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辅导班的误解
『壹』 现在的家长报辅导班的时候都考虑哪些问题
一:家长报辅导班切勿盲目跟风,可能你所报的班并不是最优秀的,辅导班只是通过广告宣传和资本运作炒起来的,软件虽好,真正的硬件却不行,如,老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低下,老师的国家教师资格证等等相关资格证书一切全无;老师因材施教的能力低下,只会照本宣科,千篇一律;老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水平低下。
二:针对以上问题,家长需要有耐心,为了给小孩找一个理想的辅导班而不怕麻烦,经常打听邻里,经常上网查询,经常留意。因为一个好的辅导班真的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选中适合的辅导班之后,应自己打听清楚,实地考察一番,看看辅导班的学习氛围浓不浓,学习环境好不好,能否有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供小孩学习写作业。并对比附近的辅导班,看看哪些辅导班只是为赚取钱财的社会投资人士开的,哪些是真正有学历有资格证件有实践经验而开的。这一点,一定要看辅导老师的相关证书和学历和身份证等等,切勿因为面子而忽略了。
四:选择辅导班的时候应四方对比,既要问邻里,又要自己网上查询,又要实地考察一番,对比一番,切勿嫌麻烦。小孩的教育容不得走太多弯路,去一些误人子弟的辅导机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坏都是影响孩子的一生。
五:电话咨询之后,实地考察,看看辅导班的辅导资料全不全,科不科学,是否与学校的教材教辅高度一致,另外开辟占线的辅导班,搞一些偏难怪的资料给学生辅导,只会给学生带来带来困惑和误导,让学生力不从心,反而本末倒置了。因为不管是小升初还是中考高考都是大型考试,90%都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和运用。除非您的孩子在基础上已经非常牢固了,可以适当拓展和攻克奥数和深入学习英语;另外考察时一定要亲自看看辅导班的资料,辅导班没有科学的教材辅导资料和教育学心理学书籍的一定不要报,很可能是完全不懂教育和只为赚钱的人所开。
六:实地考察后,在决定选择哪个辅导班之前还要给孩子领去试听,自己观察老师的课程熟练程度和辅导方法的运用,试听结束后还要询问孩子的试听感受然后多与授课老师交流看看其功底如何,最后再做判断。
七,如果你以上六步环节都努力做到了,最后希望您一旦选定就放心的至少孩子在辅导班培训半学期或一学年之后再看效果,一个再好的辅导机构都需要时间去证明,况且由于教育的特殊性,不可能一个月就让您的孩子从60分一下子提高到90分,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七: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并大学期间是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有过3年班主任经验的人,希望能为一些母亲解开些许困惑。
『贰』 辅导班遇到不讲道理的家长怎么办
一个班级中最少有几十名学生,学生的学习质量肯定是有问题的.然而,老师不能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淡季来授课,只能根据80%的学生进行.传授知识.然而就存在一些,有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课进度.紧接着就失去了继续听课的心情,让沉寂急速地向下滑.九年级学生成绩差.但是孩子不愿意报家教辅导机构怎么办呢,孩子将变得没有信心,父母也会以为这个心烦意乱.
(小班辅导中)
总结:补习班价格也是基于辅导班辅导老师补习过的学生.成绩到底有没有提高,家长和学生对这个辅导班到底是怎么进行评估的.可以到家教辅导机构网站进行网上咨询,也可以拨打教育机构网站的热线电话进行进一步的咨询.
『叁』 家长说辅导班没用浪费钱,为何有人认为这是刚需
很多的家长他们家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就想要给孩子送去补习班。但是在补习班学习之后,并没有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大家很多的家长都认为补习班很没有必要。但是有的人却觉得补习班其实是刚性需求,是必须需要的。其实补习班可以弥补孩子在课堂上的不足,而且还能够在课下去进行辅导,更加巩固了孩子的知识。
在一开始的时候,孩子经过补习班的辅导,虽然没有作用,但是慢慢的作用也就显现了。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肯定不能够急攻心力,如果一味地想要孩子,能够快速提升的话,那么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家长想到的就是补习班,认为孩子上了补习班之后,成绩就能够向那些好学生一样突飞猛进。
这对于孩子来说,帮助不是很大。而孩子在补习班听老师讲课,能够更清楚的知道知识,孩子也能够更快的进步。为什么现在都已经有老师了?而辅导班老师这个行业一直存在呢,主要的原因还是会对那些学生有一定帮助的,只不过有些家长没有坚持下来,觉得没有帮助罢了。
『肆』 关于是否需要给孩子报辅导班的事,家长该如何判断呢
关于给孩子报辅导班,家长不应该单独做主,就给孩子报了补习班,如果孩子不愿意,甚至是非常抵触补习这件事,那么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就是一件浪费钱又浪费时间的一件事,用俗话就是“吃力不讨好”。有一些跟风报补习班的家长们迷失在这补习的潮流当中,给孩子一通乱报名。而真正为孩子着想的家长,会问问孩子的意愿,并且会跟着孩子一起思考报那些班,会给孩子提出建议,不会盲目跟风,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伍』 关于补习班,家长该如何正确看待呢
关于补习班家长该如何正确看待
关于补习班这个问题 ,好像一直说法不一,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也有相当一大批人为此苦恼着。也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使得孩子周末假期的时间排的比上班族都满,让孩子不堪重负。这点我是反对的,我觉得报兴趣班这种事,还得看孩子自身的因素,假如你的孩子对音乐毫无兴趣,你非逼他去学,那真的是浪费时间和生命,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反倒是把孩子给坑了。可以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哪方面比较突出,又有极大的兴趣,在孩子自愿的情况下,让孩子去学习学习,这还是可以的。我觉得在这方面,家长的心态一定要放正,看清眼前的事实,要尊重现实,不要拿孩子的前途做实验,真的伤不起。
『陆』 如何看待一些家长让孩子上辅导班的行为
作为家长我想说,给抄孩子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没什么不好的,假如这个爱好还能发展成特长,那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儿,补习机构诱惑学生一说我是坚决不认可的!事实上他们诱惑的是家长!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兴趣班会使劲各种伎俩创造各种焦虑以引导家长给孩子报名。不知道别人怎样,我这一年内总是可以接到各种各样机构的电话!光是这个暑假十几二十个是接过的。
『柒』 家长让孩子上课外辅导班,你有什么看法
孩子在学校学习那么多科目,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就会导致有些科目有些地方比较薄弱,这样就拖了成绩的后腿。而上辅导班,可以专门针对薄弱的科目进行辅导,再加以巩固,这样薄弱的科目就可以上去了。
『捌』 对于家庭教育,家长都有哪些误会
对于家庭教育,我们是否有些误会?面对这样的误会,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呢?
一、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为人父母,不要总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其实更是孩子的未来。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没有界限感,把对孩子的爱,变成“共享痛苦”的爱。
这样的共享,弊大于利,美其名日提高孩子抗挫力,吃得苦方成人,殊不知,只是增加孩子的痛苦指数,将孩子储存的爱与正能量消耗殆尽。从而营造一个受伤的孩子,从这一点来说,对父母对孩子,都不是好事。
庭爸,8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玖』 如何处理家长对辅导员工作的误解及其产生的矛盾
在心理学上,每个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心理。警察有警察的职业心理,护士有护士的职业心理,教师在考职业教师资格证时也考教师综合素质和心理。每位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规律观察学生,观察学生的课堂纪律、课间纪律、朋友圈、成绩单等。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又是不同的。有的家庭可以很好地接受孩子在成长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变化等,而有的家庭缺少和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或者不了解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事物。
建议和老师细心沟通,倾听老师对孩子的认识,也许老师不了解孩子,然后说说自己对孩子的认识,询问孩子在学校或在家中接触的人或事,全方位的换位思考,好好的交流一下,这样就可以搞定了。
『拾』 教育误区:课外辅导班作用真的这么大吗
教育的误区课外辅导班作用真的这么大吗? 近几年,每到寒暑假,一部分中小学生,无法享受到暑假带来的快乐,没有得到应该属于他们自己的休息假期,而是在家长、老师的劝说下,自愿、不自愿地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提高班。学生家长的想法是让子女在假期里补补课,使子女学习成绩再提高一个层次,考上理想初中、高中、大学。课外辅导班作用真的这样大吗?我并不认同,是教育的又一个误区。前几年,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发文规定,任何公办小学、中学不得收费开班补课;教师不得进行有偿家教。如学校领导违反,上级主管部门追究校长的领导责任;如教师补课收费,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制。于是公办学校取消了各种收费的补习班,教师也停止了有偿家教。想不到,这政策,被社会办学单位抓住了所谓的“机遇”,“商机”。于是各种社会办学像雨后春笋在每个城市、地区运用而生,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提高班,艺术班像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他们不放过寒暑假、不放过双休日、不放过晚托班。千方百计抢生源,千方百计找老师。千方百计租房子。千方百计设计小班化教学、千方百计推出一对一授课等等五花八门的教学方式。他们这样发宣传资料、拉横幅、写上蛊惑人心的广告语,真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真的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是迎合一部分家长的需求,向学生收取高额的辅导费。把教育当作产业化。学生在寒暑假参加各种补习班,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支付了高额的辅导费。如我直言,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花掉了金钱,浪费学生的休息时间,是对学生精神上的摧残,得不偿失,弊大于利。我赞同网友所说:“看看身边的针对孩子的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提高班,艺术班;再看看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家教状况,真让人忧心冲冲!”我认为:学生在学校上课是接受知识主要的途径,是“主食”;校外补课是次要的,是“点心”。我们有些学生、家长把主次颠倒了。子女在学校学习不认真,成绩上不去,家长不是向学校老师沟通,听听老师的意见,找出成绩上不去的原因,而是一门心思把希望赌在寒暑假、双休日的补课上。轻视“主食”,重视“点心”。你说,这能有效果吗?社会办学单位,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有意公布了学生辅导前学生的成绩,辅导后成绩提高多少?来说明参加辅导课的效果。我看后,感到很可笑,我不去分析它是否真实性,辅导班老师就是从学校里请来的有经验的教师,也无法对四面八方来的,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吗?以我体会是不可能的。难道参加一期辅导班,成绩就提高这么快,那么,就叫学生不要上学了,一直在你辅导班上课吧!请问:国家开办这么多公办中小学有什么意义呢? 有个别学校,个别教师为了捞钱,公开向学生的家长说:“有一些题目,知识点,不会上课教学生,而是放在补课时讲,所以要求学生参加补课。”这怎么可能上课有意不教呢?有责任心的教师不会这样做。学校,对老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考试等等,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你们是否知道公办学校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在同年级教师进行流水阅卷,成绩(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名次排队,校内进行公布;毕业班考生考试成绩全区电脑高分到低分排队,考生从高到低名次排队公布。所以,教师工作压力很大,教学上不敢偷懒。教师教学成绩上不去,学校领导就不予你跟班,所以,哪个老师不希望班级里多几个学生优等生呢?哪个老师不希望学生在中考、高考考出好成绩呢?怎么可能有意把教学知识点,上课不教呢?倒是寒暑假上辅导班的教师没有考试排队的压力,没有领导的抽查,他们只是以上课节数拿钱,不管教学效果如何?有谁追究过校外辅导班的教学质量好和差呢?所以,个别老师说:“说一些题目,上课不会教,放在补课时讲。”这是谎言。目的就是拉更多的学生来补课,是想着家长口袋里的钱,轻松放到自己口袋里。这样的教师师德是不合格的,这样的老师补课也是不可信的。我问过很多参加辅导班的学生,他们认为没有多大的效果的,只是父母亲要求我们参加辅导班学习而已。所以,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必要参加暑寒假、双休日的辅导班学习,只要在学校认真学习,刻苦努力足够了。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寒暑假,读读课外书籍,参加些社会活动,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当然,现在录取高中、大学都是以分数论英雄,以总分高低来录取学校。个别学生,某一学科,成绩不够理想,学生主动提出吃点“点心”,针对性参加一些自己薄弱学科的辅导班学习。也是无可非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