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简报

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简报

发布时间: 2021-01-22 15:50:15

① 心理咨询经典案例

强迫症心理咨询案例

张某,男,20岁,东营市某中学学生。该生从小学习很好,经常考第一。但“从小就非常不老实,在小学时,曾将胳膊摔断,而且也经常和别人打架,几乎天天被人找上门。人家领着孩子找上门,我父亲就十分生气,就打我,这样我几乎天天挨打,但我仍旧不改。我从小谁都不服,十分胆大。”
“到了初中,学习仍然很好,可仍恶习不改,还经常和老师闹别扭。有一次,我又和校长打了一架,他不让我上学了。后来,父亲向校长赔礼道歉,几经周折,我勉强又上学了。”

此生考上高中以后,毛病依然未改。刚入高中一个周,便伙同其他两人,与高年级同学打架,被学校严肃处理,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可是,不久他又伙同他人,把另一个同学打成重伤,使其住院两月之久,赔了不少医药费,并被学校开除。由于多方努力,在写了保证书的前提下,两个月后又来上学。

[主诉]

“从那次打架后,我们两个被赶回家,我回家看到我家里人为了我的事整天奔走,愁眉苦脸,心里很不是滋味,就下决心改掉老毛病,并把以后怎样为人处事写在家里的一个本子上。”

“重来上学后,我就认认真真按照我所规定的做,做事非常谨慎。开始几天,除了和同学互相问候,其他的什么都不说,偶尔和同学们在一起,也不象以前那样,只是说些面上的话,同学们都说我变了许多。过了几天,我觉得这样非常难受,渐渐说话又多了起来,但对自己言行仍是十分注意,有时和别的同学闹得有点厉害了,就生怕得罪了人,也开始胡乱猜疑。有时看到别人目光有点特别,或者和我说话时面部表情有什么稍微的和以前不同,就十分紧张。对老师见到我的表情,我也十分注意,稍微发现点什么就胡思乱想。同时,对老师、同学对我的看法和评价也十分关心,与有的同学闹点小别扭,就生怕他在背后说我坏话,便努力使自己与所有同学都保持良好关系。但以前的有些坏毛病仍无法改掉,如遇事总想显示比别人强。同时,自那件事后,村里人对我的看法也有了新变化,所以,我重新上学后,非常小心,觉得如再被开除回家,我简直没法在村里呆下去了,因而,干什么事都前思后想,每干完一件小事,都重新想一遍该不该这样做。”

“到了后来,特别是考试时开始焦躁,如看到笔头有点小裂缝,就用透明胶粘起来,虽不影响写字了,但还是老觉得别扭,老是想它。心里知道没事,不应该想,可是又总是想,心里很烦躁,影响了考试。后来考试时,偶尔感觉到鞋底有点不平,腰带有点紧,就感到很不舒服,就老想,心里想不去管它,可是越想不想,就越想。其实鞋底根本就很平,腰带也不紧。自此以后,平时上课也想,无法好好学习。后来又发展到看到衣服上有点脏或有点小线头之类的也想。这一毛病持续了差不多一年。”

“后来我又开始嫌别人脏,嫌东西脏,总怕别人把什么病传染给我。有一次,笔不小心摔在地上,我就想,笔掉的地方也许有人吐过痰,也许有人的鞋踩过,于是觉得很脏,摸完笔后就什么东西也不敢摸了。还有一次,一个同学做了手术,我知道这种病根本不传染,但我仍然十分担心,有时这个同学碰我一下,我就十分紧张,把碰到的衣服的那个地方擦了好几遍才放心。”

“再后来,对学习上本不该想的问题胡思乱想。如对 3是 6的1/2与 3是 6的 1/2倍,我就怀疑,心里也知道它们意思一样,但还是怀疑,就查找各种资料。就这样无休止地怀疑,弄得头昏脑胀,十分难受。就是买东西时也老怀疑算错账。”

[诊断]

强迫症的典型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并存,二者的冲突导致患者十分痛苦。由上面来询者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他患的是强迫性神经症:强迫观念(强迫疑虑为主)并伴有强迫行为。

〔原因分析〕

强迫症属于一种压力型的神经症,往往由重大现实生活事件引起。张某自从打架被开除以后,面对学校、家庭及村里人对其看法的三重压力,产生了很强的悔改心理。因而自返校后,为人处事十分小心,与前判若两人。但因其毛病时间已久,担心克服不掉,再度引起同学及老师的不满,因而对老师、同学的反应十分敏感,便加强自我克制,而越加克制,越担心他人看法,矛盾症结由此产生。随着压力的加大,矛盾的加深,矛盾冲突发生变形,由担心他人的看法发展为对自身物体及身体有关部位的关注,后来又发展到对他人的怀疑,最后发展到对学习内容的怀疑。

强迫症状的形成往往以强迫性格为背景。张某原本性格开朗、大胆、满不在乎、不拘小节,自经历那次事件以后,力图改变自己的性格,由于改变和完善的途径不正确,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致使性格变得敏感、多疑、孤僻、刻板和胆怯。这就具备了强迫性性格特征。

[咨询过程及指导意见]

患者于1997年3月份第一次来到心理咨询室,面带愁容、燃怀。我请他坐下后,他便立即述说起来:“老师,我十分痛苦,也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对一些事情产生怀疑,虽然觉得没有必要,但控制不住,弄得我十分痛苦,老师您看怎么办?”从他这几句简单的表述中,我已初步明确这是一种强迫症状,于是我又问了几个具体问题,但他往往说不出来或语无伦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他讲:“你这种问题是能够解决的,但你必须完成一个作业,回去以后,你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并把它写下来。第一,你这种症状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当时的具体感受是怎样的?最好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下来。第二,这种症状最早从何时开始的?为什么?第三,把你从小时候与现在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下。”

几天后,他来到咨询室,把完成的作业交给了我,具体内容如上所述。从他详细的叙述中,我进一步明确了他的症状特征,对原因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线索。经过分析和考虑之后,制定了咨询的具体方案和步骤。

第一步,向他说明他患的是一种心理毛病,是强迫性神经症中的强迫怀疑并伴有强迫行为。并进一步解释这种心理障碍的特点及一般形成过程。同时,向他说明这病不是人们常说的精神病,也不会导致精神病,以解除其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第二步,与患者共同探讨病症的发生过程,目的是使他明确此症的发病原因,揭开患者心中的疑惑,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步,采用森田疗法具体施治。首先向他介绍森田疗法,并反复多次用事实说明如何顺其自然地学习和生活,对症状要采取无所谓态度,不回避,也不过于关注和思虑。症状发生时,不要在意,不去管它,该干啥就干啥。这样做症状就会逐渐减轻,坚持下去,症状就会消除。其次,向他说明采用森田疗法的目的。顺其自然,就是为了打破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这个恶性循环,只要顺其自然,强迫与反强迫的矛盾症结就会解开,症状就会逐渐消除。这样就增强了他采用此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同时,还配以认知疗法。具体解释应如何对待挫折,特别是详细说明,对待挫折关键是找到导致挫折的根本原因,并采用定确的理性的途径和方法加以克服,而不能对自己的一切都加以否定。同时要注意道德和行为修养等。

② 简述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区别和联系

我可以帮助你。不管是心里还内心都要有人去理解去为你解答最终从阴影中走出来。成功战胜心理疾病

③ 学校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何意义/

学校心理咨询室设立的目的,无外乎为学校广大的学生提供心理保健、心理问题咨询和为教师提供教育和教学心理学方面的参考。从这个角度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我个人认为也应该围绕这三个中心环节来开展,即心理保健、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教学参考。

一、心理保健。重点是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在校园里形成心理保健的氛围。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例如新生入学后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和新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心理课外活动小组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每年5月25日举办“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节”活动,关于新生适应性问题的集体咨询辅导,关于初三高三学生的考前心理辅导等等。

二、围绕心理咨询环节,做到真诚关爱,热心咨询,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或解决行为问题,让他们尽快的恢复到良好的状态并投入到学习中来。心理咨询主要面临着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咨询的,二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介绍过来的。无论对于哪种情况都要遵守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尤其是保密原则。《广州日报》2008年3月14日版大篇幅报道过这样一则案例,标题是《为示清白,心理咨询室内初中生跳下5楼》。因有人诬陷自己偷了同学的手机,13岁的初二学生张文(化名)遂找到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倾诉,不料辅导老师找来多名老师当面了解情况,张文无法承受心理压力写下“冤枉”的字条后从心理咨询室内跳下,摔成3级残疾,从此将终生与轮椅为伴。当我第一次看见这篇报道时,简直是气愤,心理咨询室竟然成了杀人咨询室,而这所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为何连心理咨询的最基本的保密原则和对来访者无条件的尊重的原则(即使是杀人犯从他走进心理咨询室的那一刻起他在人格上也完全是与咨询师是平等的)都就竟然不知道?我怀疑这所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根本不具有心理咨询的资格,而这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也完全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虚设的门面。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大中小学几乎成了普遍现象,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随便一位老师即是心理辅导教师,更别说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了,即使笔者所在的广东省一级学校也不例外。

三、心理咨询室要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主要是指,帮助班主任或辅导员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心理,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出发来教育学生,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命令式管理教育。同时帮助各科任教师,学习心理学知识,改进课堂教学,使教学方式方法更贴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和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④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方法与策略的讲座简报怎么写

(一)理论依据
1、行为矫正理论
行为矫正的研究起始于本世纪初,至年代开始得以应用并迅速发展。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包括四个方面: 经典条件反射论、操作操作条件反射论、 认知行为矫正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80年代以后,行为矫正的发展更为迅速,表现在不仅出版的许多有关儿童行为矫正的新杂志,还召开了各种行为治疗的 学术会议。据统计,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行为矫正的研究报告成为心理学者用来处理儿童和成人行为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例如 ,在美国 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有关心理社会研究的论文中,约有70%属于行为矫正,同时约有59%的临床心理学家采用行为矫正来处理儿童行为问题。
目前行为矫正具体方法的种类繁多,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客观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技术。但我们限于条件无法照搬照抄行为矫正的方法来 治疗小学生的多动性行为问题。我们课题组想借助行为矫正的理论探索与教育相结合的能有效改变或消除学生多动行为的策略,故我们提出本课题。
2、感觉统合理论
1972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yresA.J.首次提出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ny),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从而做出正确决策,使了体和谐有效地动作。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个体就不能顺应环境,更无法完成复杂的认识活动。这种状态称为感觉统合失调(Sensor Integrative Dysfunction)。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常有的现象有: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或做作业磨蹭、动作不协调、脾气暴躁、攻击性强、喜欢招惹别人等。感觉统合训练目前在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在我国亦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我们课题组想运用感觉统合理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教育和训练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的有效方法。
3、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外形、体内机能、神经系统等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处于学习适应、学习交往、学习合作的重要阶段。我们的教育训练尊重每一个学生,着重开发这些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各方面能得到生动、活泼、和谐的发展,协调学生身心,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人格,培养一代新人,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抓手。
1、 学生身心发展理论
人的素质包括三个层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当前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物质生活的优裕,造成了孩子自主意识差,依赖别人,在挫折面前悲悲切切,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的现象,加上家长与孩子间,缺乏科学合理的心灵沟通,采用不当的教育对策,加重了学生学习心理的障碍,使得学生与老师,孩子与家长处在对立的紧张的关系中,他们在期望家长“理解”的同时,却很少能理解师长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其中心理素质居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中介层面,因此,我们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研究学生的各种行为,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途径。
(二)实践意义
有多动性行为问题的学生上课坐不住、动作不停、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跑进跑出、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切橡皮丢人、撕纸头、拉同学头发…… 他们好像一架上足了发条的机器,片刻不停地动来动去,给家长、老师和学校带来无尽的苦恼。家长老师都急切地盼望能有良策来改变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使他们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正常学习,应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产评述
我们课题组搜索了有关网站,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发现,儿童多动行为的问题非常严重。一般而言,欧洲诊断偏严,美洲诊断较宽。如英国 Rutter(1976)报告的患病率仅0、1%,而美国报道多在5一10%之间。中国报道,以学龄期儿童调查广州(1977)1、3%,南京(1981)3、3%,上海(1983)13、4%,北京(1983) 山区、郊区、城市的调查分别为7、0% 7、3% 8、4%。湖南(1993)对城乡8644多4一16岁儿童,按DSMIII一R标准检查,发现总的检出率为6、04%。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曾通过对全国22个城市26个单位的2400多4一16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发现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0、2——14、5% 其中 占第一位的是多动症7% 左右 ,且主要发生在6一11岁(小学时期)。
笔者对我校 9 多学生用 【CCMD-II】 【DSM-IV】 表测试后发现,多动行为检出率为 。
从资料来看,对儿童多动性行为问题的研究,从医学角度出发的多,纯理论的多。从国内教育来看,各地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在各自为政、各自为本的状态,能供一线教师借鉴和操作的案例微乎其微。从国外教育来看,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对多动性行为问题学生的教育训练有一定的经验,但由于国情不同,他们的方法我们无从借鉴。
(三)、研究方案
1、内涵的界定
本课题所指的小学生是指在小学1-5年级的学生。
多动性行为问题,是指小学生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和心理生理发育阶段明显不相称的以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和冲动、任性和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的行为。
教育干预对对策:是指从教育入手寻找干预小学生多动行为的策略。通过课题的实践和研究,使研究对象减少或消除多动行为。在理论指导、基本原则、策略、方法、操作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形成新的教育干预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成功案例.
2、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学生多功性行为的干预,探讨小学生多动性行为的有效干预途经和方法,帮助他们减少或消除多动行为障碍,使他们能正常学习和生活。
3、研究内容
(1)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干预的理论指导。
(2)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现状和调查及分析。
(3)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干预的策略。
研究重点:小学生多动行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干预,干预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干预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是什么。
(4)小学生多动性问题干预过程的内容构建
设计教、矫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多动行为学生前后行为的情况对照,主要训练学生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多动行为。
(5)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干预的操作途径及方法的研究。
4、研究的方法:
准备阶段:以调查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
实施阶段:行为研究法为主辅以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观察法和实践反思法。
总结阶段:经验总结法
2、 研究的过程
准备阶段
(1)查阅文献资料,通过查阅资料和有关网站,了解国内外多动性行为问题的教育的进展情况,最新研究动态、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开展此项研究的理论依据。
(2)课题论证的准备。
(3)制定研究 计划,根据本校多动性行为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和测试。
(4)用_【CCMD-II】【DSM-IV】量表,较科学的诊断出患有多动行为问题的学生。
(5)开展现状调查: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从现状调查入手,分析出我校患多动性行为学生的行为特征和产生多动行为的原因等。
实施阶段
(1)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干预过程的内容构建。
(2)小学生多功性行为问题干预的操作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为了有效干预小学生的多动行为,选择干预的有效途径。
正负强化法 问题强化法 惩罚法 消退法 游戏法
家校联系法 模仿法 情景法 多种感官训练法
在课外主要是采用个别教育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因地制宜的训练干预
总结阶段
(1) 收集分析整理研究资料
(2) 撰写研究报告
(3)形成小学生多动行为问题干预的案例集
四、本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索干预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的教育对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较科学的干预目标,并分解干预内容,制定出短期目标,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干预内容要有目的、分层次。
创新之处
对儿童多动性行为问题的干预虽然在国外已有许多经验,但在我国还是刚刚兴起,且可供一线教师借鉴的方法和案例少之又少,本课题旨在努力形成有较强实践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是本课

⑤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一致性体现几个方面

推荐你抄读读这本书《走出焦虑风暴》国家正版宁波出版社出版,韩非著(淘宝当当上就有),这本书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的会开阔你很宽广的认识,学习及见识领悟,这本书在心理咨询心理烦恼,心理挂碍及心理治疗领域及烦恼观正见领域造诣颇深,强烈推荐你看看,会对你这个问题更全新更开阔的视野视角答案

⑥ 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有什么区别

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区别一个是辅导性质的,专业性没有咨询师强。

心理健康辅导是情感导师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建立和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对方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选择咨询机构时要选择泊恩心理这种大型机构,泊恩心理将前沿的循证医学知识在精神心理治疗中付诸实践,制定优于行业的医疗标准,一切从患者出发,严格遵循国际精神障碍(DSM-5、ICD10)诊断标准。提供细致极简的就医流程,多渠道的预约就诊服务,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拥有私密以及人性化的就诊环境,耐心聆听患者需求,全过程跟踪服务,让就医过程更精准、更便捷、更愉悦。

⑦ 做心理咨询有哪些帮助呢

帮助管理情绪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拥有完善的认知体系,避免因错误归因而导致种种失败

⑧ 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的不同点

心理咨询一般更多针对社会人士,心理辅导多是用于学校心理健康干预中。但在英文中都可以用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