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前心理辅导
A. 高考前心理咨询求助!!!
一、高考前,端正考试态度,淡化功利心态
在高考前两天,全面的课程复习已经完成,再进行深化和大规模的复习已完全没有必要,不仅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再进行临阵磨枪,更容易打乱了学生的分寸,乱了套,可谓得不偿失。可是,大多考生却不知道这段时间该干什么,休息也不会、学习也无从下手,显得有些茫然。
休息非常重要,但是休息不等于什么都不做,不会休息,等于没有休息。在这个时候,我要求考生在休息时间里,以静养为主,除了睡觉、喝茶,就是看闲书,不提倡上网、打游戏和长距离的出行。这个时候要求他看书,不能再在课程上下功夫了,最好是能起到与作者进行心理交流,产生正面共鸣效应的健康书籍,比如《读者》、《青年文摘》等。看这类书的时候,一般学习压力不会很大,可是里面的文章通常比较优美,而且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对考生的心身放松,是很有效果的。另外,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是,看这类书刊的时候,多少还是有学习的效果的,特别是作文,往往能给考生一些启迪和思考。
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针对考生的具体情况,我分别做了考生和家长的工作。有些家长与另一些家长相反,为了怕触及考生敏感的神经,在高考前期,非常忌讳提及“高考”两字,其实这也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反而无形中,让考生感到了莫名的压力。这期间,我们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高考,与考生适当地讨论高考的话题,却能起到脱敏的疗效。
首先,我帮考生分析了他的平时成绩水平,处在第一批和第二批之间,也就是说,发挥正常的话,他的高考成绩应该是在第一批的末尾和第二批的前茅。这样的情况下,对他个人的人生影响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第一批和第二批的重要区别就是学校的选择,如果他考上的是第一批,由于排名靠后,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就有一定的难度;反之,在第二批中,专业的选择和学校的选择空间就会大得多。按这样的想法,如果自己的倾向是专业选择,也许即使考上第一批,在第二批的院校中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也不失为明智的做法。在取得考生的同感后,他就打消了我非要考上第一批才算成功的想法,考试压力大大减轻了。
然后,我在与考生家长的交流中,在简单分析了第一批、第二批的利弊后,重点指出了他们的纠结点:第一批才是真正的成功,在亲友中才有面子。我直接地点出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努力了,就问心无愧了,相对来说,我们要的是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考得好与坏,不要加入太多的功利性的东西,即使考上了重点大学,对人的一生来说,重要的还是他以后的路怎么走,而不是现在这一次考试就完全决定了的。在两者的选择中,相信他们要的是孩子,而不是面子。这样一来,考生的家长才不会在这个事情上太过于重视结果,从而在平常的言行中,不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焦虑的心态,自然而然地,周围的人的淡定,也有助于考生的心情的平静。
二、高考中,认真做题,控制情绪
第一门课考的是语文,在心理上也是最难受的一门,在临进考场的时候,我强调了这是一场练习,抛开所有顾虑,相信这一次的作业,一样能顺利地完成。在看到他自信而坚定地点了点头,然后走进学校,我知道,成功已经离他越来越近了。
艰难的两个半小时过去了,在与他通话的语调中,我知道,这一次感觉还不错,语文,至少是发挥了平常的水平。后来,他自己的分析,也是如此。
因为他考的是理科,下午的数学开始,才是真正考验他的时间到了,在强调他中午必须要休息的前提下,我再次的提醒他,不管试题难易,都不要受其影响,要懂得放弃以前一直就没搞懂过的题目,把时间留给会做的题目,保证会做的题目的正确率,就是成功了。
数学考试结束的时候,跟他通电话,一声低落的“喂——”,我就知道数学卷子的难度肯定超出了他的想象。果不出所料,几分钟之后见面时,他介绍了这次的数学出人意料,在前面的选择题就有高难度的题目出现,以致于在平常能在半个小时之内把选择题做完的他,花了一个小时才把选择题做完,首先,在时间上,就不利于后面的解题了。另外,本次的后面有一道20分的大题目,他们老师也认为这个类型的题目比较难而且不太会出到,所以平常也没引起重视,这道题没能拿下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心情有些沮丧也是不可避免的。我问了他如下几个问题:“选择题花的时间虽然偏长,但有没有不会做的题目,完成的质量怎么样?”“除了最后的大题目,其他题目完成得如何?”在得到他肯定的回答后,我心中率先释然了。一、做题花的时间偏长,并不表示考得不好,相反,正因为你发现了出题老师的意图,注意到了不同于寻常的考核知识点,才在解题上面花了更多的时间,只要解出来的结果还令人满意,表明你的得分率不会太低。二、大题目没有押中,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就整份试卷的难度来说,你和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们是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你觉得难了,人家也不会太容易,重要的一点是,你都认真地去做了,即使大题目没有解出来,必要的解题步骤还是写了一些,还是能得到一定的分数的。由此可知,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只是感觉上,受解题时间的影响,不是那么好。
在第二天早上理综考试前,我再次嘱咐他,不管试卷的难度如何,不要去埋怨出题的老师,出题人有他一定的道理,他绝对不会针对某个考生去设置解题的障碍。当发现出题没有按常理出时,你应该有充分地信心,去挑战出题人耍的心眼,及时发现出题人设置的陷井,对你来说,没有被他骗到,就是成功了。所以,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要去埋怨别人,不要因为题目的难度,影响自己的心情。记住,就试卷本身的难度来讲,你跟大家都是一样的,你并没吃什么亏。
理综卷的结果也不怎么如意,按他本人的意思来说,物理题目偏难了,而他的得分优势,偏偏就是物理。不如意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是他在物理上花的时间偏长了。不过化学跟平常差不多,而生物又比平常要容易一些。我分析了整份试卷的难易程度后,发现整份试卷的难度还没有什么异常的。只是他太在乎物理的情况了,加上物理也有大分值的题目没有解出来,感觉就会差一些。
结合平常他历次模拟考试的情况,其实每次他感觉试题比较难、发挥不好的时候,名次反而会上升,反之,却往往会下降。所以,相对来说,理科试卷难度偏难一些,而文科偏容易一些,对他是有利的,而非相反。再则,考程已过去一大半,按分值来说,也已过去四分之三了,考试的大局已基本定型,所以,接下来的重点是,保证下午的英语考试平稳进行,通俗一点说,管不了那么多了。
虽然我嘱咐了中午要好好休息,可能是早上的影响太大了,他在一个小时的上床休息中,并没有睡去,但我认为,养一养神也是好的。可惜我没学会催眠,不然的话,应该也有用武之地的。
英语的情况要好多了,虽然生词量比较多,感觉还是发挥出了正常的学习水平,而这正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第三天,是自选模块,分值只有60分,而且是自选的题目,难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选择不同的题目来调整,看上去,他的压力也不那么大了。不过,我及时调整了辅导策略,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提醒了他,不要疏忽大意,人往往会在突然放松的时候,出些没有料到的差错,不要在最后的冲刺中跌倒,以保住前面的考试成果,这也是很重要的。
自选模块也很正常。
三、考试后,成败与否均英雄,狂欢放松要有度
考完了,分数和名次高与不高,都在那里,不会再有改变。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努力过了,顺利地度过了这一分娩般的历练过程,就是一种成功。高考的经历,在人的一生中,经验也罢、教训也罢,都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考完后的人生,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往后的人生历程,依然丰富多彩,需要我们迎面而上,好好面对。这一点,对家长也很有必要重点强调的,高考的胜利,不代表人生的胜利,高考的失利,也不代表人生的失败,无论结果如何,你的孩子才是最最宝贵的。
高考后的一段时间里,狂欢就如暴风雨似的,在预期中来临,过度的放松和狂欢,加上青少年的自控能力不强,而且争强好胜,特别交待要节制有度、以防乐极生悲,这也是该补上的一课。虽然有些“扫兴”,毕竟,身心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B. 我的物理好悲伤 突然觉得高考无望
其实你是在进步的,要相信自己嘛。
我也知道那种很想努力,却屡遭挫折的滋味,然后就真的不想努力了。可是真当我放下几天课不听后,又觉得自己怎么这么颓废,高考肯定会让我尝到报应的...然而自己明明可以努力争取到一个不令人后悔的结果,什么事都不做光在那里发呆真是让人觉得自己的存在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一天,我上学要迟到了,我在路上狂飙。被红灯阻隔下来时,我想:反正要迟到了,不如慢慢赶到学校吧。但我顿时觉得十分的慌张,因为我不想迟到的太晚了.....我又想到,或许高考对我来说,已经离最初的目标很远了,但我还是不想被拉得太远。于是,我又一次开始花心思去学习。虽然到处都会遇到困难让人心烦,但睡过一觉后又会有新的希望。
同志,可能你今天遭受的打击让你有些激动了,睡过一觉就好。
可能你的物理基础知识还有点薄弱,但你现在有老师辅导,刚开始的时候当然还有点不熟练,当你掌握了一些题型的思维方法,你就会发现物理考试中绝大数的解题思路都是相通的。
知识点当然要理解...我觉得理解就是结合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加上自己的想象,使物理定律在你的头脑中构建出一个完善的世界体系(无论对与错,只要在高中考试要求中推得走就可以了)。说得简单一些,就是 “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 ”...你开始练题的时候不妨先看看,它给的物理图景是怎样一会事,给你的已知量包含了哪些物理信息,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恩,这些道理你们老师一定比我懂,你多请教他一些知识和思维层面的问题嘛。
学习方法别人讲得再多也是空话,自己的内心的动力才是关键。总之,不要放弃吧!不过千万不要急躁啊,万事开头难,先慢一下,以后才能快起来。
高考,我们一起加油!
C. 如何调整好高考前的情绪
高考冲刺阶段如何调整心态?
进入5 月份以后,各科的单元复习大多数都已经结束,开始进行总复习,这时高考就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此时,学生由于长期学习负担过重使大脑过度疲劳,皮层活动机能降低,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受到限制,影响厂学习效率,使学习成绩下降。这不仅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目会对学习失去信心,面对来自客观的压力,产生焦虑感。久而久之,其中一些同学不同程度地产生轻度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等;重者可导致躯体器质性疾病。考试成绩的高低,是智力因素、勤奋程度、学习方法、人格性情、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但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研究表明,考试成绩的高低,不仅仅由掌握知识的多少决定,考生的心理素质等的差异也影响着知识水平的发挥,影响着考生的成绩。所以,高考冲刺阶段如何调整心态,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创造轻松的环境
越临近考试,心理越紧张,还会不自觉地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例如,睡眠、饮食减少,不和家人讲话,不听音乐,不看电视,不到户外活动等 家长也会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不接待客人,不大声讲活,不听音乐,不看电视,甚至和孩子说话都小心翼翼的,使孩子更加感到来自环境的紧张气氛。其实在尽量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的同时,维持日常生活习惯,饭后听听音乐,晚上看二三十分钟的新闻报道,并不影响学习,反而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父母也要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享受一些娱乐活动,不仅能使自己轻松愉快,而且又能为孩子创造更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减缓孩子的紧张压力,提高复习效果。另外,做习题时间长了,要注意调节,到室外散散步、打打球、弹弹琴等,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以更加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态投入到高考复习当中去。
(2)克服高考冲刺阶段复习的急切心理
有些学生,在进入综合复习阶段以后,复习跟不上进度,做不完作业,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间过得飞快,心里惶恐不安,不知所措。他们不适应高考复习的学习规律,不善于在新的形势下学会科学地运筹时间,往往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想寻找成功的捷径。由于受急切心理的影响,这些学生在复习日寸容易"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有的复习数学惦记着物理,手忙脚乱,急得团团转,也有的学生仅满足于死记硬背定理、公式,做题急于对答案,不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都容易给高考留下后患,很难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因此,必须克服高考冲刺阶段复习的急切心理。那么,如何彻底清除考生急切的心理呢?首先,及时改进复习方法和复习节奏,要尽快摸索高考冲刺阶段复习的特点、规律和节奏,多向老师请教,了解各门课程的复习情况、复习要求和复习进度;多观察和学习其他同学科学的复习方法和和谐的生活规律,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其次,遵照循序渐进的复习原则,就是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要与老师的辅导同步,不能上课不听讲而另行其事。不要急于抢复习进度,走马灯式的复习和蜻蜓点水式的复习是学不到知识的。前面的知识复习不好,留下的疑点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给后面的学习留下后患,考试时就会出现问题。那种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的复习的急切心理,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
(3)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在高考冲刺阶段,许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一方面,高考冲刺阶段复习内容多,难度大,时间紧,他们担心完不成复习计划而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背上包袱,挫伤自信心,使其心理承受能力降低,陷入自责、烦恼乏中,从而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自己低估了自己,看轻了自己的能力和长处,无端地夸大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产生自卑感。在自卑困扰下陷入极度苦恼的学生,感情脆弱、自惭形秽,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心灰意懒,顾影自怜,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主观能动性和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是高考成功危害很大的心理障碍。所以,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这是树立自信心的前提。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长自己的志气,增添成功的勇气和自信,激起拼搏的热情,提高复习效果。相信自己,就是相信自己的优势和内在潜力,顺其自然,发展自我,就会获得高考成功的喜悦。其次,要勤奋刻苦学习,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充满必胜的自信心,并不意味着高考成功便垂手可得。没有持之以恒的勤奋学习,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自信心便如同沙滩上的楼阁,水面上的气泡。只有多一分苦读的汗水浇灌的知识和能力,才会多一分成功的信心和勇气。所谓艺高胆大,就是这个道理。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总之,只要在高考冲刺阶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握准自己的节奏,就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D. 结合物理谈谈如何开展心理辅导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各种方式中更为可行和常用的一条途径。教师要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坚韧的意志、良好的性格;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调整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必须掌握心理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应正确认识自己角色的改变。教师工作进入个性化时代、合作时代,对学生要学会尊重、善于沟通,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了解新一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要关心他们的问题和烦恼,要给予他们的热情和信任。我工作以来每一学期的第一节课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针对实际情况,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因而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也是让学生来学好我教的这门功课的好开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给我的反馈信息是:
1.要尊重天性,客观地评价。
我对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给以充分地肯定,肯定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之所以学习效果存在着差异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发现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还没有很好利用非智力因素,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希望自己取得成功,希望经过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大家都能取得进步!我只希望人人进步,不求人人高分!我经常用一些鼓励的话跟学生交流,客观的认识每一位学生,因为人天性都希望得到尊重!只有得到这一科任课老师的尊重,学生才会更用心来学习这一个科。下面是学生给我的纸条:
“老师,您好!我跟你一起交流的第一节课,您给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通过您的这一课,您的精神,您对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关怀,还有您以一颗伟大的心来鼓舞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努力学习,都给我很深的印象。老师,我们一起交流的这一节课,使我明白了很多事理,懂得了做人、做事都应有自信心!老师,谢谢您,您给我带来十足的信心,今后我会努力学习。”
“老师,您这一节课讲的话,使我增强了学习物理的信心。我本来对物理这一科不感兴趣,听了您的话,使我知道以后怎样学好物理这一科。”
教师要正面地评价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特别是对有自卑心理倾向的学生更应该这样做。如他们上课回答问题时,即使没有答对,我也鼓励地说:“你能积极发言,有勇气,很不错,我非常佩服!”或者说:“你的答案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我相信下次你一定能答对!”教师只有不断地肯定自己所教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给予鼓励与激励,让心与心沟通。
在一次期中考试后的归因与立标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期中试卷一发下来,让我整个人全都愣住了,竟然会不及格,怎么会这样?我心情坏透了。不过现在自己感觉好多了,是老师您在我试卷上写的‘继续努力’四个字鼓励了我,启发了我。我明白了,如果我一直这样消极,成绩是永远好不了的。虽然自己还觉得很遗憾,但是我相信老师您对我还有信心,哪怕你有一点点,我也是十分满足的。在这我要先谢谢老师您。从现在开始,我会不停地告诉自己:‘争气’!‘争气’!记住老师写给我的那几个‘继续努力’啊!”
“继续努力”四个字能给学生这么大的鼓励,是我对学生尊重、理解和接受的反馈。我经常在作业本上或试卷上给学生写上鼓励的话语,及时与学生交流。如对有自卑倾向的学生经常写上:“你最近已有进步,加油!相信你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更应该尊重他们,如有学生在作业本上对我说:“老师,我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但我也想学好,我希望老师能帮助我!”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给她回话:“别着急,你成绩不好是因为你过去没学好,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相信你能取得进步!”这对学生起到很大的帮助,在学生反馈信息中,表明老师的话给他们很大信心的占80%,特别是对学习求助无能者更有帮助。一位学生告诉我:“我一直想把一些不懂的东西向老师请教,但我又怕老师、同学说我成绩不好还……”她在我的鼓励下逐渐地能遇到不懂的就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也较有兴趣,成绩也逐渐赶上来。
E. 高考即将开考,如何进行高考减压心理辅导
高考心理调节:弹性学习
重庆寸草心心理医生强调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每天的学习计划,并以实际行动按时按节完成之。只要你真正做到了“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所以在高三这一段时间内你只管集中注意力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然后以坦然的心境去迎接各种考试。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可以心安理得——因为你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有效的努力。既然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师长以及帮助过自己的人。既然尽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尽到努力,便可以听其自然而无悔憾了。所以,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过分地要求,对成功太过的在意,那么成功也就会逐渐走向你而与你相拥。当你这样去想、去做的时候,你的压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减轻了。
其次,要合理地安排用脑时间。
学习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劳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形成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规律。重庆寸草心心理医生提示“一张一弛”是古人总结的经验,必要的休息和娱乐是需要的。如果你每天只有学习一项内容,生活的其他内容全部都没有,恐怕大脑就会罢工了。
第三,要保持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身体的疲劳会导致记忆力的迟钝,充沛的精力才能有效地吸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很容易让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不然为什么花了那么多时间,一点进步都没有?因此高三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要把学习和锻炼对立起来。参加锻炼特别是集体活动,对于疏散紧张的精神,缓解疲劳都有帮助。不知你听说过没有,学生当中流传这样一个公式,叫做8–1﹥8.意思是:每天花一小时(分散锻炼时间的总和)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要比整天埋头念书学习效率高。现代科学证明,这个公式确有其道理。因为进行适当的活动,可以使神经中枢兴奋起来,更有利于记忆和学习。但是,在肌体生病,疲劳的时候,不要坚持完成平时的任务,要知道人并不是机器。
第四,正确的自我宣泄。
宣泄发是一种将内心压力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击和破坏的方法。通过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与痛苦,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
第五,学会弹性学习。
一个会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学习,为此,在安排计划时,千万别忘了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不管学习多忙,尝试着去户外运动一下,爬爬山、朋友聚会、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只会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去迎接高三繁重学习。高三,学习不是全部,留一点点时间给自己,放松一下也好,做一下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好,不要让整个高三除了学习,什么乐趣都没有。
第六,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寸草心理咨询师总结科学用脑劳逸结合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每天要保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②每天要保证七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③两项学习活动之间应该安排肢体活动10分钟;
④学习时间比较长(90分钟以上)时应该安排两门课程(最好是文理科)间插复习或者两种方式(阅读和解题)间插学习。如果按照注意力集中的规律适时交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样就可以使大脑疲劳区域得以休息,休息区域进行工作,这样既不妨碍大脑疲劳区域的休息,也保证了大脑“食欲”的大增,当然也就提高了学习效率的高速运作。
交叉安排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不同学科复习时间的交叉安排,比如语文、数学、外语、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按照文理交叉的形式安排,不要长时间进行一门课程的复习;
②不同学习形式之间交叉安排,比如记忆、解题、阅读和知识整理等活动交替安排。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人可能有所不同,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切忌打疲劳战。
F. 高考前学生心理辅导212
经验一: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
G. 抑郁症确诊两年,服药两年,一直在做心理辅导,做过物理治疗。现在面临高考还是单招,害怕高考,不想学习
指导意见:
你好,这个抑郁症问题应该注意除了心理疏导外,在就是应该配合药物进行治疗才可以的
H. 高三孩子高考焦虑,心理咨询好吗
影响高考成绩之一就是考试焦虑,如果压力过重,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的现象,应早些看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
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
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应帮助考生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放学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聊聊天、双休日抽出一些时间出游,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自信能提高中、高考成绩,考生对自己的高考目标期待要适当,最后祝高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