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辅导课题参考文献
A. 求一篇文献综述 有关提高注意力或中学生心理健康的 50分~
小董是我接待的一个学生,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他走进了我的咨询室,但是他的神情却很抑郁,“我怎么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一坐下就胡思乱想,怎么也收不回心”他一进来就迫不急待的说。“别着急,慢慢讲,让我们把问题搞清楚,再一起想办法”我招呼他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原来小董是高一的一名学生,在初中时就有上课爱走神的习惯,升到高中后随着学习难度的逐深加和知识量的不断增加,小董在学习也越发受到注意力差的困扰。他说在课堂上经常不知不觉的就走神了,一走起神来就好像老师不存在了一样,思想也不知在什么地方驰骋,猛然间被老师点名或是回过神来又后悔不已,老师一节课讲的许多东西都被错过,在课后做作业也是控制不住自己,时不时的走神,别人一个小时就可以写完的作业,他要写上二个多小时,学习成绩也是一路下滑,他真不知该怎么办,也不知自己还有没有希望了。
我委婉的告诉小董以下几点:(1)现在你的心情很不好,对你的烦恼我可理解,因为我上初中时也有爱走神的毛病,让我也深受其苦,但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去掉了自己爱走神的毛病;(2)注意力是良好心理品质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即像是心灵的门户,又象是心灵的警卫,对整个智力活动甚至整个心理活动都有着指向、组织和维持的重要作用,学习成绩不好的人,注意力大多存在问题,而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必然有着良好的注意力品质;(3)注意力这种心理品质并非不可捉摸,它伴随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只要你时时处处,从多方面锻炼培养注意力,就一定会具备良好的注意力品质。在谈话中我通过求认同感拉近和小董的心理距离,又介绍了注意力的重要性,以进一步引起小董的重视;接着告诉他良好的注意力品质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以增强小董对自己的信心。因已经放学,我们终止了第一次谈话,临走时小董说:“和你聊了一聊,我心里舒服多了”,我们约好一天后再见面。
第二天我和小董的班主任取得了联系,在电话中了解到小董学习倒是挺刻苦,天天趴在桌子上也不动,上课也从不说话玩耍,但成绩一直上不去。小董的父母是个体户,家境不是太好,父母一忙了就根本顾不上管孩子,小董的自理、自律较其它同学也差一些。放下电话,我陷入了深思:我该怎样帮助小董呢?
我 要 重 新 开始
一天后小董如约来到了咨询室,我问他学习时感觉怎样,他说没什么变化,但心里没那么急躁了,我笑着对他说:“没关系,好习惯的培养就象滚雪球,只要你不断的推,就会越来越大”小董充满信任的点了点头。接下来我用周步成编制的注意力测验(QPT)软件对小董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反映小董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少,不能很好的把注意分配在不同的对象上,对同一对象注意的持续时间短。根据测试我向他说明:你的注意力品质较差,极易分心,这是影响你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接着我又给小董讲了两个关于注意力的事,一个是常昊,他五岁时就表现出了良好的注意力,常在少年宫看别人下围棋可以一看一上午都不动,因此少年宫的邱百瑞教练看中了他并加以培养,常昊成为职业棋手后依然表现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坚忍和克制力,正是他出色的注意力帮助他走向成功。而另一个我曾经带过的一个学生,开始他的注意力并不好,考试时他都走神,但后来他勇于向自己挑战,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注意力,成绩也随之好转,高三时终于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从这两则事中,小董似乎受到了触动,他情不自禁的说:“我一定要重新开始”。最后我和他共同探讨了改善注意力的办法,主要措施有如下几条:(1)掌握学习的难度,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进行学习;(2)注意学习和生活的节奏性,不打疲劳战和持久战;(3)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自制力;(4)制定细化每天的学习计划,定量不定时,控制学习效率。小董表示一定要按我建议的方法去做。
在 家 一 切 都槽 透 了
二个星期后小董又来到咨询室,首先小董反映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在班里学习时走神明显少多了,学习效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一回到家里就又不行了,家里的房子面积只有五十多平方,父母一回了家就是做饭,收拾东西,看电视,常常父母为是为一件小事争来吵去,就不就是不停的唠叨他,父母只要一见他成绩不好就训斥他,但从不问他为什么学习不好,在那样的环境里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学习呢?一见到他们心中就有说不出的烦燥…… 我一边聆听着,一边在认识上帮他澄清他的认识:也许你家里的学习环境并不是真的太好,但对分散注意的各种干扰,不能产生愤恨、烦恼和愤怒的情绪,而一定要镇定情绪,泰然处之。环境的干扰只有通过内心的干扰才能起到分散注意的作用,对分散注意的外界刺激,如果产生怨恨的情绪,则会比刺激更强烈地分散人的注意力。在对他的情绪进行分析之后,我对小董又提了几点建议,其一、和父母做好沟通,特别是在家的感受,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可以和父母谈,争取父母的理解;第二、学习时即使家里有声音也不要太注意,而应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因为当大脑皮层建立了一个兴奋中心并不断加强时就可以抑制其它兴奋点;第三、是在分神后立刻把分神时所想的东西记下来,然后再继续学习,等学习任务完成后再看一下关于自己注意的记录,看一看走神时想的那些是真正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哪些是胡思乱想,长此坚持,以提高自己的自我监控能力;第四、进行注意力的心理训练。小董对我介绍的办法很注重,一一做了笔记,并说回去一定按我说的努力去做。
过了几天后,恰好年级开家长会,在家长会后我约见了小董的母亲,我们一起交流了小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应着眼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而不单是注重成绩,小董的母亲表示愿意支持和配合。
我 可 以 收 回 自 己 的 心 了
在接下来的三个星期里老师们都反映小董变化很大,学习成绩比以前有了较大进步,留的家庭作业基本上都可以做完了,而不是像以前早读总是在写作业,性格也开朗了一些。当我再次和小董见面时,小董说最近生活的很充实,感到自己也可以收回自己的心了,平常按时学习,按时锻炼休息,上课也可以全神贯注的听课了,成绩也有进步了。更可喜的是小董和父母的关系也更融洽了,回家后小董主动和父母沟通感情,在他学习时父母也都尽量不在打扰他,小董在家学习也很少走神了,学习效率也有了提高。最后小董说:虽然因为基础差,学习成绩还不是很理想,但我感到自己可以控制和驾驶自己的心了,对未来我很有信心的。对于小董的变化我感到很高兴,进而建议他从各方面改进学习方法,完善人格,向着新的目标努力。
个 案 小 结
诊断分析:
注意力差是广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小董注意力品质差的成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
————小董的学习习惯存在问题,学习的节奏性差,效率不高。
————小董的外在学习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欠佳,而小董又敏感、焦虑,更加不利于他注意的集中。
————小董的自制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差,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症结却改进不大。
————小董性格的内向、敏感、自卑,这也容易影响他注意的集中。
辅导策略 :
在辅导过程中我首先坚持尊重、理解、支持的人本主义原则,与小董建立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在此基础一方面鼓励小董重树信心,放下包袱,缓解焦虑,另一方面和小董设计培养注意力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在辅导过程中我还帮助小董建立积极的周边心理支持,如注重和老师、家长的沟通,共同营造一个良好氛围,积极配合小董的学习。在具体辅导中我使用了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效果也比较理想。
经验教训 :
成功咨询的前提是和来询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当事人信任你,愿意和你沟通,同时来询者只有相信你有能力帮助他,他才可能和你进行良好的沟通,配合你的建议,因此在咨询中我使用了自我披露和寻求认同感的方法来提高咨询效果。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还感到如果只谈问题不谈情绪,会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但只空谈情绪而不谈问题,又会使人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做为一名心理教师还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生的心理问题成因比较复杂,要能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辅导,而做为学生也一定会出现反复,对此辅导老师和学生都要有信心,相信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只要不断努力,一切都会慢慢好转的。
反 思 :
小董做为一个成功的案例和他的行动能力强、内化过程快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也感到了作为一个心理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且还要善于唤醒孩子自己内心的力量,启发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去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才是进行心理咨询的真正目的所在。
严林峰(国家中级心理咨询师、新疆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新疆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新疆教科所特聘兼职心理教研员。)
B. 教育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关于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
给我你邮箱
C. 如何应对中学生叛逆应激心理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可以去查阅下
学校心理学的书籍
或许你就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D. 谁有有关于心理健康论文的参考文献...谢谢...
[1] 李冬生,阮奎. 大学生来的心理自健康与心理卫生[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02)
[2] 黄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 宜春医专学报 , 2000,(S1)
[3] 李世芬. 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 现代大学教育 , 1999,(06)
[4] 张海莹. 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J]. 中国成人教育 , 2006,(02)
[5] 李长文,时长江. 大学生如何增进心理健康[J]. 黑龙江高教研究 , 1994,(05)
[6] 张小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 2002,(03)
[7] 李新红.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J].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9,(02)
[8] 王群健,兰云. 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 1995,(04)
[9] 王维铭. 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 , 2004,(19)
[10] 杨秀英. 浅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 济宁师专学报 , 2001,(04)
E. 心理健康课论文的参考文献怎么写
参考文献是一篇文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具有以下的功能:
(1)注明了自己的研究背景。没有什么研究工作是凭空冒出来的。指出自己的工作是站在那些人的肩上不仅仅是尊重别人的工作,也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2)为论文中引用的观点、结果,提供了依据。避免了重复劳动,也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
(3)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与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反映了作者阅读文献的深度跟广度,也间接体现了作者的科研水平。如果文章引用的都是会议文章,或者影响力很低的期刊文章,甚至是一些报纸或者科普读物,就很难让审稿人跟编辑相信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
参考文献也体现了文章的严谨程度,如果文章的论点都有根有据,可以有效的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文章中需要给出的地方有:(1)引述别人观点、数据、成果的时候,要直接准确的给出出处。(2)使用别人推导的公式,要给出出处。(3)文章中涉及的原理如果是基于前人的基础,要给出出处。
参考文献的选择也有一些原则可依:(1)引用的文献应该是与本文的主题确切相关的。不能因为非要往牛文章上靠,就引了与自己文章主题不相关的文章。
(2)同等相关情况下,选择级别更高的文章,比如影响因子高的期刊,或者高引用率的文章。(3)同等相关情况下,尽量引用所投期刊的文章。这样可以拉近编辑跟审稿人的距离,增加文章被录用的机会。
(4)尽量引用正式期刊的文章,少引用会议文章。虽然会议论文章也是正规出版物,但是在写作水平、严谨程度跟曝光度上还是要比期刊文章差一些。
(5)所引用的文章都应该亲自读过。笔者曾经审过一篇引了几篇很老的俄文文献的文章,当时就比较怀疑作者是否读懂这些文章,进而怀疑文章的某些观点。
(6)尽量引用最近几年的文章。经典的文章是非常重要,但是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最近的文章更能体现该方向的发展趋势,也间接反映了自己文章的新颖程度。
参考文献应该要避免的几个问题:
(1)滥引。有人觉得参考文献是多多益善的,其实也不是这样的。如果一篇文章处处都在引用,会让人搞不清楚文章哪个部分才是作者的工作,或者直接怀疑文章的工作量以及意义。对于普通文章来说,15-20篇的参考文献是足够的。而综述文章引用了上百篇文章都是很正常的。滥引的另一种常见方式是引用太多自己的文章。
(2)错引。有时候作者看到别人引用的文章,也跟着就引了。导致引用的文献与自己的文章关系不紧,或者引用的文献不是某个观点的原始出处。(3)漏引。可能是因为查阅文献疏忽没有注意到,或者是故意不引用其他小组的工作。比如有的中文文章为了体现成果的国内领先,只引用了国内新近的文章跟国外十几年前的文章。这就让人产生疑问:国外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进展?是因为研究的价值不大吗?这直接质疑到文章的创新性跟价值。如果更不巧,审稿人就是给漏引的对象,那就更容易引起一些尖锐的问题,或者成为审稿人直接抡起大斧的理由了。不要把自己辛苦写出来的文章当作一种投机。
至于参考文献的格式,每个期刊都有比较详细的要求。格式的问题,会稍稍影响审稿人的心情,但都不不会成为审稿人抡斧子的理由。
F.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参考文献
加强教育督导。 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估、教师评价专的重要范畴。一属方面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一方面形成适合农村学校及农村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案,进行跟踪督导评估
G.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加强教育抄督导。教育主管部袭门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价和教师评价的重要范畴。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要形成适合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评价方案,并开展跟踪、监督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