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个别心理辅导的第一步

个别心理辅导的第一步

发布时间: 2021-01-30 13:51:28

Ⅰ 如何进行问题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在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优势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W·B科勒斯涅克曾说过:“任何人都没有完美的心理健康,任何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个人的、社会的或感情情绪的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承受着各式各样的心理压力,有来自学业、家庭、人际关系的甚至是社会方面的心理压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高考落榜的这个特殊经历,心理健康水平相比起全国普通人群都较低,加上高职学生个人认识水平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由于高职院校规模发展的压力,有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接纳了“三校生”的生源,引起了高职院校生源参差不齐,老师授课的方式没有得到较好的调整,高职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比本科生更大,而用人单位对文凭的要求,致使高职院校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压力,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更加有必要。如果辅导员能及时而有成效的进行个别辅导,则更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文章拟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优势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辅导员如何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职责

美国辅导员协会将辅导员的角色确定为心理辅导师、职业辅导师和社会化辅导师。作为一名辅导员,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如何发挥好本身的的角色优势,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成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表明,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基层人员,大多数都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年龄、价值观、和成长的环境与在读高职院校学生有着相对类似的地方,因此会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沟通的起来有效性都会较高。再者,个体心理辅导中,来访者和咨询师要建立一个基本的信任关系,才会建立起更良好的咨询关系。人的基本特性中,有这么一点喜欢得到信赖的人倾听。在辅导员角色里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又是学生大学生路上的朋友,对于建立与学生的相互信任感和专门的心理老师较有优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沟通优势、信息优势。因此,高校辅导员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所谓个别心理辅导是辅导员主动地与学生去发现和讨论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自我认识、积极进取、完善自我,来帮助学生解决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学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困难,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这里指辅导员的“辅导”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思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的思政教育中,主要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是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命令式的。而我们这里说的辅导员的个别心理辅导更注重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学会正确地面对现实和实际存在的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即通过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结构来解决学生当前具体困难和问题,更注重的是引导的作用和学生自我感悟的过程。

1.把别人当自己——学会换位思考

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者”,在与学生的个别辅导中,对学生要充分信任、真诚地对待学生,积极、用心的关注学生,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在辅导员的个体辅导中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比如,在个体辅导中,辅导员不要把学生当做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而是将自己和学生的身份平等。不要带着居高临下的口吻与学生对话,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得到没有得到认同,便往往不愿意说实话。不要以“我建议/觉得/希望你……”或者“你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之类作为一句话的开头,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被责备立刻产生了抵触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样能体现辅导员和学生的平等关系。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例如:在个体辅导过程中,多用一些引导性的对话,也就是你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自己做一个倾听者,从他的话语中分析原因并选择他能接受的开导方式,比如第一句说,“最近看你总是……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只要真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沟通,学生就会从心里信任你,并主动认识到问题所在,改变自我。

2.把自己当别人——学会设身处地

辅导员在与学生交往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多换位思考,想想“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怎么办?”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共情,被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比如:在咨询中采用同感心、同理心、设身处地的办法。站在别人内心世界去领悟事情,辅导员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把学生的人生经历和人格进行联系,更好的理解学生面对问题的实质。

辅导员在个别心理辅导中,如果能学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面临的处境,能更好的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个别心理辅导中,如果能学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学生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感到愉快、满足,这对个别辅导的进行有积极的影响;在个别心理辅导中,如果能学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会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自我了解发现问题的,然后解决问题。

3.把别人当做别人——学会尊重个体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心理辅导就是要使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创造性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发展。辅导员在学生的心理辅导中,应该学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强调对学生的个别化对待,是心理辅导的精髓。目前,我们参考一些调查数据,总结高职院校中学生较为普遍出现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原因。如果我们在个体辅导中,只是照搬的参考这些数据,肯定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体,在个体辅导中,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才不会照搬、照套一些数据,能实现实事求是的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才会感觉到被重视、被关注,达到信任的第一步,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4.把自己当自己——学会接纳自我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处于学校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位置,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所以在工作中,要求辅导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必须实现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辅导员全面了解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不足、有点和发展潜力,肯定并接纳自我显得特别的重要。

在个体心理辅导中,我们既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共情,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用朋辈的优势去指导个体心理辅导的工作,也要正视自己的角色特点,更好地辅导学生。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基本上都是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有些甚至还是不相关专业的老师兼职的,所以很多都没有接收过正规的心理培训,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如果方法使用不恰当,在个别心理辅导中,反而达到负面的效果。高校辅导员首先要正视这个实际的问题。在非专业的理念下,学会自我心理教育,参照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接纳本身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

蓬勃发展的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自身的角色特点中,投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有自身的不足,辅导员应该把心理健康工作,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内容之一认真地去对待。高职院校如何结合本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新课题。

Ⅱ 班主任个别心理咨询谈话技术主要包括哪些

班主任个别心理咨询
谈话技术主要包括
心理疏导玉暗示

Ⅲ 个别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 具备及表达同理心
教师在接受学生当事人咨询时应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的教导,一般的谈话。心理辅导是个性化、个人化,是有特殊内涵的过程。如果我们教师把心理辅导的关系与一般教导的关系混为一谈,就容易陷入误区,达不到效果。比如,曾有学生到心理咨询室说:“我没有朋友,很苦恼”教师说:“没有朋友当然苦恼,你应多参加集体活动。”该老师说的也没错,但同例一样,用理性思考代替不了学生的苦恼感受。
所以我们老师的同理心应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验他的感受”开始,从表达学生的感受、行为经验做起,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正了解我、理解我、关心我的。这就会自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探讨问题。
(二) 关注心理咨询正向的发展
如果我们老师没有对心理辅导工作的信心,这种感受很自然地会传给当事人,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心理辅导老师对学生不在此列向关怀是必要而可能的,而且以心理辅导的思路来说,应重在引导当事人思考:我的优点是什么,我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我有没有努力支做。
(三) 咨询时对当事人的尊重与温情
心理辅导教师应该知道尊重与温情,心理辅导教师对当事人的尊重与温情是真正同理心的重要部分。心理辅导教师对当事人的温情反应是非常重要的,温情是通过非语言方式所表现的一种情绪性态度。比如:目光、声调、姿势、手势、面部表情及适当身体接触都是当事人表达温情与支持的方式。温情也可以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是最有温情的人,并善于表达温情。
(四) 咨询时要重视事件的具体性
在学校心理辅导中,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前来咨询的当事人,难以清楚或直接地自我表达,难以把当前困扰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当事人往往以含混模糊的方式抱怨,如“我很悲衰”“我很苦恼”。其中有效的心理辅导是把当事人的含混的叙述变成高度讨论,帮助当事人条理出他们生活中到底发生哪些事件。
具体要求是:辅导教师紧接着当事人简短的叙述之后,再问更多的问题,直到双方对他的事件更清楚为止,比如“我学习压力很大”辅导老师:“你能不能说出一两件具体的事。”
由于青少年学生社会阅历少,思想不成熟,常常把一些无联系的事情联系起来,进行因果推证,比如“我成绩差,就是因为笨,老师不管我。”并坚信这些结果就是正确的,因而产生更深刻的负面体验。所以具体性要求就是以特殊详细的内容来认清事实和情感,这是有效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方面。当学生能把自己的问题和情感产生的原因弄清楚了,可能问题目也解决了一半了。
(五) 咨询要注意即刻性
即刻性指面对现在。最有效的心理咨询应重在现在式,即即刻性。特别是个别咨询时老师应较多用现在式语词引导当事人作更多现在式的反应。
(六) 个别咨询时应真诚与可靠
在学校中有效的心理辅导教师是真诚、真实、可靠的,老师的语言非语言行为都是统整的。因为心理辅导是建立在同理心、坦诚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建立在建设性的交谈基础上的平等互助的关系。

Ⅳ 简述个案辅导需要注意些什么

个别来心理辅导有它独特的操自作方法与技能,这些操作方法和技能受一定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的集中表现就是个别心理辅导的原则。综合国内外心理咨询的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个别心理辅导应遵循真诚、荐重、理解、整体、差异、自律、保密七项原则。

Ⅳ 心理辅导的第一步是什么

采集基本信息,例如年龄、职业等。倾听来访者的问题是心理辅导的第一步。

Ⅵ 心理咨询案例的过程

心理咨询案例的过程基本为倾听、找出问题关键点、沟通解决问题。

倾听回是心理咨询的答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既可以表达对求助者的尊重,同时也能使对方在宽松和信任的情况下诉说自己的烦恼。倾听时,咨询师要能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去听,并适当的表示理解,不要有偏见,不做价值评价。

想要获得好的心理咨询,选择泊恩心理这种知名机构是很重要的,泊恩心理将前沿的循证医学知识在精神心理治疗中付诸实践,制定优于行业的医疗标准,一切从患者出发,严格遵循国际精神障碍(DSM-5、ICD10)诊断标准。提供细致极简的就医流程,多渠道的预约就诊服务,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拥有私密以及人性化的就诊环境,耐心聆听患者需求,全过程跟踪服务,让就医过程更精准、更便捷、更愉悦。

Ⅶ 个别直接的心理咨询.其基本过程分成什么

基本情况了解,诊断并得出结论,干预

Ⅷ 如何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首先,别当他是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将自己和他的身份平等开袋。辅导之前肯定要做些“功课”,忘记自己的身份,不要带着居高临下的口吻与他对话,学生感觉得到,便往往不愿意说实话。不要以“我建议/觉得/希望你...”或者“你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之类作为一句话的开头,让他感觉到被责备立刻产生了抵触心理。
朋友式的平等对话更适宜,引导性的对话,也就是你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自己做一个倾听者,从他的话语中分析原因并选择他能接受的开导方式,比如第一句说,“最近看你总是......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正如很多心理出现小瑕疵的学生,多半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的。
具体学生具体分析,大致的道理和方法都写在上面了。

Ⅸ 个别辅导的原则有哪些

个别心理辅导有它独特的操作方法与技能,这些操作方法和技能受一定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的集中表现就是个别心理辅导的原则。综合国内外心理咨询的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个别心理辅导应遵循真诚、荐重、理解、整体、差异、自律、保密七项原则。
一、真诚原则
真诚原则又称真诚可信原则,是指辅导老师与当事者赤诚相见,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诚心诚意地帮助当事者摆脱心理困惑,从而给当事者以可信、可靠的信念。这是个别心理辅导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二、尊重原则
尊重原则是指辅导老师要尊重当事者的人格,尊重当事者的真实问题。当事者一般都受过—定的心理挫折,他们的自尊心受过伤害,或者受到伤害的威胁,感到无人能理解自己的痛苦,才来咨询室寻找帮助,如果辅导老师能够尊重当事者,那么这种尊重本身就是一帖“良药”。有的当事者到咨询室痛哭了几次,痛苦的情绪得到了渲泄,“心病”不治而愈,因为他(她)感到辅导者尊重他(她),理解他(她)。
三、理解原则
理解的意思就是能体验他人酌精神世界,就好像体检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理解”与平时所说的“同情”是不同的概念。同情只涉及对方感情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助.理解则要进入对方的精神世界理解原则要求辅导老师进入当事者的精神世界,就如同进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要求辅导老师理解和分担当事者的各种负荷。
四、整体原则
整体原则是指辅导老师要用系统论的观点进行辅导。要注重来访者心理素质与心理问题的整体联系,个体心理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内在联系。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整个世界是普追联系的统一整体,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人的心理障碍既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有思系,也与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学校教育有关。辅导老师对当事者必须要有深入全面的了解。
五、差异原则
差异原则也称针对性原则,是指辅导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要注意当事者的个别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
六、自律原则
自律原则又称当事者中心原则,是指辅导老师帮助当事者挖掘自己的心理潜能来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每位当事者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潜能,辅导者的责任是帮助当事者发掘这些潜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积极的内驱力来排除当事者一时出现的心理障碍。
七、保密原则
保密原则又称隐私原则,是指对当事者的个人隐私——不愿公开的经历、生活背景、现状等.辅导老师须绝对保守秘密。这是个别心理辅导的一条根本原则。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