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退伍心理辅导
Ⅰ 求一份关于老兵退伍的谈心记录。走形式的东西。就是一问一答那种。
都当两年兵了这还不会?问啥说啥呗忘好了说,这兵让你当的。
Ⅱ 怎样给退伍老兵谈心的题目
结合退伍老兵的切身实际,找出适合的题目。
Ⅲ 退伍后我心里很难过,我该怎么办!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想当初我们刚从学校毕业也是一样的,舍不得,刚踏入社会也很不适应,时间是把杀猪刀,会渐渐得淡忘。
Ⅳ 老兵退伍的心情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经过几年的集体生活,突然宣布要离开(退伍),心理的第一反应是失落(悲版伤)。因权为在军队这个集体中,基本都会受到集体意识的影响,思维以及行为都会变成集体思维和集体行为,突然离开,意味着自己突然不属于这个集体,没有了依靠以及方向,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思考,都会在一个时间内变得茫茫然。
Ⅳ 退伍谈心交心记录内容
嗯,退伍了,和战友之间的谈心交心,做一个记录,以后是个留念,也不错。
Ⅵ 退役士兵的心理压力疏导方式
对于退役士兵的心理压力,疏导方式主要是要解决他们刚刚走上社会所面临的求职问题
Ⅶ 如何做好老兵退伍前的思想教育工作
从而在部队退伍期间,部分退伍老兵可能存在行为上表现偏差,有意识地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往往会激发官兵之间的矛盾,甚至还会导致出现一些案件、事故的发生。下面几点是关于如何稳定退伍老兵前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充分做好面临退伍老兵的思想工作 在老兵退伍前的这段时间,他们的思想相对活跃,想法较多如果说没有正确的认识“留与走”的问题可能出现一些极端的思想,因此作为干部应该在面临老兵退伍的这一段时间,要通过对退伍老兵的思想作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及时准确的掌握他们在余下部队日子里的思想状况。通过对退伍老兵个别谈心、座谈讨论、思想分析等方法,及时了解战士们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着重掌握重点人员的思想动态,尤其是掌握那些在部队服役期间没有入党、入学、选取为士官或晋级对前途悲观失望的和服役年龄偏大,婚姻、家庭生活受到挫折的,因犯错误受到处分怕影响安置的,以及战友关系不融洽的士兵,要对他们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做到把握思想脉搏准确,针对问题症结及早做好思想疏通工作,所谓“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二、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尽最大的努力为退伍老兵解决实际问题 在做好退伍老兵思想工作的同时,要把解决退伍老兵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对有病在身的老兵主动带他们去医院检查、复检,视情报销医药费;对因公致残符合评残条件的尽力帮助解决;对在部队锻炼自学成材需要部队给予地方安置部门介绍和推荐的尽量满足要求,对安置政策了解不透的,可集中组织他们学习安置政策,尽力解答安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当然在解决老兵实际问题的同时也要坚持原则,决不能乱许愿,做违反政策法规的事情,真正让退伍老兵最后一次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 二、正确处理好退伍期间部队官兵之间的矛盾冲突。 临近退伍时,在退伍老兵的服役期间,官兵之间、战友之间免不了会产生一些矛盾,出现一些人际冲突。最后一段时间各种矛盾都可能会集中地暴露出来,引发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如不及时疏导,就会成为各种违纪问题的导火索。因此在处理各种工作事情当中要高度警觉,以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宽阔的胸怀,公正的处事原则,处理好每一个人的问题,防止各种不良心理向恶性方向转化,避免小问题酿成事故案件。正确引导退伍老兵要自觉服从部队,珍惜剩下的军旅生涯,让他们不带着怨恨、遗憾离队。 总之,对于现在面临老兵退伍工作之时,只有真真地作好部队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合情合理地处理涉及到战士个人利益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部队建设、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顾全大局,正确对待走与留以及个人得失,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做到“走者愉快,留者安心” ,使退伍战士高高兴兴地离开部队,留队战士思想稳定,工作扎实,精神饱满,确保老兵在离队前后部队高度安全稳定。
Ⅷ 部队如何克服退役心态
未实现个人愿望引起的失落心理
临近退伍,老兵会对自己两年的军旅生活进行一番回顾和总结,针对得与失进行比较。愿望实现了,当然是满心欢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老兵会因未能考学、学技术和晋升士官而心灰意冷。回忆初来部队时,带着家人的殷切期盼和自己干出一番事业的万丈豪情投身军营,可两年过去了,心中的理想与现实有着巨大的落差,从而产生委屈感、失落感和吃亏感,直接影响了正确的自我价值评判。
参军是每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军人就代表着牺牲与奉献。来到部队每个人都渴望能成长成才,可当理想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时,就应及时调整好个人心态。心态促成思想,思想转化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对于老兵来说,要时刻怀揣一颗“以连为家”的心,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珍惜好军旅的每一分每一秒。若把剩余时间浪费在失落的情绪上,只会导致恶性循环,让自己更加遗憾。因此,不妨多向各级干部骨干请教经验心得,主动虚心学习弥补自身不足。
此外,可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转移注意力,如通过打篮球、跑步、玩器械等方式来保持精神活力。同时多与家人和地方同学朋友沟通,在这段缓冲期内充分调节好心理状态,退伍后也能尽快适应全新的地方生活。
对部队日常工作的懈怠心理
大多数老兵退伍前,都能够珍惜在部队的最后时光,站好最后一班岗,保持优良的作风和工作热情。但也有一部分老兵退伍前感到“船到码头车到站”,吃了两年苦,受了700多天累,马上离开部队,可以松松劲、歇歇脚了。有的认为部队严格的纪律不再适用于自己,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从“我要做”开始逐渐转为“要我做”、“逼我做”,工作疲于应付,缺乏激情和创造性,工作效率明显降低。
优良作风是军旅生涯留给退伍老兵最宝贵的财富。“走留听党的,工作看我的”“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这些都是历年退伍老兵良好思想素质和崇高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切不可认为脱下军装,就代表着永远抹掉了军人的特有“标签”。必须始终如一地遵守部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恪守军人的行为准则。留队期间不给领导出难题,不向组织提无理要求,时刻以实际行动传承老兵的良好形象,给军旅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平时积怨而引发的报复心理
由于性格等原因,一些退伍老兵在以往工作和生活中对他人不满,往往平时埋藏在内心深处,退伍前寻机报复。有的老兵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平时“记小账”,最后“算总账”,打算采取极端的手段来解决个人矛盾;有的受过处分,或与其他同志有过摩擦和误会,当时不服气,但是一直积压在心里,临走之前想“出一口气”,讨个说法;有的个人愿望未能实现,怀疑领导或其他人从中作梗,有意为难自己,想在退伍前给别人一点“颜色”看;有的与干部、班长、骨干之间发生口角,耿耿于怀,离开前要“较量较量”,分个胜负。
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从本质上讲,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无法调和的矛盾。人与人之间交往难免磕磕碰碰,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斤斤计较、分毫必争的人,最后只能成为孤家寡人。想想曾经的班长一遍遍悉心教导、师傅手把手的帮带、领导苦口婆心的指点,这些都是两年来个人成长的“阶梯”。要多想想他人的好,少埋怨他人的过。同时要善于利用心理宣泄室,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情绪发泄。与此同时,在和同期退伍老兵的交流中,要多分享正面积极的想法,自觉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氛围。切不可因一时冲动,激化矛盾,将美好的战友情化为泡影。
对未来发展迷茫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已经确定退伍的老兵想得最多的还是未来,许多问号总是在脑子里打转。有的担心自己家庭困难,退伍后生活没有着落;有的担心在当下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没一技之长,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的担心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不能适应地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对将来的生活疑虑重重。随着退伍的临近,一些老兵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怎么样,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知道退伍后究竟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该怎么干?这一切
的困扰一夜之间蜂拥而至,种种焦虑接踵而来。
树立良好自信心,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人一旦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难免会产生焦虑心理。人的一生总是处在不断的选择改变当中,而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则是我们克服焦虑心理、成就事业的必备素质,要时刻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可以”。不善于、不敢于接受环境改变带来的挑战,就不能找到提升自我的“门道”。但同时也不能盲目自信,要对自身做出一个清醒的认识,将已有的资源和优势拉单列表、详细梳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科学有效地为下一步发展做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