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辅导课程 » 疫情后幼儿心理辅导

疫情后幼儿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 2021-02-12 17:56:01

⑴ 疫情过后中班幼儿入园适应措施

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的,等到开学的时候幼儿园自然就把要求告知家长了!

⑵ 疫情蔓延,除了身体防护,孩子的心理疏导怎么做

现在全国上下各地,几乎每一个家庭,他们都是待在自己的家里面,没有出去游玩、工作。虽然说大人他们可以忍受这种不出门的困难,可是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就比较艰难了。在疫情期间,除了注意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帮助他们做心理疏导。


当然有的时候他想去找他的小伙伴玩,我们也会亲自上阵和他一起去玩耍,比如教他识字,和他一起弹琴,给他讲小故事,在家里面的时候和他捉迷藏。

⑶ 疫情期间教师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结构化面试

以初中生为例,谈谈我个人的认知。
首先:把握好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基本版心理状态-对事权物是非曲直有基本认知,接受外界信心较强
其次:具体到本次疫情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有疫情肯定会对学生心理状态有影响的认知,现在学校一般都建有微信群,针对本地区疫情(政府层面)通报的数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个问卷星调查,探访每个学生心理状态,每个人性格和家庭环境不一样,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把收到影响较大学生挑选出来,重点关注
再次:结合家长告知这一情况,毕竟疫情期间,家庭教育还是占主导,引导家长带领学生多关注正面新闻报道,按照专家提醒在家做好防护,让学生感受到有人关注,背后有依靠,一定会没事的,减弱恐惧心理
最后,疫情期间,大部分地区都安排了网课,结合家长,科学合理规划好每天学习,充实每一天,教师在每日检查作业中也多予以激励鼓励,通过学习转移对疫情的注意力。
总之,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辅导是需要老师,家长协力去做,做好勤沟通,多观察,把爱传递给学生。

⑷ 幼儿园该如何引导小朋友注意疫情防护

幼儿园在引导小朋友进行疫情防护的时候,可以考虑用可爱的故事来吸引小朋友的内注意,让他容们自愿戴好口罩,对于特别不听话的小朋友,可以考虑适当的吓唬一下,例如跟他说你不戴好口罩就会有细菌进到你的肚肚里,肚肚就会疼。

⑸ 由于疫情的原因,如果幼儿园开学,会从哪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心里调适

在新冠病毒影响下,幼儿园延迟开学导致了孩子只能和家长待在家里。孩子逐渐习惯了和家长居家生活和学习,对家长形成了更严重的依赖和依恋。
孩子疫情结束后不愿回园将是正常现象,就像大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开学在即,家长需要帮孩子做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帮助孩子恢复饮食习惯
孩子们在家里好吃好喝,想吃啥吃啥,是不是小嘴都吃挑了?这样的话,疫情过后,部分孩子回幼儿园就会出现不会自己吃饭、挑食或者正餐时间不愿意吃、甚至身体不适的现象。疫情即将结束,需要家长尽快帮孩子恢复幼儿园的饮食习惯。
(2)帮助孩子恢复作息时间
孩子的作息是不是完全打破了?午睡睡了吗?

赶紧恢复早睡早起、按时午睡的习惯吧,睡前也不要给孩子看过多的电视节目,要不疫情后上幼儿园真会起不来的。
(3)不要包办,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疫情期间,您有没有又开始帮孩子包办各种事?要知道幼儿园致力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

家长您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穿衣服,独立大小便等,这样孩子返园,也就不至于因为这些事都搞不定而过分离不开您了!
(4)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
“疫情快结束了哦。爸爸妈妈也要上班啦,宝贝你也有任务,要回幼儿园了,真是太期待了”。

“宝贝这段时间表现真好,妈妈一定会跟老师说的。”

对孩子要给正面动力而不是负面压力。
(5)给孩子一个关心同伴的启示
如果宝宝还是“死缠烂打”地和爸爸妈妈“讨价还价”或是耍赖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家长们千万不能对孩子失去耐心,可以稍微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和宝宝说:

“班上的小朋友们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你可以上幼儿园问问他们,也可以给其他小朋友打打电话,相约一起回幼儿园。”

这样,小宝宝也会有兴致想去幼儿园找其他小朋友玩。
(6)给孩子发出一个必须入园的指示
疫情结束后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当把孩子送到班级门口时,家长也要调整心态,不要把孩子的哭闹看得太严重。您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今天一定要入园上学。把幼儿送到班里,交给老师以后,愉快地和孩子说再见,然后一定要马上离开。当你离开之后,老师会用各种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孩子不一会儿就会很开心地玩起来。
(7)
给孩子会按时来园接他回家的提示

家长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后,做法还和以前分离时一样,要讲清楚什么时候来接他,愉快地亲亲或者拥抱一下,然后从容离开。要特别多强调一句“我会按时来接你”,这样做更能让宝宝有安全感。

⑹ 疫情期间亲子关系及心理健康方面让你困惑的问题是什么答案

一天期间亲子关系的心理方面问题,会让我觉得和孩子表面上越来越近,但是却管控不了他玩游戏的情况

⑺ 幼儿园教师在疫情期间如何帮助家长缓解幼儿心理压力、促进亲子关系给予专业指

欧元教师在疫情期间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好引导,告诉疫情下怎样防护做起切莫恐慌

⑻ 疫情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及解决措施

疫情期间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因为由于这段儿时间尤其是去年过年那一段时间,疫情兼职的时间非常的长,好多同学获得数,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一直都在家里没有去学校里上学,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只有那些自律比较强的孩子,或者是家里条件比较好一点儿的孩子。才在那段时间没有落下课程。所以疫情对孩子的心理也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在这段时间,由于放松的时间长了,就容易养成了一种懒惰的心理。做什么事情都比较怠慢了,这个时候要想改变他们这样的心态,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一些对孩子要进行引导,让他们重新进入一个紧张的状态,积极的状态,第二个就是父母,还有老师,一定要起一个榜样的作用,要给孩子看到我也是和你一样在努力的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当然了同时也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说教,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好好的学习去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他们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⑼ 健康领域目标谈谈疫情下如何做好幼儿的居家生活指导

设计在在家里的活动,最好充分利用家庭里器械进行亲子活动并打卡反馈。

⑽ 新冠疫情期间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建议

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受到疫情影响,青少年可能出现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和家庭应该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疫情影响下,青少年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

情绪问题

恐慌焦虑:面对疫情肆虐的新闻十分担忧、害怕,过分担心自己及家人身体状况,一旦身体出现不舒服就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担心延期开学、网络教学可能影响正常学业甚至导致毕业延期、就业推迟;白天过于紧张,无心学习,晚上又会觉得虚度时光,产生负罪体验。

抑郁绝望:因为疫情而感到人生无常,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一切失去兴趣;因为武汉或湖北户籍可能受到歧视,伤心难过;自己或家人已有明显症状,但无法及时就医而痛苦绝望,或者已经就医但担心无法治愈而绝望崩溃。

歧视心理:将武汉或者湖北等同于病毒,对武汉人或湖北人极为歧视,肆意调侃甚至恶意谩骂。

行为问题

长期居家生活,无法进行线下社交活动,容易导致青少年孤僻疏离或是过于沉迷线上社交;过分依赖电子媒介获取疫情信息,过分沉迷于网络视频或是过分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影响睡眠。

家庭问题

长期居家生活,由于观念、作息和行为上的差异,青少年与父母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二、建立政府、专家、机构、大中小学和家庭“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维护机制
广泛动员各方力量,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专家为引领,以社会专业机构为辅助,以家庭亲子教养为支持”的“五位一体”心理援助体系。

在政府支持和专家指导下,各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要充分发挥专业的引导作用,指导和帮助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具体工作。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研人员及心理健康专家通力合作,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判,对学校心理老师提供专业的培训与督导、咨询和建议,增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家庭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应激反应的“第一战场”,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协助作用,与家长共同指导儿童、青少年掌握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

三、大、中、小学要上好心理健康第一课
引导学生对病毒的暴发、传播、预防形成科学的认识。通过权威平台、权威媒体获取疫情消息,对于非官方渠道的各类信息理性批判,不轻信、不传播,切实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引导学生对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社会秩序树立坚定的信心。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各类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应对措施。只要我们增强防范意识、遵守防控措施,坚定信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同地区青少年受疫情影响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有所不同,学校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情况,对受到疫情直接影响最为严重的青少年群体给予特殊的关怀。

四、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充分利用不同的平台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展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援助服务。

结合已有的在线疫情心理援助课程,教会学生简单的情绪调节方式,以应对恐慌、焦虑和无助等负性情绪,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援助。

充分发挥“健康中国”“12320”以及其他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的作用,对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无法帮助的、需要更专业帮助的学生进行转介。

必要时利用已有网络直播平台,以网络教学的形式对学生开展远程心理健康指导。

五、重视心理辅导中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心理辅导工作需要由具有专业背景、专业资质的机构和教师来做,各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应该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心理援助培训,组织专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进行督导。

在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时应遵循心理咨询的原则要求和伦理规范,不能把所有学生都视作有问题的学生,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咨询方法和干预策略。

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要在能力范围内提供恰当的帮助,对于无法处理的个案应尽早转介至专业机构,让学生接受更加专业的帮助。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学生会辅导员寄语 发布:2021-03-16 21:44:16 浏览:612
七年级学生作文辅导学案 发布:2021-03-16 21:42:09 浏览:1
不屑弟高考成绩 发布:2021-03-16 21:40:59 浏览:754
大学毕业证会有成绩单 发布:2021-03-16 21:40:07 浏览:756
2017信阳学院辅导员招聘名单 发布:2021-03-16 21:40:02 浏览:800
查询重庆2018中考成绩查询 发布:2021-03-16 21:39:58 浏览:21
结业考试成绩怎么查询 发布:2021-03-16 21:28:40 浏览:679
14中医医师资格笔试考试成绩查分 发布:2021-03-16 21:28:39 浏览:655
名著赏析课程标准 发布:2021-03-16 21:27:57 浏览:881
北京大学商业领袖高端培训课程 发布:2021-03-16 21:27:41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