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高考家长心理辅导

高考家长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 2021-01-21 00:42:38

『壹』 如何做好高三学生考前心理辅导

虽然现在距离高考还有半年时间,但对于备考的高三学生来说确实尤为关键的半年。轮番的复习,接二连三的考试让不少学生无法适应,疲惫不已。所以这个时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可以让最后的59天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青云汇为高三学生整理了一些调节情绪小妙招,快来看看有适合你的吗?
学会缓解课业焦虑

问题: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
妙招:1.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2.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心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3.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
4.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象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正确看待信心问题
问题: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正确的归因理念。
妙招: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3.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4.不妨制订阶段性目标,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5.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克服精力分散的毛病
问题:有些高三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的现象。
妙招:1.当出现某种不正常的情绪时,学习者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
2.尽快着手按已经制订的复习计划学习。
3.继续学习,直到完成。
摆脱苦闷自卑心理
问题:高考前,有些高三学生由于几次考试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行了,因而容易产生苦闷自卑的心理。
妙招:1.要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为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跟班上成绩拔尖的同学比,你在这个班成绩是中下的,在全校也许是中等的,在全省也许就是中上等的了。
2.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理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是老师出题太难。
3.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该自卑。正确的态度是赶快找出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缺补漏,再接再厉,争取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正确调节心理压力
问题: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进入紧张的复习备考状态,你追我赶,于是有些同学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大。
妙招:1.高三学生应当认识到,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抓紧时间复习、积极备考是正常的,正如军队临战前要练兵、运动员比赛前要训练一样。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把压力变为动力。
2.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自己的复习计划,做到以“我”为主,紧而不乱,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要把平时当考时,考时当平时,尽量以平静的心情来复习备考。
3.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你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赢得同学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高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贰』 高三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得具体看什么事情 其实最好的疏导就是多和他沟通 多和他出去玩 吃饭 平时吃饭的时候可以聊聊天 不一定围绕他聊 和他说说你上班的经历 事情

『叁』 家长怎样疏导孩子高考前紧张心理

出去走走,告诉他高考的结果不能决定一切,尽力就行了,成功的秘诀是发现周围,把握机会

『肆』 孩子上高三了,作为家长该如何帮他做好心理疏导

孩子上高三了作为家长该帮他做好心理疏导
不要把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叶欣女士分析认为,家长的压力来源于孩子,孩子因为高考的失误或失败才不得已选择复读,因为孩子的复读造成了家长的压力。“有的家长承受不了外界的压力,就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气话不经意就脱口而出:‘都是你不争气,让我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你今年必须给我考个……’;有的虽然不说这些气话,但三两天喝闷酒,或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有的给孩子脸色看。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而且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叶欣认为,孩子选择复读,其实他们的压力很大,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他(她)也不愿当失败者。“报纸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高考落榜生决定复读时,写了一篇日记整整十页纸,我们可以想象她当时那种复杂痛苦的心境。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所以,家长们要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安慰,不要让他们稚嫩的肩头,承载太重的负荷。”帮助孩子分析高考失败的原因叶欣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首先,家长应该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想一想,作为家长,孩子没有考好,“我”哪些方面没有做好,是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还是对孩子的生活照顾不周?是自己主观上没有重视还是重视的方法不对头?是家里的环境不够温馨民主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原因找到后,家长自己就要主动克服以往的不足,以免再犯。其次,要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有的孩子以前比较糊涂,不知道用功,没有好好学习,所以没考好,那么经历了这次高考,突然醒悟了,他(她)想复读,这样的孩子,只要家长好好引导,通过一年的努力,明年肯定能考出较好的成绩。有的孩子比较情绪化,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受情绪影响很大,情绪好的时候,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很卖力;情绪差的时候,就对自己失去信心,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就不想学。这样的孩子往往意志比较薄弱,极容易放弃自己的目标,所以,家长就要多鼓励、多欣赏,特别在他们平时考试失利或意志消沉的时候,家长要让他(她)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学会欣赏自己,从而增强自信。还有一些孩子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问题。有调查表明:72.8%的学生认为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习惯好坏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其实,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而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大都有一些坏的毛病,比如做作业时玩铅笔、橡皮,边看书边吃零食或者边做作业边听音乐听广播,还有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一会上个厕所,一会起来喝两口水,这些都是不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率等。所以家长们必须帮助孩子们克服这些坏毛病,改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另外,好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学习的时候,如果方法不得要领,往往事倍功半。这就需要家长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也可以向老师、向好的同学多请教。家长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家长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家长们都愿意为自己的孩子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但是,家长们不应该去强求什么结果,只要为孩子做了自己该做的,结果无论怎样都不应后悔、不要自责。”叶欣女士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除了主观努力的因素外,客观因素也起一定作用。如有的孩子悟性好,理解能力强,学起来快,而有些孩子,反应就是比别人慢一拍,学起来就要吃力些,所以家长在对孩子提要求、定目标的时候,要量力而行,要切合实际,要根据孩子现有的能力和基础,确定明年的目标和方向,这样孩子学起来也会轻松一些,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父母的心态调整好了,孩子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要素。家长要和孩子一样全力以赴“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明年高考取得好成绩,家长也要全力以赴,家长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到孩子身上,陪伴孩子度过这艰难的一年。有的家长可能工作比较忙,但是只要愿意,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叶欣女士对此举出了事例,一位银行行长的儿子被保送进科大,这位行长每天要处理的公务不会比一般的家长少,应酬也很多,但他的妻子说从他儿子上小学起,孩子每天的作业,父亲都亲自检查,如果父亲因应酬回来晚了,孩子做完作业,睡觉前把作业放在桌上,父亲无论回来多晚,都会把孩子的作业检查完才上床休息,十几年如一日。叶欣女士说,举这个事例,只是想告诉广大家长,无论工作多忙,为了孩子的前途,家长们都应该尽可能的腾出时间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尤其是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理解、帮助和支持。除此之外,叶欣认为,家长还要学会察言观色,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孩子选择复读,在这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如怎样和陌生的同学相处,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怎样适应新老师的讲课风格和思路等等。孩子的脸就像一张晴雨表,快乐和忧伤往往都写在脸上,所以家长要多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能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叶欣女士希望复读孩子的家长可以做到以下四点:第一,不要在家里打麻将,也不要在家里请客吃饭;第二,夫妻间要和睦相处,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第三,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工作中的不满带回家,更不能拿孩子撒气;第四,家长也要加强学习,要能够与时俱进,善于和孩子沟通交流。家长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文化水平,才能提高家长和孩子沟通的质量和沟通的效果。

『伍』 艺考心理辅导之家长如何帮孩子稳定情绪

艺考临近,家长的心态也影响着孩子们的情绪。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帮助艺考生来稳定情绪,调节好心理呢? 艺考前,家长心情好,家里气氛好,这对艺考生的备考是很有好处的。有些家长在艺考前担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脸很少说话,其实,孩子一看就知道父母紧张,父母害怕,而这种情绪或多或少会传染给孩子。因此,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因为感情的力量是巨大的,温馨的心理气氛将融化孩子心中的抑郁、苦闷、焦虑,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对孩子艺考复习是有帮助的。为了使高考前家庭保持一个温馨的气氛,父母之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不要发生口角,确实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也要等到高考后再说。父母少一分争论就会给孩子多一分温馨。大多数艺考状元都说,父母临考钱只说了一句话:只要尽力就行了。父母说了这句话自己感觉有定心丸,自己肯定会尽力的,这样减少了不少心理压力,就会从容地应对高考。但也有些家长高考前唠唠叨叨,反复嘱咐孩子,考试要认真,不要马虎,一分之差,千人之后,你一定要改变马虎的习惯,现在可不能丢分了,你可要注意呀。其实,这样的话家长已经讲了多少遍,在高考前再讲、反复地讲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艺考前,孩子和父母发生口角对情绪的稳定会起很大的破坏作用,这对考试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地进行复习。吵闹的复习环境将使孩子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在这里特别提示家长,在孩子艺考备考阶段尽量少会客,最好不会客,如果实在不得不会客则最好在家庭以外进行,不要在家里进行。在这个时间家长尽量不要与外界通电话,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非打不可,也要简明一点,说起话来简单扼要,不要无边无际地拉家常、聊闲天。艺考前夕孩子在家复习大都是非常用功的,一做题就是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或是一个晚上,有时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有些家长误认为艺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其实那没有必要,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营养都会得到满足,关键是要做到营养平衡,合理。

『陆』 家长心理辅导:怎样当好高三家长

第一、 家长要保持平和心态

1、 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不刻意制造紧张压抑的氛围,家是孩子心灵的避风港,家长之间和谐了,家庭才能和谐;

2、 期望值宁愿低些也不要太高,期望越高,压力就越大;

3、要调整好自已的心态:平常心看待高考,静心等待高考,用微笑传递你的理解、信任、激励和关爱;

4、 “三个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应对策略;

5、 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应对各种烦恼,如:考试成绩不升反降;考试紧张;情绪焦虑;倍感压力;记忆力下降等。

2

第二、 家长要帮助孩子解压

1、 为孩子打气。不要让学生独自面对压力,让他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以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当孩子情绪有变化的时候,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战胜暂时的困难;

2、给予孩子赞美和肯定。平时要多发掘孩子的优点,给予孩子赞美和肯定,这样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 要有放松心情的时间。家长在这段时间里的情绪会影响学生,不妨试着放下担心,放松心情,利用空余时间陪孩子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做些有益身心的运动,让脑筋适度的休息,对考试是有帮助的;

4、 合理看待自身实力。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要帮助孩子分析考得不好的原因,善于总结,才能提高;

3

第三、 家长要给孩子帮助

1、 后勤服务要适度。每位家长都必须具有服务意识,但不合时宜的关心未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长的心理关心要细致,物资关心要科学;

2、调整好心态,不要盲目攀比。对高三期间的考试、测验,家长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能够接纳孩子现实表现,心亮,分就靓;

3、 高三学生忙于紧张的学习,无暇顾及信息的搜集,这时就需要发挥家长搜集信息的优势。家长可以从高考书刊、高校历年招生简章。当地报纸等获得报考志愿的信息,及时了解当年高考形势和专业情况,这对孩子填报志愿是十分有益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 #希望帮到你!

『柒』 家长如何疏导高三孩子厌学情绪怎样疏导学生心理

看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了家长的教育方式。
单从这个题目来看,只想到了如何疏导,而没有描述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那么家人更注重的是结果,而没有关注到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我想大多数父母都会以工作繁忙作为借口吧。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关于教育方式不做过多猜测,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厌学情绪呢,这需要更多的了解孩子的情况,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不同,自身性格也不一样,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好的办法是找到问题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下面说说产生厌学情绪的可能因素。

一、自身问题

1、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在高考最后冲刺的一年中,感觉时间紧迫,自身的能力有限,和其他同学的成绩差距很大,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考入理想的大学。所以,完全的自暴自弃,不再努力。这是产生厌学情绪的一种可能。这是孩子在面对压力时,选择逃避的表现,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从简单的问题开始着手,让孩子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目标的。

2、孩子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了较大的变故。这种变故可能是同学之间的争吵,或者是师生之间出现沟通问题。也可能是其他重大事件。对于孩子来说,这件事情,影响到了学习的心态,学习的兴趣。高三的孩子一般在17-18岁,孩子已经成年懂事了,很多事情不一定会告诉父母。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出现问题,那么现在孩子可能什么事情都不会告诉父母。那么在应对重大变故的时候,孩子很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这时候就需要了解孩子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有针对的做好心理辅导,良性沟通,解决孩子的心结。

3、学习无用论主导了孩子当前的思想。这种思想可能是某些人在聊天是传导给孩子的,也可能是在电视,或者网络中看到的某些文章,影响了孩子的认知模式。改变孩子对学习的认识,让孩子了解知识的重要性,就是父母最应该做的。

二、环境因素

1、高考前的学校,班级内的学习氛围,都是凝重的,压力很大,这种压力区别于内在压力,是外界环境给予的压迫感,在面对这种压力时,有些孩子会有不适应,那么这时候除了做好自身的压力排解外,更应关注孩子的注意力指向,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学习中,集中到自身的进步中,让孩子关注自己每次成绩的提高,每次作对的题目中,尽量做到忽视外部环境的压力,而更多地关注自身。

2、家庭环境中,父母过多的督促,打扰。让孩子产生厌烦感。父母过度的督促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越希望我学习,我越不愿学习,这种不良循环,也导致了孩子会有厌学情绪。

3、父母过高的期望。父母过高的期望,与自身能力之间的差距,让孩子感觉很无助,没有实现的可能,那么孩子首先会放弃努力的想法,这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没有任何好处。

4、过度贬低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长恨铁不成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有用的人,或者说,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有更好的出路,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比较。并且说,你看看某某某,多厉害,这次又考了多少分,前进了多少名,或者说某某某同事的孩子,考进了清华北大,你看看你,再不学习,还有什么出路。父母的理想是好的,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这种比较,让孩子的压力陡然增加。也会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其实我们不仅需要知道如何疏导孩子,更需要知道孩子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

『捌』 高考前家长心理辅导

一般情况下现在这种情况发生的,高中的时候还是比较多的,因为高中考完试以后是回孩子的人答生一个转折点,所以呢,家长都是很重视从初中到高中,家长们都做出了很大的付出和牺牲,给孩子做辅导和帮助孩子进行课件,课外辅导。所以家长的心里都始终存在于一种很紧绷的一种状态。但是呢,为了这个转折点,家长还是乐意付出的,心里面都会很高兴。

『玖』 对于高考失利的孩子,家长应如何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自己和孩子及早走出高考失利阴影

博奥论坛有相关交流心得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拾』 我们学校的高考生,感觉压力很大,我作为心理健康老师,该怎样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减压。

心理咨询师支招:考生听新闻有助放松催眠
随着中、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数万安徽学子在历经寒窗苦读后,即将走进考场;而对于家有考生的父母,如何陪伴 孩子度过这一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轻松自信地迎接中、高考?这不得不说有一定的技巧在里面,昨日下午,武警医院安徽总队心理科主任、安徽徽韵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柯茂林,就为安徽的考生家长分享了一些经验技巧。
认清孩子现状,了解孩子的困惑
“你们了解自己孩子的现状和他目前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吗?”开讲之前,柯茂林向在座的家长做了个调查。不少家长思考了一下,都摇起了头,表示不清楚,接着柯茂林便为家长分析了几种考生的情况。
一种是成绩很优秀的孩子,家长要提醒他每次考试后,不要关注其他同学的分数,应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第二种 是基础扎实,但成绩一般的孩子,此时他心里十分忐忑,家长应该多给他鼓励;第三种是高(初)二突然发力,成绩突 击上来的孩子,可能心里会比较得意,家长要注意提醒孩子回归教材,夯实基础;还有一种是徘徊在“放弃”边缘的孩 子,这时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做出改变,咬紧牙关。
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柯茂林针对考生的普遍情况,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如何让孩子获得放松,大部分家长表示,自己会给孩子听一些 轻音乐,而柯茂林则说,让孩子听听新闻,可以得到放松,并且有助于催眠。因为主持人播报新闻的语气和口播的频 率,都很平缓有规律,还可以让他在不经意间掌握一些时事消息。
还有些话是家长常常挂在嘴边,而最好不要对孩子说的,比如“都是同样的老师教,都坐在同一个教室,为什么别人 就能学好,你就不行?”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只要你自己努力就可以了。”这句话会让孩子感到泄气。家长可以对 孩子说“我们一起努力吧!”“我们能帮你做点什么”等鼓励孩子。
吃饭时,先给自己的碗里夹菜
在临近考试的这段时间,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柯茂林说:“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求家长话题要 丰富,尤其是在饭桌上,切记不要三句不离考试,造成他的心理压力。家长可以先把菜往自己碗里夹,这样就让孩子觉 得好吃的大家都吃了,而不是专为他考试准备的,从而以平常心来吃饭。
家长对孩子要多听多观察,不要做太多评价。柯茂林表示,家长的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强制或过多评价。除此之 外,家长要想孩子热爱学习,还应该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看看自己下班后是在看书学习呢,还是在上网、打麻将 ,这都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