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小学易怒心理辅导

小学易怒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 2021-02-10 04:41:27

㈠ 帮助小学生缓解易怒情绪的方法有那些呢

一,好好学习,包括思想品德方面,加强学习、实践。
二,多与人交流,包括家长的教育,要跟上。
三,犯错后要写检查,总结教训,保证以后不犯,然后结合奖惩方法,进行监督。

㈡ 孩子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 育儿经验有哪些

如果问什么样的孩子最让人头疼,可能很多父母会说:就是我家那个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摔东西的孩子!

在校门口、商场里、火车上,时常看到有些孩子大哭大闹,满地打滚,因为爸妈做的事让他不满意了。也有的父母每隔一两周,就会收到老师告状:你家孩子跟同学一言不合就动手!

这个时候很多爸妈会担心脾气暴躁的孩子更容易“学坏”,他们脾气暴躁、爱欺负小朋友……

所谓“学坏”,是站在成年人角度的道德判断,但是孩子心中的道德与成年并不一样。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对道德的认知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前道德阶段(0~3岁):以自我为中心,毫无道德观念。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用发脾气、哭闹、摔东西来表达。

他律道德阶段(3~7岁):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对道德的认识是服从权威,比如听父母和老师的话,但是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父母不在身边时,孩子的行为可能不一样。

自律道德阶段(7~12岁):能够换位思考,尊重别人,参与游戏或比赛时能与人共同制定并遵守规则。

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不再刻板地按固定规则去判断,并发展出真正的具有关心与同情的道德感。

妈妈们可以放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脾气暴躁,各种欺负人、搞破坏,并不等于学坏,也不必上升到人品的高度。他们只是还在成长中。

不管多可爱的孩子,都有让人抓狂的一面。

“你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大人,就不要忘记你作为孩子的感受。”我们曾经都做过孩子,也做过脾气暴躁的孩子。

今天师师就想作为曾经脾气暴躁的孩子,讲讲当时的内心戏。

发脾气的孩子,到底在“说”什么?

发脾气的孩子,真正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情感上的理解。孩子发脾气,说明他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了,是进一步成长的证明。

孩子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面对孩子的脾气,父母简直是束手无策,怎么做才好呢?孩子发脾气,父母首先要找到原因。

① 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愿望。由于孩子的语言尚处在发展期,有时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愿望明白地表达出来。

自己的意愿家长不理解,孩子着急易发脾气。

② 由于受忽视而乱发脾气。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安抚他们并转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稳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转移。

当发生不愉快时,要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

③ 天生性格。如是天生性格使然,则不必担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秉性善良的,但性格不是自己能轻易改变的。

㈢ 小孩暴躁易怒有暴力倾向是缺什么

缺少爱的孩子易走极端
1、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毋庸置疑。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成为孩子对待其他人方式的样本。缺少爱的孩子容易走极端。在家庭里, 如果频繁遭受暴力,孩子缺少温暖和爱意,当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焦虑没有出口,从“被暴力”到施行“暴力容易走极端。在家庭里,如果频繁遭受暴力,孩子缺少温 暖和爱意,当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焦虑没有出口,从“被暴力”到施行“暴力”,或许就是一步之遥。
2、社会日趋浮躁的负面影响也难辞其咎。放眼望去,我们的每次家庭聚会、朋友相见从欢声笑语早已变成默默无语,每人无不是见面马上拍照留念,上传微信,低头耕耘QQ空间,或是还有游戏排行榜等着更新。
3、很多大人为了自己清闲,给孩子一台iPad,大人小孩一起默默相守。长久下去,孩子和父母沟通、相处的时间变少了,两代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机会也被抹杀了。
暴力父母导致暴力孩子
1、过于严厉和过于溺爱都可能导致孩子具有暴力倾向。过于严厉的家长,当孩子一犯错,会用体罚来约束孩子,这使孩子懂得了如何能够伤害他人;而过于溺爱孩子的家长,在孩子表现出暴力倾向时,可能会一味纵容孩子,从而使孩子形成攻击性的习惯。
一些家长常对孩子说:“谁打你了跟我说,爸爸来修理他。”这样的教育让人不寒而栗,暴力父母容易导致暴力孩子。父母之间的暴力(包括冷暴力)都要尽量避免。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会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出现这样的极端行为与其家庭教育方式肯定有关系,孩子问题往往折射出家长 问题。有优良素质和道德修养的父母才会有人格健全的孩子。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的成长就是给吃、给喝、给穿了事,固然物质是基本保障,但有了健康的身体还 要有健康的心灵,很多父母漠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
3、当今社会,儿童暴力、校园暴力的问题填充着人们的视野,这应该促使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来思考:产生暴力事件的原因何在?如何避免这类暴力事件的发生?如何让孩子远离暴力事件的伤害?
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观点
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全国“十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厦门金尚中学李远认为,孩子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是复制、模仿家庭处理问题的方式,孩子从家长身上习得“暴力”,这种情况最常见;
2、是家庭氛围冷漠、压抑导致。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是孩子寄人篱下,孩子内心的焦虑、压抑无处释放,这类孩子在家表现得很乖巧,但在外却以暴力方式宣泄扭曲心理;
3、是受到电视、网络等夸张的暴力画面和描写的负面影响。由于孩子没有辨别事非的能力,与现实混为一体,容易造成模仿学习;
4、是个别孩子身体特质等特殊原因造成的攻击性行为。此外,孩子同伴的暴力行为也会为其带来不良影响。
五、如何避免孩子的暴力倾向?
1、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不用暴力解决问题;要营造轻松和谐、充满爱意与温情的家庭氛围;要引导孩子选择科学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学习情况外,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
那么,孩子遭遇暴力时又该怎么应对?
2、遇到暴力危机时,要镇定。不要故意去挑衅和刺激对方,也不要急着回打。最好让对方冷静下来,以免“火上浇油”;一旦对方动手,你又未 能及时逃脱,要记得保护好自己身体的重要部位(头部、脸部、腹部等);决定反击一定要找准机会全力一击,打不过就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很重要的一点 是,遭遇暴力时一定要懂得大声呼救。
3、对待家庭暴力,也不能妥协,可以向亲友、社区、警察寻求帮助;加害者是不认识的人,要记住其特征,以便报警;是认识的人,也要留下相应证据等。
4、一些孩子在经历暴力事件后会出现自责、恐惧、害怕、抑郁等不良情绪,留下心理阴影。这时尤其要为孩子做好心理辅导,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可以 让孩子向亲人、好友倾诉,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错,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如果孩子是在路上受到伤害,家长一段时期最好要多陪伴孩子,比如接送孩子去学校,帮 助孩子重新建立安全感。

㈣ 有个学生总是冲动易怒爱打人,这是属于孩子有心理问题吗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都有哪些行为体现怎么纠正

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难管教,比如有的孩子冲动易怒爱打人,有的孩子胆小怯懦不爱上学,有的孩子很大了还爱吸手指头……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到底是先天性格,还是后天教育不当导致?家长应该如何干预纠正不良行为?

我和一些专家探讨过这些问题,最终认为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通常属于心理问题,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

1.容易冲动发脾气爱打人

表现:有些孩子非常冲动易怒,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而且攻击性非常强,有些家长以为这是天生的性格,或是低情商的表情,其实很多时候是心理问题。

主要问题:虽然有些宝宝确实由于先天神经系统的反应存在冲动、易激怒的情况,但是大多数脾气大的孩子还是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有关。有一个案例:1名7岁的孩子因脾气大做心理咨询,结果心理医生发现该孩子的母亲非常固执和专断,总是爱打断父亲讲话,甚至故意找借口禁止孩子到乡下见爷爷奶奶。

干预技巧:暂时性隔离+家长做好榜样

如果孩子大发脾气,可以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将其隔离在比较单调的场所,冷静几分钟,同时要避免任何人去安抚他,这种冷处理的方式对暴怒的孩子比较有效果。除此之外,家长务必要自省,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坏榜样,尤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并注意控制脾气。

2.三岁以上的宝宝过度依赖父母或家人

表现:3岁以上的孩子依然十分依赖父母或家人,比如一名3岁的孩子就像树袋熊一样,一直趴在爸爸肩膀上,即使是玩最感兴趣的玩具,也一定要爸爸陪同。

主要原因:一般来说,2岁以下的宝宝依恋家人一般是比较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适应与大人的分离。有些大孩子有严重的依赖症可能跟从小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大人有关,比如过分照顾和保护孩子,让孩子觉得什么事情都需要大人才能完成。此外,早期失去母亲的照顾(尤其是3个月~1岁之间)的孩子可能更容易造成依恋问题。

干预技巧: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

对于依赖症的孩子,家长应该逐步培养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尤其是让孩子体会到独立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慢慢地孩子会发现脱离父母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其次,家长在离开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不要一声不响偷偷溜走,一定要跟孩子说一声,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回来。

3.退缩行为

表现:有些孩子显得孤僻、不合群,尤其是上幼儿园以后,经常独坐一处,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参加做操等集体活动,不与人讲话,也不回答老师提问。

主要原因:退缩行为一般在孩子面对陌生环境时出现,心理学表明这是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担心自己在同伴、老师或父母面前出丑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退缩行为可能是先天适应能力差导致,但也跟后天的抚养教育不当有关,有些家长从小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或是过分照顾和迁就,就会造成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差。

干预技巧:多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家长应多方创造条件,使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并多陪儿童一起参加社交活动,让儿童适应公共场所的活动。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儿童,父母和教师应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适应外界环境,在小伙伴之间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4.厌食和偏食

表现:有些孩子长期食欲不佳,或是严重的挑食和偏食,这样的孩子通常身体瘦弱,易感冒、腹泻,且营养不良。

主要原因: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厌食主要是疾病和身体原因导致,其实心理也是导致小儿厌食的三大因素之一。挑食和偏食是典型的小儿心理障碍的表现,若就餐前或进餐时心情紧张、焦虑、压抑,睡眠不足或疲劳,食物感官性状的不良刺激等,也会使小儿产生厌食心理。

干预技巧:营造愉快的饮食氛围

除了带孩子做全面检查,治疗身体疾病之外,还要注意干预孩子的心理。孩子不想吃饭时,切不可打骂、强迫、惩罚、哄骗,要细心分析小儿产生厌食的心理因素,采取诱导、暗示、鼓励的办法,一定要营造愉快的饮食环境。

5.撞头打滚等行为

表现:有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撞头的自虐行为,比如跪地磕头、撞墙。此外,常见的自虐动作还有摇头、打头、打滚、捏自己、抓头发、扯耳朵等。

主要原因:孩子在情绪受到刺激、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疼痛因素刺激时,就会出现自虐行为怪癖。自虐其实是孩子有诉求的一种表达,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或某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干预技巧:弄清自虐原因多数孩子是只有在不被满足的情况下才采取自虐行为,因此更有可能是心因性引发的。家长要弄清楚孩子自虐的起因并进行矫治,比如检视父母的婚姻关系等。如有必要,应该咨询心理医生。

由于字数限制,先列举以上几个,其实小孩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我们家长一定要多观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一定要用科学的手段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哈\ud83d\ude04

该回答来自于网络问咖 杨峰 大咖

㈤ 辅导孩子学习脾气暴躁易怒怎么办

意见建议:
不知道是大人易怒还是孩子呢?如果是大人的话恐怕需要换位思考一下,毕竟孩子不懂事,有些知识或问题难以理解,完全正常,需要耐心辅导。

㈥ 小学生怎样克服易怒、暴躁情绪的方法

我给五条建议吧:
一,实际解决问题。
消除引发烦恼的实际问题,并总结、积累经内验、教训,容提高素质、能力。也可向人求助,协同处理问题。
二,科学思考问题。
以长远、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要全面、系统、联系地把握问题,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看到不利一面,也看到有利一面。不要斤斤计较于眼前小事。
三,释放情绪压力。
具体方法有:深呼吸,户外活动、体育运动,倾诉、聊天,郊游、旅游,听歌、唱歌等。
四,提高自制力。
树立远大理想、目标,按时完成计划。平时养成理性思考、严谨生活、三思而行、信守承诺(包括给自己的承诺)、反思自省的习惯。
五,学会换位思考。
谁都有情绪,但发火的时候,必然影响到他人。可以试想一想,如果是别人把火朝自己身上发,又是什么感受呢?所以,注意一点吧。
六,看看心理医生。
如果状态持续不好,还可以看看心理医生,相信是会有所收获的。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