后想象自己的手和衣服被污物弄脏,并不断地放松全身肌肉,告诫自己不必紧张,没什么大不了的,谁都有可能弄脏手和衣服,至多是洗洗手换换衣服而已。这样循序渐进,不洁恐怖也就能得到控制。情况脱敏是用引起恐怖反应的实际刺激去代替对这些刺激物的想象,也就是实际去接触引起恐怖的事物或情境,同时伴以肌肉放松和愉快情绪反应,以克服恐怖情绪。情境脱敏过程与默想脱敏一样,所不同的只是实际刺激物引起的恐怖更为现实,也更为强烈,因而更难忍受,也更难克服,然而恐怖一旦消除,其疗效也更为理想。
二、暴露疗法:
又称满灌疗法。它是鼓励求治者直接接触引致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法。著名行为治疗专家马克斯(Marks)在谈到满灌疗法的基本原理时指出:“对患者冲击越突然,时间持续得越长,患者的情绪反应越强烈,这样才能称之为满灌。迅速向患者呈现让他害怕的刺激,并坚持到他对此刺激习以为常为止,是不同形式的满灌技术的共同特征。”运用满灌疗法,治疗一开始时就应让求治者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恐惧情境中的细节,或者使用录像、幻灯片放映最使求治者恐惧的情景,以加深求治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求治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即使求治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应,但求治者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并没有发生,这样焦虑反应也就相应地消退了。或者把求治者直接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经过实际体验,使其觉得也没有导致什么了不起的后果,恐惧症状自然也就慢慢消除了。“习能镇惊”是满灌疗法治疗的要诀。国外报道,即使病程超过20年的恐怖症,经过3-15次满灌治疗,也有希望治愈。
三、运动可减轻症状
人体负责控制平衡的要素——视觉、内耳和肌肉,通过活动才能正常运转,假如我们终日坐着不动,眼睛只盯着电脑等物体,人体的平衡功能就会衰退。不过,假如最初触发眩晕的刺激性活动不断重复,大脑就会开始调整适应,定向障碍便会渐渐改善,大脑会自动找寻固定参考点作定位根据——这正是溜冰好手不断高速转体而不会眩晕倒下的原因。
假如你发现有轻微后天恐高症状,不妨多挑战自己,通过攀高俯视等行为,情况会有所改善。假如阁下症状严重,就应在医生的监督下,到安全的高环境中,接受循序渐进的训练。
此外,最简便的解决办法是闭上一只眼睛,让身体平衡系统较多地依靠肌肉而非视觉,舒缓眩晕和恐惧,但不要闭上双眼,因为眼前一片漆黑,内心会更胆怯、更迷惑。
总之,克服恐高症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多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魄,令平衡系统正常工作。成长期的儿童可以通过走独木桥、翻筋斗、跳跃、转圈等训练身体定向能力。成人也不应放弃这类活动,以免出现定向障碍。
四、冲击法
目前对于“恐高症”的治疗方法有一种称为“冲击法”,比较有效。
“冲击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启发矫正对象想象他正处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且该高度还在上升。想象的初始引起强烈 焦虑和恐惧,但在长时间诱导过程中这种情绪逐渐消退。同一情况多次重复出现后,诱发与 焦虑、恐惧有关的各种行为的作用将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恐高症属于恐怖症的一种,只要坚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下述四点,是治疗恐高症的十二字原则。长时间:让患者站在能够引起恐怖情绪的高处,至少持续30—45分钟。尤其开始治疗时,要让患者坚持足够的时间使恐怖程度减少50%。逐渐地:不要一下子给患者定很高的目标,从容易的目标开始,逐渐转向困难目标。有规律:一次练习不足以消除恐惧心理。因此每个过程都需要重复好多次,直至恐惧的感觉完全消失为止。完全地:在进行锻炼时,要求患者集中精力,不要想别的事情。因为转移注意力虽然能够减轻恐惧心理,但不利于恐惧感的彻底消除。

E. 恐惧症怎样才能好呢

恐惧症的核心症状是恐惧紧张,并因恐怖引起严重焦虑甚至达到惊恐的程度。因恐怖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交恐惧症
主要是在社交场合下几乎不可控制地诱发即刻的焦虑发作,并对社交性场景持久地、明显地害怕和回避。具体表现为患者害怕在有人的场合或被人注意的场合出现表情尴尬、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怕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回避诱发焦虑的社交场景,不敢在餐馆与别人对坐吃饭,害怕与人近距离相处,尤其回避与别人谈话。赤面恐怖是较常见的一种,患者只要在公共场合就感到害羞脸红、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有的患者害怕看别人的眼睛,怕跟别人的视线相遇,称为对视恐怖。
2、特定的恐惧症
特定的恐惧症是对某一特定物体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强烈的、不合理的害怕或厌恶。儿童时期多发。典型的特定恐惧是害怕动物(如蜘蛛、蛇)、自然环境(如风暴)、血、注射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如高处、密闭空间、飞行)。患者会因此而产生回避行为。
3、场所恐惧症
不仅害怕开放的空间,而且担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难以很快离去,或无法求援而感到焦虑。场所恐怖性情境的关键特征一是没有即刻可用的出口,因此患者常回避这些情境,或需要家人、亲友陪同。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减轻紧张、焦虑或惊恐发作,可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和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等。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有:
(1)行为治疗包括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等,为治疗特定恐怖症最重要的方法。其原则包括: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之间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
(2)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怖症的首选方法。既往的行为治疗方法更强调可观察到的行为动作,长期疗效不甚满意。认知行为治疗在调整患者行为的同时,强调对患者不合理认知的调整,效果更好。尤其对社交恐怖症患者,其歪曲的信念和信息处理过程使得症状持续存在,纠正这些歪曲的认知模式是治疗中非常关键的内容。
(3)社交技能训练
社交恐怖症的患者常有社交技能缺陷或低估自己的社交技能,因此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包括:治疗师的示范作用、社交性强化、暴露的作业练习、自我肯定训练等。

加油!

F. 如何抵制心理恐惧

己治恐惧症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调节自己的心理。而自我心理调节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应力求合理的认知,学会从客观实际出发看问题。当恐惧发生时,要冷静想一想,是什么诱发了恐惧?恐惧的对象是什么?恐惧是客观发生的还是主观产生的?你认为恐惧时,别人是否和你一样恐惧?值不值得恐惧?恐惧症患者可通过类似上述的疑问,借以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认知。

其次,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许多恐惧症患者过多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羞于与人打交道。这种心态会抑制自己表现能力的发挥,导致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孤独彷徨,甚至导致社交恐惧症。

还要克服自己羞怯的心理。羞怯的具体矫治方法是,增强独立意识,重视个人发展,尊重自身价值观念,不必过多考虑人家是否认可,要相信自己。放下包袱,正确面对周围的环境,打消顾虑,大胆地从一件事、一次谈话开始。

另外,要克制自己多疑的心态。有很多恐惧症患者比较多疑,这既破坏人际关系,又损害身心健康,轻则使自己陷入消极颓唐,重则还可能导致各种极端事件发生。多疑的形成与性格内向、易激怒有关,患者常常自感缺乏安全感。克服多疑的方法是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养成高尚的人生志趣,把主要精力用于事业和学习,乐善好施。乐而忘忧是医治疑心病的好办法。

这些治恐惧症的方法关键在于患者本身是否愿意并积极主动的去做。恐惧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知道自己过分的害怕而不去改变。患上恐惧症,无论是通过朋友的帮助,还是心理医生的辅导,又或是自己的努力,只要克服了,你就会发现人生会有新的发现和乐趣。

http://hi..com/hailno/blog/item/57f0e71250cc0ec4c2fd787f.html

G. 受惊吓后如何克服心理恐惧

受惊吓后可能会感觉到心理恐惧,这时候应该多想一点开心的事情,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H. 如何克服心理恐惧症

克服恐惧症心理要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此外,恐惧心理出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自已进行训练来帮助克服。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把能引起你紧张、恐惧的各种场面,按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越具体、细节越好),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惧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惧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进行松弛训练。方法为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像上面的情景,想像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紧张和害怕,就停下来莫再想像,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完全松弛后,重新想像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紧张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紧张为止。 第四步:按同样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你恐惧的场面(下一张卡片)。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像,都要以你在想像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紧张为标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当你想像最令你恐惧的场面也不感到脸红时,便可再按由轻至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若在现场出现不安和紧张,亦同样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来对抗,直至不再恐惧、紧张为止。 心理保健目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心理保健新方法总是令人们关注。看着人们还在为心理疾病无比痛苦着,巧顾 敏感话题 栏目专家为他们痛心,将把他们从心理病魔的魔爪拯救出来,巧顾将还您良好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并不可怕,让我们勇于与心理疾病做斗争吧。 心理疾病已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巧顾 敏感话题 栏目专家为您聚焦心理保健,更多心理保健的方法,不如看看巧顾 心理疗法 专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如何进行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 ,巧顾专家为您指导。地震后的灾民们,心灵受到了重大创伤,巧顾 地震心理辅导 专题希望能给灾民带来希望。巧顾,将是您永远的心灵守护者。

I. 如何面对恐惧

深入你所恐惧的事情中去观察,看看你到底怕的是什么。比方说新手开车出过一次交通事故,下次开车就会有恐惧感。深入的观察这种恐惧感,其实恐惧的是交通事故爱车损坏得花钱、给对方车造成事故警察的训斥、对方提出的无理要求自己没法满足的担忧、保险公司复杂的理赔手续、因事故导致的上班旷工领导给的考核低等等,这些麻烦事儿才是你的恐惧感的源头,你再深入这些恐惧的事情中去观察,比如说为什么恐惧领导给你的绩效考核低,你会发现你恐惧的是考核低意味着你工作能力差、无力赚更多工资买漂亮衣服等这些想法,对这些想法再深入的去观察,你会发现都是一些小的让你心里不舒服的事儿在一级一级放大,最终在导致你害怕再次上车驾驶。所有的这些恐惧感的核心都是以心中的那个“我”在展开,这个“我”你在进行一级一级的剖析,你会发现当你一出生,有这个身体开始,就以感官在一念一念的认识这个世界了,这个身体也不过是因缘和合所生之物,因缘和合有生有灭,不会长久。关于“我”是什么,可以读读楞严经,楞严经会告诉你所有的答案。我有一次在上冥想功课时,老师通过功课专业的引领,让大家一起面对恐惧,面对自己人生中的各种怕。过后,很多人反馈,面对之后反而一身轻松,更有很多伙伴表示,自己的失眠的症状消失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减轻了,自己不再像以前一样焦虑了等。其实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对应自己的恐惧,并学会转化恐惧。我在“爱冥想爱生活”公号里,学习了一些免费的冥想课程与方法,里面会有专业的导师引领,教你如何面对恐惧,释放恐惧,可以去试试,之后一定会带来生活品质的提升。

J. 怎样安慰恐惧症患者

可以让患者适当的放松下来,放空自己的思绪。
还是让他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