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电子书
① 有没有关于心理学团体辅导方面的好的书籍
去看看岳晓东的书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② 心理书籍求电子稿 [email protected] 别的也可以
隐退uklt凤 越接近
③ 如何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钟志农pdf
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基础教育的内容必须来自于生动的当代生活,单纯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难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走进社会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中,选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教育的要求而适时提出的。其研究目的是:研究收集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质社会资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利用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及方法;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利用社会资源后,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了使课题得到有效地实施,我校从课程的设置、任课教师的安排、课题组主要成员、课题实施方案、阶段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都作了细致、深入的研讨与安排。从实验与研究阶段成果看,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可行的、有益的,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是可推广实施的。下面将我校对本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相关工作及阶段研究内容和成果做扼要汇报,敬请教研室领导及相关活动课程专家、领导审阅。 一、简介活动课程开设及立项课题实验与研究的组织保障葛洲坝西陵中学附小,现有25个班级,1148名学生,教师总人数62人,活动课专职教师3人,活动课兼职教师16人。2002年9月1日,葛洲坝城区进入新课程改革试验,小学三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西陵附小积极加入到课改的浪潮中,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来加以设计和实施,学校给予高度重视,不仅严格按葛洲坝教委相关规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专、兼职教师任教,而且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探索,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能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力图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校还努力去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定。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学校要求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到课程评价已形成系列,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葛洲坝教委及兄弟学校的高度肯定。省立项课题《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得到了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的高度重视。我校刘立丹校长(省心理学会会员),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教研室主任丁朴(省教学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共同担任此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负责人。葛洲坝教育实业集团领导及教研室主任丁朴曾多次到我校莅临指导,参与课题的实施与督导。课题组主要成员囊括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它由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长,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课和劳动课教师等7人组成。3—6年级学生是本课题实验与研究对象,3—6年级班主任也是本课题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学校70%的学生及教师加入到此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中。此项实验与研究工作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中,为此学校拟定了实验方案,确定了实验步骤,保证实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每月召开一次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会,实验学生与教师汇报实验进展,提出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本课题除了在人员组织上得到保障以外,学校还投入了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购置了一些在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如:电脑、数码摄象机等)、工具(剪刀、纸张等)、书籍等。对积极参加本课题研究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所有这些,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每一阶段实验与研究都取得了良好
④ 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的目录
序
前言
理论篇
第一章心理辅导活动课概述
第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相关概念
一、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辅导
三、团体辅导
四、心理辅导活动课
第二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性质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活动课程”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发展性团体辅导”
第三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个区别”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与思想品德课的区别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与主题班会课的区别
三、心理辅导活动课与媒体谈话节目的区别
四、心理辅导活动课与小组团体辅导的区别
第四节心理辅导活动课是独特的心育载体
一、满足全体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
二、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设了团体氛围
三、为实现学校心育目标提供课程保证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第二章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团体动力学分析
一、团体的特征
二、团体的功能
三、团体的动力
四、团体与个体行为的关系
第二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发展心理学分析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期”理论简述
二、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的重要主题
三、中学阶段学生发展的重要主题
四、埃氏人格发展理论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启示
第三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分析
一、师生关系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二、朋辈互助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三、班级气氛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第四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论分析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取向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特点
三、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内容
四、心理辅导活动课课程设计示例
本章小结
问题讨论
设计篇
第三章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流程
第四章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素材
第五章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示例
操作篇
第六章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操作要点
第七章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示例
评价篇
第八章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评价
参考文献
参考网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