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公安干警心理辅导

公安干警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 2021-01-23 14:36:05

㈠ 民警在家庭中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在许多人心目中,警察个个都是钢铁硬汉,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同样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警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具有高压力、高风险、高强度的特点。这对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威胁,使警察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显示我国近80%的警察心理压力过大,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社会其他群体。据公安部统计,一线警察的人均寿命为48岁,比常人低13岁。西安市的一项警察心理测试结果: 90%的警察抑郁病和强迫症明显,其中80%的警察有不同程度的敌意和躯体化症状。四川警察心理健康调查: 68%的警察心理压抑值偏高,其中5%存在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关注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对提高公安民警的战斗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警察心理问题出现原因
(一)工作自身原因
工作量超负荷:警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法律的不断完善,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职责越来越多,涉足的领域也越来越宽。这使得公安基层民警既要对付危害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犯罪,又要耐心地处理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与警察任务的广泛和繁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警力的捉襟见肘,警力不足导致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据调查,一线民警平均每天工作 11 至 15 个小时,平均 3 周才能休息一天。工作负担过重已成为警察工作压力源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工作的高度责任性: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人人都可能出现失误,但是对于一名警察来说,一次工作上的失误可能意味着嫌疑犯的逃逸、战友的鲜血,甚至是职业生涯的结束,法律的制裁。警察所从事的工作要求其对公安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而强烈的责任感使警察时时刻刻都在为自己能否做好工作而担忧,产生心理上的焦虑。
(二)外部原因
来自家庭关系的影响:家庭中夫妻关系与子女问题是警察生活压力源的主要表现。警察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经常执勤且时间不定,与家人的生活步调无法一致。如果与家人缺乏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必然会导致家庭不和睦,婚姻生活不和谐,甚至产生婚姻危机。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与子女沟通,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他们自感“疏忽”和“失职”,如果子女的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遭受挫折,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感到内疚、自责。如果此时再得不到家人的谅解就更加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来自社会施加压力:普通民众对警察的工作有着很高的期待,但由于社会治安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尽管广大公安基层民警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依然会有人民群众误解或不满意的地方。人民警察在解决民事纠纷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警察遭到围攻、谩骂、侮辱、殴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群众的不理解和委屈的长期积累给不少警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有的新闻媒体为增加收视率,经常对警察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失误大肆渲染,揭露背后阴暗面,进而增加人们对警察偏见。而部分媒体在报道中则片面夸大了警察的个人形象, 仿佛警察个个都是“神探”,警察什么事都能轻松“搞定”,误导了群众对警察的理解。这些不客观、不真实、不公正的宣传报道,不仅误导了人民群众的思维理念,更是扰乱了警察的执法视线和思路,无形中也增加了警察的心理负担,导致有些警察束手束脚,不知如何操作,反映出的心理问题则是压抑、迷茫、悲伤、消极和忧虑。
二、减轻警察心理问题的途径
警察的心理压力不仅巨大、特殊而且又不能够避免,其职业特征又决定了警察的压力有别于其他职业群体的压力。但通过某些方面的改进,可以缓解警察的心理压力。
1.加大财政投入,增加警力,做到科技强警,解决我国现阶段因为警力不足而导致警察工作负荷量大,并避免警察在一些高风险的环境下执行公务。从优待警,切实维护警察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好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的关系,积极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体察他们生活中的疾苦,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建立健全警察医疗和保险制度,提高警察工作待遇,严厉打击袭警和恶意投诉等违法行为。
2.正确的使用警力。警察的主要职责是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警察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其职权,履行其职责。地方党委、政府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依照其权力正确地使用警力,而不是滥用警力。
3.做好家属工作,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解决警察后顾之忧。家庭因素对警察心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说是每个警察的避风港。为此公安机关应积极开展家访活动,及时了解警察家庭生活的晴雨表,取得警察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4.加强对舆论与媒体的正确引导。绝大多数警察是好样的,他们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为人民服务。但是,一些媒体往往把少数违纪违法的警察放大,没有看到其他好警察积极工作、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一面,也没有看到警察在执行公务中所面临的危险;警察是人,但不是超人。在这一点上,社会和大众对警察存在误解。不是所有的事情警察都能做,也不是警察都不会犯错误。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舆论与媒体的正确引导,让社会和大众重新认识。
5.加强心理引导,提高警察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建立警察心理保健机制。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素质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尤其警察职业具有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特点,需要比普通人更好的心理素质,即正确的自我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状态,创新的思维能力,健康的人格特点,良好的人际心理等等。定期进行警察心理健康测试;有针对性地开展警察心理训练;开设各种心理咨询;建立固定的心理辅导室,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都能有效减轻警察心理压力。

㈡ 警察如何进行心理保健

警察心理研究人员将警察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任何明显的心理上的障碍或异常表现;②能正确地自我评价;③具有稳定、乐观向上的情绪;④保持统一的人格,即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与需要、兴趣、动机等因素以及相适应的外显行为保持和谐与统一;⑤良好的人际关系;⑥对周围社会能够很好地适应;⑦控制能力强。

根据上述标准,警察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应注意:

(一)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要了解自己的优点与局限,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心理素质,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使之既不过高,又不过低,从而在对目标的不断实现中,产生愉快、满意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

(二)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修养

警察个人修养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完备的法律观念,大局观念,关心天下大事,熟悉各民族习俗。

(三)培养积极的情绪

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也许太遥远,但保持清醒的头脑却是无论如何都该做到的。当然还要形成与社会占优势的情感相一致的情感,这是警察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四)注意协调好人际关系

要学会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并与自己所接触的绝大多数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当然在这点上要注意有正确的交友观念。

(五)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在业余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阅读、音乐、书法、绘画等。同时注意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以调剂业余生活。

(六)加强体育锻炼

身体和心理二者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体育锻炼可以消除抑郁的情绪,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必须记住的是:锻炼贵在有恒。

㈢ 公安民警心里健康总结

民警的心理应该关注,他们的压力应该能够给予

适当的释放。

㈣ 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这是我借鉴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小时笔试问卷有点像考公务员从今年5月开始,公安部将对全国170万民警进行心理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依据———暂名为《警察心理健康常模》的全国民警心理健康标准,年后就将开始制订。据透露,这是一份一个小时的笔试问卷,其中有类似公务员的心理测试、智商测试和答疑(怎样处理实际情况)等等。

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半天收到信息1730条此外,记者还从公安有关部门了解到,2004年12月30日开通的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刚开通就受到了民警的欢迎,一个上午就收到了1730条来自全国各地民警的心理问题信息。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来自工作的困惑(工作条件、人际关系、执法环境差异、不同警察群体对法律的认定等);警察群体执法上有哪些困难;经费短缺;工作压力太大(上级机关不断下指标)。

50位顶级心理专家聊天为警察解心结元旦过后,民警的这些心理问题将由50位特聘的“公安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顾问”负责解答。据了解,这50名心理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安院校和清华、北大等大学,都是国内最顶级的心理学专家。被称为“中国反劫制暴谈判第一人”的二级警监高锋教授是其中之一。全国民警心理健康标准就将由这50位专家制订。“对于现有的民警,一旦发现他们心理不合格,我们将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关注,主要是通过聊天的形式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调试,调整他们的感觉,使他们逐渐恢复到平常人的心理;而且从今年5月开始,对于警察院校招生和新警的录用都将应用《警察心理健康常模》,测试不合格的将不能录用为士官生、新警察。”

工作生活压力都大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我们现在的警察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太大了,”高锋说,“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可避免。”高锋介绍,公安部筹备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和心理测试已有两年了,从2002年开始,公安部就开始召集专家开始做心理点滴试验。

新闻链接

北京警察两年遭打骂上万人次“近年来,公安民警在正当执法中遭遇无理取闹,被谩骂、殴打、恶意投诉甚至致伤致残的事件时有发生,且呈日渐增多之势。”在去年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刘子华提出了《关于对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的建议》。刘子华是一位律师,据他统计,2001年初至2003年上半年,北京民警在正当执法中遭遇无理取闹、妨碍执行公务事件共2479件;遭遇谩骂、殴打的有10567人次。其中有747名民警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刘子华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执法人员的心理承受力。据介绍,对于无理取闹、辱骂、侮辱民警、揪打民警、撕坏民警衣服、警衔标志及诬告、诬陷民警的案件和事件,现行法律法规没有专门规定,因此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对不法分子进行处罚。

㈤ 公务员考上了公安局里的心理咨询岗位 具体是做什么的我心理学专业学得不好,担心被辞退

我是一名心理师,也是与公安系统有过合作的心理师。那么谈谈公安局里的岗位职责的话。一般有可能有以下职责:
1.(根据局工作部署分工)协助公安队伍的组织、思想、文化、纪律、作风建设。
2.(有可能)参与招收民警工作,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稳定性考查。
3.接待投诉上访人员。
4.参与具体案件的分析整理工作。
5.参加预审,对嫌疑人进行心理测试和病性问题排除。
6.危机干预,在面临自杀、挟持人质等情况时做为谈判专家出现。

㈥ 民警出现心理危机后应在什么时间内接受心理咨询

民警出现心理危机后,应该马上去接受心理咨询,不然会影响到工作,后果很堪忧

㈦ 警察心理辅导能力和心理咨询师比谁比较强

警察,我们国家的警察是公务员考试招收的,里面一部分会去警校学习,但是这个学习内容是不包括心理疏导上面的理论和知识的啊。警察的心理辅导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验,这个就和过来人对新手讲人生是一个意思,听了那就对你有帮助,不听那就是白讲。

心理咨询师是专业的啊,至少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上有的啊。要是资深的那种心理咨询师甚至可以在和你谈话的时候,看得出你在故意瞒着什么的事情,然后全程回避你不想要谈的内容,对你进行你能够接受和愿意实行的心理辅导内容。
毕竟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是不一样的,虽说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鱼龙混杂,但是正牌的他真的是有他的实力的,那种骗子就不要考虑了。

㈧ 公安民警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上的健康,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健全的人格
人格具有稳定的一面,但是又有可以改变的一面,因此每个人要对自己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发现人格特征具有某些不健康的因素,就要自觉地寻求帮助,加以矫正和克服。具体就应该做到:要锻炼自己勇于和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以便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要注意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要培养自己敢于面对现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锻炼自己,使之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要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高兴时不过度兴奋,不愉快也不过于忧伤和愁闷。
(二)、加强自我修养
一个人如果注意加强自身的正确观念的修养,他就能对人生、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科学地分析周围发生的事物,以保证心理反应适度,防止心理反应失常,保持心理健康。
(三)、做情绪的主人
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说过一句话:“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主观情绪与客观事物的关系。要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体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情绪稳定,遇事冷静。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能经得起胜利和失败的考验。
(四)、正确看待和解决心理冲突
人在社会生活中,主观上的要求与客观的限制可引起强烈的或持续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造成心理疾病。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心理矛盾,但要控制其强度,使之不过猛,持续时间不要过长,有了心理冲突,要设法正确解决,不能消极对待。
(五)人要有自知之明
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经常用心理健康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办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设置经过努力而达不到的目标,否则容易受到挫折,产生心理冲突,影响心理健康。
(六)、主动适应环境,打开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应当把交往作为生活的一种乐趣,掌握正确的交友观念和人际的技能和技巧,真诚待人;要适应不同气候、温度和地理等自然环境,能正确地处理和应付家庭、工作单位和社会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
(七)、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与集体活动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多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感知敏锐,有利于消除孤独,形成朝气蓬勃、乐观开朗的性格;积极参加劳动,经常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进行正常而友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消除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使人心情舒畅和精神愉悦。
(八)、以乐观开朗对待激惹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有助于心理健康。有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性格急躁的夫人。有一天,苏格拉底在院子里正和一些学者谈论学术问题,突然听到叫骂声,随后见到夫人提着一桶水走来,浇在苏格拉底的头上。苏格拉底全身被浇湿,处境十分尴尬。这里苏格拉底笑着对客人说:“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后,必定下雨。”大家被苏格拉底的幽默所感染,夫人也转怒为笑了。以乐观开朗应对情绪激惹,往往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九)学习一些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
增强心理健康水平,要从理论上明确有关心理的基本知识,同时要学习一定的方法。在实践中,既要重视前人已总结出来的方法,又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人们不仅有安全感、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以让社会认可的形式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应。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们应该有着健康的心理,才能在工作中正确作出决策,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工作热情,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