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心理辅导知识讲座简报
『壹』 照顾残疾人的心理和情绪特点
残疾人共同的心理特征:1/孤独感;2/自卑感;3/自尊心.
他们的特殊心理:1/求业心理;2/求知心理;3/恋爱婚姻心理;4/康复心理.
『贰』 怎么辅导残疾人心理健康
残疾人复需要进行一些心理诊制断、心理治疗让不良行为得以改善,并且积极勇敢面对残疾的现实,建议多和病人沟通,了解她的心理障碍,并且积极让她克服,多陪病人出去走动,认识朋友,并且让病人重塑生活的信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人家属一定要有耐心。
『叁』 残疾人的心理健康
肢体残疾人一般仅有肢体上的残疾或缺陷而心理上并无明显的特点和缺陷。他们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与常人并无明显的区别,只是在个性特征方面存在着不同于正常人的突出特点。肢体上的残疾,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在这样的困难面前,有些残疾人对外界刺激敏感,加上经常遭受挫折、取笑和不合宜的怜悯,容易产生自卑感,感到处处不如别人,因而会严重地压抑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对此,应当在教育的基础上加以克服。对于多数肢体残疾人来说,残疾并没有把他们吓倒,而是给了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残疾进行不屈斗争的条件,因而肢体残疾人常常表现出较为顽强的意志力,在意志品质方面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往往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惊人的毅力。由于许多肢残人有着坚强的意志,所以,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不仅能跟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还可能为社会做出比正常人更大的贡献。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独立意识是指个体希望摆脱监督和管教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肢体残疾人也希望以一个“成人”的角色进入社会,要求取得与成年人同等的权利,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社会资格。他们喜欢独立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判断事物,独立地思考和行动。他们渴望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包括体育运动),喜欢同龄人聚在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思想,更新认识,探索人生的奥秘;喜欢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不喜欢别人过多地指责、干扰和控制他们的言行。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如行动困难带来的学习、就业问题,由此而带来的经济上不能独立等问题,使他们需要依赖别人的帮助才能解决某些力不从心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愿意让人们看到他们的依赖性。这就体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先天性或儿童早期致残者独立意识的强弱,与养育者的态度密切相关。人若有了依赖之心,无论多么简单的事儿,都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永远得不到成功和奋斗和乐趣。事实上,只要条件允许,肢体残疾人可以从事任何想从事的工作和活动。在雅典残奥会上为该夺得4块金牌的传奇射击选手乔纳斯·雅各布森来是瑞典射击协会会员,平时和健全选手一起训练,而且还总是打得比别人都好。所以有人说:“也许,如果将残疾人打入另类,才真会有问题。他们和我们健全人真的没有很大不同。他们其实并不想让别人管得太多,他们能照顾自己。”
『肆』 如何对残疾人进行心理疏导
对残疾人进行梳理疏导首先,你应该把他当成正常人一样去交流沟通,不要歧视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心里敞开,你才能够进行疏导。
『伍』 残疾人心理
您的这位朋友对于孩子的事情长久不能释怀,是在认知上出现偏差了。建议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内帮助她:一是帮容助引导她认识到孩子判给前夫已经是事实很难改变,无论责怪谁都无法改变,人必须是不断接受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才能得到成长,让她接纳这一事实。二是在很难走出来的情况下,动员她去接受心理咨询,让咨询师来帮助她走出来。有您这个朋友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