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社区青少年心理辅导活动

社区青少年心理辅导活动

发布时间: 2021-01-28 12:15:17

⑴ 对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建议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厅直属实验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见附件),切实做好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纲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学习《纲要》精神,贯彻落实《纲要》要求,摆到教育工作突出位置,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因地制宜,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所需课时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统筹安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有效减少学生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的产生。
3.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针对个别或学生团体而实施的心理疏导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开展心理辅导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遵守职业伦理道德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在心理辅导或咨询过程中,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得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热线。
4.通过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利用不同渠道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宣传心理健康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5.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与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公共文化机构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的联系与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充分利用社会现实中积极向上的生活素材,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⑵ 如何做好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刘秀芬

好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工作,就要感知到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只有。对他们的心理活动产生明确的掌握才可以做好

⑶ 社会心理学实讯,设计一个针对青少年的社区辅导活动方案(帮助青少年克服网瘾的辅导活动方案)

Lz你好,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东西,已发送,以下可以参考,望采纳。

⑷ 社区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养成服务有哪些

广泛宣传公益理念,树立全民参与公益的意识。每个公民都是公共利益的享受者,也应该广泛参与公共事业。社区发展是社区内每个居民、辖区内的每个和其他社会组织,甚至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因此,社会对整个公民群体进行理念上和文化上的倡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公民的公益理念和意识一旦形成,平民慈善、全民公益的社会风尚将会非常有利于整个城市文明发展的进程。
充分利用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各种资源,着重建立常规化、专业化的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工作队伍。一是高等学校的教育、人力和科研资源。宜昌市内有比较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社区可以在合适的契机下与这些高校加强合作,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学生和教师都是可以合作双赢的对象,并且高校学生与流动儿童和青少年接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较小的代际差距不会让本身就比较自卑和敏感的流动儿童和青少年觉得那么适应困难,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很快产生共同的话题,进而引入专业方法。二是宜昌的知名工业的资源。应该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既可以树立起自己的形象,起到宣传推广自身的作用,同时也达到了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宜昌境内有大量知名的央企、国企和民营,如果能采取有效地措施让这些与社区合作对接,社区活动的经费问题将得到很大的改善。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员工的志愿服务将为社区同时解决资金和人员两个重要问题。同样,这也能够为形象的宣传起到很好的作用,很多是乐意为之的,只是目前还缺乏让二者对接的契机。三是充分利用市内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让流动儿童和青少年更好的了解他生活的城市,融入他生活的城市。流动儿童和青少年的父母往往文化水平不高,工作比较辛苦,对市区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少年宫等公共资源知之甚少,如果假期和周末,能有专门的志愿者带领他们参观游览这些地方并进行专门的讲解,他们对城市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大力培养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是满足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是我国民间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社会组织在资源、资金、信息渠道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社区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也能够有效的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维系力。上述案例中,社区社区组织“XX社区青少年教育协会”牵头与高校合作,两者在沟通交流中的障碍较小,行政职权对双方合作的干扰较小,这对于合作的双方都是非常有利的。在社区社会组织成立以后,不能只有虚名,没有实际行动,目前社区工作正在实行由行政化向项目化操作的转变,以社区组织的名义申请的项目可以集思广益,调动多方资源,形成多元优势的整合,大大提高社区工作的效率。
帮助社区服务对象即流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树立起社区的主人翁意识。社区工作注重每一位社区成员的能力和价值,流动儿童和青少年也是社区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培养社区内流动儿童和青少年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内公共事务和实践活动,比如共同清理社区垃圾和小广告等简单易行的活动,就可以很有效的培养他们“社区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并且群体内部还能相互影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⑸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

老师作示范讲讲自己的大学生活先容入了同学后

在让大家写写问卷,
同学如果不认真写.

老师说的可以煽情点是或者让同学先少写点
循循渐进~~

⑹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目前社区心理健康促进针对人群主要涉及儿童、青少年、女性、老年群体。社内区心理健康促进活动面向整个容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和各种社区组织及相应社会文化环境等。

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主要特点包括
1 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 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3 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歧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有特定的传染源。

⑺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形式都有什么样的活动啊

太多啦!
可以做小组活动。预约报名,人数不超过二十人。每次一个主专题。也可以属做长期一点的封闭小组。
还可以到社区、工厂、学校等地做宣传,挂横幅,发传单,免费预约等等。
春天可以踏青,……
看你需要达成什么目的啦!
欢迎细化问题来追问哈

⑻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积极性不是很高,参与率低怎么解决

1、合理划分社区,加强社区管理.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建立起适应城市现代化要求的新型社区.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改进社区管理的薄弱环节,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建设一支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社区专职队伍为基础,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坚持指导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社区服务的发展项目.
2、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努力实现社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通过对社区文化环境的创建,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社区文化建设参与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既要坚持先进性、高品位的文化活动在社区内得到广泛开展,还要从居民实际承受能力出发,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结合,做到无偿与有偿相结合,不使参与活动成为居民的明显负担.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文化工作的参与机制,通过对各阶层人员的心理分析,有目的开展行之有效的文化、科学、教育活动,以实现重新塑造人的道德、理想、信念的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3、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而奋斗.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搞好社区建设的基本保证.据了解,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和社区工作者对推进社区建设积极性很高,但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程度却比较低.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因为,如果没有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参与,社区建设是不能真正开展起来的.群众参与程度较低正是这种社区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的反映.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首先是要强化宣传教育,培养社区建设参与意识.社区居民建立强烈的社区建设参与意识,是促使他们广泛参与的思想基础,对不同的参与主体要实施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还要注意宣传教育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以期形成“社区是我家、联系你我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从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做起,特别是社区服务工作,为广大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社区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用关爱和服务把他们同社区紧紧连结在一起.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