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辅导谈话记录表
A. 求一份,学生心理咨询谈话记录
何不去听听学生为什么要逃课呢?或许是外面有什么吸引他们的东西,要么是老师上课没有吸引力。
B.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记录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记录表
学生姓名 班级 辅导老师
时间 地点 学校心理咨询室
家庭住址 父母联系方式
辅导目标:
诊断:心理存在轻度的异常,其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个体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所以其心理疾病主要定性为“人格障碍”。
目标:1、加强其个体的心理跟踪辅导,减少或改善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报复性行为等不良行为习惯,完善其人格品质。主要采用系统脱敏等行为方法进行干预。2、根据其自尊心强、好胜、希望与他人交往等心理,可以采取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使到班集体的其它成员认识“悦纳自我、悦纳他人”的重要性;并可适当让其充当班里的班干部,但一定要与其签定任职前的自我管理合约,通过激励性的自我管理的干预,从而使其心理自我完善。
辅导过程:
第一步:深入了解其行为特征及心理状况,建立个案心理档案
积极向其班主任了解该学生的家庭状况,一同进行家访;详细向现任班主任、以往班主任及同班同学询问并记录他在以往的行为特征及其突出性格。掌握好第一手的资料,以便分析其行为特点和心理症状。
第二步:做好辅导前的相关工作,建立与被辅导者朋友式的关系
在准备好一切辅导所需的工作后,我开始寻找合适的时机接近该同学。借助篮球这一项他最喜欢的运动,我们慢慢地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点为他接下来顺利接受心理辅导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第三步:开展实质性的心理辅导工作
1、营造舒适的环境进行心理晤谈
在建立良好的“朋友式”关系后,我分阶段地对该同学进行心理晤谈。第一阶段主要是对他阐明辅导的目的和现状,运用“同理心”的技巧降低其抵触情绪;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心理测量表测试其心理特征。第三阶段主要是深入探求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采取合理的心理治疗方式。最后阶段主要是解释为他设计的“阶梯式疗法”(系统脱敏法)的具体步骤,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技巧帮助其疏通不良的心理障碍。
2、为他设计“阶梯式疗法”(系统脱敏法)的具体步骤:
(1)通过心理晤谈勾起令其产生报复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事件的回忆场景,使他重新产生愤怒,接着进行系统脱敏疗法。
(2)通过其它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制造令其产生心理冲突的事件,激发其愤怒心理,使其脑海里产生想实施攻击性行为或报复性行为的状态,实施“系统脱敏疗法”。
(3)制造严重的冲突事件,进一步实施系统脱敏疗法。
3、 开展班级的团体心理治疗,适当举办一些团体心理活动,提倡“和谐”的班级气氛,让他尽量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并尽量挖掘其表现出来的优良品格行为进行放大。另一方面则要善于发现其存在的细微的不良品格行为,进行耐心教育和正确的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心理治疗逐步达成道宁团体心理治疗的12个效能。
4、 与家长联系,要求他们改变已有的不良教育方法,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要分别肯定,对存在的人格障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地帮助他改变自我,改善环境。
辅导后记: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被爱、被关注、被认可、被尊重的需要,一个人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很容易造成其人格障碍,进行心理辅导的前提是要找准问题的根源,治其症结,否则再多的工作也是治标不治本。本个案成功之处也在这里,所有的工作都是以详实调查,认真思索为基础,长时间的予以关注、关爱,用爱心去叩开孩子封锁的心扉,融化其对老师设定的心理防线,这绝不是一朝一夕,或一两次谈话辅导就能办到的。
效果反馈:
通过近一个月来的一系列辅导,其科任及同学陆续反映,该同学近来进步很大,连续两周没有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事件,性格也呈现开朗乐观积极的一面,心理日渐走向成熟健康。我叮嘱班主任继续给其鼓励,同时也提供更优越的环境让他成长。但整个过程,我必须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指导。
C. 心理咨询室面谈记录表怎么填。急求。啊。
前几行不用说了,主要就是下面的内容
1.求助者的表情动作。如紧张、焦虑、手抖、口吃……外貌体型也应该简单记录
2.求助者的痛苦程度。如哭、骂人、暴力倾向……
3.问题表现。将求助者痛苦的所有原因都写下来,如曾经的痛苦体验
4.求助者的描述。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中重要的句子,记下来,如一些不合理的情绪表现:我是最差的、他们都看不起我等等。如果是问题较重的人,注意他与常人不同的表现。
最后可能有小结,初步确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D. 请问一下小学学生心理档案怎么写
小学生的心理档案就按照时间记录就可以了,写出外在表现,心理辅导谈话记录等。
E. 学校要求要写心理健康辅导员谈话记录,不知道该怎么写,急
谈话、班会是辅导员的基本功。当然,就谈话而言,分为很多种,有学业危机的、同学矛盾处理的、情感问题的,也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但是心理健康这类的,还是需要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如果取得了心理健康资格证书的老师来谈,可能更好一些,心理健康辅导员应该是一个专门的角色,在这个前提下,谈话的质量才有可能保证。
由于分不清表格中的谈话,是普谈(每个学生都要谈),还是有选择性的(发现有问题的才谈),那就大概说一点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见谅。主题:就是根据谈话的内容,或者要解决的问题来定的,比如谈了一个心理自卑不爱学习的学生,那就可以叫“克服自卑情绪,调整心态面对学习压力”等之类的,不要有什么文采,实际求是。缘由:这个好理解,是什么就写什么,比如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比如班长向你汇报个情况,比如学生主动预约的等。人物和地点不说了,这个好写。
谈话记录也比较容易,只是记录,把自己谈话的内容,整理一下,归类就行。比如谈了心理自卑的学生,鼓励他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现实,之类的问题。一般可以先写:1、学生个人情况简介(200-300字);2、当前问题(200-300字);3、对问题的研判(300字左右):这里主要是作为老师,你的分析和评估;4、拟解决的方案(500字以内)。
差不多就是这样,希望对你有帮助。